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開展國學教育

2017-02-19 05:20李錕魯
教書育人 2017年29期
關鍵詞:四書國學古詩詞

李錕魯

如何開展國學教育

李錕魯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國學引入教學中可以有效增強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并培育出道德品質優良的人才。本文就如何在校園中展開國學教育的相關教學方式方法進行探究。

一、營造國學經典文化氛圍

閱讀國學經典可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能提升個人的文學素養和道德素養(腹有詩書氣自華);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解答人生問題;同時,國學經典也有其實用性,如《孫子兵法》現今不僅運用于軍事,還運用于商業競爭、國際政治,再比如說《本草綱目》《傷寒雜病亂》等醫學類的書目也可以讓我們了解一些醫學常識。

為了開展好國學教育,我們需要在校園中營造“國學經典”的校園氣氛和文化,讓小學生能夠感知到國學的氛圍,進而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強化自身的文化素質。如,營造學習國學的氛圍,布置校園環境,讓經典育人落到實處。在學生最容易接觸的地方懸掛古文并茂、富有吸引力的經典文化圖片,張貼國學經典的古詩詞;在學校祠堂兩側的公告欄處張貼師生的書寫古詩詞的書法作品和創造的國畫;在樓梯扶手處用古典邊框制作了學生書寫的國學經典作品。學校精心設計,整體規劃,分塊布局,處處體現國學教育特色,真正做到讓經典育人如春雨般潤物無聲。

二、明確國學內容學習重點

1.端正教師自身對國學教育的態度

比如說讀四書,會有教師認為四書中的很多話都很有道理,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如,佛家的人人皆可成佛,王陽明的人人皆可為圣,儒家的內圣外王,西方的接近上帝等。感覺相通,都是不斷修行,認識自己,更好地應對外物等,那又何苦去讀四書。難道只是因為強調與時俱進,且四書是我國的國粹,不能丟了老祖宗的底?對此,教師應當端正自己的想法,讓學生明白讀國學的真正價值是什么。

尤其針對小學生而言,國學教育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主要的教學要求是學生要能清楚國學所呈現的含義是什么,國學能夠帶給自身怎樣的變化。像小學國學就能告訴學生最基本的做人道理,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讓學生能夠明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明白不能隨便麻煩別人。還有基本的待人處事的道德素養,要學會與人分享,與人友善,不能霸道蠻橫。在與其他小朋友相處時應該多禮讓。所以教師在講課時要明確國學教學意義,不是為了讓學生了解一點皮毛,而是讓學生能夠靜心體會國學中的精粹,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成為一個有德少年。

2.組織編寫適合小學生國學體裁的教程

可編寫好校本教材。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可以選擇《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老子》《論語》《大學》《中庸》和優秀古詩詞等經典文化內容作教材,從而豐富學生對國學的認知。同樣,在編寫小學生適合學習和閱讀的國學知識時,就能有選擇地選取適合小學生理解和學習的內容,太過復雜學生會難以琢磨,只需教會學生基本的做人道理便可。

三、開展國學經典教育實踐活動

1.在課堂上開展國學朗讀活動

在課堂上開展國學內容的朗讀活動,基于對小學生理解能力有限的考慮,學生可通過朗讀來感悟國學中文字詞語的表達,從而強化自身的認識,通過這種最為簡單和單一的方式增加學生和國學接觸的機會。當然,除了在課堂上開展多種形式的經典誦讀外,還可以根據小學生天真活潑、富于想象、模仿能力強等心理特點,利用紅領巾廣播站,定期播放經典誦讀CD,舉辦以經典文化為主題的美術作品展覽,開展校園“經典吟誦”文藝活動等,讓學生沐浴于神秘的古文天地,產生一種“仰之彌高,鉆之彌深”的敬仰感以及生命價值體的特殊感受。

2.課外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

課外還可組織學生一起去參觀博物館,拉近學生對我國歷史的認識。還可在校園內組建教師對有關國學與現代社會發展是否有關的辯論會,像以儒學為主體的國學,支撐傳統儒學的核心價值觀念和當下的價值觀念由于時代的不同,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有些人就會認為這些差異對我們當下新時代的進步或者發展并沒有多大影響,所以認為國學的研究對促進社會發展沒有多大幫助。另一部分則會認為正是由于這些差異,傳統優秀的部分和不合于當下的部分糾纏在一起,則更需要全面的批判、揚棄,所以現代社會的個體價值、科學理性,民主法治更應該從傳統學派認識中吸取經驗,去其糟粕,且歷史的發展大多相同,借鑒前人所犯錯誤才能夠避免后期出現更大的漏洞?!?/p>

(作者單位:廣東江門市江海區外海街道麻二金紫學校)

猜你喜歡
四書國學古詩詞
從萬木草堂到時務學堂的《四書》教學*
踏青古詩詞
“垂”改成“掉”,好不好?
我愛古詩詞
當代人如何讀“四書”
《四書輯釋》在朝鮮王朝的傳播與影響*
我和古詩詞
趣讀古詩詞
奮斗雞—我的國學日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