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效能護理干預方式對急性心肌梗死PCI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2017-02-23 13:39莊英
醫學信息 2016年35期
關鍵詞:自我效能急性心肌梗死生活質量

莊英

摘要:目的 研究自我效能護理干預方式對急性心肌梗死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提高患者對追求健康能力的信念,提高治療的依從性,達到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方法 選擇我院心內科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接受急診PCI手術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采用急診PCI術后常規護理方法,實驗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配合自我效能干預措施,記錄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焦慮評分量表(SAS)、抑郁評分量表(SDS),自我效能評價量表(GSES),西雅圖心絞痛量表(SAQ)評分。結果 兩組患者干預前SAS、SD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焦慮與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自我效能評分高于對照組,生活質量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自我效能護理干預,可明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PCI術后患者的自我效能,顯著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自我效能;生活質量

近年來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與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肌梗死發病率急劇上升,且日趨年輕化,急診PCI已廣泛應用于臨床,是應用機械的方法直接開通閉塞的冠狀動脈,是恢復冠脈血流最直接、最有效的再灌注療法之一,解決了冠狀動脈血管腔狹窄,從而改善心肌血液供應,但并不能消除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的病理過程,心血管事件的危險因素并沒有根除,PCI術后應注重二級預防,尤其是健康行為的改善,醫護人員如何做好患者術后管理,減輕冠心病患者心理負擔,提高生活質量,為廣大醫護人員面臨的問題,且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這一概念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AlbertBandura)1977年首次提出的,近年來,越來越多被應用于疾病的研究,自我效能是個體對自己能力的期望,自我效能是預測健康行為與維持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行為改變過程中起關鍵作用[1]。

本文通過對心肌梗死PCI術后患者實施提高自我效能的干預,以期提高治療的效果,進一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質量,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用抽樣法,選擇2014 年9月~2015年12月,我院心內科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接受急診PCI手術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神志清楚,無溝通障礙,愿意參加本研究;②已接受急診PCI術和術后健康指導;③患病期間親屬為其主要照顧者。排除標準:有嚴重的精神疾病、認知障礙和言語障礙的患者;出現嚴重并發癥和其他合并癥。其中男56例,女24例;年齡35 ~84(51.6±8.9)歲,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采用急診PCI術后常規護理方法,主要是基礎護理,生命體征監測,并發癥的觀察及預防等。實驗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配合自我效能干預措施,干預時間為PCI術后至1個月。班杜拉[2]對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可以通過以下三條途徑來培養自我效能感:增加個體對成功的體驗;增加替代性經驗;語言說服。首先我科護理人員集中學習班杜拉的有關自我效能理論,制定增強自我效能的方案和路徑,對患者的認知能力、遵醫行為和健康生活方式進行干預,以期達到預定效果。①增加成功的體驗[3]: 根據研究的目的及患者的不同飲食習慣、生活活動方式、服藥情況等制訂行為目標,研究者定期檢查目標完成情況,及時完成的給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勵其向更高的目標努力。②增加替代性經驗:借助已經形成良好健康行為、恢復良好的病友的成功經驗,以現身說教的形式,利用每周的院內健心俱樂部活動,組織患者進行經驗交流,使患者達到較好的自我控制,從而提高自我效能。③語言勸說:通過指導、建議、解釋及鼓勵等來改變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在護患溝通中,語言要通俗易懂,態度要親切誠懇,對于患者的問題耐心解釋,并使用肯定性的語言"你一定行""你能做好"等鼓勵患者,幫助其樹立信心。

1.3評價指標 通過問卷或談話調查方法收集兩組患者的信息?;举Y料調查表:自制調查表,內容包括:患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程、有無醫保、家庭收入等。

采用焦慮評分量表(SAS)評價患者的焦慮程度,抑郁評分量表(SDS)評價患者的抑郁程度,評分越高提示患者焦慮及抑郁程度越嚴重[4]。

采用自我效能評價量表[5](GSES)評價患者的自我效能,GSES 共包含10 個項目,共有10個條目,采用4級評分,總分范圍10~40分,得分越高則自我效能越強。

采用西雅圖心絞痛量表(SAQ)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SAQ 包括5 個因子19個條目,總分100分,評分越高的患者其生活質量及機體功能狀態越好[6]。國內外應用表明此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信度、反應度[7]。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 中文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配對t檢驗和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組內和組間差異;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干預前后SAS、SDS 評分量表比較見表1,觀察組與同組護理干預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護理干預后比較,P<0.05。

2.2兩組護理干預前后GSES評分量表比較見表2,觀察組與同組護理干預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護理干預后比較,P<0.05。

2.3兩組護理干預前后SAQ評分量表比較見表3,護理干預后,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P<0.05。

3討論

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急診PCI水平的提高及醫學模式的轉變,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大幅下降,但僅以死亡率作為研究的指標已經不能很好的評價其治療效果,研究表明,冠心病是一種行為相關性疾病,手術治療只是治療的一部分,術后良好的健康相關行為是確保手術效果、提高生活質量的主要因素[8]。由此,生活質量作為對患者健康狀況評價指標在冠心病的治療中日漸顯著。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容易對自己控制和抵御疾病的能力產生懷疑,產生消極情緒,造成患者失落、悲傷或焦慮。

通過本研究,自我效能干預措施,觀察兩組患者結果,觀察組焦慮與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自我效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生活質量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自我效能護理干預在急性心肌梗死PCI術后應用可明顯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顯著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可引導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讓患者更新觀念、提高保健意識,提高患者對追求健康能力的信念,獲得更強的自信心,提高治療的依從性,達到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1]黃曉莉,秦呈婷,丁飆.心源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19).

[2]阿爾伯特·班杜拉著.社會學習理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3]熊楚梅,蔣萍,何瓊,等.基于臨床路徑的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圍手術期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28).

[4]張澤萍,李艷紅,張存良.60例冠心病患者心理狀態分析[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1,9(04):306-307.

[5]王才康,劉勇.一般自我效能感與特質焦慮、狀態焦慮和考試焦慮的相關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0,8(3):56-67.

[6]劉呈宇,董波.西雅圖量表評價中藥復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3(4):514-515.

[7]李堅.西雅圖量表對冠心病患者生存質量的評價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4,5:2880.

[8]尹衛華,曹翠吾.護理干預對冠脈搭橋患者術后健康相關行為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6):67-69.

編輯/丁一

猜你喜歡
自我效能急性心肌梗死生活質量
延續護理干預對出院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
健美操比賽中運動心理之自我效能
大學生網絡學習拖延與自我效能和自我調節
自我效能感在職業學校學生科技創新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膳食纖維制劑對老年便秘患者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醫辨證治療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