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反思習慣的策略研究

2017-02-19 05:20
教書育人 2017年29期
關鍵詞:交換律數學老師錯題

劉 云

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反思習慣的策略研究

劉 云

反思是指對自己過去做錯的事情進行思考,從而總結教訓,獲得經驗。小學高年級數學老師更要加強對學生數學反思習慣的培養,使學生能夠全面地掌握數學知識點,為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培養學生反思學習成果的習慣

小學高年級學生在學習數學時,養成數學反思習慣尤為重要。數學老師要在課后給學生安排適量的數學學習任務,這些任務包括記錄課堂中學到的數學知識點、解題策略、難點疑點及平時做題過程中容易犯的錯誤,促使學生主動反思自己在課堂學習中存在的不足。例如,教學蘇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分數的乘法”時,下課后,數學老師要求學生重點記憶“分數和分數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1的倒數是1,0沒有倒數”等知識點,并要求學生在課后多做相關練習題,找到解分數乘法題的策略。通過這種方式,能使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數學知識,從而不斷提高數學學習水平。

二、培養學生解錯題后的反思習慣

小學高年級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同一類型的數學題,就算做了很多遍依然會做錯,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做完數學題后,沒有對自己解錯的題型進行深刻的反思而導致的。教學中,數學教師要針對學生在學習中普遍存在的這一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引導學生逐漸養成數學反思的習慣。例如,蘇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的主要內容有“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相同。先算乘除,后算加減法;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面的,后算括號外面的?!备鶕@一原理可以推算出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數學老師在課堂中發現大部分學生都掌握了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原則,但在解題過程中還是會出錯,數學老師要求學生每人準備一本改錯本,將自己做錯的題目寫在改錯本上,并寫明做錯的原因及正確解法,并要求學生在課后根據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的公式,每個公式找出三道題進行解答,在下一節課上課之前交給老師,老師再進行批改,并針對學生解錯的題進行講解。通過這種方式,促使學生主動去分析自己解錯題的原因,從而全面了解題型的結構特點,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

三、培養學生多樣化解題反思習慣

小學高年級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普遍存在這樣一個疑惑:自己明明做了很多數學題,但自己的解題能力卻并沒有得到提升。這主要是由于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往往只認準一種解題方法,使自己的思維受到限制,而遇到新的數學問題時,無法快速地轉變思維,而解錯題。此外,有的學生在解對一道題以后,滿足于眼前的成功,沒去思考這種解題方法是否是最簡潔、最合理、最巧妙的。對此,數學老師就要教會學生正確審視自己的解題思維,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分數的除法”時,數學老師在課堂上出了一道題:“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4小時行駛了全程的4/7,正好是48千米,照這樣計算,行完全程要用幾小時?”給學生20分鐘,要求學生用3種不同的解題方法解題;20分鐘后,選出一位全部正確且解題方法最巧妙的同學向全班同學講解自己的解題思路。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學生掌握多種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四、培養學生自我評價的反思習慣

小學高年級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數學老師應要求學生對自己的數學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反思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采取改進措施。例如,教學蘇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比例”時,由于這學期的課程已經完成了一半,數學老師就根據上半學期的學習內容出了一份數學試卷,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并要求學生對自己解錯的題進行更正,并在錯題后進行自我評價。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能夠充分地認識到自己在數學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并不斷地完善自己。

總而言之,反思是十分重要的思維活動,它能夠促使學生從多個角度、多個層次出發去思考和分析數學問題,從而充分掌握數學知識點;同時學生只有通過不斷思考、再思考,才能夠獲取數學知識,提高數學學習效率,最終提高自己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p>

(作者單位:江蘇南通市唐閘小學)

猜你喜歡
交換律數學老師錯題
『壓強』易錯題練習
數學老師與達摩克利斯先生
笑笑的錯題
聚焦數列中的易錯題
“圓”易錯題
高遠處立意低結構教學
——特級教師周衛東《乘法交換律》教學賞析
高觀點立意 低結構教學
——特級教師周衛東蘇教版四下《乘法交換律》教學賞析
“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教學紀實與反思
遲到
運算律,無論在哪里都適用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