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橈動脈冠脈介入術并發迷走神經反射相關因素的分析及護理建議

2017-02-23 11:47張維維
醫學信息 2016年35期
關鍵詞:相關因素護理

張維維

摘要:目的 分析經橈動脈冠脈介入術并發血管迷走神經反射相關因素,并給出護理建議。方法 選取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與我院行橈動脈冠脈介入患者1680例,其中28例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迷走神經反射癥狀,運用二分類非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迷走神經反射發生的危險因素。結果 迷走神經發生率為1.6%,其中年齡、女性、吸煙史、失眠、術前禁食、疼痛是迷走神經反射發生的危險因素。結論 對危險因素提早預防,并給予預見性護理從而降低經皮冠脈介入術后迷走神經反射的發生率。

關鍵詞:經皮冠脈介入;迷走神經反射;相關因素;護理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ention,PCI)已成為冠心病診斷及治療的黃金標準。其中經橈動脈穿刺已慢慢取代了經股動脈等其他部位的穿刺方法,該方法具有手術創傷小,恢復快,護理難度低以及對正常生活影響較小等特點,在臨床中應用普遍。但是血管迷走神經反射在術中、術后等過程中仍會有間斷發生,其癥狀包括血壓下降、心率降低、面色蒼白、出冷汗、惡心、嘔吐等。如不及時搶救,會有生命危險。迷走神經反射發生的原因很多,本次研究將對迷走反射發生相關因素進行分析探討,并給出相應的護理建議。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行橈動脈冠脈介入患者1680例,其中男性713例(占42.4%),女性967例(占57.6%)。

1.2方法 根據病歷資料可知,術前已對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對情緒緊張焦慮的患者給予心理疏導,術前、術中、術后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及各項指標。收集患者的基本資料及手術詳細記錄,對發生迷走神經反射的病例,詳細記錄與發生可能相關的因素,使用二分類非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進行歸因處理。

1.3統計方法 使用SPSS 17.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及構成比(%)表示,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使用二分類非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迷走神經反射的影響因素,采用后退法篩選變量,計算各個危險因素的OR及其95%CI。均以雙側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以迷走神經反射的發生為因變量,以可能影響迷走神經反射發生的因素為自變量,其中包括年齡、性別、吸煙史、飲酒史、失眠、術前禁食大于12 h、疼痛等。并給予賦值,年齡在30歲~60歲的為0,60歲以上為1;女性為0,男性為1;其他因素是為1,否為0。以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篩選出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為自變量,進行二分類非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采用后退法篩選變量,見表1。

3討論

血管迷走神經反射發生的機制是由于受到各種不良刺激,包括血管牽拉、疼痛、精神緊張、疲勞、饑餓等因素,刺激下丘腦及大腦中樞,使膽堿能自主神經張力突然增加,引起內臟及小血管強烈的擴張,導致血壓迅速下降、心率急劇減慢等急性休克的表現[1]。其他機制還包括血流動力學的異常及神經體液介質如,兒茶酚胺、五羥色胺、腺苷等獨立或協同參與血管迷走神經反射的發生。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誘發迷走神經反射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女性、吸煙史、失眠、情緒緊張焦慮、術前禁食大于12 h、疼痛等,其原因及護理建議如下。

隨著年齡的增大,患者皮膚的松弛度增加,皮下血管彈性降低脆性增加,這大大增加了術者對橈動脈壓迫器力度掌握的難度,如加壓過度,會造成局部血流受阻,血管擴張,引起壓力感受器興奮,反射性刺激迷走神經興奮[2]。同時,老年人失眠患者居多,術前休息很難保障,加之思想壓力較大,情緒容易緊張等心因性因素的影響,使心肌缺血癥狀加重,緩激肽和前列腺素等神經遞質釋放增加,刺激心肺感受器,誘發迷走神經反射[3]。精神緊張焦慮同時會誘發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分泌增多,使心肌及血管收縮增強,反射性地刺激迷走神經反射,從而誘發心血管抑制[4]。更年期前后的中老年女性,情緒易焦慮緊張,痛覺較敏感,加之女性血管較細,穿刺一次成功率相對較低,進一步加重其心理負擔,所以該人群血管迷走反射發生率較高。護理方面,對于老年及更年期前后的中老年女性患者,應增加耐心宣教,細心講解手術的過程及注意事項,可以講解近期成功案例予以寬慰。在與患者溝通時少用醫學術語,做到語言通俗易懂,特別是老年人,可以給家屬講解幫助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

術者穿刺不成熟或者局麻效果不理想,壓迫力度與拔除鞘管時手法不當以及術后壓迫器放松時間控制不當均可引起穿刺部位疼痛,從而刺激下丘腦及皮層中樞,誘發迷走神經反射[5]。術前術后禁食時間較長,補液不足,術中失血、出汗,以及使用血管擴張劑等原因會造成循環血容量不足,可以引起視上核和室旁核神經元分泌血管加壓素,使血管平滑肌收縮導致迷走神經興奮[6]。術前護理應告知患者應少量攝取流食、半流食,但不宜過量。術后應多次少量飲水,在增加循環血流量的同時可以促進造影劑的排出。此次研究我們還發現有吸煙史的人,迷走反射發生率高,機制可能為煙草中含有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刺激兒茶酚胺的釋放使血管收縮,甚至發生痙攣,從而誘發迷走神經反射。所以,術前一周應督促患者戒煙,講解其對手術及心腦血管的危害,使患者主動配合,保障手術的順利進行。

綜上所述,加強冠脈介入圍手術期的護理,針對其發生原因給予相應的預見性護理措施,減少迷走神經反射的發生,提高冠脈介入治療的后期效果及患者的滿意度,能有效較少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參考文獻:

[1]楊慧娟,牛春華,李存進,等.心血管介入術后發生心血管迷走神經反射的原因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7(17):14.

[2]曹雪蓮,蘇申,熊璐璐,等.經橈動脈冠狀動脈介入術后迷走神經反射相關因素的分析[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5,7(43):54-55.

[3]唐海燕.心血管介入術后迷走神經反射相關因素分析與護理[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3(2):23-24.

[4]穆濤.心血管介入術后發生心血管迷走神經反射的原因分析[J].當代醫學,2013(6):61.

[5]刁曉蘭,劉乾惠,石娟,等.心臟介入術后并發血管迷走神經反射的原因分析[J].全科護理,2010,8(6):508-509.

[6]王麗.PCI術后并發血管迷走神經反射的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7):320-321.

編輯/孫杰

猜你喜歡
相關因素護理
舒適護理在ICU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急腹癥的急診觀察與護理
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相關因素分析與手術室護理干預對策
建立長期護理險迫在眉睫
中醫護理實習帶教的思考
中醫護理在社區護理中的應用
中西醫結合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護理干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