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傷性肘關節僵硬患者圍術期綜合康復護理

2017-02-23 11:12鄒文君
醫學信息 2016年35期
關鍵詞:綜合康復護理圍術期

鄒文君

摘要:目的 探討綜合康復護理在創傷性肘關節僵硬患者圍術期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5例創傷性肘關節僵硬患者按就診順序分成觀察組33例和對照組32例。對照組圍術期行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綜合康復護理。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肘關節活動度。結果 兩組治療前肘關節活動度得分無明顯差別(P>0.05);觀察組治療后肘關節活動度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綜合康復護理能有效的提高創傷性肘關節僵硬患者肘關節活動度,臨床療效令人滿意。

關鍵詞:綜合康復護理;創傷性肘關節僵硬;圍術期

肘關節骨折在臨床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手術是其主要的治療方式,但由于其解剖結構特點,上下關節面弧度較大,骨折愈合后極易發生僵硬的現象[1],導致肘關節功能障礙,給生活質量形成嚴重影響。我們將綜合康復護理應用到創傷性肘關節僵硬患者圍術期中獲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現將有關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5例創傷性肘關節僵硬患者按就診順序分成觀察組33例和對照組32例。觀察組中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齡35~73歲,平均(58.19±10.27)歲;肱骨踝間骨折5例,肱骨外踝骨折6例,肱骨內踝骨折3例,肱骨上踝骨折2例,肱骨下端骨折4例,尺骨鷹嘴骨折5例,尺骨近端骨折6例,尺橈骨骨折2例;受傷距本次手術時間3個月~2年,平均(1.08±0.52)年。對照組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齡36~72歲,平均(57.93±10.49)歲;肱骨踝間骨折4例,肱骨外踝骨折5例,肱骨內踝骨折6例,肱骨上踝骨折2例,肱骨下端骨折3例,尺骨鷹嘴骨折6例,尺骨近端骨折3例,尺橈骨骨折3例;受傷距本次手術時間4個月~2年,平均(1.12±0.61)年。所有患者骨折經手術治療后已達臨床愈合,肘關節活動度均≤60°,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經功能鍛煉和物理治療等保守治療措施后療效欠佳,排除合并心、肺、腎功能障礙及惡性腫瘤患者,家屬及患者對本次分析均知曉同意,兩組在年齡、性別等方面無明顯差別(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切開松解術。對照組圍術期實行常規護理包括嚴密觀察病情,做好日?;A護理,回答患者及家屬提出的疑惑問題等。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綜合康復護理:①心理康復護理:與患者進行溝通,評估其的心理狀態,并根據其性格、生活背景等情況制定個體化心理護理措施,如對預后缺乏信心的患者,護理人員應以鼓勵和安慰為主,以使患者樹立對治療的信心,而對預后過分樂觀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客觀的向家屬或患者講解手術風險;與家屬進行溝通,指導家屬多陪伴和關心患者,使患者充分的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支持;動態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并根據獲得的情況實行針對性心理干預措施;對疼痛明顯的患者,護理人員指導其通過聽音樂和觀看喜愛的電視劇等方式轉移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促進對護理工作的配合。②術后早期康復護理 患者麻藥退去且完全清醒的情況下,檢查患者患肢運動感覺,了解有無屈伸功能及神經損傷;囑患者行握拳、松拳鍛煉,以促進體液的回流,減輕腫脹;術后第1~2 d,指導患肢離開創面,慢慢上舉,若患者感到困難無力,則囑其做2~3次深呼吸后再進行上舉,當患者上舉完成后,護理人員給予其語言鼓勵以增強患者的信心;當患者能主動完成前屈和上舉動作后,指導其加做肩后伸、肩水平外展、內收等動作。③術后中期康復護理:術后第3~4 d開始,護理人員指導患者行肘關節屈伸活動練習,在患者能耐受的情況下行3~5次/d;指導患者做伸直肘關節練習,若在伸直過程中,患者痛感強烈,則讓其休息片刻,后鼓勵患者行主動伸直訓練,2~3次/d。④恢復期康復護理:指導患者逐漸增加伸屈活動范圍和時間,每次運動結束后使用冰袋敷20~30 min,以防止關節內出血造成粘連;切口拆線后,鼓勵患者行日常生活中免負重項目訓練,如梳頭、吃飯等。⑤出院后康復護理:做好患者出院后的康復指導,告知堅持進行患側肘關節鍛煉的意義,并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康復計劃,囑患者勿盲目鍛煉,并按時隨訪。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指標為護理前、后肘關節活動度,采用ROM評分[2]于治療前及治療半年后進行判定,得分越高代表活動度越好。

1.4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由SPSS 13.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差異性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護理前肘關節活動度得分無明顯差別,觀察組護理后肘關節活動度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1。

3 討論

肘關節解剖結構較為復雜,功能要求較高,受創后極易引起肘關節活動范圍減少,約10%~15%的患者會發生創傷性肘關節僵硬[3]。松解術是針對保守治療無效的創傷性肘關節僵硬患者主要的治療方式,但患者術后存在急性復發性肘關節僵硬、神經損傷、異位骨化等多種并發癥[4],給治療效果和術后恢復都形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做好該類患者的護理工作,以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對改善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本組資料中的兩組患者一組行常規護理,另一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綜合康復護理,經比較顯示以行綜合康復護理的一組護理后肘關節旋前旋后和屈曲得分更高。肘關節功能鍛煉的基本原則為逐步牽開攣縮與粘連的纖維組織[5],但肘關節松解術患者術后常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難以較好的配合功能鍛煉的完成。綜合康復護理的實施,護理人員從術前開始便積極的對患者實行心理康復護理,讓患者對疾病和治療形成正確的認識,并充分的感受到來自親情和護理人員的關心,有效的樹立起對治療的信心。同時護理人員根據術后恢復情況指導患者合理的進行功能鍛煉,且在患者難以完成某個動作時給予鼓勵,并讓患者根據自身感受逐步適當的增加活動量和活動范圍,從而最大限度的修復肘關節功能,使肌肉耐受力得以明顯增加,故關節活動度更好。因此,綜合康復護理是改善創傷性肘關節僵硬患者臨床療效的有效方式,值得在臨床的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曹富蘭.康復護理干預在骨折術后肘關節僵硬中應用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21):2968-2969.

[2]羅運彬,羅雪華.中藥熏蒸配合運動療法治療創傷性肘關節功能障礙的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4,7(9):129-135.

[3]張玲,曾珍,鄧明月.肘關節僵硬鏡下松解術后的綜合康復護理效果[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6,7(1):109-111.

[4]錢俊,郁芳華.創傷后肘關節僵硬松解術后并發癥的護理干預[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8):711-713.

[5]李曉云.活血止痛散熏洗配合功能鍛煉治療肘關節創傷性功能障礙12例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1):64-66.

編輯/肖慧

猜你喜歡
綜合康復護理圍術期
探討快速康復護理在膝單髁置換術患者圍術期的臨床應用
烏司他丁應用于肝切除術圍術期對患者術后恢復的經濟性評價——基于離散事件仿真模型
氨甲環酸應用于全膝關節置換術圍術期的給藥方式比較
綜合康復護理措施對脊髓損傷神經源性排尿障礙的影響
神經外科圍術期的抗菌藥物應用狀況294例患者回顧性分析
中醫情志護理在乳腺癌圍術期的應用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