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科療區潛在的感染因素分析

2017-02-27 01:04玉榮
醫學信息 2016年31期
關鍵詞:潛在性住院治療

玉榮

摘要:目的 通過1年發現的患兒感染癥狀進行分析,從而探討在兒科住院治療過程中的感染因素。方法 回顧分析法是一種統籌性的分析方法,我院采用這種方法對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1137例兒科患兒進行資料分析,采用資料調查法、臨床觀察法研究患兒治療過程中的感染因素。結果 經過我院資料分析,手衛生不規范、操作(靜脈穿刺等)不規范、環境衛生不到位、設備(濕化瓶等)消毒不及時引發的潛在感染、均會對兒科治療造成威脅。結論 感染因素對于兒科治療患者來說具有威脅性,因此應該重視對感染因素的預防,提高患兒住院治療過程中的安全。

關鍵詞:住院治療;潛在性;感染因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ymptoms of children infected by a year,so as to explore the factors of infection in the course of pediatric hospital treatment.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method is a kind of analysis method of co-ordination,in our hospital by this method from January 2014 to 2014 to December 1137 cases of pediatric patients for data analysis,adopt the investigation method of the data,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the infection factors.Results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data in our hospital,hand hygiene is not standardized,do not regulate the operation of the vein puncture,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is not in place,equipment(humidifying bottles)disinfection is not timely trigger the potential infection,will pose a threat with treatment of pediatric.Therefore.Conclusion The infection factors for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a threat,but also a serious threat to children's lives,improve the safety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during hospitalization.

Key words:Inpatient treatment;Potential;Infection factors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醫院感染發生率逐漸上升。醫院感染的發生直接影響醫療效果、醫院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根據國內外調查結果顯示,30%~40%的醫院感染與不恰當的護理操作以及護理管理有關[1]。護理在醫院感染管理中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為研究我院兒科住院治療過程中存在的潛在感染因素,回顧性分析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1137例兒科患兒臨床資料,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自2014年1月~12月共收治了1137例兒科患兒,發生院內感染病例45例,對其進行資料分析,0~6歲患兒的感染人數42例,占感染總人數的93.3%,7~13歲患兒的感染人數3例,占總人數的6.6%。

1.2方法 ①患兒生命體征進行記錄,護理人員將患兒不良反應、出現的癥狀上報給主治醫師,并對患兒的血常規、尿常規、胸片、肝腎功能進行檢查,對檢查結果進行分析。②問卷調查[2]與患兒家屬進行交流溝通,明確患兒的病情癥狀。并在治療過程中對患兒的反應進行記錄,將受到感染的患兒進行隔離,對病原體進行檢測,查明感染原因,并具體分析其在治療過程中存在的潛在感染因素。

1.3統計學分析 把所有患兒臨床資料經Excel表格錄到到計算機中進行統計對比。

2結果

經研究發現,45例出現院內感染的患兒主要感染因素為操作(靜脈穿刺)等不規范,其次分別為手衛生不規范、環境衛生不規范、設備(濕化瓶等)消毒不及時引發的潛在感染。各指標具體感染例數和所占比例見表1。

3討論

3.1兒科療區潛在感染因素分析

3.1.1操作不規范 為患兒處置傷口或進行操作時,如果出現搶救延遲或者清理消毒傷口不徹底,都會使患兒的傷口受到感染[3]。在進行處理的過程中,應該將能夠引發感染的衣物除去,對患兒傷口進行徹底的清洗消毒,去除傷口上的異物與污垢,防止其感染化膿,然后根據傷口嚴重情況再決定是否要縫合傷口。

3.1.2靜脈穿刺不當 靜脈穿刺是經常應用的一道程序,然而輸液瓶的使用時間長、材質、醫護人員的操作技術等均會使其滋生病菌,且醫護人員在扎針過程中,由于技術不到位、針留置時間不準確也容易引發傷口感染,從而成為威脅患兒生命的感染因素。

3.1.3環境衛生不完善 當患兒進入病室后,需要在安靜、干凈的環境中接受治療,如果病室消毒工作以及清潔工作不到位,皆會使患兒因器械、地面與搶救臺滋生的細菌而受到感染,從而加重病情。

3.1.4設備消毒不到位 患兒如果不慎吞入異物或者因為窒息等原因進行急救,一般情況下會采用急救吸引器,這種設備能夠將阻塞患者正常呼吸的咽喉中的血液、分泌物以及嘔吐物吸出,是一種具有急救性質的有效設備[4]。然而這種設備由于應用于多種場合,使用頻率以及時長都較高,因此容易滋生病菌,造成設備被污染。這種情況會增加患兒的痛苦,導致患兒引發不必要的炎癥,從而引發醫院整體性的病毒感染,不利于醫患的身心健康。

3.1.5氧氣濕化瓶保管或使用不當 患者在吸入氧氣時,醫護人員可以方便直觀的從氧氣濕化瓶中觀察到患者吸氧動態并能夠迅速調節氧氣的流量,提高了肺泡的活性率,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由于濕化瓶中的內芯海綿非一次性產品,因此在多次應用中容易滋生病菌,如果未進行大范圍的消毒,則會導致患兒在使用氧氣濕化瓶的過程中受到病菌感染。

3.2預防感染措施分析 為預防兒科院內感染現象,應做到以下措施:首先,對醫護人員加強健康教育醫院有關部門要定期對患者進行相關教育,加強醫護人員對感染的預防措施,按照有關規范認真操作,減少院內感染機率。其次,對院內環境定期監測定期對兒科病房內的器械、空氣環境、護理人員雙手等實施微生物監測,對有關薄弱環節加強管理,制定相關的預防方案,實施前瞻性預防[5]。最后,對設備加強管理設備使用后嚴格進行清潔、消毒后干燥保存。

3.3總結分析 操作不規范、手衛生不規范、環境衛生不規范、設備消毒不及時以上因素是兒科住院治療中潛在的感染因素,感染因素對于兒科治療患者來說具有威脅性,因此應該重視對感染因素的預防,提高患兒住院治療過程中的安全。

參考文獻:

[1]劉樹芳.淺析兒科急診搶救中潛在的感染因素[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1):17-18.

[2]卜莉,劉雪梅.基層醫院兒科門診輸液院內感染因素及管理對策[J].當代護士(??瓢妫?,2013(4):158-159.

[3]張俊華.兒科院內感染的因素分析及對策[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0,23(6):752-753.

[4]蔣靜,孫桂君,石艷鴻,等.兒科門診醫院感染因素及預防控制措施的探討[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429.

[5]李貴,張秋芬.基層醫院兒科門診輸液室醫院感染因素分析與對策[J].基層醫學論壇,2012,16(3):352-353.編輯/丁一

猜你喜歡
潛在性住院治療
認知護理干預對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治療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對住院治療的神經外科疾病患者進行預防下肢靜脈血栓護理的臨床效果
心理護理對部隊傷病員住院治療的影響
康復治療對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個人和社會功能的干預意義研究
踐行人本理念,打造生本課堂
MOS器件靜電放電潛在性失效概述
房性早搏顯現一例潛在性預激綜合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