?

項目教學對于應用型德語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

2017-02-15 12:22張曉琳
現代交際 2016年11期
關鍵詞:項目教學意義

張曉琳

摘要:為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于人才的多樣化需求,培養應用型德語人才是目前我國大部分德語專業,特別是地方高校德語專業的主要目標和發展方向。應用型德語人才培養的兩個核心問題在于“教什么”和“怎么教”。本文著重在“怎么教”方面分析項目教學作為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動手實踐解決問題為基本特點的教學方法、模式、策略對于應用型德語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項目教學 應用型德語人才培養 意義

中圖分類號:H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1-0043-03

目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時代,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大量的應用型人才作為人力支撐。就市場對于德語人才的用人標準及具體要求來看,除了德語水平外,在人文素養、相關行業背景、人格能力等方面均有較高的要求和標準??梢哉f企業在招聘德語人才方面已經從最初單純對語言水平考核發展到了對綜合素質全面考核的階段。因此結合市場需求,特別是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培養符合市場需要的應用型德語人才已經成為目前我國大部分德語專業,特別是地方性高校德語專業的發展目標和方向。人才培養的兩個核心在于“教什么”和“怎么教”?!敖淌裁础奔凑w課程設置和具體的授課內容,應該結合市場對德語人才知識、能力的要求,學生就業具體行業的工作內容以及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合理設置、突出特色?!霸趺唇獭奔唇虒W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的選取和實施。如何改變以往以教師講授為主的課堂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其更好地領會教學內容,并在同時提高綜合素質、完善人格、鍛煉能力,是匹配于應用型德語人才培養的教學方法改革需要思考的基本問題。筆者主要結合深入企業調研結果對應用型德語人才進行闡述,并結合教學實踐從“怎么教”這一方面,分析項目教學在應用型德語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一、應用型德語人才

明確應用型德語人才的定義及基本要求,是明確 “怎么教”的核心與關鍵。筆者從專家、學者定義的應用型人才這一概念出發,結合多次企業調研結果,對應用型德語人才的定義和基本要求進行闡述。

(一)應用型人才的定義及基本特點

合肥學院管理系李德才教授以及合肥學院學報編輯部主任李軍教授曾在論文中對應用型人才的定義及基本特點進行了專門闡述:所謂應用型人才,是指能將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于所從事的專業社會實踐的一種專門的人才類型,是熟練掌握社會生產或社會活動一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主要從事一線生產的技術或專業人才。這類人才從人力資源結構的層次來看,是居于決策管理層和操作執行層之間的中間層人才。有學者將應用型人才稱作知識型高技能人才。知識型高技能人才既是知識型的,又是技能型的,但其核心特征是“高技能性”。知識型高技能人才表現為以熟練技能為基礎的實際操作能力較強,同時還具有高素質、獨立性、創造性較強的特點。這種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具有鮮明的特點: 理論基礎扎實,專業知識面廣,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并有較強的科技運用、推廣、轉換能力等。

(二)應用型人才的類型與特征

浙江樹人大學教務處處長陳新民研究員對按照培養目標將應用型人才進行了分類:針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可以將應用型人才分為復合應用型、現場應用型和職業應用型三類。復合應用型人才主要針對人文社科類專業如管理類、人文類、語言類、藝術類專業,其中復合主要是指學科基礎知識或基本技能的嫁接形式,上述專業注重培養管理、貿易、語言與其他技術相復合的能力及綜合性素質的提高?,F場應用型人才主要針對信息類、土建類、化工類專業,它的主要特征是學科與職業的有機結合,注重傳授學科知識、經驗性知識、工作過程性知識,培養專業的應用能力和職業特殊素質。職業應用型主要針對職業化屬性的專業培養以及部分特殊型定向培養的專業,如社會工作、旅游管理、服務外包等,更側重于職業。除傳授學科知識外,更加重視職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注重養成職業信念。

(三)應用型德語人才的定義與基本要求

根據上面幾位專家對應用型人才的定義及分類,我們可以得出,應用型德語人才屬于復合型應用型人才,一方面要將德語語言知識和技能應用于所從事的具體工作實踐,另一方面要具備相關行業基礎知識和基本工作技能,在企業生產實踐中起到一定管理、溝通、協調、組織作用的中間層人才。

筆者在任教期間,先后多次深入畢業生工作的企業調研走訪,通過整合各企業的反饋信息,我們可以得出,目前市場對應用型德語人才的基本要求主要有幾下幾點:

(1)在德語語言能力方面:具備扎實的德語語言基礎,聽說能力強,能夠熟練運用德語進行溝通和交流,完成翻譯準確、無誤;

(2)在相關行業知識、能力方面:掌握相關行業基礎知識、基本術語和基本工作方法,能夠迅速適應專業性較強的工作;

(3)在能力方面: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實踐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抗壓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在綜合素質和職業素養方面: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自信、進取、誠信、敬業的人格特點,責任感強,踏實肯干。

由此可見,應用型德語人才的培養不僅僅是德語語言知識的傳授和德語運用能

力的培養,更為重要的是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全面提升和發展。很顯然,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糾正發音、語法為重點,灌輸、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很難實現應用型德語人才的培養任務。為此,需要大力推進教學改革,不斷探索與應用型德語人才培養相匹配的教學方法。項目教學就是其中一種。

二、項目教學

在明確了應用型德語人才的定義和基本要求的基礎上,我們還要弄清楚什么是項目教學,如何開展項目教學,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項目教學有哪些優勢。

(一)項目教學的定義

項目教學在教育學領域擁有較長的歷史,其最早出現在18世紀早期的法國,之后傳播到德國、奧地利、瑞士等歐洲國家。19世紀傳到美國。對項目教學作為當代教學方法影響最大的是實用主義哲學派的杜威(John Dewey)。杜威強調在學習和生活之間建立有意義的連接,讓學生可以進行自創的活動,真正獲得知識。他認為, 學生培養認知能力的關鍵之一是學會自我組織和對自己承擔責任。以杜威理論為基礎的項目教學始于德國上世紀的70 年代, 此后一直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由于國內外學者以及教育研究機構對項目教學理解和定義的出發點、側重點不同,出現了“教育理念”“教學模式”“教學( 學習) 策略”“教學( 學習) 方法”等對項目教學不同的理解。綜合起來,項目教學的核心在于,項目本身是一個計劃或者一項任務,教師與學生共同承擔這個計劃或任務,該計劃或任務由師生共同設計,但主要由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共同合作、有效溝通、自我管理和反饋等具體措施負責實施,教師起到的是幫助和引導的作用。各小組學生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計劃或任務、實現設想、解決問題或制作出產品。由此可以得出,項目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法。學生成為了教學過程中的主角,在學習過程中必須以實際工作要求的行動能力為目標;以實際工作中的行動過程為步驟; 以教師與學生間互動合作的行為過程為方式;以學生自主建構知識體系和技術能力的過程為學習過程;以專業知識能力、實踐方法能力、社會合作能力等綜合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動能力為評價準則。

(二)項目教學的基本實施步驟

項目教學的基本內容包括下面四個部分: 設定目標、制訂計劃、實施計劃、項目評估。在具體的項目教學活動中,還可以分為更詳細的階段。理想的項目教學基本模式包括七個階段,并有相對應的行為方式和鍛煉的能力,如下所示:

(1)啟動階段: 尋找題目,確立領導者;培養參與者的創造力以及對現實生活的關注。

(2)進入階段: 成立小組,確定題目;培養參與者的信息表述能力和社交能力。

(3) 制訂計劃階段: 詳述題目,分析受眾、方法、地點、時間、所需材料、任務分配和受眾,最終訂立計劃;培養計劃、決策、角色適應以及小組內討論、交流并達成共識的能力。

(4) 計劃實施階段: 收集、整理材料,協調反饋,自我評價調整,產出成果;培養學習和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問題、自我檢測、自我調整、解決沖突、團隊合作和溝通協調能力。

(5) 成果闡釋階段: 用適當的交流方式介紹成果;培養交流能力。

(6) 項目評估階段: 評估項目成果及其效果,評估項目實施過程;培養評估能力。

(7) 項目深化階段: 對項目進行記錄歸檔,如有需要,繼續該項目;培養資料匯編能力、責任能力。

(三)與傳統教學方法項目,項目教學的優勢

經過從教學目標、教學地點、教學主體角色、培養學生能力、學生積極性等方面同傳統教學方法進行對比,我們可以得出以下項目教學的優勢:

(1)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完成計劃/任務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調動各個感官來完成各項體力、腦力活動。

(2)項目教學整個過程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和對自己負責的精神。在項目教學中教師不再是做決定的強勢角色,而是幫助者和支持者,學生需要自己決定和誰組成小組,完成什么樣的任務,怎樣完成任務,如何制定時間表,如何對項目進展進行自查、自檢等等。

(3)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開展項目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因此強調學習和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項目的設計要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出發點。

(4)項目的開展不僅僅在校園里進行,更需要學生走進社會,甚至走向各相關行業了解情況、開展調研。學生活動的范圍不再僅僅是教室,增加了更多接觸社會的機會。

(5)充分調動學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同學生共同討論完成哪些任務。涉及哪些主題,每個學生的積極性都能得到最大的調度,相比被動聽課、接受教師決定的授課內容,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會更高。

(6)強調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項目的實施需要由小組成員共同完成,這就要求學生要學會小組內的有效溝通、沖突管理等等技巧,需要思考如何充分發揮小組內每位成員的優勢,更好地完成任務。

(7)跨學科、跨領域知識、能力。項目教學涉及到的是生活及工作中的具體問題,這些問題往往不是應用德語語言知識就能解決的,學生還需要掌握科學的工作方法、相關行業基礎知識等。

三、項目教學對于應用型德語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

綜合筆者在本文一、二兩部分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到項目教學與應用型德語人才培養所要達到的目標有著很大的契合度,具體在于:注重培養學生運用德語語言知識和相關行業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注重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工作方法解決問題;注重學生責任意識的養成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注重引導學生樹立終身學習意識,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注重培養實際工作中頗為重要的溝通協調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沖突解決能力;注重強調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積極性和主動性,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由此,可以得出結論:項目教學是實現應用型德語人才培養目標的一個十分重要同時也十分必要的教學方法。

四、結語

因其特點及目標同社會對德語人才的要求高度契合,項目教學是解決應用型德語人才培養中“怎么教”這一關鍵問題的有效方式和手段。德語專業教師應該對項目教學進行深入學習和理解,并結合具體課程的授課目標、課程特點,大膽開展或長、或短、或大型、或小型的項目教學實踐,并在此過程中不斷總結、積累經驗,以更好地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實現由知識傳授向能力培養的轉變,實現由講授德語語言知識、訓練德語語言技能向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常波.試論德語教學中的項目教學法[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5,04.

[2]陳新民,周朝成,任條娟,龍艷.高級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探析——基于特色創建的思考[J]. 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9,06.

[3]馮冀寧,霍奕.基于項目教學的評價體系研究[J]. 科技信息,2012,07.

[4]關仲和.關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 中國大學教學,2010,06.

[5]李德才,李軍.把握內涵 科學定位 創新模式——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需要研究的幾個基本問題[J].合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5.

[6]孫愛玲.德語項目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04.

責任編輯:孫瑤

猜你喜歡
項目教學意義
有意義的一天
數學中“無意義”的意義
數學中“無意義”的意義
留學的意義
以就業為導向,高職教育中《兒童常見病護理》課程教法的實踐與研究
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高職項目教學分組學習探討
基于項目教學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詩里有你
論巨型雕塑的多重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