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志愿者在城市文化氛圍營造中的作用

2017-02-15 17:41侯廣宇于鐵夫
現代交際 2016年20期
關鍵詞:作用

侯廣宇++于鐵夫

[摘要]城市文化氛圍是城市文化思想、品格的文化表達,是城市精神的本質釋放與呈現,也是市民對城市的直觀感受與體驗。青年志愿者通過活動參與到國家、社會、學校的活動中,通過志愿活動發揮專長,奉獻愛心,服務社會,從某種角度講也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且還傳承了中華民族流傳下來互幫互助的優秀道德品質,弘揚了民族精神。

[關鍵詞]青年志愿者 城市文化氛圍 作用

[中圖分類號]D4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0-0068-02

一、志愿服務的發展過程

志愿服務通常是指公民自愿犧牲個人的時間與精力,不以謀求任何物質回報的條件下,以服務社會、幫助社會改善,促進社會發展而提供的志愿服務。志愿服務的發展可分為啟蒙、拓展與規范三個階段。

(一)志愿服務的啟蒙階段

志愿服務的啟蒙來源于西方國家在19世紀初期形成的具有慈善性質的宗教服務活動。英國政府為協調與民間慈善組織間的活動開展,首先在倫敦建立了“慈善組織會社”,以期幫助因宗教迫害而被迫移民的移民群體,面對困難同舟共濟,互相幫助,逐步在這一群體中養成了以幫助別人為宗旨的志愿服務群體精神。

(二)志愿服務的拓展階段

伴隨著西方國家在19世紀到20世紀關于社會福利方面法律的不斷完善,西方國家社會福利方案的完成不僅需要大量的職業社會工作者,也需要讓更多具有奉獻精神的社會人參與到社會福利方案完善的過程中。所以在政府的鼓勵下,大批的奉獻者參與到了社會福利的工作中。志愿服務也在這一時期得到了拓展。

(三)志愿服務的規范階段

志愿服務的規范階段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志愿服務群體不僅僅只是因為政府的鼓勵,而變為了由政府或部分社團主導的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服務社會工作。志愿服務不再只是奉獻或向他人提供幫助,其重心逐漸向社會結構的調整與社會關系的重構,志愿服務走向規范化。

二、我國青年志愿者的起源

我國青年志愿者可溯源于20世紀60年代所興起的學習雷鋒活動,其從某種意義上可以稱為中國青年志愿者的雛形。毛澤東同志曾向全國人民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雷鋒精神蘊含了不畏吃苦、甘于奉獻、服務社會、共同進步的志愿精神。共青團在對全國學習雷鋒活動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在其十三屆二中全會上首次提出“青年志愿者”的名字。在共青團的號召下,鐵路青年在京廣鐵路沿線開展青年志愿者活動,為旅客送去愛心。我國40萬名學生也響應號召,用自己青春和熱情進行著志愿者活動。全國各地的青年志愿活動亦迅速在全國展開。在經過一年的探索與實踐后,1994年年底“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在北京正式宣布成立,胡錦濤同志向“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的成立致信祝賀,至此中國青年志愿者隊伍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組織,也進入了不斷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規范化軌道。

三、目前我國青年志愿服務的發展態勢

近年來,青年志愿服務活動吸引眾多高校大學生踴躍參加。如剛剛結束的第12屆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中,大學生志愿者協助四平市承辦部門認真做好翻譯、接待等各項服務工作。但是,當前高校青年志愿服務活動雖然得到了快速發展,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總結如下:

(一)缺乏嚴謹規范的組織體系

大多數的志愿服務組織只在初期具有極高的熱情,也確實起到了牽頭的作用,將廣大志愿者匯集在一起,聯合行動起來。但后期,往往缺乏長效的管理體制,都忽略了對志愿者培訓的過程,導致志愿服務嚴重缺乏實效性,志愿者的能力不足,其服務水平和質量未能得到最大化的發揮。除此之外,多數志愿服務組織也未能夠對志愿者的信息進行長期有效的管理與保存,經常出現一次志愿服務之后便再沒有聯系的情況,從而導致每一次志愿服務都需要現招募志愿者,嚴重地浪費時間、人力和資源。

(二)服務對象局限化、活動形式單一化

真正的志愿服務應面向社會大眾的各個群體、各個地區以及各個領域。不能只想到偏遠山區和農村,當然不可否認那些地處偏僻的地方更為需要眾多的志愿者去關懷,或是幫助提高教育水平,或是關愛空巢老人,或是照顧留守兒童,或是幫助單親家庭。不是一定要去農村才能做志愿者,不可忽略了城市中許多活動許多場所也是需要志愿者服務的。如2008年在中國北京舉辦的奧運會,志愿服務崗位涉及禮賓接待、新聞運行支持、文化活動組織支持等多個領域。再如一些城市中的孤兒院、敬老院,往往正因其所處城市之中的地理位置,而被大眾所忽略。

(三)大學生從事志愿服務工作還屬于一種自發狀態,沒有上升為一種行為

志愿服務缺乏社會大眾的廣泛認知,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呈現自發分散和無序狀態,志愿服務意識尚不健全。隨著思想觀念的不斷進步,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到志愿服務,很多大學生也愿意參與志愿服務,但出于種種原因,他們尚不能積極參與,或許他們只是誤解了志愿服務的真正含義,不是一定要做大事情才有意義,實際上,勿以善小而不為。很多志愿服務工作看似微弱,但卻缺一不可。正是每一個崗位的志愿者都恪盡職守,才保證了每一個活動的成功舉辦。

(四)缺乏有力的經濟支撐,物質依托嚴重不足

各高校志愿服務組織的活動經費一般都是由團委負責撥款,而撥出的經費通常很有限。有些組織還通過拉贊助的方式,或者舉辦一些義賣活動來獲得經費,但往往也收效甚微。因此許多高校志愿者組織都經費不足,致使許多有愛心、樂于助人的志愿者,很想參與志愿服務活動,但由于自身經濟條件的限制,不能負擔起一定的交通費用、聯絡費用等,只能很少參與活動。很多志愿組織者也深感力不從心,熱情大大削減,這就制約了高校志愿服務的發展。

四、青年志愿服務活動的發展對于一個城市的作用

(一)青年志愿者活動,對于城市的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首先,志愿者工作有利于志愿者與受助者形成良性發展。志愿者在參加過志愿活動后可以體會到奉獻社會帶來的喜悅感和滿足感,體會到愛心的付出與收獲,體會到作為一位公民應盡的責任與義務。志愿者也可以體驗到獨特的成長經歷,豐富自我的生活體驗,從而進行更加充分的自我認識,他人認識,社會認識。同時志愿者還可以培養自己的組織以及領導能力,從而進行自我提升,自我修養的加強,豐富自己的思想意識。而對于受助者,志愿者活動使他們得到了相應的幫助,同時對社會更加具有歸屬感,增加其對人與社會的信心,建立自尊心與自信心。

其次,青年志愿者活動傳遞愛心,傳播文明。志愿者傾心付出自己的愛心的同時,也播撒了文明的種子,愛心慢慢浸潤心脾,感染著每一個志愿者,每一個受助者,每一個旁觀者,同時也散播到更廣闊的天地間,最終形成一股人為的“社會暖流”,帶給人冬天烈火般的熱烈。

最后,志愿者活動促進了社會的進步。人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元素,社會若想長久持續發展,需要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參與并為之奮斗。志愿者活動,就是用行動,用愛心,用人類心底的真善美,做最鮮明、最有力、最有號召力的宣傳。志愿者活動勾起了所謂“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本,并且使這善本真實、理性、充分地發揮作用,為社會的發展、人民的幸福做出了巨大貢獻。

(二)志愿者活動對城市的文化發展產生了巨大作用

志愿者活動有利于促進城市社會精神、社會風貌的形成,有利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二十六字社會核心價值觀的貫徹與落實,從而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志愿者活動使志愿者展現出自己對于社會的熱忱,對于國家的熱愛,對于人民的熱情,對于弱者的誠信友善,同時,志愿者活動也使受助者從內而外感到社會及國家的友善,關懷,負責,并且對生活重燃希望,對社會充滿感激之情,對國家飽含熱愛,從而自發形成“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八字意識。若人人都感受到如此,社會便呈現無限上升之態,巨大發展潛力,具有向前無量推動力。社會有嶄新的面貌,社會就會有全新的發展,社會也會朝著“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方向前行一大步。人民與社會是國家發展的兩大重要內容,人民互敬互愛,誠信友善,充滿愛心,社會秩序井然,德法同行,公正嚴明,自由平等。國家建設也更快,更高,更強,國家也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更進一步,從而使中華民族昂首屹立于世界之林。

(三)志愿者活動對城市的經濟發展產生了一定的作用

首先,青年志愿者活動的進行促進了城市人口的流動以及社會生活的需求,從而促進相關事業的發展,從小處的供需關系也小范圍促進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帶動了一二產業的發展,同時,促進了經濟的流通。以點帶面,以小帶大,逐漸影響到更大的市場,更大的供需,從而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更好地發揮市場的主體地位。

其次,隨著志愿者活動的多次舉辦,受助者在心理上逐漸具有自信心,在經濟上逐漸富裕起來。受助者是市場經濟不可忽視的需求源,供需矛盾不斷解決的過程中,經濟也在不停發展。

五、提升大學生志愿者的服務質量尤為重要

(一)注重培養大學生的志愿服務精神

不少大學生把“學雷鋒”活動等同于志愿服務,認為志愿服務精神等同于“雷鋒精神”,認為志愿服務只是一種無償貢獻勞動力的活動。由于對志愿服務精神的狹隘理解和認知上的偏差,使得志愿服務精神沒有化為大學生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的動力,影響了大學生參與和支持志愿服務活動的熱情。因此,要注重對大學生志愿服務精神的培養。一個先進的志愿組織,應理順志愿者、志愿服務和志愿服務精神之間的關系。若志愿服務精神未被長期重視和培養,那么大學生志愿服務也將很難長久地延續下去,大學生步入社會后將對志愿服務和志愿服務精神產生錯誤的認識,從而影響到整個社會志愿服務體系的完善與和諧社會的構建。忽視志愿活動“助人”與“自助”的精神,沒有達到教育廣大志愿者形成良好思想道德風尚和弘揚志愿服務精神的目的。

(二)政府要提供強有力的經濟支持和立法保障

大學生的志愿服務多是無償的,但是志愿服務行為的整個過程卻是有成本的。資金是開展志愿服務項目的物質保障。政府應出臺相關的經濟政策,給大學生志愿服務提供更多幫助,從而呼吁企業、個體經營者及整個社會伸出援助之手。除此之外,現階段,大學生志愿服務缺乏法律保障,法律制度的滯后,在志愿服務精神的培養和志愿活動的發展上造成了很大的制約??疾炷壳爸袊默F行法律,沒有一部是關于規范志愿者行動的法律。志愿者本身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嚴重挫傷了志愿者進行志愿服務的積極性。另外,由于法律滯后,也影響了志愿服務的制度化、規范化和可持續發展。

(三)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務組織、培訓機制

服務組織的有效管理和運行是服務活動能有序進行的基礎。志愿組織要對志愿者的信息做好登記和保存,努力實現管理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和數據化。在每一次志愿活動中,做到分工明確、各司其職,避免出現集體一窩蜂的情況。另外,開展技巧培訓,最大發揮志愿者的個人實效性,擴大人才儲備,對社會志愿服務事業發展具有更為深遠的意義。

(四)注重志愿者個人素養和心理素質的提升

身為志愿活動的參與者,必須具有良好的個人素養和心理素質。良好的個人素養是更好服務于志愿活動的前提。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也可以更好地提升個人的素養。二者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健康的心理素質是克服一切困難的重要保障。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有利于志愿者在參與志愿服務活動中堅定自己的信念,更多地把正能量傳遞給社會,同時也有利于志愿精神的傳承。

【參考文獻】

[1]紀文曉.志愿服務與社會工作差異互動分析[J].中國青年研究,2010(10).

[2]梁綠琦,余逸群,紀秋發,穆青.北京青年志愿者行動調查報告[J].青年研究,2005(07).

[3]陳學明.青年志愿者行動與和諧社會的構建[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6(02).

責任編輯:楊柳

猜你喜歡
作用
新型智能手機保護殼設計
黨風廉政建設對于國企改革發展的作用分析
淺析情境教學法在中職會計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試談鄉土地理教學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談談朗讀在文本解讀中的作用
基于班級管理的班干部培養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