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病蟲害綜合防治的人參連作障礙消減策略

2017-02-16 12:17王瑞董林林徐江陳軍文李西文陳士
中國中藥雜志 2016年21期
關鍵詞:連作障礙綜合防治蟲害

王瑞+董林林+徐江+陳軍文+李西文+陳士林

[摘要]連作障礙制約參地資源,嚴重威脅人參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栽培地土壤理化性狀劣變、化感物質累積、農殘及重金屬增加、養分失衡、根際微生態系統失調和土傳病害增加等是導致人參連作障礙的重要因子,其中病蟲害是關鍵因素之一。人參栽培過程中病蟲害種類較多,已報道的病害有40多種,連作參地土傳病蟲害尤為嚴重。該文綜述近年來人參栽培中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途徑,試圖從病蟲害防治方面提出人參連作障礙的消減策略,為人參連作問題的解決提供參考。

[關鍵詞]人參; 連作障礙; 土傳病害; 蟲害; 綜合防治

[Abstract]The continuous monoculture cropping problem severely has hindered the land resource ofPanax ginseng cultivation and threaten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inseng industry. There are comprehensive factors causing the continuous monoculture cropping problem, such as deterioration of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ccumulation of allelochemical, increase of pesticide residue and heavy metal, imbalance of rhizospheric micro-ecosystem, and increase of soil-borne diseases. Among soil-borne disease wa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More than 40 soil-borne diseas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e ginseng cultivation, especially, the diseases were more serious in the ginseng replanting land. Here main soil-borne diseases and their prevention way have been summarized, and we try to provide the effective improvement strategy of continuous monoculture cropping problem focusing on the disease control and offer reference for overcoming the ginseng continuous monoculture cropping problem.

[Key words]ginseng; continuous monoculture cropping problem; soil-borne disease; insect pests; comprehensive control

doi:10.4268/cjcmm20162102

人參Panax ginsengC.A.Meyer為五加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人參屬、人參種,已有6 000多萬年歷史,根、莖、葉及果實均可入藥,具有大補元氣、益氣生津、延年益壽等諸多功效[1]?,F代醫學研究證明,人參及其制品具有抗疲勞、調節生理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對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經衰弱等具有良好的療效[2-5]。近年來,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人參制品市場越來越廣,除作為配方藥以外,還被開發為大量成藥。目前,野山參資源難以滿足市場需求,人參產業主要依靠人工栽培。

人參是宿根植物,忌地性極強,栽過一茬人參的土壤要30年后才可以再栽參,重茬栽種的人參存苗率顯著降低,多數人參根部病害嚴重,致使人參地上部分死亡,個別地塊甚至全部絕苗[6]。人參連作所產生的一系列問題被稱為人參連作障礙,連作問題導致人參病害增加,減產減收,已成為制約人參產業的主要障礙之一[7-8]。連作障礙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主要包括病害、蟲害、化感作用和改變共生結構等幾個主要方面[9]。人參的連作障礙問題中,85%左右是由根部病害造成的,其中土傳病害是連作障礙的主要因子[7],此外,中藥材生產中的蟲害種類較多,人參寄生性線蟲和螨類不僅在參根腐爛過程中起到主要危害作用,而且也是病原菌侵染傳播的媒介[10]。通過對老參地進行殺菌處理,利用新型人參復合肥、生防益生菌劑和化學殺菌劑等技術協調組合處理人參連作土,連作土壤中的各種養分得到補充和平衡,同時增加了土壤中的放線菌,起到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刺激人參生長,起到保苗、防病、促進人參根系生長的作用,這種通過消滅連作土壤中病原微生物,改善土壤生態環境的措施有效緩解了人參連作障礙效應[11]。本文綜述了近年來人參栽培中的主要病蟲害、發病規律及其防治途徑,試圖通過協調組合病蟲害防治技術解決長期以來人參不能連作這一難題,同時為促進人參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的策略。

1 人參主要病害及防治

在人參栽培生產實踐中,根據發病成因將人參病害分為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12]。所謂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于植物自身生理缺陷或生長環境中有不適宜的物理、化學等因素直接或間接引起的一類病害,主要由非生物因素引起,常發生的非侵染性病害,主要包括凍害、根裂、紅皮病、燒須、莖葉日燒病、花葉病等10余種,其中以凍害較為普遍[12]。劉亞南等[13]的調查報道表明對人參為害較重的病害是侵染性病害(圖1A),人參產區發生的侵染性病害有10余種,主要包括黑斑病Alternaria panax Whetz、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uehn、猝倒病Pythium debaryanum、銹腐病Cylindrocapon sp.及菌核病Sclerotinia sp.等五大主要病害,均為微生物侵染造成,侵染性病害在人參病害中約占75%~80%,是人參病理學研究的重點。

1.1 黑斑病 人參黑斑病A. panax也叫斑點病。該病發生較普遍,是土壤傳播最普遍,危害最嚴重的人參病害之一,一般被害率為20.0%~ 30.0%,嚴重達80.0%以上[14-15]。該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體在土壤中的病殘體及種子表面越冬,為翌年植株發病的初侵染源頭。人參黑斑病發病時間多始于6月初至9月末,發病條件一般為降水次數多,氣溫在18~20 ℃,空氣濕度較大的低海拔地區,該條件有利于黑斑病的發育和繁殖[16]。人參黑斑病主要危害葉片、莖、果實和參根。發病時,葉片多數呈橢圓形或不規則型暗褐色病斑,病斑常沿著葉片擴大;果實表面會產生棕褐色斑點,并逐漸干癟;黑斑呈長橢圓形延花梗上下擴展,嚴重時花梗呈黑色干腐狀[15-16]。黑斑病參株多早期落葉、提前枯萎、不能結實及參根減產等癥狀[15]。

目前人參黑斑病主要通過奔路、凱潤、阿迷西達、斑絕、普力克、代森錳鋅、可殺得等化學農藥控制[17],但因用藥頻繁、使用劑量大、濃度高,參地污染嚴重,農殘指標不符合人參的GAP規范化栽培標準。近幾年,生物學防治黑斑病取得顯著效果,丁香、藿香和苦參3種中藥提取物在質量濃度為1.0 kg·L-1時,對人參黑斑病菌菌絲生長的抑菌率達100%,92.2%,89.2%,抑菌效果均高于常用化學農藥代森錳鋅[14]。另外,Seung Hyun Ji等[18]從人參種植地土壤中分離出對人參黑斑病有良好抑制作用的菌株CNU114001。孫卓等[19]采用生長速率法對抑菌效果較好的菌株ND-60進行抑菌譜的測定,并進行人參黑斑病的防治驗證,結果表明,菌株ND-60對人參黑斑病的防治效果為80.2%(保護作用)和72.2%(治療作用)。這些結果表明,植物源提取物及生防菌對黑斑病菌表現出顯著的防治效果。

1.2 立枯病 立枯病Rh. solani又叫土掐病,是人參苗期的主要病害,一般發病率為20.0%~30.0%,病害嚴重時可造成參苗成片死亡[20]。該致病菌主要有2種:立枯絲核菌和鐮刀菌,2種病菌能在土壤中的腐殖質或病株殘體存活2~3年,5月末至6月下旬,為立枯病發病盛期[21]。人參立枯病多危害一、二年生人參幼苗莖基部,病發初期產生橢圓形不規則的暗褐色病斑,隨后病斑擴大呈凹陷長斑并深入莖內,感病的莖部溢縮,最后植株萎蔫枯死[20-21]。

惡霉靈對人參立枯病的防治有良好效果,徐懷友等[22]研究表明用惡霉靈2 000倍藥液在人參出苗前灌溉土壤時,人參立枯病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達94.2%。李世榮等[23]采用30% 瑞苗清水劑對人參立枯病進行防治,結果表明在參苗展齊葉后用1 500倍藥液灌根,防治效果最佳,達77.9%。孫卓等[24]從人參栽培土中篩選并驗證內生芽孢桿菌SZ-56對立枯絲核菌的生防效果,結果表明其抑制率達到87.77%,對立枯病的保護和治療作用效果為70.25%,52.9%,SZ-56的防治效果與農藥對照組相當。

1.3 猝倒病 人參猝倒病P. debaryanum由腐霉菌P. debaryanum Hesse或疫霉菌Phytophthora de Bary侵染所致,猝倒病是人參苗期的災害性病害,分布廣,損失較大[21]。人參猝倒病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發病,溫度低、濕度大、土壤板結的參地發病嚴重,病原真菌易侵染一、二年生人參幼苗,幼莖感染初期呈水浸狀暗色病斑,幼莖縱向溢縮呈線狀,參葉尚未萎蔫時,幼苗猝倒而死[25]。參苗成片倒伏死亡,是發病嚴重時的主要表現,其發病規律基本與立枯病相似[21]。

人參猝倒病的防治主要是在播種前用乙酸銅、敵克松等進行床面消毒。及時除掉發病的參苗,并將發病的苗床進行消毒??捎?5.0%甲霜靈800倍液,72.0%霜霉威800倍液,65.0%代森鋅500倍液進行澆灌,控制病害向周圍蔓延[26]。近年來,植物病原體生物防治的研究愈來愈廣,利用芽孢桿菌、假單孢桿菌等病原拮抗菌對人參苗進行細菌化處理,能有效防治猝倒病,保證根部發育健壯,促進幼苗生長[27-29]。

1.4 銹腐病 銹腐病Cylindrocaponsp.是影響參類栽培和連作的重要因子,是人參種植業迫切解決的主要病害之一[30]。人參銹腐病菌是C. destructans引起銹腐病的病害之一,平均發病率20.0%~30.0%,個別地塊發病率70%以上,人參銹腐病發病期是春季到秋季整個生育期,該病原菌生長最適溫度20~25 ℃,最適pH為5.0~7.0,銹腐病菌種類較多,初侵染來源主要是帶菌的土壤和參苗,春季土壤化凍后厚垣孢子發芽,從參根的傷口處侵入,危害地下各部器官[31-32]。人參銹腐病一直以來是人參生產上的一大難題,嚴重降低人參產量和參根品質[33]。

傅俊范等[33]采用水楊酸、茉莉酸甲酯誘導人參抗銹腐病,結果表明低濃度的水楊酸和茉莉酸甲酯對人參銹腐病菌無直接毒性,但能降低人參銹腐病的發病率和病害嚴重度,提高人參植株的抗性。Shim等[34]從人參抑病土中分離出110株放線菌,并從中篩選出Streptomyces variabilis,S. virgincae,S. grisedus 3株對人參銹腐病有拮抗作用的放線菌菌株。此外,王慧等[35]研究結果表明木霉菌ECT-01-2對人參銹腐病菌有很好的拮抗作用,對人參銹腐菌的抑制率高達83.7%。

1.5 根腐病 人參根腐病是人參生長期的重要土傳病害,主要由腐皮鐮刀菌Fusarium solani、尖孢鐮刀菌F. oxysporium侵染所致,為半知菌類鐮孢菌屬真菌[36]。病原以菌絲在土壤中或者病根上越冬,成為再侵染源。參齡越大,發病越重,病原侵染周期長,生長期均有發生,7—9月是發病盛期。人參根腐病主要為害幼苗根或莖基部,參株染病初期地上部無明顯癥狀,根部呈黃褐色,中后期葉片發黃,后期僅存黑褐色中空狀根皮,人參根腐病為害嚴重,是人參不能連作的主要原因之一[13]。

吉林省特產研究所[37]研究表明多菌靈、托布津、敵菌靈對人參根腐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陳金堂等[38]研究表明用氯化苦處理土壤,對根腐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多菌靈和二溴氯丙烷同時使用的防治效果接近氯化苦。從人參栽培土壤中分離的拮抗微生物對根腐菌具有抑制作用,Byung等[39]對峙培養試驗表明,枯草芽孢桿菌B-4228對人參根腐病病原菌具有較好抑制作用。趙阿娜[40]研究表明木霉菌對人參根腐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近幾年,木霉菌因其可以產生幾丁質酶,進而降解植物多種病原真菌細胞壁而作為防治人參根腐病的一種主要生物制劑[41]。

1.6 菌核病 菌核病Sclerotinia schinseng是土壤傳播最嚴重的人參病害之一,由核盤菌屬Sclerotinia、連核盤菌屬Monilinia、絲核菌Rhizoctonia的小菌核屬Sclerotium等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主要侵染3年以上的參根及莖基部[42]。人參菌核病病株染病初期外部生少許白色絨狀菌絲體,菌絲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5~25 ℃,在pH為4.0時菌絲生長最快,后期染病區見黑色鼠糞狀顆粒,為菌核,菌核萌發最適溫度范圍為15~25 ℃,pH為6.0時最適宜菌核形成[43]。感病的人參根部腐敗,大部分或全部失去藥用價值。本病蔓延極為迅速,很難早期識別,前期地上部幾乎與植株一樣,待植株表現萎蔫等癥狀時,參根已潰爛不堪[44]。

人參菌核病主要危害地下部參根,地上部特征不明顯,這給田間防治帶來一定困難。黃存達[45]等采用40.0%菌核凈500,1 000,1 500倍液澆灌參根,并在始花期以同樣濃度噴灑莖葉,結果表明菌核凈對人參菌核病有較高的防治效果,其防治效果分別為100%,100%,91.7%,且濃度越高效果反而越差。趙英等[46]研究表明,單一使用多菌靈處理,黑斑病、銹腐病和菌核病平均發生率為 18.8%,多菌靈與堿式硫酸銅混用后,病害平均發生率為7.2%,較對照下降了11.6%,達到顯著標準。李勇等[47]通過對峙培養,篩選出對人參菌核病等病害有明顯抑制作用的內生細菌ge15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和ge25Bacillus sp.。王燕等[42]研究表明300億/g蠟質芽孢桿菌WP+95%菌核凈TC按3∶1配比,對人參菌核病菌毒力效果最為明顯,為人參菌核病的田間防治奠定基礎。

筆者就人參主要侵染性病害發病時期、發病條件及主要防止措施進行了統計總結(表1),發現人參主要的土傳病害與土壤含水量、降雨量等有一定的相關性,病害多發生在高溫多雨的季節。故在高溫多雨季節來臨之前,應保持參園整潔,及時去除死株及病株,預防病害的發生;在高溫多雨季節來臨時,應及時排水防澇,消除病害傳播媒介。

2 人參主要蟲害及防治

目前,除病害以外,蟲害也是人參栽培的一大威脅。危害人參的蟲害包括地上和地下兩部分害蟲,地上害蟲較少,如八字地老虎、草地螟[48]。人參主要蟲害多屬地下害蟲,它們分布廣泛、食性繁雜、危害嚴重,被害人參根部常呈孔洞或缺刻狀,容易導致病害的發生,進而對人參的品質和產量有直接影響,劉亞楠等[13]調查發現金針蟲和地老虎對人參危害最甚(圖1B)。為防止蟲害對人參的侵害,筆者對人參種植主要蟲害進行總結,并提出相應措施,為人參蟲害的防治提供技術參考(表2)。

2.1 金針蟲 金針蟲Elateridae Leach是叩頭蟲類幼蟲的總稱,又名針絲蟲、鋼絲蟲、姜蟲子、金耙齒、黃燦蜒等,屬鞘翅目叩頭蟲科。在北方危害人參的金針蟲主要為溝金針蟲和細胸金針蟲,其中細胸金針蟲危害甚重。越冬幼蟲在4—5月上旬移至表土層,嚙食人參種子、主根、蘆頭和莖基部,并鉆入根莖內部,影響參株水分、養分的輸送,受害參株常呈現黃萎狀態,有的參株則因基部被咬斷、傷口感染或其他病害而萎爛死亡[49]。一般在春秋季節對金針蟲進行施藥防治,每平方米用10.0 g滴滴涕粉進行土壤消毒,或用浸過3.0%亞砷酸鈉溶液的草堆對金針蟲進行誘殺[50]。

2.2 螻蛄 螻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 Burmeister俗名土狗、地拉蛄、水狗、拉拉蛄,屬直翅目螻蛄科,為典型地下害蟲。東北地區主要有非洲螻蛄G. orientalis和華北螻蛄G. unispina,以非洲螻蛄發生較多。螻蛄是雜食性害蟲,成蟲或若蟲在土壤中過冬,4月間開始活動,5—6月成蟲主要在地下用口器和前足將人參的嫩莖或主根、蘆頭咬斷,也咬食發芽的種子,并在參床內挖掘隧道,進而導致參苗和土分離而枯死。為減輕螻蛄蟲危害,栽參前要提前整地1年;施加腐熟的糞肥作基肥;將半熟的豆渣或谷子晾半干并拌入敵百蟲放入畦床內,做成毒餌誘殺成蟲;也可進行毒土防治,在松土時將毒土撒入床內3.0~4.0 cm深處即可[50]。

2.3 蠐螬 蠐螬為朝鮮金龜甲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或銅綠金龜甲Anomala carpulenta Motsch幼蟲的總稱,又名土蠶、白地蠶、地漏子、大頭蟲等,屬鞘翅目金龜卿科。蠐螬是雜食性害蟲,按其食性可分為植食性、糞食性、腐食性3類,春季解凍后即活動,是危害人參較嚴重的一種害蟲。幼蟲危害人參根部和接近地面的嫩莖,把參根咬成缺刻和網狀,嚴重時,參苗枯萎死亡。成蟲危害人參葉片,咬成缺刻狀,影響人參的光合作用和植株的正常生長[49-51]。栽參時,通過適當調整茬口可減輕蠐螬的危害,施用的農家肥應充分腐熟,以免將幼蟲和卵帶入參田;人參出苗后,受害嚴重時,澆灌80%敵百蟲可溶性粉劑或50%辛硫酸液,可殺死根際附近的幼蟲[50]。

2.4 地老虎 屬夜蛾科,也叫切根蟲、截蟲,地老虎種類很多,食性雜,分布廣泛,農業生產上造成危害的有10余種。常見的有土地老虎和黃地老虎,以土地老虎為害最重[49]。地老虎一般晝伏夜出,白天潛伏于參床土壤中,晚上外出取食,咬斷接近地表的人參苗嫩莖及根部,低洼地塊發生較重,造成嚴重缺苗斷條現象[52]。地老虎具趨光性,常在成蟲出現期利用黑光燈或高壓電殺蟲燈對其誘殺;糖醋液誘殺地老虎是目前藥劑防治中應用較普遍的方法,糖醋誘殺液配合比例:8分糖,3分醋,1分白酒,10分水,用1分敵百蟲粉混合調制而成;也可在播種前或參苗出土前,清除地里雜草,放置地老虎喜食的新鮮雜草或菜葉,也可撒上敵百蟲粉,每天翻動草堆捕殺[50-51]。

3 人參病蟲害的防治方法

目前,人參病蟲害防治主要依據“以防為主,結合綜合防治”的策略,包括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及生物防治[53]。

3.1 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是人參病蟲害綜合防治的基礎,主要包括選地與整地、良種選育及田間管理等措施。選擇含有機質豐富的腐殖土,并用隔年土細致整地,改良土壤,以達到適合人參生長的土壤條件。播種時選擇粒大飽滿、健康成熟的種子,參苗種植則選擇無傷痕,漿足質實、健壯較大的栽種,以提高參株抗病力,減少病害發生。加強田間管理要保證參棚光照合理,防止人參因光過強發生日灼病和黑斑??;根據參棚內旱澇情況及時調節參畦內水分,避免參根燒須和根病的發生;合理施肥以提高人參的抗病力,做到以施基肥為主,多施有機肥并結合根側、根外追肥;及時做好參苗防寒工作,防止凍害的發生[54]。

3.2 物理防治 主要包括高溫消毒及熱水浸泡、誘捕等措施。高溫消毒分為日光消毒和干柴草燒烤消毒,日光消毒的方法是將種植地施肥,翻好整平,用透明吸熱的薄膜覆蓋,密閉15 d以上,可達到有效殺死寄生在土壤中的病菌芽孢、菌絲和其他土傳病蟲害的目的。干柴草燒烤消毒是種植地翻耕前,將干柴草平鋪在土壤表面焚燒,以將土層表面的病菌、害蟲、蟲卵殺滅。栽植參苗前,將休眠母株在45~55 ℃熱水中浸泡10 min可滅除線蟲。用土豆、地瓜等毒餌誘殺、誘捕害蟲,用燈光誘捕殺成蟲,及時清除雜草,深埋或燒毀,可使蟲卵,蛹不得孵化。秋時整地,可使蟲卵、蛹、幼蟲翻到土外,將其凍死[55]。

3.3 化學防治 主要包括藥劑消毒及病害防治。藥劑消毒是以清水稀釋藥劑后,用噴霧器噴淋于土壤表層,或直接灌到土壤中殺死土中病菌。常用藥劑有苗菌凈、苗菌敵、必速滅、惡霉靈、地菌殺星、碎倒立克、多菌靈、敵菌靈、硫酸亞鐵等。對于人參黑斑病和人參炭疽病的防治,選擇以下藥劑的2~3種:45.0%施???2 500~3 000倍液、10.0%苯醚甲環唑1 500倍液、25.0%丙環唑3 000倍液(展葉后)、

50.0%異菌脲800倍液,加保護性殺菌劑交替使用防治效果較好[27]。有線蟲發病史的地塊,定植前,每667 m2土壤用3.0%米樂爾顆粒劑1.5~2.0 kg,或使用10.0%克線磷顆粒劑2.0~4.0 kg,或線蟲必殺或克百威顆粒劑1.5~2.0 kg,或98.0%棉隆粉劑4.0~5.0 kg,重病區每平方米用40.0 g涕滅威或1.0 mL抗菌素愛福丁處理土壤,結合耕地施肥撒施,或播前定植前施在定植溝內[53]。人參根系入藥,葉面噴施農藥對產品的影響較小,但用農藥進行土壤處理則會嚴重影響用藥的安全性,因此藥劑處理需謹慎操作。

3.4 生物防治 即利用生物及其代謝產物防治病害的方法。目前國內已在這方面開展了多項研究并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利用中草藥資源開發出低毒,無殘留、不易產生抗藥性的生物農藥是公認的綠色農藥,可廣泛用于農作物有害生物防治[14]。通過研究生防菌劑和多抗霉素、甲霜靈錳鋅、惡霉靈、速克靈等藥物及其復配劑處理種子和種苗后對三七根病的防治效果,其中根腐凈固劑等4種混劑綜合表現較好,BH1菌劑防治效果與化學農藥處理相當,平均防效超過70.0%,且產量明顯增加,篩選出的2株高效菌株分別為地衣芽抱桿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和側抱短芽抱桿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56]。丁萬隆等[57]利用優化后的木霉菌制劑對西洋參立枯病菌進行田間防治,防治效果達60.0%,該制劑可替代多菌靈等常用農藥,具有對人畜無毒,無農藥殘留等特點。趙阿娜等[58]的研究也證實木霉菌制劑可防治人參、西洋參立枯病,防治效果達到70.0%,優于常用農藥。由于低毒,對環境影響小,對病害針對性強等特點,生物菌劑顯示出其生產應用的優勢。

人參病蟲害種類繁多,致病因復雜且不易治療,為此,人參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應切實做到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加強田間管理與監督,控制各種病原菌的初侵染源,因地、因時、因病的運用農業、物理、化學、生物等綜合防治方法,控制病蟲害的發生,保證人參優質高產。

4 展望

連作障礙問題是困擾人參種植產業的一大難題,其中人參病蟲害防治是人參規范化種植的重點和難點,有效防治病蟲害,是緩解人參連作障礙,提高其產量和品質的關鍵,也是實現人參產業化先決條件。人參生產中病蟲害種類繁多,新的病蟲害隨著引種面積的擴大將不斷出現;隨著種植年限的增加,一些老參地病蟲害的發生愈加嚴重,其防治難度也將會越來越大,因此通過控制人參病蟲害的發生,進而緩解人參的連作障礙問題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

4.1 建立“以防為主,結合綜合防治”體系 目前,多數工作通過控制土傳病害緩解人參連作障礙,包括土壤滅菌和化學防治等,但收效不明顯。造成人參病蟲害的因素具有多樣性,且病蟲害之間相互影響,綜合的病蟲害防治方法對人參主要病蟲害防治表現出良好的效果和優勢。通過土壤殺菌和使用土壤復合菌劑,可以控制土傳有害微生物,緩解人參燒須、爛根的現象[11,59]。此外,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明確病蟲害病原菌及其發生規律,阻斷侵染源;通過保護和利用天敵自然控制蟲害;同時對土壤微生境進行改良和優化,綜合調理人參的栽培環境,建立起預防和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體系(圖2)。

4.2 加強種子及參苗流通環節防疫 參照有關人參種苗生產技術規程,抓好人參種苗質量的監督管理工作,跨越式實現中藥材良種化。一是加快人參種苗生產技術規程和標準的修訂工作,對培育的人參種苗來源、生長增益等基本情況進行全方位的監管;二是從落后的自繁自用快速跨越到良種產業化,提高良種基地管理水平,加強人參種植技術指導,大力推廣應用科研新技術、新成果,提高單位面積的良種產量和質量;三是加強種子采集、加工、儲藏等生產環節的技術指導和質量監督,從源頭把好種苗質量關。

4.3 基于分子生物學方法加快人參抗逆品種的選育 通過選種、選配、品系繁育等措施,進而獲得高抗性品種是保證人參高質高產最基本、可靠、經濟有效的手段。推進人參抗逆品種的選育,除了加強人參種質資源的研究,建立人參核心種質庫外,應利用先進的生物技術加快人參育種工作進程?;蚪M輔助育種是利用高通量測序技術對群體進行研究,定位到控制某個目標性狀的基因,然后通過序列輔助篩選或者轉基因的方法來選育新品種,功能基因的挖掘是基因組輔助育種的重要環節[60]。應用轉錄組測序技術是獲得功能基因的有效手段,陳士林等[61]通過對人參根部進行轉錄組測序,獲得數百個可能參與皂苷骨架修飾的潛在基因,為高皂苷含量的人參新品種選育提供參考。因此,利用現代生物技術與常規育種相結合的方法,培育具有優良性狀、適宜農田生態環境的人參品種,是保障中國人參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策略。

[參考文獻]

[1]王利群. 中國人參栽培史考[J]. 人參研究,2001,13(4):46.

[2]Eun-Kyung P, Min-Kyung C, Eun-Jin K, et al. Antiallergic activity of ginsenoside Rh2[J]. Biol Pharm Bull, 2003, 26(11):1581.

[3]Kim D H, Bae E A, Han M J, et al. Novel use of the extract of processed panax genes palnt and saponim compound isolated there from[M]. US: Ginseng Science Inc., 2003.

[4]田建明,李浩,葉金梅,等. 人參皂苷Rg2對大鼠化學性心肌缺血的影響[J]. 中國中藥雜志,2003,28(12):1191.

[5]武淑芳,睢大員,于曉風,等. 西洋參葉20S-原人參二醇組皂苷抗實驗性心肌缺血作用及其機制[J]. 中國藥學雜志,2002,37(2):100.

[6]陳長寶. 人參化感作用及其忌連作機制研究[D]. 長春:吉林農業大學,2006.

[7]吳連舉,趙亞會,關一鳴,等. 人參連作障礙原因及其防治途徑研究進展[J]. 特產研究,2008,30(2):68.

[8]張連學,陳長寶,王英平,等. 人參忌連作研究及其解決途徑[J]. 吉林農業大學學報,2008,30(4):481.

[9]嚴鑄云,王海,何彪,等. 中藥連作障礙防治的微生態研究模式探討[J]. 中藥與臨床,2012, 3(2):5.

[10]金慧,于樹蓮,曹志強. 老參地、農田地改造,連續栽培人參、西洋參[J]. 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06,8(1):84.

[11]簡在友,王文全,孟麗,等.人參屬藥用植物連作障礙研究進展[J]. 中國現代中藥,2008,10(6):3.

[12]崔玖思,王占新,左國德,等. 人參主要非侵染性病害的預防[J]. 生物技術世界,2015(2):30.

[13]劉亞南,趙東岳,劉敏,等. 人參病蟲害發生及農藥施用現狀調查[J]. 中國農學通報,2014(10):294.

[14]孫立晨,高郁芳,金明月,等. 5種中藥提取物對人參黑斑病菌的抑制作用[J]. 農藥,2008,47(6):452.

[15]賈斌,趙貞麗,沈國娟,等. 人參黑斑病生防用內生拮抗菌分離鑒定及發酵濃縮液的性質[J]. 中國森林病蟲,2014,33(3):5.

[16]婁子恒,金慧. 幾種常見人參、西洋參病蟲害及其防治[J]. 人參研究,2002,14(1):42.

[17]陳少麟,黃加云,張艷梅,等. 不同藥劑防治人參斑病試驗總結[J]. 人參研究,2012,24(3):55.

[18]Ji S H, Chandra P N, Deng J X, et al. Biocontrol activity of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cnu114001 against fungal plant diseases[J]. Mycobiology, 2013, 41(4):234.

[19]孫卓,楊利民,馬秀杰,等. 人參黑斑病拮抗細菌的分離篩選和鑒定[J]. 吉林農業大學學報,2014(3):276.

[20]馮光榮. 人參立枯病的發生與防治[J]. 吉林農業,2009(2):43.

[21]李公啟,孫國剛,孫秀安,等. 人參立枯病與瘁倒病的區別和防治方法[J]. 人參研究,2014,26(3):60.

[22]徐懷友,馬友德. 惡霉靈對人參立枯病的防治研究[J]. 人參研究,2006,18(1):41.

[23]李世榮,黃淑敏,周洪霞,等. 30%瑞苗清水劑防治人參立枯病試驗總結[J]. 人參研究,2011,23(4):55.

[24]孫卓,楊利民. 人參立枯病與黑斑病拮抗細菌的篩選及其促生防病能力[J]. 吉林農業大學學報,2015(6):664.

[25]楊昭霞,劉長寶,劉美良. 東部山區人參常見病害的癥狀及防治[J]. 農業與技術,2005,25(2):62.

[26]田春佳. 人參西洋參病蟲害防治要點[J]. 北京農業,2013 (36):100.

[27]Chaudhary V, Prasanna R, Nain L, et al. Bioefficacy of novel cyanobacteria-amended formulations in suppressing damping off disease in tomato seedlings[J]. World J Microb Biot, 2012, 28(12):3301.

[28]Gorlach-Lira K, Stefaniak O. Antagonistic activity of bacteria isolated from crops cultivated in a rotation system and a monoculture againstPythium debaryanum and Fusarium oxysporum[J]. Folia Microbioli, 2009, 54(5):447.

[29]Natarajan C, Prasanna R, Gupta V,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fungicidal activity ofCalothrix elenkinii using chemical methods and microscopy[J]. Appl Biochem Micro, 2012, 48(1):51.

[30]王琴,金若忠,云麗麗,等. 人參銹腐病發生情況和病原研究[J]. 遼寧林業科技,2014(3):15.

[31]赫榮琳,馬貴龍,李玉. 人參銹腐病研究進展[J]. 菌物研究,2005,3(4):47.

[32]賈斌,金海強,趙貞麗,等. 人參銹腐病菌產孢條件研究[J]. 中國森林病蟲,2013,32(1):1.

[33]傅俊范,孫嘉曼,周如軍,等. 外源信號物質誘導人參抗人參銹腐病的作用研究[J]. 人參研究,2012,24(4):16.

[34]Shim J O, Lee M W. Identification ofStreptomyces species antagonistic toFusarium solani or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 causing ginseng root rots[J]. Korean J Mycol, 1991, 19(1): 66.

[35]王慧,傅俊范,周如軍,等. 木霉菌ECT-01-2對人參銹腐病菌的拮抗作用[J]. 河南農業科學,2008(2):66.

[36]王燕,王春偉,高潔,等. 24種殺菌劑及其相關配比對人參根腐病菌的毒力測定及田間防效[J]. 農藥,2014(1):61.

[37]吉林省藥用植物主要病蟲害防治研究概述[J]. 中藥材,1978(2):30.

[38]陳金堂,朱慧貞,李柏文. 人參根腐病的藥劑防治[J]. 中藥材,1980(1):26.

[39]Byung Dae Lee,Hoon Park,胡玲,等. 枯草桿菌B-4228對人參根腐病的抑制作用[J]. 人參研究,2005, 17(4):48.

[40]趙阿娜. 木霉菌劑防治人參根部病害研究及木霉田間種群動態監測[D]. 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2006.

[41]孫虎,楊麗榮,全鑫,等. 木霉生防機制及應用的研究進展[J]. 中國農學通報,2011,27(3):242.

[42]王燕,王春偉,高潔,等. 不同殺菌劑及其配比對人參菌核病菌的毒力測定[J]. 北方園藝,2014(7):115.

[43]車喜慶,付俊范,李自博,等. 長白山區人參菌核病發生為害及其病原生物學研究[J]. 中國植保導刊,2015,35(1):5.

[44]王春偉. 吉林省人參主要病害安全用藥技術研究[D]. 長春:吉林農業大學,2011.

[45]黃存達,周劍峰. 菌核凈防治人參菌核病試驗[J]. 農藥,1997(12):43.

[46]趙英,劉淑霞,趙巖,等. 多菌靈與堿式硫酸銅混用防治人參病害的效果[J]. 人參研究,2013,25(4):47.

[47]李勇,趙東岳,丁萬隆,等. 人參內生細菌的分離及拮抗菌株的篩選[J]. 中國中藥雜志,2012,37(11):1532.

[48]孫濤,張忠義. 幾種人參、西洋參蟲害的防治[J]. 人參研究,2002,14(4):32.

[49]趙玉敏. 人參的蟲害及防治[J]. 人參研究,1998,10(3):47.

[50]王章淮. 西洋參的主要蟲害及其防治[J]. 中藥材,1981 (2):20.

[51]張雪松,袁井峰,魏懷強,等. 西洋參常見蟲害及防治[J]. 北京農業,2006(8):16.

[52]陳麗萍,楊兆軍,劉美良. 東部山區人參常見地下害蟲的危害及綜合防治[J]. 農業與技術,2006,26(6):133.

[53]魏新雨. 藥材土傳性病蟲害防治方法[J]. 農村新技術,2010 (3):15.

[54]吳連舉. 人參主要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措施[J]. 人參研究,1991(1):18.

[55]胡文超. 人參農田栽培技術[J]. 吉林農業:學術版,2010(11):106.

[56]程惠珍,高微微,陳君,等. 中藥材病蟲害防治技術平臺體系建立[J]. 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05,7(6):109.

[57]丁萬隆,程惠珍,陳君. 應用木霉制劑防治幾種藥用植物病害的研究[J]. 中國中藥雜志,2003,28(1):24.

[58]趙阿娜,丁萬隆. 木霉菌劑對人參根部病害防治效果評價[J]. 中草藥,2006,37(10):1552.

[59]曹志強,金慧,許永華,等. 老參地連續種參試驗報告[J]. 中藥材,2004,27(8):554.

[60]Sun C, Li Y, Wu Q, et al.De novo sequencing and analysis of the American ginseng root transcriptome using a GS FLX Titanium platform to discover putative genes involved in ginsenoside biosynthesis[J]. BMC Genomics,2010,11:262.

[61]Chen S, Luo H, Li Y, et al. 454 EST analysis detects genes putatively involved in ginsenoside biosynthesis inPanax ginseng[J].Plant Cell Rep, 2011, 30(9):1593.

[責任編輯 呂冬梅]

猜你喜歡
連作障礙綜合防治蟲害
桃樹主要蟲害及防治方法
不用農藥也能治蟲害
淺析白三葉的蟲害防治
行道樹香櫞主要蟲害及其防治
設施栽培蔬菜連作障礙成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綜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實踐探析
微生物肥對連作障礙土壤上芥藍生長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