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薯芽位對馬鈴薯農藝性狀及產量的效應

2017-02-15 19:34劉中良??鄭建利??高俊杰??楊元軍
江蘇農業科學 2016年8期
關鍵詞:商品率農藝性狀馬鈴薯

劉中良??+鄭建利??+高俊杰??楊元軍??+劉芳+孫哲+田昌庚

摘要:以早熟馬鈴薯整薯及不同芽位的薯塊為試材,對其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進行研究,并對結果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早熟馬鈴薯品種早大白和魯引1號出苗期均以小整薯處理最早,較其他處理提早2~7 d;早大白和魯引1號株高均以中部切塊處理最高,分別為31.35、16.03 cm,而早大白和魯引1號莖粗以頂部切塊處理最大,分別為9.85、13.65 mm。早大白和魯引1號鮮薯產量均以中部切塊處理最高,分別為36 941.85、28 421.42 kg/hm2;早大白商品率以小整薯處理最高,為87.77%,頂部切塊處理最低,為63.90%。魯引1號基部切塊處理商品率最高,為8515%,頂部切塊最低,為70.17%,不同處理間差異顯著。

關鍵詞:馬鈴薯;農藝性狀;產量;商品率

中圖分類號: S532.01文獻標志碼:

文章編號:1002-1302(2016)08-0122-02

馬鈴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一種重要的糧食、蔬菜、食品及工業原料等多用途經濟作物,具有營養豐富、產量高、適應性強、分布廣等優點,在國外有“地下蘋果”和“第二面包”之稱。馬鈴薯是當今世界種植最廣泛的作物之一,是繼水稻、小麥和玉米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糧食作物[1]。我國是馬鈴薯生產和消費大國,面積和產量分別占世界馬鈴薯總面積和總產量的25%以上[2]。馬鈴薯在解決人們菜籃子工程、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馬鈴薯產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種薯大小、質量、土、肥、水、氣候及管理技術等。王玉明等研究表明,測土配方施肥可以顯著提高馬鈴薯抗病性和增加產量[3]。宋娜等研究發現,在滴灌條件下,土壤濕潤達到70%,施氮量 135 kg/hm2,馬鈴薯產量最高,達54 187 kg/hm2[4]。何桂芳等研究表明,高氮中鉀處理的平均單窩質量和大薯塊單窩重均最高,產量也最高[5]。秦舒浩等研究表明,全膜雙壟壟播馬鈴薯產量較傳統平畦不覆膜種植方式增產86.8%[6]。范世杰等研究結果則相反,試驗還發現綠肥聚壟栽培方式比地膜覆蓋栽培方式更能提高鮮薯的產量[7]。關于水肥土、栽培管理技術等對馬鈴薯產量的研究報道甚多,但關于種薯芽位與馬鈴薯產量關系的研究報道較少。本研究以不同芽位的早熟馬鈴薯種薯為試驗材料,通過大田試驗研究芽位對馬鈴薯農藝性狀和產量的影響,以期為馬鈴薯栽培技術制定及生產應用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試驗于2014年3—6月在山東省泰安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院內試驗基地進行,供試土壤為棕壤土。選用早熟馬鈴薯品種早大白和魯引1號為試驗材料,種薯由山東省泰安市種子公司提供。

1.2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單因素隨機區組設計,以頂端優勢為基準劃分,頂部、中部和基部,薯塊設4個處理:S1(對照):小整薯;S2:頂部切塊;S3:中部切塊;S4:基部切塊。切塊質量(50±5)g,3次重復。每處理小區面積5 m2,株距0.25 m,行距0.6 m,3月3日種植,4月15日測定形態指標,6月3日按小區單收計產,并以薯塊質量50 g為標準劃分大中薯和小薯,分別稱質量,其中大中薯為商品薯,商品率=大中薯鮮質量/薯塊總鮮質量×100%,小薯<50 g、50 g≤中薯≤100g、大薯>100g[8]。其他均按常規管理。

1.3統計分析

數據采用Excel 2003和DPS 6.5 統計分析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芽位種薯對早熟馬鈴薯出苗期的影響

不同芽位的種薯對出苗期具有顯著的影響。從表1可以看出,早大白、魯引1號出苗日期均以頂部切塊最早,較其他處理提早2~7 d;出苗率早大白以S1處理最高,為97.06%,其次是S3處理,為96.97%;魯引1號以S3處理種植最高,為96.97%,早大白S4種植出苗率最低,為87.87%,而魯引1號為S1最低,為93.94%;魯引1號S1處理整齊度一般,其他處理表現整齊。

2.2不同芽位種薯對早熟馬鈴薯農藝性狀的影響

從表2看出,早大白不同處理間株高差異不顯著,其中以S3處理最高,為31.35 cm;魯引1號整體株高比早大白矮,S1與S2、S3處理間差異顯著,處理S3最高,為16.03 cm,S1處理最矮,為4.13 cm,S3比S1處理高11.90 cm。

2.3不同芽位種薯對早熟馬鈴薯塊莖產量的影響

3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頂部切塊種植比其他處理出苗提早了2~7 d,這主要和種薯內部內源激素引起的頂端優勢有關[9]。王慶美等在甘薯上的研究也證實了塊根不同部位(頂、中和尾部)各種激素含量存在差異,其中塊根頂部的激素含量最高、生理活性也最強[10]。楊曉玲等研究表明,馬鈴薯塊莖發芽過程中,酚類物質含量增加,且在塊莖發芽過程中POD活性下降,可有效減少酚類物質及IAA的氧化,促進芽的生長[11]。對于內源激素促進馬鈴薯發芽的報道較多,但主要是針對于薯塊,尚未對各個部位進行細致的研究。本試驗中2個品種株高均以中部切塊種植為最高,這可能與生長類激素的分布和營養物質的消耗有關。劉春生通過對幾個馬鈴薯品種塊莖不同部位的淀粉粒度分布進行研究,發現其淀粉粒主要分布于中部位置,為芽生長提供了足夠的營養物質,利于植株長勢旺盛,產量提高[12]。種薯不同部位內源激素及營養物質對馬鈴薯發芽及生長發育的變化有待進一步研究。

采用中部切塊的種薯種植可以明顯提高馬鈴薯的產量。劉春生研究淀粉粒主要分布在薯塊中部,在發芽過程中隨著淀粉的分解,更利于薯芽生長,為芽壯芽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利于根系生長,吸收更多的營養物質[12]。本試驗表明,中部切塊種植的種薯產量最高。早大白和魯引1號產量分別達到了36 941.85、28 421.42 kg/hm2。本試驗結果與龍國等的研究結果不同,他們以馬鈴薯新品系9907-16為試驗材料,研究結果表明,整薯種塊種植產量最高,達到28 437 kg/hm2[13]。葉加貴等通過對東農303和克新2號研究也證實了同樣質量的切塊和小整薯,切塊種植的產量比小整薯種植分別增產14. 27%和19. 58%[14]。馬鈴薯產量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不但要種薯提前出苗,更要促使苗壯,以便生長發育良好,改善農藝性狀,達到增產的目的[15]。

參考文獻:

[1]Fabeiro C,Martín de Santa Olalla F,de Juan J A. Yield and size of deficitirrigation potatoes[J]. Agric Water Manage,2001,48:255-266.

[2]朱聰. 我國馬鈴薯生產發展歷程及現狀研究[J]. 安徽農業科學,2013,41(27):11121-11123.

[3]王玉明,劉茂,李志平. 馬鈴薯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田間試驗[J]. 華北農學報,2007,22(增刊3):147-149.

[4]宋娜,王鳳新,楊晨飛,等. 水氮耦合對膜下滴灌馬鈴薯產量、品質及水分利用的影響[J]. 農業工程學報,2013,29(13):98-105.

[5]何佳芳,孫芳,孫銳鋒,等. 不同氮鉀水平對馬鈴薯產量及鉀素吸收的影響[C]. 貴州省土壤學會2012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2:95-99.

猜你喜歡
商品率農藝性狀馬鈴薯
馬鈴薯有功勞
沼肥對蘋果園提質增效的作用研究
定邊馬鈴薯
胖胖的馬鈴薯
秋馬鈴薯栽培技術
提高秋季池塘養殖青蝦商品率的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