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教研課中影響練習密度的因素探討

2017-02-22 20:24董水軍
關鍵詞:練習密度體育課

董水軍

【摘要】 體育課的練習密度是衡量一堂課效果的標尺之一,體育斧頭幫給他們首先需要了解影響課堂密度的一般因素。在教研活動的過程中,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精心預設,并做好場地等準備,同時在教學中要防止為了學生主體地位的實現而放棄教師的激勵與主導作用。

【關鍵詞】 體育課 練習 密度 精心組織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11-122-01

0

體育課的練習密度是我們需要切實關注的問題,練習密度恰當才能發揮最佳運動效果,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目前體育教研中,我們發現課堂密度的問題關注的人不少。教研課與一般體育課在本質上是相同的,但由于評獎等人為因素的參與,教師反而易導致課堂密度的失控。一般而言,影響課堂密度的因素有:

1.學生的參與度

學生練習的參與度是影響練習密度的重要原因。每一項練習,教師不能期待學生自覺地去完成,應該通過一些有效的激勵手段刺激學生的參與熱情,比如通過兩人比賽、定時定數完成任務等。

2.運動強度

一堂課不能簡單地以密度大小來評價優劣,應該結合運動強度綜合評價,這才是科學合理的。一般來說,跑類的課都是運動強度較大,相應的練習密度就應偏??;球類和技巧類的課偏技術性,練習密度應該偏大,運動強度可以較小。強度大的時候可以通過減少練習次數、拉大休息間隔時間等手段來降低教學環節的練習密度,只有綜合考慮分析問題,才能科學合理地實施課堂教學。

3.教師的預設情況

總練習時間是有單次練習的時間與練習的次數來決定的,教師只有事先對單次練習時間進行計算,才能合理地安排練習的次數,從而有效預設練習密度。

以籃球傳球練習為例,當氣溫低的進修,上肢與手指的準備活動時間應該適當增加,練習密度就會受影響。對于場地,教師也應該事先踏看是否有積水、周邊有否干擾因素,學生練習前的狀態如何,他們對于這項活動是否有興趣。準備越充分,課堂密度就容易控制些。

4.教師對練習時間的掌控

教師對練習時間的掌控能力也是影響練習密度的因素之一。這里的練習時間分別為各個環節的練習時間和單次練習時間。教師要對每個教學環節的練習時間做到心中有數,課堂進行到哪個環節應該是多少分鐘,進行某個練習應該用時幾分鐘,這些都應該在教案預設時做到準確預估。

一、教研活動中體育課密度的影響因素

日前,我校舉行了體育教師的多次教研,筆者認真觀看了各位參賽選手的教學設計與教學實錄,找出以下影響運動密度的原因:

1.課前預設不夠

課前預設包含兩方面的內容,首先學會解讀教材:要了解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教學重難點是什么?根據教學目標再來選擇適合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這一點常常得以重視,但是解讀學生的一個環節常常被老師們忽視,學生的認知水平是怎樣的,他們的喜好是什么,有沒有特殊的學生等等都應該在課前進行細致了解。

教學中由于教師對學生已有認知水平不慎了解,擔心學生的理解能力,花費大量時間用于重復講解,占用了學生練習的時間,影響運動密度。例如四年級學生在學習雙手拋大球的練習中,有位教師想通過“跨下傳球”小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能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她精心繪制了游戲規則的掛圖準備讓學生自己看圖學做,但由于不放心,她在學生看完掛圖后又認真地講解、示范了一遍,等小游戲做完,時間已經過去了近7分鐘,占用了主教材的時間段,造成前松后緊的教學節奏。

2.課前準備不足

教師由于課前過于緊張、忙碌,忽視了對器材、音響的檢查,導致上課時音樂不響、器材殘缺,影響正常組織教學,再加上臨場的經驗缺乏,讓他們慌了陣腳,不能快速找到應急的措施,耽誤了學生練習的有效時間。舉個例子來說:一名女教師在學生做準備活動時由于音樂沒有響,她就放下學生不管,一人蹲在地上調試音樂。等了好一會兒她才站起來用口令帶著學生做操,可是剛做了三節操,她又跑過去繼續調試音樂,非要和音樂配合起來才算完成自己的預期目標。這種走形式、教條的教學思想要不得,試問,沒有音樂伴奏的準備活動操就不能進行了嗎?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一些教師在課改的過程中學到的只是淺表的熱鬧形式,而并沒有深刻意識“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3.隊形調度低效

隊形調度要講究科學,簡易、合理、自然、巧妙的隊形調整可為學生練習贏得大量的時間。例如:一位教師教授的內容是后滾翻,全班四列橫隊站立共52名學生,練習前她的講解示范和學生墊上滾動體驗用去了4分鐘,隨后利用四張墊子讓學生分為四組依次排隊練習后滾翻,每隊13個學生,每人練習一次共用去了3分鐘,毫無意義的隊形移動浪費了時間。

4.自主練習調控不足

目前自主學習的環節日漸成為模仿的熱點。比賽中有不少選手采用了學生自我練習的嚇節,但選手由于缺乏組織管理拘調控方法,反而落了個負面效應。例如:在后滾翻教學中,某敦師設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環節,當學生們興奮地拿出墊子下均圖解及口訣時,大家七嘴八舌,熱烈討論,而這位年輕的教師不懂得調控學生的藝術,被突如其來的“學生熱情”所嚇倒,無論他怎么組織、怎么吆喝,學生依然滔滔不絕地“研討”,不得已拉下臉,高起嗓門嚴肅紀律,這場“自主學習”就這樣毫無結果地草草收場,這樣的“自主”既耽誤了時間,也影響學習的效果,是一種“走形式的自主學習”。

除上述因素要引起重視外,教師制定教學練習密度,還要根據自己所制定的組織教法,針對每項具體教法措施,要逐個親自體驗(或指定的中等水平學生),同時記下時間,全面然后結合對象特點和場地器材條件,決定每項練習次數,將一次練習時間乘以該項教材總的時間,所得的商是該次課的練習密度。

[ 參 考 文 獻 ]

[1]張亞樂.淺談學校體育場地器材的管理[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2]楊重飛.論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的關系[J].當代體育科技.2016(23).

猜你喜歡
練習密度體育課
可有可無體育課?不!必須有!
體育課上的“意外”
討厭的理由
淺論“適性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耐久跑教學
論小學數學教育的方式方法問題
“導——展——練——評”課堂教學模式之我見
“密度”練習
密度的應用趣談
密度的不變性與可變性
老師,我喜歡你,這是愛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