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協同護理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圍手術期的療效評價

2017-02-23 11:05熊晶
醫學信息 2016年35期
關鍵詞:協同護理冠狀動脈效果

熊晶

摘要:目的 探討協同護理應用于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圍手術期的臨床療效評估。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2月~8月收治的160例冠狀動脈介入手術治療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患者及其家屬共同商量,采取自愿選擇形式分為觀察與對照兩組,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協同護理,對比分析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住院期間不良事件發生率、再住院率觀察組均較對照組明顯降低。結論 協同護理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圍手術期應用的效果顯著,在臨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關鍵詞:協同護理;介入手術;冠狀動脈;效果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ü谛牟。┦桥R床上常見的慢性疾病,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患者需要長期接受治療[1]。隨著近些年臨床診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療(PCI)適應證的不斷擴大,但畢竟PCI是一種創傷性的治療措施,且不可避免地發生各種不良反應,甚至造成死亡;致使患者普遍都心存憂慮、恐懼,甚至不配合治療,迫使護理工作不得不采取新對策;結合近年來各大醫院應用協同護理所取的顯著成效。我科自2016年2月經醫院批準同意開展協同護理模式,協同護理是建立于責任制護理基礎上發揮患者與家屬主動參與健康護理的能力[2],對比研究了協同護理與常規護理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圍手術期患者的護理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2016年2月~8月我院160例進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圍手術期患者,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采取自愿選擇形式;對照組患兒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齡在28~76歲,平均年齡(49.26±5.89)歲;疾病類型:急性冠脈綜合征28例 ,陳舊性心肌梗死25例,心絞痛7例;觀察組患兒100例,其中男61例,女39例,年齡在26~80歲,平均年齡(50.65±2.91)歲。疾病類型:急性冠脈綜合征42例,陳舊性心肌梗死33例,心絞痛25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婚姻狀況、病程、治療方式、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 ①符合WHO冠心病診斷標準,經PCI的患者;②無其他嚴重并發癥和合并癥;③無精神疾病,無嚴重意識及認知障礙,神志清晰、精神良好,生活基本自理,能積極配合治療,自愿參加本研究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排除標準 ①患者伴有嚴重出血、不能長期耐受抗血小板治療的患者;②肝腎功能障礙、肺功能不全者;③精神疾病患者。

1.4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健康教育,包括生活指導、基礎護理、個性特點的評估、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康復鍛煉及出院指導等措施。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的護理基礎上采用協同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4.1術前護理

1.4.1.1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首先與患者實施實質性訪談,在結合訪談結果的前提下講解協同護理的方法,與患者及其家屬建立相互信任與相互協同的關系。

1.4.1.2健康教育 大部分患者對手術不認知,對手術有恐懼感,精神緊張。針對患者出現的憂慮,恐懼,疑問等心理;結合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的功能要從單純護理轉向護理、預防、康復和保健綜合型護理[3],我們采用了協同護理健康教育,包括:告知醫院設施、各種相關知識講解、疾病的病因、誘因、用藥方法及注意事項、飲食指導、活動與鍛煉的方法、疾病的預防、自身護理等方法,確保了健康教育的完整性、準確性。在進行具體健康教育時要注意:提高患兒主觀能動性,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讓患者及其家屬共同參與進來、共同探討,使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家屬予以理解并積極配合治療。

1.4.1.3術前康復護理 做好手術前的準備, 訓練患者臥床, 二便排泄方式, 適時地翻身方法, 介紹術中配合的要點,指導患者臥床時肩部、 軀干、 四肢被動或主動活動方式及示范,指導術后飲水量及正常進食的重要性。

1.4.2術中護理

1.4.2.1術中應配合醫生,指導患者有效的咳嗽和使技術:如緩慢的深呼吸等。并給予心電監護及血壓監測,觀察注入造影劑時有無低血壓、心動過緩、室性早搏、心肌缺血、缺氧等癥狀,如持續時間長,配合相應處理[4]。

1.4.2.2關心體貼患者,協助患者仰臥于導管床上,擺好體位,保持靜脈滴入通暢,連接好心電監護,電極片不要放在心尖部,以免發生心率失常時除顫不方便,耽誤搶救;同時備好各種搶救設備及搶救藥物。

1.4.2.3心理護理 詳細告知患者及其家屬術后可能出現的正?,F象及意外情況,取得患者本人及家屬的理解,并且部分患兒為局麻下完成手術,神志清醒,對于醫護人員的言談舉止十分敏感,尤其對刺激性的語言和聲音更是在意,由責任護士全程陪護,主動詢問患者有無不適,分散患者注意力,在不影響手術的情況下,及時將手術進展情況告知患者,以便消除患者的陌生和焦躁。

1.4.3術后護理

1.4.3.1常規護理 常規給予心電監護、強化抗凝藥物治療、穿刺部位的護理及常見并發癥預防護理措施(如:拔鞘綜合征的預防及護理),指導出院遵醫囑用藥,術后定期復查血小板聚集試驗、血常規、肝功能等生化指標。6個月后復查冠脈造影,了解支架內狹窄情況。重視飲食營養的指導,幫助患者認識到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的重要性;此外,心理指導也不容忽視,指導其保持樂觀的心理和精神狀態,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1.4.3.2心理護理 術后醫護人員全程陪護到病房,此時患者迫切想知道手術結果,擔心體內支架放置是否成功、 是否會再狹窄等而導致和加重心理障礙。護士及時向患者傳達良性信息,告知手術已順利完成,并有責任專業護士進行護理,告知患者持續心電監護對預防早期術后并發癥至關重要,注意觀察患者的表情,如有皺眉等痛苦表情或患者主訴胸悶、 胸痛時,及時記錄血壓、 心率、 心律。及時報告醫生,分析處理,消除患者煩躁情緒,增加與患者家屬之間的溝通交流,鼓勵親朋好友與家屬給予患者更多的情感支持。

1.4.3.3運動康復 術后活動應循序漸進,可以正?;顒?,從輕工作逐漸過渡到較重工作,活動內容可堅持游泳、步行、慢跑、慢速跳舞、騎車、打太極拳等[5]。加強自我管理和,觀察血壓和心率,以感覺不疲勞、舒服為原則。運動要量力而行,長久堅持。

1.4.3.4合理飲食 術后飲食須低鹽(食鹽限制在5~6 g/d)、 低脂、低膽固醇,少進甜食,不進食肥肉和動物內臟、蛋黃,可進食豆類食品。適當限制飲食量,可以少量多餐,不可飽餐,多食新鮮水果和蔬菜[6]。

1.5觀察指標

1.5.1遵醫行為 采用 Morisky 遵醫行為問卷[7]評定,包括4個條目,選定“是”(0分)或“否”(1分),總分值4分,得分越高,遵醫行為越佳。 對于住院期間遵醫囑堅持服藥,定期復查,積極配合治療則評定為遵醫行為;對于住院期間因自身原因不能按時服藥或不按醫囑服藥,尚能定期復查或不能定期復查則評定為不遵醫行為。

1.5.2不良事件發生率、再住院率及護理滿意率的比較 采用電話、家訪與門診隨訪方式定期隨訪6個月,比較兩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再住院率及護理滿意率的差異。

1.4統計學方法 研究中所用軟件版本為SPSS 19.0,對涉及的計量數據進行統計時,選(x±s)代表,對涉及的計數數進據行統計時,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 Morisky 遵醫行為評分與遵醫行為率比較 護理前(即入院時),兩組患者Morisky遵醫行為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全部患者上述評分均明顯高于護理前,護理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觀察組患者上述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觀察組患者遵醫行為率為 91%(91/100),對照組患者遵醫行為率為75%(45/60),兩組患者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86,P<0.05)。

2.2兩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再住院率與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與再住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冠心病已成為我國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現階段治療冠心病的主要方法[8-9]。但是因冠心病患者的病程長,生活能力及工作能力的降低,經濟負擔加重,容易出現抑郁、焦慮、恐懼、自卑等負面心理,導致患者不遵醫現象普遍,不利于介入治療。本研究結合現行的醫學模式,重視患者身心接受能力,采取協同護理模式,對于擇期手術的患者,術前詳細介紹心臟介入手術的知識,明確告知患者及其家屬相關事宜及注意事項,增進了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讓患者本人及其家屬亦參與進來,各出已力,共同診治;最大限度地緩解了患者術前緊張、恐懼、悲觀、焦慮、多疑,使其能夠以平靜而積極地心態面對手術,提升患者遵醫行為。而對于出院患者:它的遵醫行為則不僅依賴于患者自身的自我管理能力,還要由患者家屬作為護理監督者,全程監督患者服藥的管理,協同患者識別藥物、擺出藥物,監督患者定期定量服用藥物。協同護理重視患者的心理輔助,讓患者家屬深入了解患者治療方案并達成共識,自覺參與照看患者,囑咐家屬應給予患者適當的情感支持與鼓勵,增加患者對自我管理的信心[10]。

通過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前,常規護理與協同護理患者 Morisky 遵醫行為評分比較差異無顯著性,護理后,全部患者上述評分均明顯高于護理前,其中協同護理患者上述評分明顯高于常規護理患者,揭示了協同護理有助于顯著改善患者的遵醫行為。同時,協同護理患者遵醫行為率明顯高于常規護理患者,進一步揭示了協同護理在改善患者遵醫行為中的重要價值。另一方面, 協同護理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與再住院率明顯低于常規護理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護理患者。由此可知,協同護理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圍手術期應用的效果顯著,在臨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王丹玲.對冠心病患者實施整體護理的臨床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2014,7(11):155.

[2]馮英璞,張婧爽.介入病房實施醫護協同分層級責任制護理的效果[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5,24(6):537-539.

[3]石敏,米繼民,呂安安.內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調查分析與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1999,34(8):492.

[4]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診療常規護理分冊[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2010:58.

[5]羅南,黎麗,劉斌,冠心病患者"雙心"護理的研究進展[J].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2,31(10):1773-1774.

[6]何愛敏,劉莉莉,王立君,等.冠狀動脈介入患者的雙心護理[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3,34(11):1466.

[7]Tsunemi Y,Abe S,Kobayashi M,et al.Adherence to oral and topical medication in 445 patients with tinea pedis as assessed by the 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8[J]. Eur J Dermatol,2015,25(6):570-577.

[8]王紅.不同介入途徑行介入治療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療效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0):4495-4496.

[9]尤威,葉飛,陳紹良,等.經不同途徑介入治療高齡冠心病患者的短期和長期效果[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3,41(9):736-739.

[10]肖勇,李平,王文紅.協同護理模式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2):17-18.

編輯/張燕

猜你喜歡
協同護理冠狀動脈效果
按摩效果確有理論依據
迅速制造慢門虛化效果
協同護理在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中的應用
協同護理模式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狀態的影響
低劑量低對比劑冠狀動脈CTA個性化掃描方案的研究
冠脈分叉病變分支球囊保護技術與分支導絲技術的對照研究
模擬百種唇妝效果
協同護理模式預防產后抑郁癥的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