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捷克的疑歐主義及其歐洲政策探析

2017-02-20 20:45李明明
國際觀察 2016年6期
關鍵詞:捷克

李明明

摘要:捷克主流政黨中存在強大的疑歐力量,這對捷克的歐洲政策產生了重要影響。通過對《里斯本條約》的批準進程和歐債危機兩個案例,本文對捷克疑歐主義對其歐洲政策的作用進行了分析。雖然2014年親歐政府的上臺部分改變了原有政策,但捷克疑歐主義的發展依然存在重要變數,捷克歐洲政策的走向難以樂觀。

關鍵詞:捷克 歐洲政策 疑歐主義 歐債危機

據法國《費加羅報》2016年2月23日援引法新社報道,捷克總理索博特卡透露,若英國退出歐盟,捷克也將就是否退出歐盟展開討論。英國公投脫歐以后,捷克總統澤曼表示支持捷克公民通過公投決定捷克是否脫離歐盟。在歐債危機的治理中,捷克和英國是歐盟成員國中僅有的明確拒絕歐盟財政契約的兩個國家。英國向來以疑歐著稱,它的態度未出人意料。捷克與其同道,在東歐國家中可謂獨樹一幟。聯想到捷克以前在《里斯本條約》簽訂中的表現,就會發現捷克的歐洲政策的確一直存在特殊之處。捷克作為一個東歐小國,頻頻敢于向歐盟說不,其緣由頗為值得探討。本文試圖在研究捷克疑歐主義及其特點的基礎上,解釋捷克在《里斯本條約》簽訂和歐債危機中的政策表現,并對歐債危機后的捷克對歐政策走向做出分析。鑒于捷克重要的戰略地理位置,近年來非常重視對華關系,對捷克歐盟政策的研究具有較為重要的政策意義。

一、捷克的疑歐主義及其特點

疑歐主義是歐洲國家中存在的各種反對歐洲一體化或者歐盟的觀念和態度。保羅·塔戈特于1998年首次把這個概念界定為:“疑歐主義表達了條件性的、或有限的反對,也包括完全徹底和無條件反對歐洲一體化進程的觀念”。在實踐中,疑歐主義對一國的歐洲政策能產生作用往往存在三種情況:第一,該國政黨體系中存在強大的疑歐政黨。疑歐政黨及其代表人物進入政府或議會,對政府決策或議會投票會產生直接影響。政黨采取疑歐立場不外乎兩個根源:意識形態和選舉戰略需要。由于歐盟主流的中左和中右政黨絕大部分都屬于親歐政黨,學術界長期關注的是極端政黨——極左翼和極右翼政黨的疑歐問題。然而實際上主流中間政黨持疑歐立場對該國的歐洲政策影響更大,挪威、瑞士等遲遲不愿加入歐盟的“半成員國”就是重要例子。保守黨在英國脫歐中的核心作用更值得認真研究。同樣,捷克的公民民主黨也是歐盟主流政黨中少有的疑歐政黨。學術上,政黨疑歐主義的分類理論有助于我們分析疑歐政黨對該國歐洲政策的主張和影響。其中尤以保羅·塔戈特和阿萊克斯·斯科澤比亞克關于剛性疑歐主義(hardEuroscepticism)和柔性疑歐主義(soft Euroscepticism)的區分最為有名。前者主張退出或者不加入歐盟,反對歐洲一體化的根本觀念;而后者只是由于國家利益或者對歐盟某些政策的不滿而表示反對。

第二,該國民眾對歐洲一體化或歐盟存在強烈不滿。當民眾中疑歐情緒明顯上升時,國家必然會顧及民意,傾向于采取不支持或反對歐洲一體化以及歐盟政策的行為。同時這也會增加疑歐政黨的選票。冷戰后歐盟民眾對歐洲一體化的態度從“寬容性共識”(permissive consensus)走向“限制性不滿”(constrainingdissensus)。尤其自歐債危機以來,民眾對歐盟的不滿呈明顯上升態勢。民眾不滿直接推動了疑歐政黨的快速發展。甚至在那些著名的親歐國家內也出現了重要的疑歐政黨,例如德國的選擇黨,芬蘭的正統芬蘭人黨等。為了民眾的選票,一些執政的主流政黨開始去考慮乃至吸收疑歐政黨的觀點。例如英國保守黨主張脫歐公投明顯受到了極右翼的獨立黨的刺激。

第三,該國的政治法律制度有利于政黨或團體能夠通過全民公決等手段來動員民眾去反對歐盟。后功能主義理論指出“歐洲一體化的政治化”——即關于歐洲議題的爭議不斷上升的進程——容易引發反對歐洲一體化的結果。全民公決是歐洲議題在歐洲國家內部引發爭議最激烈的一種政治化形式。然而歐洲各國關于全民公決的法律規定和政治制度存在重大差異,這也極大影響了疑歐主義對該國歐洲政策的作用。例如在愛爾蘭,按照其憲法規定,歐盟重要條約的通過都需要舉行全民公決。這導致在《尼斯條約》、《里斯本條約》的批準過程中,愛爾蘭成為僅有的對它們說不的國家。相反,由于在憲法中禁止舉行全民公決,有學者指出這導致疑歐主義在德國長期成為一種“暗物質”而無法真正壯大。

捷克政治精英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后共產主義時代都深深地抵制全民公決和其他形式的直接民主。捷克憲法和法律框架缺少這方面的規定。冷戰后僅有的一次全民公決被作為法律特例用于2003年的入歐公投。另外,捷克民眾也向來沒有像英國人那樣以疑歐著稱。2003年的入盟公投以77.33%支持,僅22.67%的人反對而順利通過。入盟后捷克民眾對大多數問題的支持率接近歐盟平均水平。在歐債危機爆發之前,大多數捷克人認為歐盟成員資格對本國有好處,贊同者從2004年的42%上升到2009年的63%。信任歐盟的人數也從2004年的42%上升為2009年的55%。

關于歐洲問題的爭議主要存在于捷克的精英中間。捷克地處歐洲心臟地帶,傳統上被看作是歐洲大陸政治、宗教和文化運動的交匯處。冷戰后從地緣政治和文明的角度看,捷克精英自認為捷克屬于歐洲的一部分,他們把民族認同建立在與歐洲的歷史和文化紐帶的基礎之上?!盎貧w歐洲”對后共產主義時代的捷克來說不僅關系到一種地緣政治的轉向,而且成為現代化、民主化和市場改革的一個同義詞?;貧w歐洲意味著“回歸正?!?,回歸它曾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有過的民主傳統。捷克的民族認同中有一種強烈的“彌賽亞主義”的傳統。它源于中東歐弱小民族歷史上遭受強國欺凌,期待救世主救贖的宗教情懷。和1945年接受反對納粹的蘇聯一樣,獲得歐盟成員資格也被冷戰后的捷克人看作是告別極權主義,走向穩定與繁榮的途徑。然而另一方面,一些捷克精英的民族認同中還存在與“歐洲認同”相悖的內容。捷克有一種“小”國心態,這種“小”(littleness)包含著一個人無力改變任何事物的意思。它源于捷克幾百年來長期受他國,如奧匈帝國、納粹德國和蘇聯等控制而無法獨立自主的歷史經驗。從消極層面來看,捷克只是一個小國而無法在歐盟內改變任何事情的觀念,以及相信一直是其他人而不是捷克自己在為捷克人做決定,這都會導致對歐洲一體化的悲觀主義和批判態度。②它是捷克疑歐主義產生的一個重要來源。由此不少捷克精英常常對一體化的深人發展,尤其是超國家主義抱一種謹慎和懷疑的態度,唯恐這種發展會損害或削弱捷克的獨立。

精英的分歧導致捷克的政黨體系在歐洲問題上存在明顯裂痕,這尤其體現在社會民主黨和公民民主黨這兩個捷克最主要的政黨之間。中左翼的社會民主黨向來持親歐立場,而中右翼的公民民主黨則是有名的疑歐派。自冷戰結束捷克與斯洛伐克分離之后,1992-1997年和2006-2013年公民民主黨曾兩次作為政府組閣的領導者上臺執政,推動了捷克“后共產主義時代”的許多主要改革,具有很強的組織和影響力。公民民主黨被標為“溫和疑歐主義”或者“歐洲悲觀派”,但是該政黨自我定義為“歐洲現實主義”(Eurorealism)。在20世紀90年代,公民民主黨支持本國加入歐盟,并自認為捷克是中東歐最有資格入盟的國家。1996年時任總理的該黨主席克勞斯正式向歐盟遞交了官方入盟申請。不過在1998年該黨下臺之后,盡管它依然支持捷克的歐盟成員資格,但日益表現出疑歐傾向。它以保衛“國家利益”的名義對歐洲一體化的許多方面進行了批評。2001年該黨發表《捷克歐洲現實主義的宣言》一文,反對任何進一步侵害國家主權、加強歐洲議會或歐盟委員的權力、擴大多數表決制的歐盟政策,并聲稱政治一體化應該被凍結。它鼓吹反對自我利益化的歐盟和空洞的歐洲主義,捍衛國家利益和民族國家這種自然實體。在2002年的選舉中,公民民主黨還提出把要求歐盟承認“貝奈斯法令”的合法地位作為競選條件。

公民民主黨無論從意識形態還是政策取向上都和英國的保守黨異常相似。經濟上它信奉盎格魯·撒克遜式的新自由主義。從這個角度上說,公民民主黨支持歐洲單一市場和“四大自由”,并認為這是歐盟最大的成就。它把歐洲一體化看作是一個擴大市場和加深經濟合作的手段。和英國保守黨一樣,它批評歐盟龐大的官僚機構、過度的超國家規制(例如共同農業政策)和歐盟的福利模式等等。而在政治上,公民民主黨的民族主義色彩非常濃厚。它支持更加松散的政府間主義,反對政治一體化和聯邦式的歐洲,提倡限制超國家機構的權力。如果說公民民主黨是捷克的保守黨,那么它的前黨魁瓦沁拉夫·克勞斯就是該國的“撒切爾夫人”??藙谒故枪衩裰鼽h的創建者,并從1991到2002年擔任該黨主席。他在1993到1997年當選捷克總理,1998至2002年任眾議院院長,2003到2013年又出任捷克總統,是對捷克影響巨大的政壇領袖。從90年代中期以后,克勞斯成為歐洲有名的疑歐派。學者統計在克勞斯90年代以來發表的136次提到歐盟的演說中,其中62%的演說對歐盟表示了消極態度,只有3%是積極的,8%態度中立,而27%態度模糊(既有批評也有肯定)。他的疑歐思想被稱為“克勞斯主義”。一方面,克勞斯批評歐洲一體化進程的發展方向和現狀。他指出歐洲一體化從《馬斯特里赫特條約》開始就誤入歧途(Maastricht Stew)。像撒切爾夫人那樣,克勞斯反對政治一體化,指責歐盟正朝一個“歐洲超級國家”(Europeansuper-state)發展??藙谒古u歐盟過度的官僚主義和經濟干涉主義,認為這些都源于二戰后西歐的社會民主黨和基督教民主黨的傳統??藙谒箙拹核谐瑖抑髁x的機制和設計,譴責主權讓渡和歐盟的民主赤字;另一方面,他以“國家利益捍衛者”的形象出現。他對民眾呼吁:“捷克共和國不許把它自己像一塊糖放入茶杯那樣融入歐洲”。他還認為捷克和歐盟不是“愛的結合而是一種權宜婚姻”。

盡管存在眾多對歐盟的譴責,公民民主黨總體來看還屬于“柔性疑歐主義”的范疇。因為它不尋求退出歐盟,即便是最強硬的疑歐派如克勞斯等也僅以“國家利益”的名義反對歐洲一體化的某些發展。在捷克議會中其他較小的黨派如基督教民主黨、綠黨、巔峰09和公共事務黨等都是親歐政黨,只有極左翼的波希米亞——摩拉維亞共產黨(捷共)是疑歐政黨。由于捷共的意識形態取向和歷史背景所限,因而難有入閣潛力。但是它在議會可觀的席位使得捷共保持了重要影響。捷共持柔性疑歐主義的立場。它和歐洲其他極左翼政黨一樣,批評歐盟是一個資本主義的、反社會主義的、新自由主義的超國家機構。但是捷共也認可歐洲一體化的作用與合法性。

二、解析捷克在《里斯本條約》簽訂中的政策表現

2004年5月1日正式入盟后,捷克就面臨考慮歐盟制憲的問題,即《歐盟憲法條約》的批準。歐洲晴雨表2004年的調查數據顯示,捷克民眾支持歐盟憲法的比例為63%,僅18%的人反對。主要是捷克的一些政治家和政黨,包括總統克勞斯和公民民主黨等對2004年10月由各成員國首腦簽署的《歐盟憲法條約》表示強烈批評。他們公開贊賞2005年5月法國和荷蘭全民公投否決歐憲。2006年公民民主黨大會上該黨對歐憲的立場是:禁止該黨政治家接受把任何新的權力移交給歐盟或者在理事會內擴大多數表決機制到更多議題領域的條款。

然而經過兩年蟄伏期,德國于2007年擔任輪值國主席期間試圖重新激活歐盟制憲。在7月份的歐盟首腦峰會上,公民黨領導的新任捷克政府一度反對德國的這一努力,總理托波拉內克對修改后的《里斯本條約》多處條款有異議。捷克政府對本國在理事會內的投票權可能受到削弱非常敏感。它強烈反對那些類似于國家的象征表述如“外交部長”或者“憲法”等,不同意把《基礎權利憲章》納入其中,并建議歐盟應該加入《人權歐洲公約》。它還提出了“雙層靈活性”的創新性建議,即不僅允許職能從國家層面向歐洲層面的轉移,而且允許某些職能回歸國家層面。捷克的絕大多數要求都得到了滿足。首腦談判完成的最后條約中去除了國家性象征,“雙層靈活性”也被列入文本,只是它屬于非強制性的條款。

盡管黨內和政府內都存在爭議,托波拉內克在10月還是和其他成員國首腦一起簽署了《里斯本條約》(以下簡稱《里約》)。政府最后支持《里約》的立場源于兩個原因:第一,2007至2009年公民黨和其他兩個親歐的小黨(基督教民主黨和綠黨)共同組閣,拒絕《里約》可能會危及聯合政府;第二,政府覺得不批準這一條約將對2009年捷克擔任輪值國主席帶來消極后果。然而更大的困難在于條約的國內批準進程。阻力主要來自于公民民主黨內的疑歐派,尤其是總統克勞斯及其支持者。按照規定,《里約》需要議會表決通過。2008年3月捷克議會就此展開辯論,但是不久公民黨的疑歐議員就把《里約》提交到了憲法法院,控告《里約》在六個方面違反了捷克憲法。6月份《里約》在愛爾蘭的公投失敗進一步鼓舞了疑歐派??偨y克勞斯表示感謝并聲稱“歐洲應該謝謝愛爾蘭人民推遲了當前朝向更多統一的錯誤進程”。不過政府并沒有就此而擱置批準程序。在憲法法院關于《里約》的聽證會上,克勞斯認為《里約》的主要問題在于該條約將給予歐盟“自裁管轄權”,他說:“不能存在一種可能性,使得歐盟機構靠它們自己就能解釋職能轉移的范圍,或者甚至無論我們同意與否,從我們國家轉移職能”。②捷克疑歐派最普遍的一個觀點是:《里約》使得歐盟向成為一個超級國家更前進了一步。其實在他們看來,《里約》和《歐盟憲法條約》本質上沒有什么不同。起訴的議員很快從聲稱《里約》違憲到攻擊《里約》的整個內容,甚至對《羅馬條約》和《馬斯特里赫特條約》都進行了懷疑。聽證會上的氣氛相當緊張,當事人律師對法院主席進行了指責,因為他事先和德國大使就批準進程進行了一次私人討論。2008年11月26日憲法法院裁定《里約》的批準和捷克憲法程序并不違背,這一積極意義上的裁決使得部分疑歐派無話可說,最終為條約的通過鋪平了道路。議會辯論被推遲到了2009年2月。議會出臺了一個妥協性的法案,即所謂的“約束性授權”。它阻止政府在沒有議會同意的情況下把權力移交給歐盟。由此議會兩院都陸續通過了對《里約》的批準。在2009年下半年有17個議員試圖再次把《里約》申訴到憲法法院,最后仍被駁回。但是這些都嚴重拖延了《里約》在捷克的批準時間。

最后一個拖延者是捷克總統克勞斯。作為國家元首,捷克的所有國際條約都需要他簽字批準。由此克勞斯對《里約》的最終批準起著重要作用。然而眾所周知,克勞斯對《里約》抱有非常消極的態度。他認為《里約》對于歐盟機制運行是不必要的,而且對歐洲的自由和民主有害,《里約》正在把歐洲引導到一個錯誤方向。他聲稱按照捷克的國家利益,他根本不應該簽署該條約。所以克勞斯支持議員們把《里約》遞交到憲法法院。愛爾蘭第一次全民公決未能批準《里約》之后,他甚至覺得捷克的批準進程可以被取消了。而當2009年5月議會批準之后,克勞斯宣稱他要等待10月份愛爾蘭第二次全民公決的結果才決定是否簽字。他甚至威脅要把條約簽字拖延到2010年春天的英國議會選舉之后,因為屆時疑歐的保守黨可能獲勝,英國保守黨已經宣稱要為《里約》舉行一次全民公決??藙谒瓜M綍r候能找到同盟軍一起抵制《里約》生效。然而10月份愛爾蘭的全民公決獲得了成功。波蘭總統卡欽斯基于10月10日在《里約》上簽字之后,捷克總統的批準成為《里約》在整個歐洲獲得通過的最后障礙。面對責難和壓力??藙谒褂謷伋隽艘粋€特殊要求。他提出捷克不參加《里約》的“基本人權憲章”,這是他簽署《里約》的最后一個條件。他宣稱這為了保證“基本人權憲章”不會被二戰后曾被驅逐的德國人利用來向捷克要回財產。2002年捷克入盟時克勞斯關于“貝奈斯法令”的說法又一次老調重彈。民調顯示65%的捷克民眾支持他對歐盟的特殊要求,而且它也獲得了社會民主黨和共產黨的支持。10月29-30日的歐盟峰會上,歐盟領導人為了盡早結束批準進程,同意捷克不參加“基本人權憲章”的例外條件。當11月3日憲法法院駁回疑歐議員的第二次《里約》違憲申訴之后,總統克勞斯在《里約》上簽字??藙谒篃o奈地譴責《里約》以及憲法法院的裁定。他關于“基本人權憲章”的例外要求毫無疑問是為了挽回個人顏面。2009年12月1日《里約》正式生效,捷克共和國成為最后一個簽約的成員國給歐洲留下了深刻印象。

《里約》簽訂過程體現了疑歐主義在捷克歐洲政策中的影響。它是一種由部分捷克精英持有的,旨在反對歐盟超國家主義傾向的溫和疑歐主義。不僅捷克政府在《里約》的國家間談判中提出的各項要求反映了這種傾向,而且在《里約》需要獲得批準的國內政治過程中表現更為突出。由此捷克的疑歐主義為歐洲一體化的超國家主義發展增加了阻力,拖延甚至阻礙了相關進程。對捷克自身來說,盡管由此獲得了一些例外和捍衛了“國家利益”,但是付出的代價卻是它在歐盟的影響和聲譽被削弱,捷克被一些親歐的主流精英看作是麻煩制造者。國內各主要政黨在歐洲問題上的態度對立也導致了明顯的政治裂痕。2009年捷克首次成為歐盟輪值國主席,政府提出了“無障礙歐洲”的口號,力圖推動經濟、能源和歐盟對外關系的“3E”問題。由于捷克遲遲不在《里約》上簽字,所以在輪值國主席期間,捷克無法推動歐盟政治改革進程??藙谒箞詻Q不允許捷克在擔任輪值主席國期間在總統府懸掛歐盟旗幟。再加上中間捷克多黨政府意外垮臺,更加削弱了捷克“領導歐洲”的能力。

三、捷克與歐債危機

2010年爆發的歐債危機不僅僅是希臘等“歐豬五國”的財政危機,而且也是歐洲一體化本身的危機,因為它暴露了歐盟對成員國——特別是歐元區國家缺乏財政監督等制度漏洞。由于歐盟內部的分歧和協調機制不暢,歐債危機愈演愈烈,歐盟市場陷入長期低迷。通過復雜的談判和博弈,歐盟各大國一方面采取建立和加強紓困機制,即歐洲金融穩定工具(EFSF)和歐洲穩定機制(ESM)等來幫助負債國家渡過危機;另一方面在德國的主張下采取財政緊縮和建立財政契約來規范成員國政策。2010年6月上臺的捷克政府由公民民主黨聯合巔峰09和公共事務黨組成,總理為公民民主黨主席內恰斯。由此公民民主黨內的疑歐力量和總統克勞斯繼續對捷克的歐洲政策產生了重要影響。

對于歐盟試圖通過進一步加強一體化來治理危機的方案,捷克的內恰斯政府盡管贊同遵從財政紀律和緊縮政策,但總體采取了不參與政策。捷克和英國、瑞典等國都沒有參加2011年3月出臺的“歐洲聯合協議”(Euro Plus Pact),該政府間協議旨在通過提供一個普遍的政治框架,提升成員國的競爭力、就業、金融穩定和財政實力來應對債務危機。同年3月歐洲穩定機制產生,對于這個旨在為遭受債務危機的國家提供融資援助的工具,由于克勞斯的阻撓,捷克直到2013年4月才批準這個條約,成為成員國內最晚批準的一個國家。接下來,捷克拒絕參與歐盟“財政契約”(Fiscal Compact)的事件更加令人吃驚。隨著歐債危機日益嚴峻,2011年12月9日在德法兩國的主張下,歐洲理事會討論采取一個“財政契約”作為解決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的重要戰略。英國首相卡梅倫聲稱這份契約將威脅到英國金融業地位,為了保護國家利益拒絕加入。英國反對通過改革歐盟條約的方式通過財政契約,由此它不得不成為一個獨立的政府間協議。捷克雖態度曖昧但表示愿意人約。然而在2012年1月30日的歐盟峰會上,捷克和英國一起拒絕簽署“財政契約”。捷克政府提出由于疑歐總統克勞斯當前不會批準該條約,捷克或許會在以后階段加人。而內恰斯則表示“財政契約”不會給捷克帶來任何好處,由于“憲制原因”,捷克沒有加入“財政契約”的理由??藙谒孤曉畠惹∷?,他完全贊同內恰斯的決定,因為“財政契約”剝奪了本國的預算權,削弱了國家主權。對于捷克近乎180度的轉變,法國總統薩科奇覺得不明白為什么12月能夠接受的事情,現在就不能接受。而實際上,捷克政府立場的轉變主要受到了國內壓力的驅動,作為政府主要執政黨的公民民主黨本身不愿參與更為深入的歐洲一體化進程。在2月29日內恰斯訪問英國時對記者表示:“沒有財政聯盟的貨幣聯盟無法奏效,但這并不意味著捷克將加入歐元區的財政聯盟,因為財政聯盟的下一步就該是稅收聯盟,這在我們看來是很別扭的。因此我們不會簽署這份財政協議,我們只會靜待歐元區形勢將如何發展”。

捷克對于2012年6月開始討論的“歐洲銀行業聯盟”采取了同樣態度和政策。捷克明確表示反對該聯盟,總理內恰斯表示加人該聯盟將嚴重傷害到捷克經濟。捷克央行行長辛格在2013年5月也認為加入“歐洲銀行業聯盟”對捷克無利可圖,該聯盟的建立反而會削弱捷克對其金融部門實施獨立監管的能力。經受了90年代末慘重的經濟危機,捷克對自己改革后穩定的銀行體系深以為榮,它不愿意把本國銀行系統置于歐洲央行的監管之下。

歐債危機期間捷克對歐元的政策發生了逆轉。歐元一直是捷克國內有爭議的重要議題。社會民主黨、巔峰09、基督教民主黨和綠黨等支持盡早使用歐元,而公民民主黨和總統克勞斯則堅決反對。2003年10月,以捷克社會民主黨為首的執政聯盟通過了“捷克共和國準備加入歐元區的戰略”,確立了在2009-2010年采用歐元的政治目標。社會民主黨政府計劃在2008年將財政赤字削減到歐盟規定水平,隨后兩年捷克把克朗與歐元匯率綁定,2010年正式加入歐元區。然而隨后上臺的公民民主黨政府對此采取了拖延政策。2007年8月政府提出的“更新后的歐元區加盟戰略”實際上拋棄了原來計劃。盡管政府在2007-2008年多次提到為歐元設定日程,但始終未有重要動作,連克朗與歐元綁定匯率的計劃也被延遲。歐債危機進一步強化了疑歐派的立場,導致捷克國內對加入歐元區的態度嚴重消極??偨y克勞斯宣稱歐元是個錯誤的主意,捷克不使用歐元是非常積極的事情。他認為歐元是債務危機的禍根,他說:“對希臘、愛爾蘭和葡萄牙來說,歐元的存在簡直是一個悲劇”??藙谒怪鲝埾ED退出歐元區,他表示:“希臘是貨幣聯盟的受害者。掙脫約束衣的束縛對他們比較好,對他們是個勝利”。捷克沒有加入歐元的明確時間表,而且這對捷克是個“不存在的問題”??藙谒挂恢迸u歐元是個政治計劃,它侵犯國家主權。捷克民眾對歐元的態度也同樣發生逆轉。2005年的調查數據顯示捷克支持歐元的人數達到63%,超過歐盟平均支持率(59%)。到了2009年捷克民眾支持歐元的人數有所下降(51%),而且反對者高達45%。隨著債務危機的降臨,2010-2013年捷克對歐元的支持率陡然下降到只剩20%左右。捷克2010年上臺的內恰斯政府宣布它不會為使用歐元設定任何時間點。這意味著政府只有當歐元區解決了債務危機,以及捷克穩定自身金融財政狀況以后才能考慮歐元這個問題。公民民主黨還提出捷克是否采用歐元需要為此舉行一次全民公投。

四、捷克歐洲政策的走向

很明顯捷克的歐洲政策受到政黨政治的影響。由于冷戰后兩大黨輪流領導組閣,看上去捷克的歐洲政策有規律可循。當疑歐政黨——作為兩大政黨之一的公民民主黨領導執政的時候,捷克的疑歐主義就會對政府決策產生直接作用?!独锛s》和歐債危機就是兩個明顯的例子。而輪到社會民主黨領導組閣后情況就會發生變化??偨y克勞斯于2013年3月卸任,2014年1月親歐的社會民主黨領導“阿諾運動”和基督教民主聯盟——人民黨聯合組閣。這些都對捷克的歐洲政策產生了重要影響。新政府決定捷克加入歐盟財政契約,雖然那僅僅是一個象征性的政策,該契約只有捷克加入歐元區以后才真正適用??偫硭鞑┨乜?月12日在柏林會見默克爾時表明了親歐態度。索博特卡提出捷克愿意加入歐洲一體化的核心,歐洲一體化符合捷克的利益,因為捷克地處歐洲中心地帶且與歐元區成員國有密切合作,而且他還表示在討論歐洲問題時,捷克愿意更多地與德國協作。

但是捷克國內政治中強大的疑歐主義因素持續存在,且有新的變數。2014年以后公民民主黨作為捷克最大的反對黨依然影響很大。另一個極左翼的捷克共產黨也是疑歐政黨,它在2013年的選舉后成為捷克眾議院第三大黨。雖然長期以來左翼的其他政黨——包括社會民主黨都不愿與之共同組閣,但是它在議會和選民中的影響不可小覷。從目前來看,捷克最大的變數之一是民眾疑歐主義的興起。在2003年的入盟公投中,77.3%的民眾支持加入歐盟。但隨著歐洲化帶來的改革成本的增加和預期結果的不理想,捷克民眾對歐洲一體化和歐盟的熱情有所下降。不過在歐債危機之前,2009年民意調查的數據顯示大多數捷克民眾(63%)仍然認為本國的歐盟成員國身份是有利的,高于歐盟平均數(56%)。歐債危機爆發以后,和其它歐盟許多國家的民眾一樣,捷克民眾對歐盟普遍失望,例如2013年民意調查顯示有56%的捷克人對歐盟的未來表示悲觀,2015年僅有37%的捷克人認為歐盟形象依然積極,73%的人反對使用歐元。毫無疑問,歐債危機帶來的經濟衰退和失業等問題是捷克民眾疑歐主義上升的主要原因。民眾疑歐主義的興起為捷克疑歐政黨提供了更多的活動空間。盡管過去公民民主黨政府和克勞斯實際上在歐洲問題上采取了“去政治化”的方式,但是隨著其淪為在野黨和民眾對歐盟不滿的上升,公民民主黨似乎感覺到了民意的重要性。例如為了反對捷克加入歐元區,2014年底捷克公民民主黨發起了反對加入歐元區的請愿活動,有超過4000名捷克人簽字,同時有24000多人在網上對這一活動予以支持。索博特卡關于捷克要討論退出歐盟的言論或許就是擔心在捷克國內疑歐氣氛依然高漲的現實下英國脫歐帶來的消極影響,在野的疑歐政黨——公民民主黨可能對此大做文章。

在入盟后的十余年中,捷克在歐盟中的大多數利益偏好一直沒怎么改變。首先,捷克支持歐盟統一大市場的自由化。捷克2006年被列入發達國家,工業基礎雄厚,它是典型的外向型經濟,其出口產值占GDP總額的80%,捷克有80%的產品出口到歐盟,這些都決定了捷克對統一大市場的積極態度。其次,捷克努力推動歐盟的統一能源政策,捷克是歐盟第二大電力出口國,也是重要的天然氣中轉國,它對發展核電、風力等新能源政策都非常感興趣。再次,由于地理和歷史關系,捷克對參與歐盟的中東歐睦鄰政策和西巴爾干政策等非常積極。這些偏好都在2009年捷克擔任歐盟輪值國主席期間被列入主要的議事日程。

毫無疑問,社會民主黨政府正在繼續推進這些議題。但是按照當前捷克的國家利益和民意,本屆政府仍不免在其它政策方面和歐盟有所偏離。首先在經濟上,捷克正在力圖擺脫對歐盟市場的完全依賴,開拓更多的對外市場。2012年的出口戰略提出了在2020年前,把捷克向非歐盟市場的出口份額提高到總額的30%的目標。目前這一戰略依然被沿襲下來,捷克日益大力推動經濟外交。2014年以來捷克與中國的積極互動與經濟合作就是最為突出的例子。2015年捷克經濟增長率達到4.3%,為歐盟第一;其次,捷克依然沒有采用歐元的期限。雖然企業界非常積極,但是政府畏懼民意,對此非常謹慎。2014年10月捷克總統澤曼在訪問中國時表示捷克雖然在經濟技術上準備好了接納歐元,但心理準備尚未充分。再次,在難民問題上,捷克政府可謂與歐盟的德法等大國針鋒相對。捷克堅決反對大批難民進入。2015年9月在捷克的倡議下維謝格拉德集團四國召開會議,抵制歐盟重新攤派的12萬難民份額。索博特卡認為今天有人提出安置10萬難民,兩個月后可能要求安置100萬,攤派不能解決問題。捷克在2007年加入《申根協定》,它非常擔心難民危機對本國經濟社會帶來沖擊。

結語

捷克和英國一樣,它們中右翼的保守政黨是著名的疑歐黨派,且存在號召力強大的疑歐政治領袖和一批追隨者。該黨長期執政,對國家的歐洲政策產生了重要影響。捷克頻頻對歐盟說不,并幾次與英國立場接近,使其成為東歐最為突出的“疑歐”國家。不過和英國尋求“退歐”的強硬疑歐主義不同,捷克的疑歐主義更表現為一種柔性或溫和的疑歐立場。它反對歐洲一體化的超國家主義方向,但不尋求退出歐盟。而且捷克獨特而又脆弱的多黨聯盟體系使得公民民主黨必須對自身的疑歐立場有所約束。此外,捷克民眾對歐盟的立場更多地受到經濟利益的影響,民眾中不存在英國人那種較為頑固和強硬的疑歐力量。在捷克人心中,溫和疑歐主義只是一種基于本國利益的“歐洲現實主義”,即便是最有名的疑歐派克勞斯也只愿意稱自己是“歐洲現實主義者”。

這種捷克疑歐主義與英國之間的重要區別,一方面來自于捷克本身對自身屬于“歐洲”一部分的身份認同,而很多英國人則并不認為英國屬于歐洲;另一方面它來自于捷克對歐盟的經濟利益需要。除了市場依賴之外,根據歐盟發布的數據,捷克自2004年加入歐盟以來,十年內共向歐盟繳納3428億克朗,而從歐盟預算獲得的資金則是6762億克朗。因此,十年內共有3334億克朗(按當時匯率,約合167億美元)的凈收益。而英國則長期糾結于向歐盟繳納的費用過多。捷克的疑歐主義源于小國心態下被“外來大國”控制的擔心。英國脫歐之后,捷克政府對總統澤曼的說法表達了否定意見,表示捷克不會舉行脫歐公投。這一方面是由于捷克法律上對全民公決缺少規定;另一方面是由于英國脫歐公投之后陷入的尷尬境地以及可能帶來的嚴重損失或許給了捷克人一個嚴重警告。

猜你喜歡
捷克
捷克Helf?tyn城堡重建
捷克驅逐兩名俄外交官
捷克阿莫斯小學
我的捷克朋友
《紅樓夢》年畫在捷克
獨立20年來捷克與斯洛伐克社會發展的異同
20年后捷克與斯洛伐克各界對聯邦解體的反思
捷克總統選舉有望引發新氣象
收放自如
捷克確定選舉日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