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雅教育的實踐與探索

2017-02-19 05:20胡廣榮
教書育人 2017年29期
關鍵詞:儒雅學校教育

胡廣榮

儒雅教育的實踐與探索

胡廣榮

一、愿景展望

1.傳承儒學博大內涵

儒學之所以能被稱為是國學經典,孔子之所以能被譽為世界古今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其文化內涵的博大是毋庸置疑的,儒學經典能深入到一個人心靈的最深處,培養一個人的優雅的性情和敦厚的性格。作為炎黃子孫,每個人都有責任去傳承儒學經典文化,擁有溫文爾雅的品行;作為文化傳播的主要場所——學校,我們更應責無旁貸地為傳播國學經典,為培養出一批批品行端莊、談吐文雅、舉止典雅的學生,做出最大的努力。

2.形成儒雅辦學特色

借助儒學經典,實施儒雅教育,既能傳承國學經典、提高師生的文化素養,又能促進師生人格的提升、樹立學校的辦學形象。學校全方位多角度地實施各項措施,從校園環境、教師隊伍,到校本教材、課堂教學,再到規章制度、評價體系,促使學生儒雅化。這是一次特色辦學與學生培育的完美結合,且方式新穎、載體獨特。經過兩年的努力,把學校辦成品牌鮮明、特色示范的區域“德育特色學?!?,其“儒雅教育”成果在區域內起示范輻射作用。

3.促使學生內儒外雅

儒雅教育旨在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為“談吐文雅、舉止典雅、內涵博雅、氣質高雅”的好孩子。通過國學引領,積淀學生的儒雅內涵;通過經典吟誦,豐實學生的文化底氣;通過才藝展示,展現學生的自信博雅;通過行為修煉,強化學生的文雅言行;通過游學體驗,磨煉學生的堅強意志。實施儒雅教育,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學校將通過實實在在的系統培育,把學生培養成一個個真實的、正直的、文明的、勇敢的、有儒雅氣質的人。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人。

4.促動教師慧雅教學

儒雅教育能夠促使人從骨子里轉變行為方式,堅定職業信念,優化職業思維。實施儒雅教育,有利于涵養教師的治學精神,讓教師能夠以一個學者的姿態投入教學。學校儒雅教師公約的制定、儒雅團隊的考核、國學經典的閱讀、未來教育家論壇的開設、愿景手冊的編印等,不僅可以改變教師的行為方式,而且可以促動教師的業務演進。思想是一切行動的根源,思想端正了,行動就能跟進。兩年的時間里,我?!叭逖沤處煛北壤既=處煍档?5%,校骨干教師占全校教師數的20%,市骨干教師增至全校教師數的8%,初步形成了一支能夠“培育儒雅學生”的優秀教師隊伍。

5.積淀莊雅的校園文化

儒雅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涉及學校管理與發展的方方面面。從管理的角度說,儒雅也是一種管理方式,它體現著學校精神文化的導向。學校的管理方式也開始從呆板的純制度要求轉向了人文管理。形成校園文化體系,使學校的發展與教育思想并進,在實踐與反思中,逐步建成有文化底蘊與文化活力的現代學校。

二、實施策略

1.用心準備:做好宣傳發動

做好儒雅教育的考察論證工作。組織人員參觀考察儒雅教育品牌學校,探究儒雅教育之道,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挖掘儒雅教育的內涵和精髓,堅決拋棄復制抄襲的發展模式。工作中,要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系,找準與區域齊文化的契合點。同時,辦學特色的形成也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更是一個不斷提煉、延續、升華的過程,學校還將持之以恒地開展“儒雅教育”工作,既會有長遠規劃,又會有短期安排。

提高師生認同度,逐步擴大參與面。通過會議、論壇交流、理論推廣、先進經驗介紹等方式,從領導到中層再到全體教師,都對“儒雅教育”有了正確而理性的認識。利用校園文化欄、班會、校會、廣播等媒介進行儒雅教育理念滲透,讓儒雅教育融入學生的血液中。經過半年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全校師生對“儒雅教育”的認同度達到了100%,全員參與到了此項活動中來。

2.精心策劃:營造清新大氣的儒雅校園

學校將通過對內外環境的規劃設計和校園環境的凈化、綠化、硬化、亮化、文化,增強校園文化在素質教育中的隱性教育功能。努力使校園的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每一處景點都能育人,使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彌漫著濃郁的儒雅味道;讓師生在健康和諧的環境文化中,感受美的氛圍、接受美的熏陶,進而得到美的升華。

凸顯雅致校園布置:讓環境處處育人。立足“儒”,突出“雅”,從環境建設入手,營造一個無處不“孔”、無“儒”不入的校園氛圍,將所有的消防小窗都變成了三省吾身的“儒雅學生日三思”;設置景點,修建植物園;精選顯要位置立富有勸喻韻味的文化石;為每一棵樹、每一朵花制作精美的“身份證”,使學生流連其間,既能親近自然,又能學到知識;增建儒雅路牌和樓牌,把校園內的主支道分別命名為“三省路”“三友路”“九思路”“六藝路”,同時,學生也把教學樓、食堂樓、辦公樓、多功能階梯樓分別命名為“智雅樓”“致雅樓”“弘儒樓”“博雅樓”。

改造升級廊道掛話:讓讀經誦典與休閑生活有機融合。在每層教學樓的廊道頂上,垂下標語牌,一邊是《論語》的經典名句,一邊是《弟子規》的美文精選,讓孩子們在課余時間里能夠隨時誦讀經典,規導言行;廊道墻面,按照一層一特色的原則,一至四樓分別設置了“珍愛生命、熱愛讀書、特長愛好、理想教育”幾個主題,形成梯度文化。讓學生隨時可以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讓學生時時沉浸在儒雅教育的海洋中。

科學設置行道牌:讓友情提醒與生活反思有機融合。從校大門進來,東西大道兩旁以及辦公樓后邊的甬道兩側都將樹立富于教育功能的標語牌?!叭肴逖判@,做文雅之人”,這是進門肅思的需要?!爸t謙君子謙謙行,溫文爾雅人人行”,這是群體行動的號召。這些語句,對進出之人,不管是師生,還有家長,都是很好的提示。

在每層樓梯的入口處以及圖書館、食堂、階梯教室等學生集中的地方,我們都將結合學生實際,從社會生活、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等方面出發,以規勸提思的言語方式,讓學生也能“日三省乎身”,堅持修煉,學以致用,內化雅思,提升雅行。

擦亮宣傳櫥窗:讓教育導向與生活目標有機融合。櫥窗是學校對外宣傳的一個主要渠道。除了設置在校園外的校務公開欄,還在校內出租房內墻后側一字排開設置了十一塊宣傳欄,自西向東分別由總務處、工會、辦公室、支部、教科研、教務處、政教處、少先隊等職能部門負責,職能部門要配合學校的工作及時更新內容。

精心打造文化墻:讓區域齊文化與國學經典有機契合。將操場周圍和教學樓后邊的圍墻改造成校園文化墻,精選齊國故事,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噴繪,讓圍墻成為一本形象生動的教科書,讓全校師生在耳濡目染中深入了解齊文化。讓前來參觀的客人如同走進齊文化的長廊里,直觀地了解齊文化、宣傳齊文化。

加快形象識別系統建設:讓形象宣傳與特色建設相得益彰。進一步統一學校的各種形象標識,各類辦公用品、宣傳圖冊、宣傳欄、校牌以及對外宣傳匯報的PPT課件中均要使用學校的?;?。統一設計校旗,為教師制作校牌。譜寫儒雅之歌,創辦校報《儒雅苑》。

凝練精神文化:讓校園洋溢濃厚的儒雅文化氣息。修改完善并充實三風一訓的內涵,將校訓修改為“務實篤行學生精益求精”,把學校的三風一訓做成牌匾放置在走廊或教室的醒目位置,用它來指導、鞭策全體師生的工作和學習;將《儒雅教師公約》《儒雅學生禮儀規范》等校本制度做成展板上墻,為學校植入獨具個性的文化內涵;將行動口號“博聞雅行”融入班級牌與校牌中,讓“儒雅”成為一種修煉。

3.悉心組織:錘煉內外兼修的儒雅教師

“培養儒雅的學生,先要培養儒雅的教師”。只有學校的每一位教師都成為博雅的師者,才有可能讓學生都成為儒雅的君子、文雅的淑女。

制定教師“儒雅公約”,匯編“雅言范句”。本著“施教先修師德”的原則,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學習《教育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從禮儀風度、形象氣質、言行舉止、道德品質、知識修養、價值觀等方面出發,引導教師做儒雅型教師,達到“重新點燃教師工作激情,破解教師職業倦怠現象”的目的,讓教師成為儒雅教育的引領者,培養教師的敬業奉獻精神。制定《儒雅教師公約》和《教師雅言范句》,要求教師踐行“長者優先、女士優先”,自覺謙讓,體現教師儒雅風范。

創新管理方式,建設儒雅團隊。將教師按任教年級分組,利用《儒雅團隊考評表》,從團隊形象、衛生制度、團隊工作和儒雅辦公等方面出發,展開評比。由工會牽頭,黨政工多部門參加,不定時地檢查各團隊的工作,然后按月累計得分,過程以循環紅旗激勵,年終以表彰獎勵。這種團隊競進制的構建,使每位教師都能意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切實關系著整個團隊的榮譽,從而不斷提升教師群體的向心力與戰斗力。

重視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著力打造書香型教師團隊。在鼓勵教師訂閱專業刊物、誦讀國學經典并做好讀書筆記的同時,積極組織新教師培訓、新課程培訓、信息技術培訓,選派教師外出學習,鼓勵教師參加遠程研修,加深教師對“儒雅教育”的認識,引導教師將教育實踐與理論知識結合在一起,反思自己的教育細節和教育習慣,為全面實施儒雅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搭建平臺,促進教師自我發展。制定《儒雅教師考核辦法》,每學年都要進行“儒雅教師”評選活動,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讓讀書學習、尚儒博雅、修身立德成為教師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組織“儒雅教師風采展”“儒雅教學開放周”等活動,展示儒雅課堂風采。每學期組織一次“未來教育家論壇”,給教師創造互相交流的機會,讓教師在與同伴的交流中,得到啟發;修改完善教師成長手冊,將《儒雅教師公約》《儒雅團隊建設》《教師雅言范句》等合成“愿景手冊”,引導老師根據自己的發展目標,自主制訂三年發展規劃,明確自己的發展目標。

踐行“七靜三品四用”教育,讓教師走進儒雅。靜下心來上好每一堂課;靜下心來批改每一本作業;靜下心來與每個學生對話;靜下心來研究教學;靜下心來讀幾本書;靜下心來總結工作規律;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言行。認真品味師生之間的情誼;品味工作的樂趣;品味生活的幸福。用人格陶冶情操,用愛心澆灌希望,用汗水哺育未來。通過主題教育,培養知書達理,溫文爾雅的教師。

4.齊心打造:建設高效和諧的儒雅課堂

制定校本培訓計劃,將“打造儒雅課堂”作為長抓不懈的專題項目。突出“因材施教”“有教無類”“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誨人不倦”“循循善誘”等教育理念,開展形式多樣的課標理念學習活動,將理念實施與儒雅教學相結合,修煉儒雅課堂教學能力。

強化課堂規范,追求課堂高效。新課程改革已進入攻堅階段,營造安全、綠色的課堂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落腳點。不可否認,目前在課堂教學的模式和形式改革上我們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在課堂管理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就連能夠迅速讓學生和教師都進入上課狀態的“起立問好”等常規環節幾乎都被“刪除”了。對此,學校制定《儒雅課堂規范》,從課前學習用品的準備、上課起立問好到課中聽課、舉手發言、回答問題以及下課準備等環節對師生的行為加以規范,讓課堂真正成為規范師生儒雅行為的主陣地。同時,加強對教師課堂教學語言和教學行為的約束,減少非教學語言和影響課堂秩序的行為,凸顯博雅教師之風范。

5.潛心研究:開發儒雅教材

編制校本課程,積淀國學底蘊。將“儒雅教育”提高到校本課程的高度,在充分考慮學生特點的基礎上,我們編印了校本手冊《儒雅教育經典誦讀手冊》,學生人手一冊,內容涵蓋“三百千”《弟子規》《論語》《中華傳統故事》等國學經典的片段節選,每學期都有明確規定的識記內容,也有自主補充的額外積累。

同時分年級編寫《儒雅誦讀》。把晨讀的前十分鐘統一定為誦讀時間,在教師的指導下有選擇地背誦經典詩文;每周安排一節閱讀指導課或口語交際課,幫助學生解決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大力推廣“以誦開端、背誦跟進、重在感悟、積極展示、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主體的“誦背悟展行”五字讀書法。這種讀書法,要求學生熟讀經典,讀出感情,讀出韻味,然后,在熟讀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背誦,但是,不要求學生做出字斟句酌的解釋,對背誦內容有大致的了解即可,并在此基礎上能通過自己的方式展示出來,或歌唱,或表演,不求形式統一,能吸收其精髓,并轉化為自己的實際行動即可。

“雅樂”欣賞教育。每天下午都要抽出10分鐘的時間組織學生進行“雅樂”欣賞,在欣賞中凈化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通過欣賞民族特色的二胡、古箏、琵琶、嗩吶、葫蘆絲以及西方的鋼琴、小提琴曲等,培養師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提高師生藝術欣賞能力。

編印《禮儀教育讀本》,對學生進行禮儀規范訓練。通過教育,讓學生做到不追跑、不喧嘩、不滾爬,會禮讓、會問好、會游戲,脫浮躁之氣,修雅正之情,把孩子培養成真正的儒雅少年。

搭建展示平臺,強化知行統一。有了學習積累成果的展示,學生才能充分感受到收獲的喜悅。我校開展了“儒雅伴我行”手抄報活動,鼓勵學生用生動的文字、優美的圖案、絢麗的色彩展示自己的讀書收獲,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為學生提供可接觸、可欣賞、可感知、可表現、可體驗的“儒雅文化”平臺,開展國學誦讀比賽,包括“唐詩擂臺賽”“弟子規接龍賽”“論語背誦展示賽”等,積極倡導說雅言、行雅事、誦雅文、創雅作的校園儒雅之風。

6.傾心雕琢:培養素質全面的儒雅學生

儒雅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儒雅學生。學生是學校品質的最好見證,也是學校的無形名片。

制定校本制度,引導言行規范。結合儒家經典誦讀內容,制訂學生常規禮儀規范(包括《升國旗禮儀規范》《課間禮儀規范》《課堂禮儀規范》《路隊禮儀規范》《形象禮儀規范》),內容均分為高低段版,高段版分六大塊共三十條,明確了學生日常的禮儀規范要求;低段版以兒歌形式把行為禮儀規范的要求口語化、童趣化。為使這些禮儀規范能夠走進每個學生的心里,然后再轉化為具體自覺的行動,我們要求每位學生都要熟練背誦《規范》。在具體的行為矯正中,我們采取了分步實施、點滴抓起的辦法,每個星期提出幾點禮儀習慣要求,監督學生落實;二是教會學生使用文明禮儀“十字用語”;三是編輯校園童謠誦讀,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

加強過程訓練,實施行為規導。建立“三段式”儒雅成長模式:一年級以養成教育為主線,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二、三年級重視學生的特色發展;四、五年級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長。我校出臺了《儒雅學生養成細則》,把日常行為習慣歸并為儒雅之禮、儒雅之律、儒雅之潔三大塊,明確了每項內容的要求和扣分標準,實施精細化管理。建立高年級值周制度,選拔一些有一定組織管理能力的學生組成“紅領巾督察隊”,培訓合格后上崗值勤。每天的課余時間,他們都會分布在校園的各個角落,對校園中出現的不文明現象,及時進行友情提醒,幫助其改正。同時,充分利用“紅領巾廣播站”的宣傳作用,點評校園的好人好事,傳遞儒雅教育正能量,把不文明行為控制在萌芽階段。繼續實行衛生、兩操、紀律三面流動紅旗獎勵制度,提高學生執行日常行為規范的自覺性。堅持并完善“承包到班,責任到人”的衛生管理體制,每周對學生的衛生、兩操、行為習慣進行評比,做好記錄,納入期末考核范圍,期末評選儒雅之禮、儒雅之潔、儒雅之律優秀班級。

強化六大修煉,優化日常行為。針對“上下樓梯靠右勿擠,放學路隊安靜有序,見到師長鞠躬行禮,課桌擺放簡潔有序,保持整潔隨地撿紙,衛生如廁清潔如意”的六大修煉,學校將采用分步實施、點滴抓起的辦法,每個星期提出一條或幾條要求,然后輔之以少先隊競賽活動的落實,輔之以值日老師“日日點評”的提醒,輔之以值周老師“行為習慣彈性檢查”的督促,發現問題,就要督促學生及時改正。

堅持多元評價,開展儒雅學生評選。制定“儒雅班集體”評比、“儒雅班主任”評選制度,將“儒雅”實實在在地融入校園文化、學科教學、學生生活和社會實踐活動中,通過營造儒雅教育氛圍,幫助師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使其能夠真正成為儒雅博學、情趣高雅的人?!傲弧逼陂g在全校評選“十佳百優”儒雅少年,元旦期間在全校范圍內評選百名“儒雅之星”,每學期末都要評選“新三好學生”(“三好”包括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中做個好公民)和優秀學生干部。制作看板或掛歷進行表彰宣傳,即達到了以評促行的目的,同時也起著有效的導向、激勵、反饋作用,以此來提高儒雅行為的自覺性,達到儒雅品質的內化。

加強家校聯系,錘煉良好品質。通過家長會、告學生家長信、家訪、問卷調查等形式,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讓家校聯手,共同促進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我校分年級設計了《儒雅教育“六”字訓練評價表》,評價表設定了三級目標及其具體內容、評價要求,采取自評、小組評、家長評相結合的辦法,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每周一次評價,突出評價的縱向比較,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診斷功能和發展功能。

打造班級名片,培植集體意識。設計別具一格的班級名片、布置能夠養性怡情的教室一角、懸掛能夠提升雅行的宣傳板報。教室黑板上方有學風主題詞及國旗。后墻有內容豐富的黑板報,側墻有班級文化園地以及班風班訓,統一三表欄(課程表、作息時間表、值日生表),建設“經典閱讀圖書角”,讓教室的每個角落都成為學生精神成長的得力陣地。

7.全心操辦:深化推進儒雅教育成果

學校每年五月都舉辦一次“儒雅節”,前后大約需要四周的時間,包括“儒雅學生禮儀展示周”“校園文化學習周”“儒雅教學開放周”“儒雅學生才藝匯報周”,每周都有主題和相應的展示內容,并認真制定每周的活動實施方案。做到整個儒雅節開始有啟動儀式,結束有總結表彰,有始有終,過程有序。

8.弘揚國粹學生追求高雅

開展京劇進課堂活動,分年級分層次組織學生學習京劇唱段,大課間引入京劇操,舉辦學校京劇藝術節。讓京劇中的一招一式、一顰一笑感染師生,尤其是京劇“文質彬彬,儒雅俊逸”的表演風格對學生的儒雅行為有著深刻的影響。

9.條件成熟時,推出“游學”體驗活動

為幫助孩子克服意志薄弱、不懂孝道、社會適應能力差等不良品質,學校會在適當時機推出“游學體驗”活動,讓孩子走出教室,走向社會,多一些體驗,多一份感受。根據當地風情民俗和學生養成的需要,將游學體驗活動內容暫定為“齊國古跡游學體驗”“環保毅行游學體驗”“臨淄物產游學體驗”“社會志愿服務游學體驗”四大塊的實踐活動,然后根據時令季節和學生年齡特點分別安排在五年十學期中,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學習期間經歷多項的社會實踐。

為使游學體驗能發揮最大的教育功能,學校專門設計“游學體驗旗”和“游學體驗卡”,其中,“游學體驗卡”中的“游歷小足跡”“游學小創意”“游學真感受”等欄目,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學會用眼睛去觀察,用心靈去感悟。讓大家都能在莊嚴自豪中出行,在盡興歸來后記下感受體會,讓游學體驗卡成為孩子童年生活中的一抹亮色。

開展儒雅教育,既是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也是與現代文明的有機融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將繼續求真至善,積極推進儒雅教育,建設儒雅校園,不斷提升學校的內涵發展水平,傾力打造具有豐富內涵的儒雅教育品牌?!?/p>

(作者單位:山東淄博市臨淄區遄臺小學)

猜你喜歡
儒雅學校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凈心繪歲月 儒雅君子風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學校推介
潤染儒雅起點,成就幸福人生
曾偉平 陳儒雅 李媛 王棒作品
唐文宗恭儉儒雅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