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輔導員自覺履行立德樹人使命的現實意義分析

2017-02-23 08:44劉省紅李勇
文教資料 2016年30期
關鍵詞:高職輔導員現實意義立德樹人

劉省紅+李勇

摘 ? ?要: 目前,高職院校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存在一些問題,而輔導員在立德樹人教育方面也有不足之處。本文分析學生主要存在的思想問題及輔導員德育工作出現的主要問題,并提出工作機制探索,對輔導員立德樹人使命的現實意義進行分析。

關鍵詞: 高職輔導員 ? ?立德樹人 ? ?現實意義

高職院校教育是當今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教育等級結構當中仍屬于較低層次。近年來,由于高校不斷擴招,導致高職院校生源素質無論在知識水平上還是道德水平上,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再加上現在學生大多為“90后”獨生子女,自我意識很強,接受不同文化理念和新媒體快餐文化的浸染,使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狀況存在一些問題。

一、高職院校一些學生的思想弱點

1.自我中心,個性張揚,抗壓能力差。

目前新生代學生,個性、自由是他們最看重的,在張揚個性的口號下掩藏了很多浮躁、自我中心的黑暗因子。一些人表面上看起來青春向上、充滿激情,但內里存在相較本科生而言的自卑,深知自身學歷水平和素質能力的限制,使他們在將來就業中面對巨大競爭壓力。有些學生面對壓力時沒有正確緩解和消化,可能會用更加放任、無懼的方式展現自己,甚至用一種錯誤的行為“出風頭”、“博關注”,盲目激進,影響正常生活。

2.不注重長遠提升,功利化、世俗化思想明顯。

高職院校學生相較本科生而言,在知識水平上本身就存在差異。甚至一些高職院校學生不愛學習,秉持“讀書無用論”,還有學生從剛入學就開始從事各種社會兼職。但是他們選擇兼職更多的不是為了個人能力提升,僅僅是為了賺錢,在兼職過程中受到一些低素質人群的帶動,變得功利化和世俗化,只看到眼前利益,忽視自身長遠發展和提升。某些同學互相攀比,言談舉止非常世俗和短淺。

3.自我管理和約束能力差,作風慵懶。

一些高職學生自律性水平較低,再加上對學習不重視,出現上課遲到、早退、曠課現象,紀律渙散,集體意識淡薄。一些同學從思想上不重視紀律,覺得這都是個人行為,與集體無關,甚至有些同學在宿舍熬夜游戲、上網,干擾其他同學正常休息,但絲毫不以為意,覺得是自己應有的自由。不愿聽老師的教育,不愿受規矩的束縛,自律性較差。

二、加強高職院?!傲⒌聵淙恕钡闹匾?/p>

1.是整個社會不斷進步的需要。

“有德有才是人才,有才無德是禍害”。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立德樹人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輸出給社會的是一群素質水平低下的畢業生,無疑會給整個社會拖以負累。人才應該全面發展,加強道德修養,提倡立德樹人,才能促進個人素質發展,成為社會需要的專業型人才。

2.是高職院校不斷發展的需要。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要深化教育領域改革,促進教育事業快速、平穩、優良發展。高職院校在高等教育結構中就屬于較為落后的層次,在教育質量和學生素質方面確實存在很多難題。但是高職院校要想發展,要想在教育機構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須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提高教育質量,才能在日新月異的發展中立于不敗之地。

3.是學生素質不斷提高的需要。

教育的本質是把人培養成社會人的過程,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激發學生內在積極性,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只有立德,才能使學生成長為一個真正的人,一個勇于擔當、有益于社會的人,這也是高職院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來看,高職院校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還是高校輔導員,輔導員在“立德樹人”當中起到直接又巨大的影響。輔導員跟學生的接觸時間最長,關系最為密切,相比專業課老師,輔導員可謂學生生活和精神上的導師。因此,“立德樹人”的重任和使命落到輔導員肩上。但就當前形勢來看,一些輔導員的工作重心偏離思想德育工作,忙于應付細碎煩瑣的班級管理事務,高職院校輔導員的“立德樹人”使命存在不足之處。

三、高職院校輔導員“立德樹人”工作存在的問題

1.日常事務繁雜,工作重心偏離思政教育主線。

輔導員是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中堅力量,但是現在由于高職院校管理體制等原因,輔導員扮演多重角色,大部分時間忙于應付班級管理和學生日常管理的各項事務,整日忙于查寢室、查衛生、查紀律,還有很多其他部門的配合工作,如教務上匯總成績,安全上宣傳教育,就業社團指導,心理疏導,黨團建設,工作非常繁雜,有的輔導員一個學期下來,都沒有時間找班級同學談談心,了解學生情況,工作重心明顯偏離思政主線。

2.部分輔導員能力素質欠缺,對德育工作不夠重視。

隨著高等院校不斷擴招,對一線輔導員的需求不斷加大,大多數輔導員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自身思想觀念不夠成熟,社會閱歷和素質修養相對欠缺。一些輔導員面對如此繁雜的工作,效率較低,無比頭大。由于工作經驗相對缺乏,一些輔導員并不重視對學生的品德教育,工作僅停留在“不出事”、“別惹麻煩”的層面上。甚至個別輔導員自身素質也有待提升,不能給學生樹立榜樣,以身作則。

3.部分輔導員職業規劃混亂,致使工作產生惰性。

輔導員在高校的地位比較尷尬,具有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雙重身份,工作內容混雜、不明確,工資待遇一直比不上其他管理崗位,更別提專職教師。在職位晉升和發展上,部分輔導員看不到希望,致使工作產生惰性,或者有些輔導員開始“另謀出路”,轉向其他崗位,對當前工作并不在意,一心忙著個人發展。

4.局限于傳統宣教方式,沒有深入了解學生群體。

目前一些輔導員的德育工作還是停留在講道理、立規矩層析上,前文分析過,當下學生個性突出,不喜歡拘束,不愿意聽別人講大道理,輔導員苦口婆心的教育,一些學生聽不進去。而且一些輔導員的思想認識沒有與時代接軌,不了解當下學生的心理狀態和興趣愛好,致使“代溝”加大。

四、高職院校輔導員“立德樹人”工作機制探索

1.優化輔導員隊伍,發揮骨干帶頭作用。

從輔導員自身來講,要不斷提升個人修養、素質,樹立堅定的信念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工作能力上,嚴格要求自己,妥善處理不同種類的工作,積極參加各類培訓、學習課程,建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職業素養。在工作態度上,應從內心重視對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培養,主動關心、了解學生思想動態,針對學生特點加以引導,定期找同學談心,不斷探索與學生的溝通方式與教育方式,做到育人于無形之中。

從高職院校層面來講,學校應重視輔導員的選拔和培養工作,對新入職輔導員進行崗前培訓,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效率。另外,學校應該建立更加完善的崗位管理機制,把輔導員從“萬金油”的困境中解救出來,使其回歸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線上,明確輔導員崗位的晉升機制,使更多一線輔導員看到職業前進的希望,從而激勵其更積極盡心地投入到“立德樹人”教育工作當中。

2.課堂教育與言傳身教相結合,化教育于無形中。

傳統思想政治教育課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通過課堂學習引導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輔導員應充分利用自身與學生對接的機會,通過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將正確的信念植根于學生的理念之中。比如,輔導員每天按時來到教室,才能更好地給學生灌輸不遲到、不曠課的紀律觀念;上課時要求學生認真聽講,不玩手機,輔導員開會的時候做到手機靜音,專心開班會。讓學生感到輔導員是跟他們站在一起的,我們共同成長,嚴于律己。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第一時間想到找輔導員解決遇到的困難,化解心理上存在的困惑,同時輔導員才能了解學生內心真正的想法,用愛感化教育。

3.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促進學生自我管理。

外部管理始終是一種壓力和制約,只有學生內心真正認同了,內部產生的動力才是真正前進的力量。高職院校學生身心發展已基本成熟,具備一定的認知分析能力和思維判斷能力,具備自我教育智力條件。因此,在德育方面,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充分發揮學生會、班干部等學生團體管理的力量。學生通過參與管理,更內化良好道德品質的重要性,同時,鍛煉自己為人處世、溝通協調的能力,甚至可以通過管理工作與將來的職業規劃結合起來,提高就業競爭力。

4.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塑造良好的道德氛圍。

良好的校園文化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對高職院校德育工作起到促進和幫助的作用。優美的校園環境、干凈整潔的宿舍、先進高端的實驗設備,都讓學生更愿意投身于學校學習當中。除了物質環境方面的建設,人文環境也很重要。學??梢苑e極開展第二課堂,舉辦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如“從身邊小事做起”、“愛老、尊老、敬老”、“宿舍文化節”等,都可以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參考文獻:

[1]左超.論“立德樹人”理念在大學生日常管理中的運用[J].人力資源管理,2014,4.

[2]李賀.高職院校輔導員立德樹人的方法與途徑研究[J].教師,2016,1.

[3]崔為娜.高職院校輔導員立德樹人工作機制探索——與愛同行,用心感化[J].商,2013,3.

[4]袁耀梅.堅持立德樹人不斷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J].黑河學刊,2014,9.

本文系2016年湖南省高校輔導員骨干專項課題《立德樹人宗旨下的高職輔導員育人方法與途徑研究》(編號:16F23)課題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高職輔導員現實意義立德樹人
村志在鄉村文化承傳中的現實意義
高職輔導員在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探究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高職輔導員企業文化傳導模式研究
《怦然心動》的情感與現實意義
思索《鯢魚之亂》生態危機的現實意義
淺談對臺文化統戰的現實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