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韻書香醉游人

2017-02-23 07:57高玉恩
遼海散文 2017年1期
關鍵詞:岳麓書院講堂書院

高玉恩

雅韻書香醉游人

高玉恩

高玉恩

中華詩詞學會、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撫順市詩詞學會理事,順城區作協副主席。從事文學創作30余年,與他人合著散文集 《鼎足集》、詩集 《合璧集》,著傳記文學《常勝將軍安費楊古》。在國內報刊發表詩文 500多(首)篇,其作品獲“中國散文精英獎”“中華詩詞精英獎”。

北宋開寶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創建岳麓書院,屈指算來,已有千余年歷史。這是一座極具人文氣息的中國古代書院,它充滿著青春與活力,作為湖南大學的人文學科教育基地,依然發揮著春風化雨、教書育人的光榮使命,這在世界教育史上不能不稱為一個奇跡。

復活一座古代書院,讓它的生命血脈得以延續,使其嬗變成今天的一座名牌大學,又不失為旅游中的一處勝跡,這不能不讓我們欽佩湖湘人的獨具慧眼與遠見卓識。如今,我從遙遠的關東,懷著一種渴慕、一種謙恭、一種好奇之心來拜訪這座神秘的千年學府,心情亦格外興奮。

岳麓書院坐落在長沙岳麓山東側山坡下,就在湖南大學校園內。書院前臨湘江,后枕名山,四周林木蔭翳,環境幽靜清雅,是一處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圓融的風水寶地。書院坐西朝東,占地2.5萬平方米,由書院、孔廟、園林三大部分構成,各部分又巧妙連接,合為一座格局完美、氣勢恢宏的古代建筑。游罷,你才能真正領略中國古代高等學府的風韻。

中軸線上的書院,有四進院落,層層遞進,逐級升高,給人深邃、莊重的感覺,有如人類學習進步的階梯。書院由外向內依次有:前門、赫曦臺、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最先迎接我們的是古樸素雅的前門,上懸“千年學府”匾,為歐陽詢筆意。門柱有聯:千百年楚材導源于此,近世紀湘學與日爭光。前門里是赫曦臺,上履單檐青瓦古亭,臺左右有白色墻壁,壁有個巨幅奇字:福和壽,臺供學生觀戲、表演、游息之用?!昂贞亍币辉~出自屈原《離騷》,赫是紅色,曦指朝霞,此臺原建于岳麓頂,為觀日臺。當年朱熹應書院山長張栻之邀來此講學,清晨一起登山觀日出,后來山頂之臺荒廢了。清乾隆年間,山長羅典在書院前建此臺,又經道光時,山長歐陽厚鈞將此臺易為今名,以紀念朱、張二位理學大師為書院做出的卓越貢獻。臺上游人很多,因六月是畢業前夕,最多的是將要離校的學生,他們皆頭戴博士帽,身著禮服,說說笑笑拍照留念。

走下赫曦臺,穿過一進院落,就來到花草盈盈、綠木簇擁的書院大門前。大門白墻黑瓦,單檐涂紅,硬山頂,五開間建在數級臺階之上,讓人有仰慕之感。門額高懸宋真宗正楷金字“岳麓書院”,顯得極為厚重。門側對聯白底黑字:惟楚有材,于斯為盛。這決不是虛夸,從書院走出的風云人物,學人達士不計其數??缛氪箝T,隔院與二門相望,似覺一股書香伴著花木芬芳撲面而來。二門為五間單檐懸山,中間開三洞門,左右各辟過道與兩側的教學齋、半學齋相連。門額上懸“名山壇席”匾,兩側有“納于大麓,藏之名山”聯。進入二門,走過天井草坪,即進入書院的核心部分——講堂。講堂五開間,方整莊嚴,四周白墻,中間有抱柱六根穩穩撐起知識的殿堂。講堂正中,設有一米高的長方形木制講臺,漆光閃亮,中間有一幾,兩旁各設紅木雕花座椅一把,這是為紀念歷史上朱熹同張栻同臺會講而設。

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大理學家朱熹受山長張栻之邀專程從福建來此講學,切磋學術展開“中和之辯”,二人一見如故,嘗論《中庸》之義,三晝夜不能舍。朱熹在岳麓、城南兩書院講學二月余,引得四方學者云集,以至有“一時輿馬之眾,飲池水立涸”之盛況。講學期間,兩人又同游衡山,寫了許多詩作相互酬答。這段“朱張會講”活動,史稱“朱張嘉會”。27年后,朱熹知潭州荊湖南路安撫使要職時,又一次到長沙。在任期間,擴建了書院,建立了補助貧寒學生制度,并以65歲高齡來到書院講學,使湖南務學讀書之風大倡。岳麓書院經朱張兩位大師治教,進入鼎盛時期,名揚海內外,享有“瀟汀洙泗”之譽,也培養了一大批經世人才,僅《宋元學案》所列“岳麓諸儒”就有33人之多。

講臺后為木質屏風,上面嵌刻張栻撰《岳麓書院記》,其內容為書院培養人才的指導思想。當時書院是導師制,教學方法以學生自學為主,強調“學、問、思、辯”,提倡精讀和博學相結合。同時,也注重學生品格培養,這里的齋名、匾聯都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對今天的學校也不失是好的借鑒。講堂上的“實事求是”“學達性天”“道南正脈”三個醒目大匾就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1917年,湖南工專遷入岳麓書院合并辦學,校長賓步程撰寫了“實事求是”作為校訓掛于講堂檐前。毛澤東在1916-1919年間,曾三次學習求教,寓居半學齋。1937年,他曾題“實事求是”為延安抗日軍政大學校訓,在后來的革命生涯中,成為毛澤東思想體系的精髓要義。與大匾生輝的還有堂柱上的許多楹聯,盛贊書院之影響,人才之重要及治學之方法。其中有“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千年學府傳于古;人因道立,道以人傳,一代風流直到今”,將人與道、院與山之辯證關系說得再透徹不過了。

這里人才濟濟,群星璀璨,走出過許多叱咤風云的國之精英:王夫之、曾國藩、左宗棠、蔡鍔、蔡和森……書院不但是歷史人物成長的搖籃,就是在今天,仍是大學生砥礪自己成才的圣堂。循著先賢足跡,手撫宏柱聯語,仰望一塊塊閃著光輝的名匾,深感中國古代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仿佛置身無邊無際的花海,汲納的是令人陶醉的幽香……

由講堂后壁出門,進入書院的第四進院落。院前左右有造型別致的 “擬蘭亭”“汲泉亭”,依亭兩側的碑廊沿緩坡而上,便是巍然高聳,古色古香的御書樓。御書樓乃書院圖書館,樓五開間,三層翹角重檐歇山頂,脊上設坐獅和鐵劍,吻為琉璃飛龍,氣勢宏偉。三層檐下懸“御書樓”大匾乃朱熹手跡,似乎在告訴來者不要忘記:治學之道,明理為先,明理之路,莫忘讀書。樓門柱上有對聯分外醒目:圣域修文,前有朱張講壇,宋清宸翰;名山汲古,上藏三墳五典,諸子百家。由聯語可知,書樓里藏有中國古代重要典籍等圖書5萬余冊,十分珍貴。但更可貴的是,這些圖書不像博物館的文物那樣,僅僅是展品擺設,而是供本校師生研讀使用的。這正體現了《岳麓書院藏書記》中“書不貴能藏,貴能讀”的理念。

文廟在書院左側,自成體系。尊孔、敬孔、汲取孔學精華,是古代書院乃至當代大學不可或缺的思想,正基于此,孔廟是書院必備建筑。文廟由照壁、孔子像、大成門、大成殿及兩廡構成。大成殿是文廟文體,采用黃色琉璃瓦,藻井天花,雕龍畫鳳,其規格享有皇家禮儀,可見國人對這位儒家學派祖師爺的尊崇。又因其為“萬世師表”,孔子總享有古代書院最高禮遇。走進大成殿,見正面壁上有圣人木刻像,峨冠長袍,像上高掛金龍鑲邊、“萬世師表”金字匾,像下有供幾供器供品。仰望仁愛智慧的孔子,仿佛在誨人不倦地教我:“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溫故知新”“不恥下問”縈繞在我的耳畔。

經過御書樓前的過道、跨進月亮門,就來到別有洞天的古式園林。不知誰人盡施妙藝,將蘇州造園法移至此,集山水與人文之奇秀于一園。有石泉之剛柔,有花木之爛漫,有亭廊之雅韻,有蟲鳥之歌吟……正所謂取河山之勝,巧于因借之妙,又能因四季萬千之變幻。于此亭間一憩,既可賞景悅心、修身養性,又能讀書入境、助人開悟——在此讀書,豈非人生之幸之樂之福也?

其實,岳麓書院就是一本無限豐厚的大書,光熱不盡的寶庫,足可以讓我們細讀一生,研究一生,受用一生。

責任編輯 潘 石

猜你喜歡
岳麓書院講堂書院
立足“和合講堂” 開展“和融黨建”
紅領巾,好榜樣!
擔負時代賦予岳麓書院的新使命
千年學府
岳麓書院舉辦己亥年祭孔大典
關于書院認識的誤區
本來未來:千年書院的精神和靈魂
清代河北書院的地域分布特征
岳麓書院樂教傳承演變性初探
DV校園 數彩講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