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人要做好社會的“瞭望者”

2017-02-20 18:35郝雨
人民論壇 2017年3期
關鍵詞:新聞價值馬克思主義價值觀

郝雨

【摘要】馬克思主義新聞價值觀不僅僅是具體操作層面上對于新聞事件的選擇標準,而且要從根本上認識新聞對于人的有用性,并作為一種職業信念,直接與新聞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密切關聯,其價值觀核心即“以人為本”。新聞人以及媒體只有在這樣的高度理解新聞價值,在實踐中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新聞價值觀,才能更好地從事人民新聞事業。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 新聞價值 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21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新聞業界發生了一些由于利益輸送而制造虛假新聞的事件,甚至出現新聞尋租等嚴重問題。有學者指出,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某些新聞人價值觀不清晰?!盁o論‘標題黨還是‘雞湯黨,無論‘烏龍新聞還是虛假新聞,背后都是新聞價值觀判斷的失誤……”①所以,新聞人的價值觀問題,值得深入探討。

自新聞學誕生以來,新聞價值觀問題一直是理論上的一個盲點。而且,自現代新聞學誕生后的一個多世紀以來,理論界還很少從人生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層面討論和建設新聞價值觀。這種學術理論上的嚴重缺失,不利于新聞人樹立崇高的新聞理想,堅定正確的新聞方向。尤其在全球化、市場化和新媒體時代,馬克思主義新聞價值觀的確立更為緊迫。

西方新聞價值理論主要考慮新聞如何更好賣錢

討論和研究“新聞價值”問題的新聞價值理論,和本文所要討論的“新聞價值觀”,雖然是共用著同一個字面的概念,但是其內涵卻有著極大區別。傳統的“新聞價值”概念,一般認為是指選擇新聞事實的標準,而本文要討論的“新聞價值觀”,則是一種理念、信念以及人生觀。

新聞價值概念以及相關理論的產生是新聞商業化的結果。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是歐美資本主義國家報刊的轉型期,這時期的報刊開始從原來的政黨報刊轉變為商業報刊。西方的新聞價值理論也就在這種新聞商品化的社會背景中誕生的。從理論上較早研究新聞價值概念的是美國新聞學者沃爾特·李普曼,他在《輿論學》(1922年)一書中,從事變、驚奇、地理上的接近性、個人的影響和沖突等方面來解釋新聞價值,旨在強調這樣的新聞更具“價值”,確切地說也就是更具“交換價值”。此后,西方新聞理論界關于新聞價值的研究始終圍繞著新聞“特殊素質”問題進行探討,因為這樣的研究更具實際操作意義,能交換得到更多的實際利益。

追溯“新聞價值”的由來,探究西方新聞價值的有關理論,可知在一切物品都已經成為商品的西方社會,對報刊業的運作同樣遵循的是商品化的規律。西方新聞價值理論對“價值”的理解只傾向于商品的“交換價值”,研究重點不是闡釋新聞價值的內涵,而是完全從商業目的和行為出發來研究新聞的“特殊素質”。用美國新聞學者卡斯柏·約斯特的話來說就是:“在選擇新聞時,第一個基本原則就是估量它的公眾興趣。我們在出版新聞時,須以趣味為大部分新聞的主體,理由是:惟有有趣味,才能使報紙富有吸引力,因而很容易賣出去?!?/p>

從西方早期對于新聞價值的概念解釋以及基本觀念來看,他們首先是考慮新聞如何更好賣錢,這樣的出發點可以說從根本上體現了當時資產階級的新聞價值觀。

馬克思主義新聞價值觀的核心問題是新聞為“誰”和怎么“為”的問題

新聞學在中國誕生的近百年來,新聞價值也一直是中國新聞學者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但是,多年來的討論和定義也大都是圍繞新聞選擇的要素和標準問題,仍未上升到世界觀、人生觀高度,將新聞價值觀作為新聞人的精神信仰。

那么,我們所研究的新聞價值觀,其意義和內涵又是什么呢?首先,價值觀是人們對社會存在的反映。價值觀可以反映出人們對事物的評價和態度,是驅使人們行為的內部動力。所謂新聞價值觀,就是指新聞人基于一定的整體社會價值觀,而產生和樹立的對于新聞業的一種信念或理念,是新聞人世界觀、人生觀的重要構成部分,是基于對新聞社會功能和影響作用的深刻理解,而抱定以新聞作為社會良心,作為社會航船的瞭望者,作為社會大眾的代言人,而自覺樹立的思想觀念。

新聞價值觀核心問題,歸根結底就是新聞為“誰”和怎么“為”的問題。馬克思主義“公共性”理論,強調公共服務方向,真正實現以人為本。應以此為靈魂建構整個新聞價值觀體系,作為不斷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的核心內涵。

新世紀以來,我國領導人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其核心即是“以人為本”。只有堅守“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才能真正樹立馬克思主義新聞價值觀。新聞人以及媒體只有在這樣的高度理解新聞價值,才能更好地從事人民新聞事業,在市場化和新媒體特殊語境下,更好地為全體人民服務,自覺成為黨和人民大眾的“耳目喉舌”。尤其在全球化和新媒體時代,人文精神受到商品經濟和技術理性的嚴重沖擊,媒體向“錢”看的傾向以及低俗化、娛樂化現象較為嚴重,若不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以人為本”新聞價值觀,新聞媒體的人文精神就會日漸式微。

以往新聞價值理論只把新聞價值概念解釋為選擇和判斷新聞事實的標準(“標準說”),甚至只是作為衡量一個事實是否可以制作成新聞的具體要素(“要素說”)。即使也有“功能論”一說,也只是從新聞如何對社會發揮一定作用的角度肯定新聞社會價值,遠未上升到世界觀高度認識新聞價值,更未上升為新聞人終極性人生信念和理念。

而我們研究的“新聞價值觀”,不僅要求新聞人在操作層面上掌握判斷和選擇新聞的標準,更要求新聞人在正確世界觀的指導下,對新聞事業樹立一種終極意義的價值目標。

馬克思主義新聞價值觀的主要內容

黨的十七大以來,理論工作者一直強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我們也一定要結合我國新媒體語境新聞實踐,對馬克思主義新聞價值觀中國化進行研究,作為整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一部分。

馬克思一再強調的,“人是全部人類活動和全部人類關系的本質、基礎”,“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結合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家和我國領導人在各階段提出的新聞為誰和怎么“為”的理論內涵,我們可以建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的基本結構,大致包括:“以人為本”的價值功能論、“受眾中心”的傳受活動論、“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論、“平民精神”的記者素質論、“社會主體”的媒介素養論,等等,以此支撐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整個體系。

在當今的新媒體語境下,馬克思主義新聞價值觀又有哪些重要發展?其具體理論的新時代特征有哪些?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是: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要深入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引導廣大新聞輿論工作者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要轉作風改文風,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②這些重要講話,對我們在全球化和新媒體語境下,更加全面整體地建構馬克思主義新聞價值觀體系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進入新世紀以來,新媒體發展使得媒介功能延伸,社會透明度提高,媒體互動性增強。新媒體發展及社會各方面變化帶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新時代發展。與此同時,價值觀問題也更為突出,如媒體為“錢”不為“人”,唯“上”不為“下”等,甚至用資本主義價值觀否定馬克思主義新聞價值觀。所以,必須對以往這方面的表現、原因及影響進行分析批判,從理論上撥亂反正,把馬克思主義新聞價值觀體系化,使新聞人在新媒體語境下更明確樹立科學正確的新聞價值觀。

(作者為上海大學影視學院教授、博導)

【注釋】

①于洋、張音:《新媒體須治“七種病”》,《人民日報》,2015年4月2日。

②《習近平:堅持正確方向創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新華網,2016年2月19日。

責編/周素麗 美編/王夢雅 于珊

猜你喜歡
新聞價值馬克思主義價值觀
我的價值觀
價值觀(二)
價值觀(一)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豪車交通事故報道中媒體刻板心理及對策分析
策展新聞視角下的中美新聞APP比較研究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怎樣讓民生新聞更“接地氣”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論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在聯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