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機農業對糧食安全的保障分析

2017-02-15 18:13衡波周脈伏
湖北農業科學 2016年20期
關鍵詞:有機農業糧食安全生態環境

衡波+周脈伏

摘要:糧食安全對于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以及社會的和諧穩定具有重要的意義。采用對比分析方法對傳統農業與有機農業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表明,有機農業能夠克服傳統農業的弊端,通過禁用化肥、農藥、殺蟲劑以及轉基因種子等途徑,確保土壤環境、水環境、大氣環境以及生物多樣性的安全,進而保障糧食質量。由此,提出了中國應大力發展有機農業,保護生態環境,全面實施新形勢下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建議。

關鍵詞:有機農業;糧食安全;生態環境

中文分類號:F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20-5427-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20.064

Abstract: Food safe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al harmonious stability in China. Using method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contrast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with organic agricultur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rganic agriculture could overcome the drawback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by prohibi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pesticides,insecticides and genetically modified seeds, which could ensure the safe of soil environment, water environment,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and biological diversity, thus guarantee food quality. Accordingly, It was recommended to vigorously develop the organic agriculture,conserve the environment, put national food security strategies into practic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Key words: organic agriculture; food secur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糧食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維持人們生存的基本必需品,更是一個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問題,因此中國一直把保障糧食安全擺在重要的戰略位置。然而,伴隨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影響糧食安全的因素越來越多,諸如耕地的數量以及質量的下降、農藥化肥的使用,不僅會影響糧食的數量,也會通過生態環境等因素影響到糧食的質量,加大糧食安全的潛在風險。

在糧食安全的應對措施中,有機糧食生產因其獨特的理念、管理體系和生產方式而成為非常有效的選擇。有機糧食生產是一種可持續的農業生產方式,它對農產品的生產、加工、標識與銷售以及管理體系都有嚴格的監督措施。有機糧食生產不使用農藥、化肥和化學添加劑等,對環境沒有不利影響,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從而生產出高質量的糧食,因此有機農業是解決糧食安全的有效途徑。

1 糧食安全與影響因素分析

糧食安全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概念,經過數十年的不斷完善,其內涵被完整地表述為:“只有當所有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在物質和經濟上獲得足夠、安全、富有營養的食物來滿足其積極健康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時,才實現了糧食安全[1]”。這個表述對糧食安全做出了新的理解,即不僅在數量上要求獲得足夠的糧食,而且在質量上強調既安全又富有營養,把糧食安全從數量安全提升到質量安全。

現代糧食安全包括四層含義:數量安全、質量安全、經濟安全和生態安全(圖1)。

糧食的數量安全,是糧食安全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為日益增長的人口生產出足夠的糧食,涉及到居民糧食安全(買得起和買得到)與國家糧食安全(總量供給與分配)。目前中國糧食數量安全的影響因素主要有耕地的數量質量、種子的品質、化肥農藥等外部投入物質、農業基礎設施、氣候條件、國家對糧食種植的補貼政策等,這些因素都會對糧食的產量構成重要影響。耕地是生產糧食的必須生產要素,耕地的數量多少直接影響糧食的產量,為此中國制定了十八億畝耕地紅線以確保糧食生產的最低耕地要求。研究表明,糧食播種面積每增加1%可使糧食增產0.88%[2];此外優質耕地的糧食產量明顯高于貧瘠耕地的糧食產量;優質良種必然能夠提高糧食產量,通常良種具備抗病、抗蟲、高產等特征,因此能增加糧食產量。研究人員通過對雜交水稻和常規稻在區域試驗中的平均產量進行比較分析發現,雜交秈稻平均產量為7.720 t/hm2,比常規秈稻高11.72%[3];就化肥而言,增施化肥是增加作物產量最有效的一種方法,學者經過相關分析發現,糧食的單產和總產與化肥用量的R2值分別達到0.981 8和0.959 1,均呈極顯著相關性[4];農業基礎設施的完善比如灌溉設施等也會增加糧食的產量;氣候條件比如干旱、洪災以及暴風雨等一些自然災害都會對糧食的產量帶來毀滅性的傷害;此外國家對糧食種植的補貼政策會調動農民糧食生產的積極性,進而提高糧食產量。

糧食的質量安全,是指生產的糧食要具有較高的營養質量和安全質量,必須是純天然、無污染、高質量、安全營養的健康食品,涉及到糧食的品質。影響糧食質量安全的因素包括轉基因種子、農藥與化肥的超標使用造成的生物多樣性減少、地下水污染及土壤、大氣、生態環境的破壞等,這些因素都會導致糧食的質量下降。中國對轉基因產品持謹慎態度,長期食用轉基因糧食可能導致人體基因突變、誘發癌癥;農藥化肥等化學投入物質的大量使用會導致湖泊水庫的富營養化和地下水的污染、土壤的硝酸鹽以及重金屬含量加重、大氣污染以及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最終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在一個污染的環境中生產出的糧食的質量肯定會含有各種農藥殘留,尤其是那些高毒高殘留農藥的施用致使糧食、蔬菜、水果和其他農副產品中的有毒成分增多,不僅影響食品安全,并危害著人體健康。

糧食的經濟安全,是指農民要通過從事糧食生產有較好的經濟保障,即要使得糧食生產者有利可圖,確保從事糧食生產的農民的積極性和持續性。影響糧食經濟安全的主要因素是國家農業政策扶持,即國家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同時要關注糧食生產者的利益,對糧食生產者進行補貼以及實行糧食最低收購價格政策等,這些政策有利于改善農民收入,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使農民獲得糧食生產的平均利潤,最終真正確保糧食安全。

糧食的生態安全,是指糧食本身沒有污染和生產過程不造成污染,即在糧食的生產過程中不對生態環境帶來負面影響,能夠保證糧食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影響糧食生態安全的因素有農藥化肥等一些化學制品作為投入物質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只有糧食本身沒有被污染、生產過程也沒有被污染、生態環境沒有被破壞才能促進糧食的可持續生產。各因素對糧食生態安全的影響見圖2。

總之,全面意義上的糧食安全既有基于單產和一定種植規模的數量要求,也有基于安全的投入物質和健康土壤的質量要求,還有基于良好自然環境的生態要求以及基于對生產者充分激勵的經濟要求,只有充分理解糧食安全的真正內涵,才能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確保中國糧食安全戰略。

2 有機農業的基本理念與行為剖析

有機農業作為一種生產方式和管理方式,通過化肥農藥的禁用、作物間作輪作、物理和生物方法治理病蟲害,施用有機肥料、禁用轉基因品種以降低食品安全風險,完善質量保障體系以使產品可追溯,經由第三方認證等制度體系,不僅向人們提供了健康的食品,還傳播了健康、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成為保障中國糧食安全的重要方式。

有機農業對農產品的生產、加工、標識與銷售以及管理體系都有嚴格要求,在整個生產、加工以及銷售等過程中均實行清潔生產,走循環經濟之路,強調采用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其過程遵循一系列嚴格的標準準則,其中對于產地環境的要求、轉換期、種子和種苗選擇以及病蟲草害的防治等都有明確的界定和方法,以此來約束和規范有機生產者、加工者以及從事有機經營或銷售人員的行為,其建立的管理體系為檢查、認證、監督提供了基本依據;最后,有機生產的各個環節都強調產品從土地到餐桌的可追溯性,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建立了相互信任的關系,確保生產者及消費者的利益。

2.1 有機理念的涵義分析

有機農業四大原則表述了它能為人類以及生態環境做出的貢獻,充分實現人與自然相互和諧的目標,促進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健康原則要求有機農業應當將土壤、動植物、人類和整個地球的健康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而加以維持,強調個體和群體的健康與生態系統的健康是密不可分的,健康的土壤可以生產出健康的糧食,而健康的糧食又是動物健康和人類健康的保障。

生態原則要求有機農業應以生態系統和生態循環為基礎,有機農業禁止使用化學合成肥料和農藥,而以使用有機肥料取而代之和利用生物多樣性如輪作、間作、建立緩沖帶和減少耕作等措施,從而建立生態系統內穩態機制,提高生態系統的效率,保證了生態安全。

公正原則要求有機農業以共享環境和生存機遇的公平為基礎。應當對社會和生態環境公正,用一種對子孫后代負責的方式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公正”要求生產、分配和交易的系統都是公開透明、平等的,而且需要考慮到真正的環境和社會成本。

關愛原則(謹慎原則)要求本著一種負責任的態度來管理有機農業,以保護人類以及子孫后代的健康和福利,同時保護環境。有機農業對于新技術持一種謹慎負責任的態度,它拒絕一切不可預測的技術,避免可能帶來的風險影響人的健康。

2.2 有機行為分析

有機農業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以及利用生物多樣性、輪作、間作、緩沖帶和減少耕作等措施,建立生態系統內穩態機制,挖掘系統內部資源,幫助保持和提高生態系統的生產率,減少環境污染,保證生態安全。

有機農業采取與自然融合的耕作方式,強調盡量減少外部物質的投入,主張本地資源的充分利用,此外主張通過輪作、機械除草等方法來防治病蟲害;有機農業還協調種植業與養殖業的平衡,確保雙方所需的能量處在一個動態的平衡之中,即根據土地的承載力確定養殖的牲畜量,防止出現“公地的悲劇”,以充分有效利用自然資源。

有機農業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學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和飼料添加劑等物質,它強調本地資源的充分利用、保持土壤的長期生產力、采取一些輪作套作等耕作方式以及人工防治病蟲害的方法保護生態環境,保持了生產體系以及周圍環境的生物多樣性,最大限度地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3 有機農業對糧食安全的保障機制研究

有機生產既有利于糧食的質量安全,也有利于糧食的生態安全,對糧食的經濟安全也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有機農業對糧食安全的保障見圖3。

3.1 有機生產對于糧食質量安全的保障作用

有機糧食生產禁止使用農藥,避免了糧食直接與農藥接觸,從而保障了糧食的質量安全。當前中國農業生產中為了防治病蟲害、提高農作物產量,大量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且農藥殘留嚴重超標,人類處于食物鏈的最末端,由于糧食中的農藥殘留很難被分解掉,最終會通過生態系統內的能量循環以及食物鏈進入人體,使農藥殘留富集在人體中,對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相反,有機糧食種植推薦使用生物方法來防治病蟲害,禁止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糧食中農藥殘留量大大降低,從而提高了糧食的安全性。

有機糧食生產要求特定的投入物質,禁止使用化學合成的化肥,因此土壤中的硝酸鹽、重金屬等各種化學物質含量都會下降。研究表明,糧食中高含量的硝酸鹽在一定條件下可能轉變成致癌物質亞硝胺,硝酸鹽也能削弱血液的攜氧能力,長期食用這類食物會對人體產生不利影響[5];化肥中的重金屬通常比土壤中重金屬有較高的可溶性,容易被糧食吸收,因而危害更大,由于重金屬不易被消化,長期食用這類水稻,重金屬會在人體內積累最終引起中毒,危害人類健康[6]。

有機農業禁止使用化學肥料,在常規農業生產中化肥的連年施用會造成土壤中重金屬累積,從而影響食用者的身體健康,而有機糧食生產禁止使用化肥,可以降低這方面對糧食的污染。在對有機水稻和常規水稻的安全性研究中發現,有機稻米中所測得的6種重金屬含量均低于國家標準的限量標準(除Cd),而常規稻米中As、Cr、Hg、Pb、Cu 5種重金屬平均值含量分別是有機稻米的10、1.8、6、2.9和1.2倍[6]。不難發現常規水稻的重金屬含量均普遍高于有機水稻,因此從總體上來講,有機稻米的安全性高于常規稻米。

有機農業的關注焦點在于土壤,只有健康肥沃的土壤才能產出豐富健康的糧食。研究表明,每增加0.1個百分點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就可釋放600~800 kg/hm2的糧食生產潛力[7];常規農場在轉換成有機農場后,同以前相比土壤中的有機質和碳儲量明顯增加了,有機農業比常規農業表現得更出色,同時有機農業也可以促進土壤中的生物活性,保持土壤質量??傊?,使用有機肥不僅可以為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營養,而且土壤中的微生物也可以將一些物質轉化為農作物可利用的養分及有機質,此外,使用有機肥料還可以通過土壤生物的協同作用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提高糧食的產量以及質量。

3.2 有機生產對于糧食生態安全的保障作用

有機糧食生產禁止使用農藥化肥等化學投入品,從而減少氮素淋失以及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降低了對地下水以及土壤的污染,進而實現生態環境保護。且有機農業可以減輕農業面源污染,對資源的合理利用起到了示范和促進作用,水土得到了保持,生物多樣性得到了保護或恢復,使糧食能夠吸收到清潔無污染的水分,生長在一個健康的沒有被污染的土壤環境中,從而可以向人們提供無污染的健康環保型糧食。

有機農業有利于減少化石燃料能源的消費,進而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減少土壤侵蝕,增加碳的存量等。由于有機糧食生產禁止使用化學制品以及大型機械設備,因此溫室氣體排放明顯降低,有利于環境的保護。Dalgaard等[8]估計,發展有機農業有助于降低農業源CO2的排放,在丹麥如果將常規農場全部轉換成有機農場,那么農業生產中能源的消耗以及N2流通的減少可使該國家整個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減少13%~38%。

有機農業能夠改善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生物和它們組成的系統總體的多樣性和變異性,生物多樣性具有保持水循環、穩定水文功能、維護集水區的植被調節和防止水分流失及促進土壤生成和保護、減少土壤肥力的損失、減少水土流失等多種經濟價值[9]。李現華等[10]在內蒙古磴口縣分別就常規農業和有機農業的生物多樣性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發展有機農業能夠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如益蟲數量的增加,其中七星瓢蟲最為明顯,另外蚜蟲的蟲口密度降低,益鳥等生物的數量有所增加??傊?,生物多樣性的增加能夠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以及土壤的生產力。

有機農業能夠改善生態環境,它不使用農藥、化肥和化學添加劑等,能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農產品,保證了農產品的質量,并且對環境沒有不利影響,有利于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實現長期的糧食安全。一個健康的環境必然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糧食,從這方面講有機農業能夠促進生態安全進而保障糧食質量安全。

3.3 有機生產對糧食經濟安全有重要作用

有機農業能夠增加有機生產者的收入。這主要是因為有機農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它禁止使用化肥、農藥、殺蟲劑等手段防治病蟲害,取而代之以人工勞動來完成諸如病蟲草害防治等工作,而且在產前、產中以及產后等環節的專業分工上均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投入,從而為中國剩余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特別是增加了農村老人與婦女的就業機會。

有機農產品因為其生產過程禁止使用農藥、化肥以及殺蟲劑等化學投入物質,因此其產品也就避免了這方面的污染,不僅體現在其營養、安全、健康等方面都要高于普通農產品,而且也體現在其優良的品質和環境友好、社會公平等高的附加效用。有機食品的價格通常比常規食品高20%~50%,有的甚至可高出一倍以上,有機產品的需求人群主要為一些白領、公務員或事業單位職員、教師以及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這些人愿意以比普通農產品更高的價格去購買有機產品,主要是因為其具有較高的營養及安全價值。

最后國家對有機生產者進行的補貼政策可以不同程度上降低生產者的投入成本,如中國對從事有機生產的人員或單位進行資金直接補貼和技術支持,大大降低了有機生產的投入成本,使糧食生產者獲得了市場的平均利潤??傊?,發展有機農業不僅可以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生產水平,還可以促進農村可持續發展。此外,發展有機產業還會帶來生態旅游等附加值功能,為旅游樹立良好的品牌效應,使有機產業同旅游產業良好地聯系在一起,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但是同時也要考慮到有機農業在轉換期間可能出現虧損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在轉換期間有機糧食種植雖然按有機標準進行規范操作,但是銷售價格卻低于有機價格以及轉換期間產量的突然下降造成的,相信隨著轉換期的結束以及技術的成熟,這些弊端最終會被克服,有機糧食的生產會取得不錯的經濟效益。

4 結論

有機農業作為一種新型農業生產方式,可以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它是以產業化為主導的優質、安全、生態的現代化農業,旨在實現經濟、生態和社會的完美統一。有機農業生產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在生產過程中盡量減少外部投入物,提高生態循環效率,向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有機農產品;而且有機農業的發展不僅在保護環境、保護物種多樣性、提高農民收入、發展農村經濟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糧食安全,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

有機農業生產要求人們在田間管理中強調生態平衡,它能改善生物多樣性、促進養分循環以及協調作物、動物、土壤和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是促進資源保護和再生的有機農業生產方式,是可持續提高農業生產、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一條可以實踐的途徑。發展有機農業不僅有利于實現中國有限資源的持續利用,解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而且有利于實現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有效結合,保證糧食安全,從而保護生態環境免遭農業面源污染的厄運,實現了人與自然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士功.耕地資源與糧食安全[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05.

[2] 萬寶瑞.深化對糧食安全問題的認識[J].農業經濟問題,2008(9):601-609.

[3] 趙 激.中國雜交水稻與常規稻產量和稻谷品質的比較分析[J].雜交水稻,2008,23(2):1-4.

[4] 金繼運,李家康,李書田.化肥與糧食安全[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06(5):601-609.

[5] 杜相革,單緒南,劉志琦.有機農業與食品安全[J].中國農學通報,2004(1):122-125.

[6] 席運官.有機與常規種植稻米品質及安全性的分析與評價[J].2006,12(3):454-458.

[7] 蔣高明.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培育土壤碳庫[J].綠葉,2009(12):93-99.

[8] DALGAARD T,HALBERG N,FENGER J. Simulation of fossil energy use and emission of greenhouse gases: Three scenarios for the conversion to 100% organic farming in Denmark[J].Acta Crystallographica,2000,50(11):1758-1760.

[9] 趙其國,黃國勤,錢海燕.生態農業與食品安全[J].土壤學報,2007(6):1127-1134.

[10] 歐陽喜輝,周緒寶,王 宇.有機農業對土壤固碳和生物多樣性的作用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11,27(11):224-230.

猜你喜歡
有機農業糧食安全生態環境
廣義水資源利用效率綜合評價指數的
中國有機農業現存問題及發展對策
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體系研究
如何強化我國生態環境監察工作
中國農業需避免落入產業化陷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