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教學探索研究

2017-02-15 18:52李廷艷
現代交際 2016年20期
關鍵詞:教學方法研究小學語文

李廷艷

[摘要]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及總結相關教學研究資料,筆者從以下幾方面探討了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第一,加強小學生思維訓練;第二,調控學習氛圍;第三,鼓勵學生發問,由被動到主動;第四,拓展學生創新思維空間;第五,創設交流情境,變“個體學習”為“集體合作”;第六,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第七,加強學生寫作能力;第八,強化教師自身的知識儲備。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方法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0-0229-02

語文作為一門重要課程,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否能學好語文對一個人的語言表達,文化積累等方面都有重要影響。小學是每個人學習的初級階段,也是表達自我情感的開始,只有學好語文這門課程才能完整表達自己的意愿,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作為小學教師,教好語文課程對學生今后的學習至關重要,而教學方法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的,本文筆者就個人多年的教學經驗探索出幾點有效方法。

一、語文的概念與起源

語文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教學科目,其教學的內容是語言文化,其運行的形式也是語言文化。語文的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學科,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特點。語文這二字,單看字面上,語文的“語”,意為“自己或他人的言論”(通俗點說就是你說話時運用的語言),“文”意為“文字”“書面言論”。語文二字連起來的意思是為自己和他人的言論與文字。

《六十年“語文”史論(1887—1950)》(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報》2013年第6期)考證,“語文”一次起源于19世紀末期,1905年,清朝在廢除科舉制度以后,開始開辦新學堂。當時的課程以至教材,都是從西方引進的,只有稱為“國文”課一科,傳授的仍是歷代古文。五四運動爆發以后,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國文課受到了沖擊,小學于是改設“國語”,教材具有鮮明的口語特點,選用的都是白話短文或兒歌、故事等。中學仍設國文課,白話文的比重也明顯增加,選用了魯迅、葉圣陶、冰心等新文學作家的作品。在20世紀30年代后期,葉圣陶、夏丏尊二人提出了“語文”的概念,并嘗試編寫新的語文教材,可惜因日本侵略中國而被迫終止。全國解放后,葉圣陶先生再次提出將“國語”和“國文”合二為一,改稱“語文”,這一建議被華北政府教育機關采納。

小學語文教學是一項長期的研究探索的過程,在研究的過程中一些學者提出了諸多自己的教學觀點,本論文在總結已有的教學方法基礎上提出筆者一些教學方法。

二、小學語文教學方法

(一)加強小學生思維訓練

著名心理學家吉爾福特曾提出“思維品質”的觀點,后來普遍認為是個體思維活動中智力特長的表現。在課堂教學中,學科思維是以教材為載體,并以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為橋梁,從而發掘思維訓練的各種因素,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學更是離不開思維訓練??鬃釉疲骸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笨鬃佑^點已經明確指出思維在學習中的重要性。布魯納認為“教一個人的某門學科,并非使其記錄教的結果,而是要讓其參與其中,建立知識結構?!彼栽谛W語文教學過程中要運用現代教學思想,根據教學內容,要從多方面引導學生參與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從而促使學生智力的發展,提高教學質量。

加強學生思維訓練的目的是開啟學生的智慧,智慧是高明意識的外觀,高明意識的標志即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和良好的思維品質。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的思維充分暴露出來,這樣教師才能夠了解和把握學生的思維活動和思維特點。在教學活動中普遍存在一種現象,在每個班級中總是存在幾個發言踴躍、頭腦靈活、思維敏捷的學生,因此,老師與他們的互動就會增多,而更多的學生會認為他們的回答是正確的,這勢必影響更多學生回答的積極性、思索積極性、互動積極性,所以老師要告知學生,任何回答都非完美無缺,我們可以開動腦筋、各抒己見,不同答案可以進行探討,大膽并有創造性的提出各自的答案。這樣學生的思維才有了思考的積極性,才能夠使自我思維更加活躍。

(二)調控學習氛圍

教師要掌握小學生的學習心理,人的性格不盡相同,想法千差萬別,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掌握學生的心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要改變“填鴨式”教學方法。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安全、和諧的課堂氛圍。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面向全體學生,所以教師要掌握學生性格特點、熱愛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把微笑帶入課堂,把憤怒拋入九霄。

目前,我國多數地區已經實現或慢慢進入了現代化教學模式,多媒體的介入讓教學方式更加多樣,有助于提高教學氛圍。多采用語音、圖像等捕捉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觀潮》一文的教學中,不要直奔主題,可以先播放錢塘江大橋的錄像,讓學生先從感覺上進行感受,讓他們在感官上得到刺激,激起他們興趣,開篇便帶起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便于后面內容的展開和傳授。

(三)鼓勵學生發問,由被動到主動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創造是從提問開始的,只有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從能獲得新的前提和新的開始。愛因斯坦認為,提出一個問題要比解決一個問題更加重要,因為問題的提出,要從新的角度看問題,而這個過程中需要具有創造性的想象力。發現問題是思維的第一步,回答問題是思維的第二步,這樣問答形式的反復存在就形成了一系列的對話和話題,不斷向前的思維流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教案中就要事先做好引導學生發問的思想,讓學生產生懷疑、引起反思探索,最后促成創造,真正將創新能力培養與發展落到實處。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存在一個把自己當做發現者、研究者及探索者的需求,而小學生的內心深入也同樣存在,所以對他們而言更加重要。在傳統教學中是以傳授為主,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位置,久而久之就失去了提問的興趣,思維定勢,認為課堂上就應該是這種模式。所以老師要鼓勵學生自由發問,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勇于提出,只有他們主動提出問題才能更加深入了解所傳授的知識。另外,要培養學生對已知事物繼續探索的習慣,不要滿足于現有的知識儲備量,這才能夠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內心的好奇心和創造欲,培養學生探究性思維品質。好奇心是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之一,它能夠促使學生作進一步的探索觀察和思考,繼續提出探究性問題,這是創造個性的表現,作為教師要加以引導。

(四)拓展學生創新思維空間

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是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哲學家康德曾說,想象力是一種創造性的認識功能。尤其是對語文而言,其具有非常廣闊的想象空間,一個字能夠帶入一個故事,一個成語概述一段歷史。利用語文的這一特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需要借助想象以及聯想,在想象中加深理解。在教學中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并且選擇能夠啟發學生想象的觸發點。

(五)創設交流情境,變“個體學習”為“集體合作”

實踐證明,小學生具有愛與人交往,好表現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計劃地組織他們討論,為他們提供思維摩擦與碰撞的環境,就是為學生的學習搭建了更為開放的舞臺。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集體合作,有利于其思維的活躍。創造心理學研究表明:討論、爭論、辯論,有利于創造思維的發展。

可根據學生的性別、學業成績、個性特點、守紀狀況等方面的合理差異而建立的相對穩定的學習合作小組,一般每組四人,有組長,其余三人或記錄,或匯報,或檢查。新課程倡導的“合作”這一學習方式,它能讓學生在獨立探索的基礎上,彼此互通獨立見解,展示個性思維方法與過程,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見解更加豐富和全面。同時,在合作式的民主互動的和諧氛圍內進行學習,有利于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養成。

(六)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習慣

自主學習習慣是好的學習方式的開始,對小學生而言,自主意識不強,自我把控能力較弱,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學習習慣,他們就會主動思考,不會對知識產生興趣,漸漸對學習厭倦反感。簡而言之,他們還處于好玩、愛玩的階段,需要教師的有效監督和正確引導。語文本身就需要增加閱讀量、增加知識儲備,是日積月累的過程。

(七)加強學生寫作能力

寫作能力也是語文教學中的一種,但是寫作能力同樣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要多讀書、多看書,對自己感興趣的語句和成語要摘錄下來。提高寫作較為有效的方式——日記。養成主動寫作的習慣,進行強化練習。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最佳方式,日記可將所想、所看、所聽等都記錄下來,在日記中學生可無拘無束地寫出自己的感受,表達自己最深處的心靈,讓自己最活躍的思維得到解放。每天堅持寫日記,必然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

(八)強化教師自身的知識儲備

教師在學生語文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必須加強自身知識的儲備量。如今教師容易進入一種誤區,認為自身的知識完全能夠應付小學生的提問和質問。但是知識儲備量并非是用于滿足學生的提問等,而且要通過教師對學生進行知識引導,開動學生腦筋,擴散學生思維,讓他們對知識產生一種神秘感和尊崇感。

三、小結

剛入學的小學生個人學習方面還是一張白紙,教學方法的使用至關重要。如何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更需要教師的啟發。作為語文教師,不僅要學會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時時調整教學方法,更要加強自我學習,不斷更新自身知識儲備。語文教學任重道遠,本文僅是筆者多年教學經驗的幾點總結,希望能對同行有所借鑒。

【參考文獻】

[1]張春艷.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探索[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2).

[2]程莉.注重策略,讓小學語文自學之花綻放[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02).

[3]馬曉霞.如何使小學生對語文課情有獨鐘[J].學周刊,2015(05).

[4]劉曉軍.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J].學周刊,2015(08).

[5]牟景文.淺談趣味性教學在小學語文學科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10).

[6]高燕.如何讓小學語文教學煥發生命的活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9).

責任編輯:楊柳

猜你喜歡
教學方法研究小學語文
基于gitee的皮膚科教學方法研究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小學語文字理教學方法探析
誰說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對周期函數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與應用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