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性護理用于慢性胃潰瘍患者護理的效果分析

2017-02-28 08:13吳艷艷
中外醫學研究 2016年33期
關鍵詞:針對性護理護理效果

吳艷艷

【摘要】 目的:探討針對性護理在慢性胃潰瘍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60例慢性胃潰瘍患者的一般資料,所有患者均經臨床檢查,確診為慢性胃潰瘍,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將60例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干預組(針對性護理)與對照組(常規護理)。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干預組患者臨床護理總有效率為96.7%(29/3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3%(22/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患者生活質量各維度得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隨訪6個月,干預組患者復發率為3.3%(1/3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0.0%(6/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慢性胃潰瘍患者采用針對性護理,能取得較好的護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降低復發率,值得進行深入研究和推廣。

【關鍵詞】 慢性胃潰瘍; 針對性護理; 護理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3.04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33-0083-03

現階段,隨著人們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加和飲食結構的變化,慢性胃潰瘍發病率呈現逐年增長趨勢[1]。慢性胃潰瘍具有療程長、復發率高、難以徹底治愈等特點,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引起人們高度關注[2]。而且,患者病情極易受生活習慣、心理狀態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對慢性胃潰瘍患者實施對癥治療時,需輔以良好的護理干預,以提升治療效果[3]。本研究以124例慢性胃潰瘍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針對性護理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60例慢性胃潰瘍患者的一般資料,所有患者均經臨床檢查,確診為慢性胃潰瘍,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將60例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干預組與對照組。干預組30例患者中,男15例,女15例;年齡25~65歲,平均(40.3±5.4)歲;病程1~10年,平均(5.5±3.2)年。對照組30例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25~65歲,平均(40.5±5.1)歲;病程1~10年,平均(5.6±3.1)年。干預組與對照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內容包括用藥指導、健康教育、基礎護理等。干預組在此基礎上實施針對性護理,內容如下。

健康知識宣教:不良生活習慣是導致患者出現慢性胃潰瘍的關鍵因素,這就需要對患者實施良好的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向患者介紹慢性胃潰瘍的發病機制、誘因、治療方法及相關注意事項,提升患者對疾病和治療的正確認識,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此外,在健康教育過程中,根據患者個體的不同因材施教,通過發放宣傳手冊、定期組織慢性胃潰瘍座談會、播放視頻、口頭講解、患者交流等多種方式進行宣教,便于患者全面理解疾病知識。

心理護理:慢性胃潰瘍療程長,病情反復發作,會導致患者出現一系列心理問題。此外,慢性胃潰瘍會導致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等臨床癥狀,短期治療效果不佳,會給患者帶來較大的身心負擔,導致其出現急躁、悲觀、焦慮等心理障礙。因此,護理人員需全面評估患者心理狀態,了解其存在的心理問題,實施針對性心理疏導;加強與患者的交流與溝通,交流過程中態度親切和藹、語氣溫和可親,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視、被理解,構建良好護患關系,消除患者負性情緒,提升其治療依從性。耐心傾聽患者感受,認真解答患者疑問,消除患者負性情緒,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及時了解和掌握患者的興趣愛好等,指導患者通過聽音樂、看電視、下棋等方法轉移注意力,幫助其調整好心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促使其積極配合治療。

生活指導:評估患者日常生活習慣,幫助其糾正或改進影響病情的習慣。指導患者定時定量進餐,多食用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低膽固醇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指導患者充分休息,養成勞逸結合、健康作息的好習慣,叮囑其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時間;叮囑患者及時按照天氣和溫度的變化情況增減衣物,做好身體特別是胃部的保暖工作;按照患者具體情況,指導其進行適量體育鍛煉,比如飯后半小時散步、打太極等,以增強體質,促使疾病盡快康復。

用藥指導:指導患者定時定量服用藥物,避免擅自增減藥物劑量。向其介紹各種藥物的具體用法、用量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等,使其認識到合理用藥的重要性。叮囑患者若服藥過程中出現不良反應,需立即入院復查。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生活質量(包括軀體疼痛、情感功能、精神狀況、總體健康)及復發情況。護理效果評定標準:干預后臨床癥狀全部消失,胃鏡檢查顯示潰瘍面愈合,為痊愈;干預后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胃鏡檢查顯示潰瘍面明顯縮小,為有效;干預后臨床癥狀無變化或惡化,為無效[4]??傆行?痊愈+有效。

1.4 統計學處理

將收集到的數據通過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用字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對比

干預組患者臨床護理總有效率為9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

干預組患者生活質量各維度得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復發情況對比

干預后隨訪6個月,干預組患者復發率為3.3%(1/3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0.0%(6/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慢性胃潰瘍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多數患者臨床表現出噯氣、惡心、嘔吐、便血等癥狀,部分患者還會伴有食欲不振、營養不良等癥狀,給其正常生活和工作帶來嚴重影響[5]。慢性胃潰瘍發病機制較為復雜,考慮與患者飲食不規律、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有關[6]。在慢性胃潰瘍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積極的對癥治療和良好的護理干預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針對性護理是臨床上普遍探索的護理模式。相較于常規護理,針對性護理有著一定的針對性、個體性和全面性,能就患者護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護理,使患者在細微的護理工作中感受到溫暖,從而促使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均能達到愉悅狀態[7-9]。大量臨床實踐證明,在慢性胃潰瘍患者治療中輔以針對性護理,能改善患者預后。

本研究對干預組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包括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宣教,提升其對慢性胃潰瘍的正確認識;按照患者具體心理狀態變化情況,對其實施針對性心理護理,緩解其負性情緒;做好針對性生活指導,包括充足睡眠、合理飲食、堅持服藥等,培養患者形成科學合理的生活習慣,以降低疾病復發率。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患者臨床護理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隨訪6個月,干預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果表明,慢性胃潰瘍患者采用針對性護理,能取得較好的護理效果,且患者復發率低,安全性高。此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干預組患者生活質量各維度得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針對性護理能改善慢性胃潰瘍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慢性胃潰瘍患者采用針對性護理,能取得較好的護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降低復發率,值得進行深入研究和推廣。

參考文獻

[1]劉麗,劉曼.慢性胃潰瘍患者的針對性護理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5):631-632.

[2]周江林.針對性護理對慢性胃潰瘍患者的臨床效果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3):358-359.

[3]王銀燕.慢性胃潰瘍的診治進展[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10):156-158.

[4]王芳.慢性胃潰瘍患者應用針對性護理的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5,31(17):132-133.

[5]王虹.慢性胃潰瘍患者的針對性護理效果觀察[J].中外醫療,2014,12(33):167-169.

[6]林麗芬.針對性護理用于慢性胃潰瘍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4,30(3):435-436.

[7]張小娟.針對性護理在慢性胃潰瘍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8):279-280.

[8]陳銀霞.針對性護理用于慢性胃潰瘍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4,9(19):221-223.

[9]龔燕.針對性護理對慢性胃潰瘍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28):76-78.

猜你喜歡
針對性護理護理效果
輸尿管撕脫的針對性護理措施及效果研究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糖尿病足的預防及護理方法初步研究
43例車禍致腦部外傷患者的臨床特點與護理體會
產后并發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護理體會
針對性護理對慢性胃潰瘍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