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統文化融入醫學研究生核心素養研究*

2017-02-18 13:37白璐葉海勇楊偉吉浙江中醫藥大學
教書育人 2017年27期
關鍵詞:醫學院校研究生醫學

■白璐 葉海勇 楊偉吉 (浙江中醫藥大學)

中國傳統文化融入醫學研究生核心素養研究*

■白璐 葉海勇 楊偉吉 (浙江中醫藥大學)

為探討中國傳統文化在提升醫學研究生核心素養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實現途徑,結合目前醫學院校研究生的培養現狀以及相關文獻,分析提高醫學研究生核心素養的必要性,同時給出解決辦法。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內涵可以對醫學研究生核心素養中的價值觀、責任感、人生態度以及人際關系等方面起著指導與教育作用。醫學研究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最高層次,肩負著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的未來。醫學院校要充分利用課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發揮教師隊伍的引導作用、開展多元化網絡宣傳、豐富校園文化建設等途徑,培養具有崇高品德、堅強意志、高度社會責任感的醫學研究生。

傳統文化;醫學研究生;核心素養

一 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中國教育培養體系中的最高層次,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大量拔尖創新人才。因而,對研究生核心素養的提高有重要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顯得尤為重要。2000年,教育部發出了《關于加強和改進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教政社]2000年3號),明確指出:“研究生德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研究生的全面培養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010年,教育部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見》(教思政[2010]11號),又一次指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p>

傳統的醫學研究生教育注重培養研究生掌握醫學研究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培養過程存在重學術科研、輕思政教育的普遍傾向。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高等教育改革不斷推進,近年來醫學研究生招生規模逐漸擴大、醫學教育模式不斷轉變、醫患關系逐年復雜,這些都要求醫學研究生將來無論是從事臨床工作還是科學研究,除了應具有扎實的醫學知識和臨床技能以外,更要具備完善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所蘊含的價值理念、人文思想,與醫學研究生所應具備的核心素養具有必然聯系,將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運用于對醫學研究生核心素養的提高上,發揮其在醫學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的價值導向作用,是高校在醫學研究生培養方面應該努力的方向。

二 中國傳統文化對培養醫學研究生核心素養的重要作用

1 傳統文化中的“義利”觀對醫學研究生價值觀的引導

中國傳統文化大致是以儒家思想為主流,儒、道、法家等思想在相互影響滲透中形成的文化體系,重義輕利是儒家義利思想的主要內容。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曾就義利觀發表過自己的看法,孔子把道德作為最高價值,主張“君子義以為上”(《論語·陽貨》);孟子則云“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近年來,社會上,某些醫院存在著金錢至上的觀念,人們對醫生職業道德的負面評價越來越多,醫患矛盾愈演愈烈;高校中,學術型醫學研究生一味追求課題和SCI論文,導致科研過程中出現弄虛作假等不正之風,臨床型醫學研究生則將更多時間投入到醫療技術上,對與患者的溝通及人文關懷上明顯不足。因此,高校需要運用傳統文化中重義輕利的價值觀對醫學研究生進行入耳、入腦、入心、入行的教育,幫助他們具備正確的價值取向。讓醫學研究生將眼前的利益看淡、將人生的進度看遠,避免陷于利益的漩渦中,真正明白醫護工作者的社會使命、工作價值以及人生意義,做到全心全意為祖國、為人民、為社會主義的醫療事業貢獻力量。

2 傳統文化中的“兼濟”理念對醫學研究生的責任感的培養

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其中有兩個精神,分別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國幾千年歷史發展的主旋律,始終貫穿于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從“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的孟子到“成天下之大事”(《荀子》)的荀子,從“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的范仲淹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的文天祥,從“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的林則徐到“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周恩來等,都集中體現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社會責任感。對于肩負祖國醫藥事業發展的當代醫學研究生們,他們是否有強烈的醫學生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直接關系到我國醫藥科學技術發展的未來。近年來,我國城市醫療衛生事業得到了迅猛發展,但是城鄉差距越來越大,很多西部偏遠地區以及基層鄉鎮的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緩慢甚至滯后,需要高層次人才到這些地區發光發熱。通過中國傳統文化“兼濟”理念加強對醫研究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密聯系到一起,把滿腔熱情投入到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建設中,弘揚以天下為己任的家國情懷和文化精神。

3 傳統文化中的“剛健”精神對醫學研究生人生態度的指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充分表明古人對生命意義的理解,也說明傳統文化對自強奮斗的重視。孟子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子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時也曾說過:“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蘊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國人民的崇高價值追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支撐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今天依然是我們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碑敶芯可蠖嗍仟毶优?,從小在父母長輩的呵護下長大,缺乏社會磨練,吃苦耐勞、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較弱。醫學研究生同樣如此,尤其是參加規范化培養的研究生,他們不但要面對科研、臨床、實驗等繁重的學業,還要承擔來自經濟、婚戀、就業等各方面的壓力。如何在各種壓力環境中調整好自己的人生態度,做到迎難而上,不輕易被困難擊垮,傳統文化中的“剛健”精神顯得尤為重要?!皩殑︿h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高校應引導醫學研究生樹立積極向上、百折不撓的人生態度,鍛煉他們頑強奮斗、鍥而不舍的意志品質。

4 傳統文化中的“和諧”思想對醫學研究生人際關系的指導

“和諧”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自古以來中國人就講究“以和為貴”“家和萬事興”“和氣生財”等理念,孔子“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孟子“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等都體現了和諧思想的重要性。醫學研究生同學在處理與同學、與輔導員、與導師的關系時,都需要其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較強的團隊合作精神,注重堅守自身與尊重他人相結合,提高自身修養,實現自我涵養的內在和諧。從傳統文化中吸取人際交往的智慧,掌握人際交往技巧,增強人際交往品質,優化人際關系,是醫學研究生提高自身核心素養的關鍵。近年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被反復提及,提倡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各方面的和諧,這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和諧”觀念的全面補充和延伸。

三 在醫學研究生群體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徑

1 注重課程安排,發揮課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目前,我國醫學院校研究生的課程體系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重專業知識、輕思政教育的傾向,中國傳統文化課程開設較少甚至沒有開設。以浙江中醫藥大學為例,人文類課程占總學時的10%,而西方發達國家的人文類課程占總學時的比例高達20%~25%。首先,應該通過增加選修課或必修課,融入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讓醫學研究生接受系統全面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培養他們寬廣的視野、博大的胸懷以及仁愛之心。其次,充分發揮思政理論課的作用,聘請在思政教育方面文化功底較深的專家進行授課,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精髓,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另外,醫學院校應該建立一支專業化的傳統文化課、思政理論課師資隊伍,可以通過人才引進等手段,將思政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同樣對待,提高思政課教師在醫學院校的地位和待遇,切實加強對醫學研究生傳統文化核心素養的培養。

2 提高導師人文素養,發揮教師隊伍的引導作用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眰鞯朗墙處煹牡谝回熑?,而“道”就是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擔負著對研究生知識傳授和思政引導兩方面的教育責任。目前,絕大部門的醫學院校的導師只關注對研究生醫學技能的培養,要求他們更多地走進實驗室、走進醫院進行科學實驗或者臨床實踐,很少關注研究生的思想動態和心理狀態。醫學院校應該定期開展導師培訓和導師遴選制度,對醫學研究生導師進行傳統文化熏陶,提高其人文素養,或者與綜合院校文科類導師開展交流活動,學習人文類導師對研究生進行思政教育的方法與途徑,從而更好地對醫學院校研究生進行教育。另外,高校研究生輔導員在研究生的學習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而要建立一支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熟悉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生輔導員隊伍,把中國傳統文化貫穿到醫學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的日常工作中,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3 充分利用網絡宣傳,豐富傳統文化教育形式

日新月異的信息化時代,網絡已成為研究生溝通交流的主要手段。微信、微博、博客、網站等網絡平臺,成為醫學院校發布通知的主要渠道。傳統文化可以借助網絡這一新載體,將自己融入時尚流行文化中,在關注傳統文化內涵的前提下,開展新穎時尚的活動,如高??梢越⒕W絡文化工作室,立足網絡新媒體平臺,以立德樹人為核心,通過寓教于樂的形式,制作傳統文化的精品視頻,創建傳統文化優質網站,將傳統文化進行宣傳推廣。開通專門的醫學研究生教育微信公共賬號,定期發布一些與傳統文化相關的醫學知識,如醫學心理學、醫學社會學、醫患溝通學,等等,讓醫學研究生人文素養的提高貫穿于生活的點滴。

4 豐富校園文化建設,發揮校園文化的熏陶作用

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搭建廣闊豐富、形式多樣的傳統文化教育平臺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建設和諧校園文化,從硬件方面說,打造具有傳統文化內涵的并且與中醫藥相關的文化作品,如名人雕塑、名醫長廊,利用古代名醫的名字作為校園道路或者建筑物的名字等;從軟件方面說,可以設計一些醫學研究生們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如中醫文化節活動的開展、送醫下鄉送醫進社區等志愿服務活動,或者舉辦各種中國傳統文化知識講座、論壇等。使得醫學研究生們潛移默化地受到傳統文化的浸潤和洗禮。

四 結語

每個醫學院校新生都要背誦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提到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醫學事業是關系到人的生命健康、關系到社會的安全穩定、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事業,醫學研究生的德育教育與科學培養,對于祖國未來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起著關鍵性作用。高校要從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中發掘對醫學研究生核心素質培養起到重要作用的內容,培養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既具有較強的專業素質能力,又具有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的高層次人才,真正提高醫學研究生的教育質量,促進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

[1]郭洪紀.儒家倫理與中國文化轉型[M].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

[2]許亞非.中國傳統道德規范及其現代價值研究[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

[3]黎紅雷.儒家管理哲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馮希哲.中國傳統文化概要[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5]張海洋.中國多元文化與中國人的認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6]王處輝.中國社會思想史[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

[7]孫健.中國傳統文化對當代大學生人格塑造的價值研究[D].石家莊:河北科技大學,2010.

[8]閆娜娜.中國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及其應用[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0.6.

[9]王利群,趙曉杰,王嵩.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當代研究生涵養養成習慣[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2).

[10]于甜.中國傳統文化對研究生人文素質教育的當代價值及實現途徑[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6).

[11]郭峰,李曉娥.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研究生和諧人格培育[J].繼續教育研究,2013(6).

[12]顧艷瓊.醫學研究生醫德教育調查研究[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1(12).

[13]孫媛.人文精神在醫學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醫學人文教育,2013(10).

[14]平海嘯.傳統義利思想與當代大學生價值觀教育芻義[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3).

[15]康清蓮.關于研究生人才培養中傳統文化教育問題的思考——以重慶市為例[J].滄州師范學院學報,2015(6).

G644

A

1008-2549(2017)09-0020-03

浙江中醫藥大學2015年度校級科研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015SY20);浙江省教育廳2016年一般科研項目(項目編號:Y20163688)。

猜你喜歡
醫學院校研究生醫學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醫學縮略語(二)
醫學的進步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你必須知道的事
關于醫學院校醫用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
醫學院校中小組教學模式的建立和實踐
醫學、生命科學類
論研究生創新人才的培養
促進醫學院校青年教師成長的探索與實踐
高等醫學院校計算機基礎課教學改革淺議
幸福院里出了個研究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