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高校職業指導改革與實踐

2017-02-28 22:00歐陽序華
大陸橋視野·下 2016年11期
關鍵詞:職業指導實踐高校

歐陽序華

【摘 要】高校職業指導就是幫助大學生規劃職業生涯、了解國家的就業方針政策、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從而保證大學生順利就業。目前高校職業指導工作的現狀存在一些認識和現實層面的問題,就業關乎民生、就業關乎社會的穩定、就業關乎和諧社會的建設,針對目前高校職業指導存在的問題,對其進行與時俱進的改革迫在眉睫。

【關鍵詞】高校;職業指導;改革;實踐

由于當前大學大多強調知識的傳授而忽視技能動手能力的培養,教學目標功利性目標的錯誤導向,加上的課程體系與市場需求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以及基礎教學階段形成的固有的觀念的制約等。導致培養出來的知識結構欠缺,人文素質薄弱,缺乏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就業力明顯不足,自身實現就業的能力不強。加上就業觀念上存在的誤區,以及就業市場本身需求變化的不穩定性和受外界影響因素的增多,高校的就業指導形勢嚴峻、任重而道遠。要明白當前就業指導工作的重要性,先讓我們來明白職業和職業指導的一些基礎的知識,從職業和職業指導歷史路徑中找到一個可以給當今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提供改革的可行性的途徑。

一、當前高校職業指導的現狀及分析

我國大學生職業指導教育開展較晚,目前職業指導缺乏系統性、針對性和實效性。當前高校普遍對就業指導投入不,對就業指導的人、財、物配備嚴重不足,導致就業指導人、才匱乏、場地緊張,很多工作開展不起來,很多活動無法經費不足進行。一些學校的就業指導中心只是每年召開一兩次招聘會而已:

(一)工作思想觀念落后

由于受計劃經濟的影響就業由政府統一分配的歷史的因素,對就業指導工作存在思想認識的落后觀念:例如就業指導缺乏穩定性、長期性工作機制;缺乏層次性、統性系;缺乏積極性、主動性的后續發展的激烈機制等。

當前高校職業指導主要是在大學生臨近畢業時學校發動力量尋找一些單位崗位,推薦學生去面試的機會。學生并沒有進行過嚴格系統的就業指導,對同學的創業和創新教育就更少。

當前大多高校的就業指導教育以講授就業基本知識為主,內容多為就業形勢的一般介紹、就業政策及規定的解釋、就業信息服務、就業方法指導及求職技巧培訓等。許多大學生實際上是滿懷著“宏大的職業理想”進入大學,因我們的職業指導缺乏系統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卻基本上沒有職業意識和職業判斷能力,缺乏應有的就業力。

另外,學校的就業指導辦公室只是充當職業介紹所,指導的形式也多為政策解說、信息發布、技巧指導三個方面,沒有開展和提供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二)工作隊伍建設滯后

當前大多高校缺乏專業的就業指導教師隊伍。從事就業指導教育的教師多為在高校從事兩課教學的教師、行政人員以及專職從事輔導員工作已的老師,沒有專職的職業指導員,兼職人員也沒有經過正規的培訓,他們的基本素質和專業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因而影響著職業指導工作的深入開展。使用不能緊跟形勢的普及型教材,知識結構陳舊,又缺乏最新信息與專業的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人力資源管理等理論知識,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職業指導和就業咨詢的培訓。

(三)政府的引導和領導不力

政府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引導和領導不力,政府沒有指定一個可以供高校有效借鑒的就業指導方向和模式,由于政府行為的盲目性和缺乏科學性,省教育廳以就業率衡量高校就業的一個重要指標是不科學的。

我國高校的上級主管部門明確的提出了以就業率來衡量一個學校的優良。導致了當前就業指導工作難以形成長效就業指導工作機制的形成,如就業率連續3年不足30%的專業要減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為提高就業率有的高校就做假,虛報。部分高校的畢業生“被就業”。

二、高校職業指導工作改革與創新的路徑

通過對職業和職業指導以及我國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現狀的了解,我國現在的就業前所未有的壓力,我們就業指導工作者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的探索,找出高校職業指導工作改革與創新的路徑:

(一)職業指導工作目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目標就是想要達到的境界或目的,是動力,目標有初級、中級、和高級。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培訓就業司和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組織編寫,由中國勞動社會出版社出版的《創新職業指導——新理念》對職業指導工作目標提出了三個層次:

1.幫助就業。是有效地幫助高校大學生實現就業,既高校職業指導的最基本的工作目標。大學畢業生中普遍存在職業意識缺乏、自我認識不足等各種有礙于個人就業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自然形成我們的重要內容。

2.幫助就業穩定。幫助大學生在就業上崗后,適應崗位的要求,融入企業達到穩定就業。加強跟蹤服務,注重個人的職業發展,加強過程服務。

3.幫助實現職業生涯的發展。職業指導是一個過程,就業前還是在就業后,它始終伴隨當代大學生的職業生涯。

(二)引導個人職業生涯的設計

職業生涯包括職業的維持與變更、職務升遷與職位的變動等,是個體職業發展的整體“路線圖”。

職業生涯設計就是在對個體的內在心理特征和外在環境條件進行評定、分析、研究的基礎上,為其設定明確的長期職業發展目標,并制定相應的發展步驟和具體活動規劃。對高職大學生個人職業生涯設計要求是:

首先,讓學生明確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要素,要加強對相關工作信息的了解,要正確地認識自己。

其次,對大學生在價值取向和就業觀念的引導,在職業生涯規劃、職業判斷和選擇能力的培養以及職業道德教育等方面用力。

總之,職業生涯規劃能力就是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知識結構、社會環境與市場環境,對將來要從事的職業制定相應的職業計劃,從而達到個人職業發展的目標的能力,是一種自我認知、自我定位、自我規劃的能力。

(三)形成產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边@已經是中國職業教育領域公認的觀念。大家已經意識到,產學合作是提升自身競爭力、提高培訓人才水平、促進學員就業的必由之路。高校就業指導工作要先從走產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著手。

產學結合具有巨大的現實優越性,建立了用人單位人才反饋機制,根據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就業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專業,改革教材、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拓寬專業適應性,主動開展就業市場需求分析和畢業生跟蹤調查,努力讓學為就業服務。

產學結合更能使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專門化、專業化、專家化,才能有利于大學生的學習、就業和成才,保證高等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畢業生。從而建立專業化、全程化就業指導體系和服務模式。形成產學結合的就業培養模式是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改革的必由之路!

三、改革高校職業指導工作的對策

(一)加強就業觀念的指導

改變過去落后和被動的就業指導觀念,樹立先進的和主動的就業指導觀念。改變過去就業指導就是每年十二月份以后聯系幾場招聘會,發幾張招聘信息狀況。我們要加強整體布局、全面規劃。要努力創造良好就業的環境。

要幫助學生改變其“保守”的思想,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要發揮自身在就業中主導作用。

(二)加強預防性指導

我們不能象在大學生臨近畢業時再來指導,而是在大學生進入大學的第一天就要根據其所學專業和其性格特征來進行職業指導。讓他們通過學習來不斷地克服缺點,完善優點,做到未雨綢繆的作用。

(三)加強就業政策法規的指導

加強法律法規的學習,尤其是勞動法的學習,加強國家引導大學生到邊遠和農村地區就業,加強大學生自主創業優惠政策的介紹。

(四)加強全員化的指導

我們要建立多重就業工作平臺,一是學院的領導班子、二是教學管理人員、三是就業指導教師、四是輔導員、五是學生自治組織。

(五)加強就業心理指導

協助當代大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認識當前的社會,發現自己的才能、特長與短處,不斷挖掘潛力,增強挫折承受能力和競爭能力,提高與完善自我,在職業生涯中獲得成功。

(六)加強就業信息的準確發布

就業信息發布要準確、及時,這樣才能有效引導學生作出正確的選擇。高校要優異計劃的組織就業指導老師走出去聯系正規的,“高、大、尚”的用人單位,收集比較全面的信息,告之學生以便大學生正確定位自己。

總之,職業有自己的規則和法則,也有自己的引導機制,從就業指導到學生的職業生涯是學生從學校走向向社會的重要階段。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對學生將來的事業發展擔負著重要的指導作用,職業指導的領導、老師務必站在更高的思想層次,積極、努力、負責、創新的開展工作,讓高校學生的就業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張再生.職業生涯開發與管理[M].天津: 天津大學出版社,2003.

[2]徐鋒.大眾化教育背景下對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幾點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7,10.

[3]薛艷.大學生職業生涯輔導體系的構建[J].職業教育研究,2006,10.

[4]肖丹,舒宏峰.高校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7,9.

[5]于繼武.關于普通高校就業能力建設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1.

[6]閆秀清.淺談如何開展高校就業指導工作[J].雞西大學學報,2006,6.

猜你喜歡
職業指導實踐高校
試論如何實現更高質量的職業指導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淺談高校職業指導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