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分級處理對機采綠茶品質的影響

2017-02-15 17:35葉飛龔自明高士偉王勝鵬王雪萍
湖北農業科學 2016年20期
關鍵詞:品質綠茶分級

葉飛+龔自明+高士偉+王勝鵬+王雪萍+鄭鵬程+滕靖+鄭琳+劉盼盼

摘要:以茶樹[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機采鮮葉為原料,比較不同鮮葉分級機處理效果,進而比較鮮葉分級、加工過程分級(包括殺青分級、二青分級、三青分級)和精制分級對機采綠茶的機械組成、感官品質得分和內含成分的影響。結果發現湘豐滾篩機對鮮葉分級的效果相對較好,但鮮葉分級和加工過程分級對機采綠茶的感官品質得分并無明顯改善作用;精制分級后,機采綠茶的品質獲得了明顯改善,精制分級得到的綠茶(一級茶和二級茶)的感官品質明顯高于對照。比較三級茶到一級茶的內含成分變化趨勢,發現水浸出物、游離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顯著升高,可溶性糖和粗纖維含量顯著降低,內含成分變化趨勢與感官品質得分的趨勢一致。說明精制分級處理對機采茶品質有明顯的改善作用,試驗結果為機采綠茶生產加工提供了理論支撐和技術指導。

關鍵詞:綠茶;機采鮮葉;分級;品質

中圖分類號:TS272.5+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20-5266-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20.025

Abstract: The fresh tea [Camellia sinensis(L.) O. Kuntze] leaves picked by machine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grading technologies during fresh tea stage, processing stage(steaming, second steaming, and third steaming) and refining stage on the mechanical composition, sensory quality and ingredient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olling grading equipment(Xiangfeng company) was relatively superior to other grading equipments for fresh tea leaves. However, grading during the stages of fresh leaves and processing has little improving effects on the sensory quality of tea. After grading during refining stage, the sensory quality of the first class and second class tea has been increased obviously as the content of water extract, tea polyphenol and amino had bee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e content of soluble sugar and crude fiber w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change trend of components was constant to that of the sensory quality, which coul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machine picking fresh tea leaves processing production.

Key words: green tea; machine-picked fresh leaves; grading technologies; quality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勞動力向工業、城鎮轉移加快,茶葉采摘用工日趨短缺、成本加大,影響了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v觀茶葉生產加工發展歷程,鮮葉的機械化采摘及后續加工將是未來的必然趨勢;但是茶樹[Camellia sinensis(L.)O. Kuntze]鮮葉機采及加工一直是業界的熱點和難點,主要是因為現行的采茶機械只能對茶樹新梢進行無差別的往復式切割,同時收集切割下來的鮮葉,造成了機采茶鮮葉的規格差別較大,出現的原料參差不齊、老嫩不一等問題給后續加工帶來了很大困惑,導致后續加工工藝各異,產品質量不穩定,經濟效益得不到充分發揮。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以往業界的大部分研究集中在采茶機械原理改進和性能提升方面,同時對機采鮮葉進行分級,進而提高原料的質量。目前新型采茶機械和鮮葉分級機械被相繼研制,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1-7],但這些研究大部分停留在試驗或者小試階段,同時針對優質機采綠茶的后續加工和后續的分級技術研究較少。為了提高機采鮮葉生產的綠茶品質,試驗以機采鮮葉為原料,比較鮮葉分級、加工過程分級(包括殺青分級、二青分級、三青分級)和精制分級對機采綠茶原料的機械組成、感官品質及內含成分的影響,以期篩選出提高機采優質綠茶原料品質的技術手段,從而為機采綠茶加工奠定理論基礎和提供技術指導。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分別于2011-2015年每年的4-9月,在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果樹茶葉研究所果茶試驗場茶園采摘(分人工手采、機械采葉2種方式)茶樹品種櫧葉齊(C. sinensis cv. Zhuyeqi)鮮葉作為綠茶加工的原料;綠茶品質測定所用試劑按國標執行。試驗所用綠茶加工設備與機械主要有川崎NV45.60H采茶機(日本川崎機工株式會社)、自行研發設備茶葉分級機(恩施振動分級機、恩施滾篩機)、湘豐滾篩機(長沙湘豐茶葉機械制造有限公司),6CST-80滾筒殺青機(浙江上洋機械有限公司)、DCS-2000T茶葉色選機(安徽捷迅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等。

1.2 方法

1.2.1 鮮葉組成測定 抽取各批次鮮葉各50 g,人工分揀對其分類,鮮葉的評判標準為:①單芽,只含有芽頭而尚未展葉;②1芽1葉,含有芽頭及1片葉片,第二片葉尚未展開;③1芽2葉,含有芽頭及2片葉,第三片葉尚未展開;④1芽3葉,含有芽頭及3片葉片,第四片葉尚未展開;⑤1芽4葉及以上,含有芽頭及4片或4片葉以上;⑥單片,在采摘過程中由于葉片破損而掉落的無芽頭的單片葉。分類后,對各類鮮葉分別稱重,計算各類鮮葉所占百分比。

1.2.2 茶坯組成判定 抽取各批次茶坯各50 g,茶坯的評判標準為:①成型茶條,已經卷曲且緊結的茶條;②單片,無法卷緊成型的單片葉;③茶梗,由于采茶或者加工過程中形成的單獨茶梗。分類后,對各類茶坯分別稱重,計算各類茶坯所占百分比。

1.2.3 比較鮮葉分級設備效果 比較不同分級機械對機采鮮葉或茶坯的分級效果,以不分級處理為對照,分別比較鮮葉分級、殺青分級、二青分級、三青分級和精制分級處理對茶葉的組成、感官品質和理化成分的影響。①恩施振動分級機,分級效率120~130 kg鮮葉/h,篩網總長1 100 mm,上篩篩孔直徑25 mm(圓孔),下篩篩孔直徑15 mm(圓孔),轉速為23 r/min,上篩面上得到的鮮葉記為“上口”,下篩面上得到的鮮葉記為“中口”,下篩板面下得到的鮮葉記為“下口”。②恩施滾篩機,分級效率為45~50 kg鮮葉/h,筒體總長2 000 mm,前部1 100 mm,篩孔直徑15 mm(圓孔),后部900 mm,篩孔直徑25 mm(圓孔),轉速為12 r/min,前部篩孔得到的鮮葉記為“前口”,后部篩孔得到的鮮葉記為“中口”,尾部篩選得到的鮮葉記為“后口”。③湘豐滾篩機,分級效率為110~150 kg鮮葉/h,筒體總長2 400 mm,前部1 200 mm,篩孔邊長13~16 mm(方孔),后部 1 200 mm,篩孔邊長18~25 mm(方孔),轉速為16 r/min,前部篩孔得到的鮮葉記為“前口”;后部篩孔得到的鮮葉記為“中口”,尾部篩選得到的鮮葉記為“后口”。

1.2.4 比較加工分級處理對綠茶品質的影響 鮮葉按照綠茶工藝技術處理,機采與手采茶在初制過程中的加工工藝與技術參數均相同,初制工藝流程為:鮮葉→攤青→殺青→揉捻→烘二青[8]→三青→足干→精制。精制工藝流程為: 風選→色選,精制加工后的機采毛茶被分為3個等級的干茶(一級、二級和三級)。

1.2.5 茶葉品質檢測 茶葉感官品質采用密碼感官審評方法[9]完成,具體公式為:

感官得分=外形×0.25+湯色×0.10+香氣×0.25+滋味×0.30+葉底×0.10。

在茶葉內在品質方面,茶多酚含量采用酒石酸鐵比色法[10]測定;游離氨基酸含量采用茚三酮比色法[11]測定;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測定;粗纖維含量采用酸堿消煮法測定。

1.3 數據處理

試驗所得數據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軟件處理,并用其制表;在SPSS 16.0軟件環境下,運用鄧肯氏新復極差檢驗法(Duncan's new multiple range test,DMRT)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鮮葉分級機效果比較

以手采鮮葉為原料,其中1芽1葉占27.11%、1芽2葉占35.72%、1芽3葉占34.64%、單片占2.54%,比較了不同鮮葉分級機的分級效果,結果見表1。分析表1發現,湘豐滾篩機的分級效果相對較好,各出口的目標芽葉明顯區分開來。其中前口以1芽1葉為主,占該口出口鮮葉總量的59%以上;中口以1芽2葉為主,占該口出口鮮葉總量的56%以上,后口以1芽3葉為主,占該口出口鮮葉總量的87%以上。

2.2 不同加工分級處理對鮮葉和茶坯機械組成的影響

以機采鮮葉為原料,利用鮮葉分級機,比較不同分級處理對鮮葉或茶坯機械組成的影響。結果見表2。從表2可見,鮮葉分級和加工分級大致可將原料分為2~3檔,鮮葉分級后的原料集中在上口,占總量的65%以上,其中1芽1葉、1芽2葉、1芽3葉占該出口的44%以上;殺青分級處理的上口以1芽4葉為主,中口以1芽1葉、1芽2葉居多,下口中1芽1葉、1芽2葉占59%以上,但該出口中單片等的含量約占41%,難以進行后續加工;二青、三青分級的上口原料以單片和梗為主,所占重量比約5%,下口原料相對較多,其中成形茶條占92%以上,中口成形茶條占80%,說明二青分級和三青分級效果較好,便于后續加工。

2.3 不同分級處理對機采綠茶感官品質的影響

不同分級處理對機采綠茶感官品質的影響情況見表3。從表3發現,未分級處理的茶樣感官審評得分最高;其次為分級處理的二青分級;比較各分級處理的茶樣感官得分發現,中口>下口>上口。結合各分級處理原料組成的情況來看,鮮葉粗老原料集中在上口,中口原料較嫩,導致中口所制綠茶感官品質明顯優于上口;殺青分級原料以中口質量最佳,感官得分也較高;而茶坯經過二青和三青分級處理后,揉捻過程中產生的茶梗和單片富集在下口原料里,導致下口原料所制干茶的滋味和香氣得分較低??傮w來看,加工中二青分級優于其他分級處理,但不分級處理所制綠茶的品質相對最好,說明鮮葉分級和加工分級對機采綠茶品質并無明細改善作用。由于機采鮮葉組成復雜,導致所制機采綠茶的感官品質和商品性相對較差。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試驗后期采用茶葉色選機對機采綠茶開展精制加工色選比較,結果見表3。從表3可見,精制分級得到的一級和二級機采綠茶的感官得分都超過了84分,達到了優質茶的品質和商品性要求,并可直接銷售。

2.4 不同分級處理對機采綠茶內含成分的影響

不同加工分級處理對機采綠茶內含成分的影響情況見表4。從表4可見,以未分級為對照,在4種加工分級方式中,以三青分級下口原料所制綠茶的粗纖維含量相對較少,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較高,說明三青分級下口原料相對來說更接近于優質茶原料,三青分級效果相對較好。采用茶葉色選機對機采綠茶開展精制加工處理后,對機采綠茶內含成分的影響情況見表5。從表5可見,以未分級為對照,精制分級可將機采綠茶分為三檔,比較一級茶到三級茶的內含成分變化發現,水浸出物、游離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極顯著降低(P<0.01),可溶性糖和粗纖維含量極顯著升高(P<0.01)。這反映出內含成分變化與感官品質得分趨勢相吻合,說明精制分級對優質機采綠茶的品質有明顯改善作用。

3 小結與討論

茶樹機采鮮葉加工牽涉到茶園機械化生產管理等諸方面,業內學者已從品種選擇、栽培管理和機采適期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12-20],但對于鮮葉機采及鮮葉分級方面的前處理[21-23]相關加工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試驗比較了不同分級處理對機采綠茶感官得分和內含成分的影響,發現鮮葉分級處理對機采綠茶品質的改善作用并不明顯;在加工過程中,二青分級和三青分級的效果相對較好,但相應處理的品質還達不到優質機采綠茶的要求;精制分級可把機采綠茶分為三檔,其中一級茶和二級茶的產品感官得分都在84分以上,高于對照處理,達到了商品茶要求,可直接進入銷售環節。說明精制分級對機采綠茶(一級茶和二級茶)的品質有明顯的提升作用。

茶樹機采鮮葉的現實是勻整度相對較差、茶梗和單片多,造成后續加工困難、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但是經過精制分級的機采綠茶其感官品質和商品性得到了明顯提高,實現了鮮葉采摘、初制和精制全過程的機械化生產,全程實現了“機器換人”,節省了大量勞動力,提高了生產效率。雖然茶樹鮮葉機采及加工降低了采摘成本,但增加了后續的精制成本。綜合分析發現,加工機采綠茶的經濟效益還受多種因素困擾,如機采鮮葉原料的質量與價格、加工成本(含精制加工)、精制率(精制茶質量/機采毛茶質量)和干茶價格等。如何進一步提高機采綠茶的品質,同時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是課題組下一步研究的內容。

參考文獻:

[1] 肖潤林,王久榮,譚正初,等.丘陵茶園不同機采方式對秋季茶鮮葉產量和名優綠茶品質的影響[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9, 17(5):919-922.

[2] 袁海波,魯成銀,毛祖法,等.便攜式名優茶采摘機采摘效果初步研究[J].中國茶葉,2008,30(11):26-27.

[3] 唐 萌.茶園名優茶機械化采摘集成技術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7.

[4] 袁海波,魯成銀,毛祖法,等.名優綠茶新型鮮葉篩分機分級效果初步研究[J].中國茶葉,2011,33(8):19-21.

[5] 張 強,侯偉華,崔清梅,等.一種機采茶鮮葉振動分級機[P].中國:CN202700797U,2013-01-30.

[6] 張蘭蘭,董跡芬,唐 萌,等.名優茶機采鮮葉分級技術研究[J].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2012,38(5):593-598.

[7] 駱耀平,王永鏡,張蘭蘭,等.名優茶鮮葉原料分級機研究[J].茶葉,2012,38(1):27-33.

[8] 施兆鵬.炒青綠茶干燥工藝技術的研究[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7,12(4):42-53.

[9] GB/T 23776-2009,茶葉感官審評方法[S].

[10] GB/T 8313-1987,茶 茶多酚測定[S].

[11] GB/T 8314-1987,茶 游離氨基酸總量測定[S].

[12] 田潤泉,呂閏強,方 麗,等.不同修剪方式對優質茶機采茶園樹冠形成的影響研究[J].中國茶葉,2015,37(4):16-19.

[13] 陸德彪,潘建義,馬軍輝,等.優質綠茶機采配套技術研究與集成——以麗水香茶為例[J].中國茶葉,2015,37(2):36-40.

[14] 肖 星,殷麗瓊,夏 銳,等.云抗10號茶園機采適期研究[J].山西農業科學,2015,43(10):1276-1278.

[15] 石元值,呂閏強,方乾勇,等.不同茶樹品種實行優質綠茶機械化采摘的適應性比較[J].中國茶葉,2010,32(11):8-11.

[16] 駱耀平,唐 萌,蔡維秩,等.名優茶機采適期的研究[J].茶葉科學,2008,28(1):9-13.

[17] 江新鳳,李延升,楊普香,等.不同茶樹品種名優茶機采適期研究[J].蠶桑茶葉通訊,2015(5):28-29.

[18] 朱德文.用機采茶鮮葉加工速溶綠茶關鍵設備及技術的研究[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13.

[19] 何 鑫.機采鮮葉前處理技術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3.

[20] 谷兆騏,曹婷婷,陳國榮,等.機采與手采鮮葉加工平水日鑄茶工藝、品質及成本比較研究[J].茶葉,2014,40(4):207-211.

[21] 唐小林,李文萃,范起業.機采茶鮮葉分類分級技術及相關設備研究進展[J].中國茶葉加工,2015(2):5-8.

[22] 尹軍峰,袁海波,鄧余良,等.一種生產型茶鮮葉分級機[P].中國:ZL 201320064553.4,2013-08-07.

[23] 何雪軍,唐小林,王 進,等.一種用于振動式茶鮮葉分級機的掛葉清掃裝置[P].中國:ZL 201210325145.X,2014-03-04.

猜你喜歡
品質綠茶分級
THE PRICE OF BEAUTY
The Price of Beauty
綠茶或能預防和延緩阿爾茨海默病
分級診療路難行?
分級診療的“分”與“整”
氯化鈣處理對鮮切蘿卜生理與品質的影響
“鄞紅”、“巨峰”、“紅富士”葡萄及其雜交后代品質分析
淺談民生新聞欄目特色的挖掘
工商聯副主席潘剛:讓中國企業成為“品質”代名詞
分級診療的強、引、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