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

2017-03-01 00:19呂秀英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41期
關鍵詞:數學學科小學

呂秀英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新課程標準對教育內容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數學是小學教學內容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同時也是一門具有較強實用性的工具學科,因此小學生應該重視對小學數學的學習,因為這不僅會影響學生對其他學科的學習效果,還會影響學生日后的工作和生活水平。因此本文將對如何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科的核心素質進行分析,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

關鍵詞:小學 數學學科 提升核心素養

引言

小學生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是指在學習環境與教育背景的影響下,學生形成相對穩定的心理素養,其中包括學習能力、技能掌握、觀念態度以及行為習慣等。在小學基礎教育階段,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對于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以及日后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不應該只注重對學生知識的傳授,還應該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質的培養,使其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數學思維能力,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一、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科素養的意義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廣大數學教師都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這就是小學生被動學習的情況十分嚴重。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迫于教學改革的新要求,數學教師的教學目標與教學模式都發生了許多的變化,這些變化引領者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客觀因素的限制與約束,就導致許多教學改革僅僅停留于表面形式,并不能夠深入進行,就使得教師始終沒有在教育改革上面堅定立場。因此就導致素質教育改革迫于形勢、荒與過程。因此,要想準確把握素質教育改革的前進步伐,教師就需要將現代化的教學理念充分融入到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當中,為此教師就應該在學習理論知識方面刻苦鉆研,通過不斷地研究分析與實踐探索,將教育改革真正的落實到小學數學的教學當中,從而幫助學生提升其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1]。

此外,小學教育改革的實質就是對人的改革,因此,改革的目標與主體都應該是針對學生而言。在對學生的教育方面,教師要由以往對學生分數提高的重視轉為對學生素質提高的重視,以此來幫助學生提高其數學學科核心素質,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達到素質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學生的數學學科能力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以及探究能力的基礎,因此,要立足于素質教育改革的發展需求,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觀,激發學生對于知識的探究、思考熱情,從而使其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不斷提升。

二、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科素養的方法策略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現代教育極為強調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性,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與學習的主人。正如著名的教育學家斯普朗格說的一樣,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誘導出人的創造力,喚醒生命感和價值感,直到精神生活的根。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充分的利用課堂上的時間,在保證學生充分掌握知識的情況下,為學生創造一個廣闊的想象環境與思維空間,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積極性,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對問題進行獨立思考,讓學生在不斷探究的過程中,更加快速的了解與掌握數學知識,從而幫助學生逐漸形成數學思維,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積極評價學生的學習行為,從而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此外,在評價學生時,教師還應該做到“因材施教”,對于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鼓勵方式,使評價更具針對性與有效性,讓學生及時發現自身的不足,從而不斷完善自我[2]。

2.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觀

數學知識的學習與語文或者英語知識的學習存在較大差異,數學知識偏向于與知識的分解、推理與驗證,并且采用抽象的數學語言進行整理概括,這就會導致學生忽略了對于閱讀的重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應該要正確的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閱讀性的理解,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觀,使學生不斷地提高學習水平,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比如,教師在教授“乘法交換定律”的時候,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完定理后對其進行提問:為什么是在乘法里?交換位置是指什么?經過這一系列的提問,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對于乘法交換律的理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從而幫助學生逐漸樹立正確的數學觀,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3]。

3.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要善于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為學生日后的學習提供幫助。對于小學生而言,對知識強烈的求知欲與探索欲是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催化劑,由于小學生正處于大腦發育得關鍵階段,因此這個階段就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黃金時期。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只讓學生知道問題的解決方法,應該積極鼓勵學生讓學生對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利用自身的創新性思維思考問題,在學生的解題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解題思路,從而不斷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4]。

4.創新教學方法 主體地位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地創新與完善教學方法,將照本宣科的教學方法轉變為對學生進行提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對于問題進行自主的獨立思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積極性,使學生愿意主動的學習數學知識。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以及創新思維,還可以充分體現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能夠快樂學習,從而促使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數學綜合素養,為學生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5]。

5.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相互結合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小學生對于生動、形象的事物比較容易理解與掌握,比如鮮艷的色彩以及各種各樣的生活實物。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的了解與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以及心理狀態,并將學生的實際情況于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的結合,從而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課堂問題。在教學生進行數字計算的時候,教師可以將數字等相對枯燥的數學知識轉化為生動形象的實物進行教學,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加快速的理解與掌握知識。比如,在教授學生“1到5的加減法”時,教師為學生出這樣一個題目:1+2=?在出完題目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這個算術題想象成為一個蘋果加上兩個蘋果,最終等于幾個蘋果。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通過自主想象,對算式進行解答,從而得出正確答案。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快速、準確的掌握加減法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數學思維能力,從而不斷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

6.合理引領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

吳正憲老師曾經指出,學生的數學素養從學生的獨立思考中來,從學生的活動體驗中來,從學生的問題解決中來,從學生的互動交流中來,從教師有價值的引領中來。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學會引領學生主動思考,通過獨立思考來解決實際問題,獲得活動體驗,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提升數學素養。

教師應當積極重視數學概念的演變過程教學,數學概念來自于實踐過程,是對實際問題的抽象,能夠對數學學科的本質進行合理的反映,但這種抽象結果往往會給小學生學習數學和概念理解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應當做好有價值的引導工作,結合實際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數學概念的演變過程和演變意義,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例如,在《線與角》這一課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一副三角板可以畫出多少度數的角?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探究和思考,并交流討論,最后動手驗證,在探究活動中教師輔以一定的啟發,讓學生獲得良好的思考活動和探究活動體驗,在交流互動中獲得思維啟發,從而明確“角”概念的演變,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結語

綜上所述,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提高數學成績,還可以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數學思維能力,為日后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就應該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梳理學習方法以及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觀,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以及創新意識,為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帶來幫助。

參考文獻

[1]苗玉峰.如何基于學科核心素養提升小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微探[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6,03:64.

[2]端木鈺.小學生數學學習力:一種基于發散性思維的理解與詮釋[J].當代教育科學,2013,16:57-59.

[3]王羅那.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小學數學微課的設計及應用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

[4]龔偉.義務教育階段(7~9年級)科學學科能力測評框架構建及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

[5]章勤瓊.國家課程改革背景下中澳數學教師專業行動能力比較研究[D].西南大學,2012.

猜你喜歡
數學學科小學
對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思考
如何讓農村留守兒童重視數學學科的學習
新課程背景下歌唱教學方法的探討
先寫后教:語文作文教學途徑探微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策略探討
留住歷史,留住記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