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數學學困生成因與對策分析

2017-03-02 22:19陳保香
儷人·教師版 2016年20期
關鍵詞:成因學困生初中數學

陳保香

【摘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由于學生學習基礎、學習能力與學習興趣存在一定差異性,在相同的教學環境與教學方法之下,學生的學習成績卻不盡相同。針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學困生群體存在的不足,教育工作者應創新傳統教學模式,提高對學困生成因的重視程度,在此基礎上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轉化對策。本文從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著手,對初中數學學困生成因與轉化對策進行相關探討,希望為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水平提供一定參考作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 學困生 成因 對策

一、初中數學學困生成因

1、學習興趣不高

初中數學學困生群體的最明顯特征是對數學學科缺乏學習興趣。最主要因素是教師授課方式不科學,如教師在授課中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學方法以單向的灌輸式教學為主,不能綜合考慮到初中學生的學習特征、不能與學生進行融洽的交流互動等。在沒有興趣推動的前提下,學生的學習熱情受到壓制,厭學情緒隨之產生。除此之外,少數初中學生對于數學課程學習的價值認識不充分,如對計算器的過度依賴,對數學計算提不起興趣等。受以上因素影響,教師如果不能進行正確引導,學生困生現象將日益嚴重。

2、教學方法不科學

數學學科本身具備極強的應用性與實踐性,在教學過程中,科學的解題方法,學習技巧應用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當前,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部分數學教師在教學方法制定中,不能全面考慮到班級學生水平,對于成績落后學生缺乏有效的學習指導,致使其學習效率難以得到提升。久而久之,學生學習自信下降,出現破罐子破摔現象,數學教學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現象。

3、學習動機與學習目標不明確

部分初中學生對數學課程學習缺乏明確的學習動機與學習目標,課堂學習過程是機械、被動的,缺乏主動性與積極性。此外,受到家庭環境壓力以及升學壓力等因素影響,很多學生學習功利性心理嚴重,極易陷入應試教育誤區。針對這部分學習興趣不高,整體水平較低的學生來說,如果沒有明確的學習動機與學習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極易出現開小差、不認真聽講、不按時完全作業等現象,嚴重影響到數學學習活動效率。

4、評價機制有待優化

當前,部分初中數學教師由于教育理念傳統,教學評價活動仍以應試為導向,在評價中將學生數學解題能力培養、分數提升放在首位,而忽略了學生學習興趣激發以及學習主動性培養,不能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特征開展差異性的教學評價。在評價過程中習慣使用批評指導,對學生困生群體表現出恨鐵不成鋼的失望心情,這種刻意的消極評價可能挫傷學生自尊心與自信心,學生在長期得不到肯定的情緒下極易產生厭學心理。

二、初中數學學困生轉化對策

1、基于學情,開展差異化教學

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基于學困生群體學習態度以及學習特征,有策略的實施差異化教學。首先,對學生基本學情進行了解,分析不同學困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根據不同學習基礎與學習能力制定出具有差異性的教學目標與教學方案。其次,改變單向灌輸性教學的傳統方式,基于“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對學困生成因與教學方法進行合理區分。針對學習方法不正確學生,要重點關注學習技巧的傳授,針對學生學習興趣問題,要著重學生興趣的激發等。通過對學困生群體的個體特征分析,開展差異化教學,實現學困生轉化。

2、開展情感引導

對于學困生群體而言,由于學習成績無法跟進班級水平,可能遭受到同學與教師的歧視,久而久之,對自己的學習能力進行否定,感覺自己被遺忘。針對初中學困生的心理特征,在教學中,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發揮情感教學優勢,以尊重、鼓勵的態度激發學困生的學習信心與學習潛力,通過和諧的師生關系構建,對數學學習過程進行積極引導,以平等、充滿愛心的態度對待班級內每一位學生,使學困生感受到重視,在情感上推動學生主動進步。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引指班級內學生進行情感交流與溝通,不能出現歧視心理,鼓勵學優生對學困生進行幫助,而要以充分的寬容與耐心進行糾正與指導,使學困生的學習成績得到循序漸進的提升。

強化學生自學能力,培養科學學習方法

對于學困生而言,要提升學習成績,不僅需要教師進行科學的指導,同學們的熱情幫助,還要積極發揮自身主動性,轉變個人學習態度,通過持續努力得到學習的進度。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的培養學困生自學能力,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動力,掌握高效學習方法,不斷進行解題實踐,掌握解題技巧,最大限度發揮自身學習潛能,不斷向上,縮小與其它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除此之外,數學教師可以針對學困生實際學習情況,有針對性的布置練習作業,通過適當的課外練習,在循序漸進中優化學生學習方法,提高學困生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3、健全評價機制

與其它學生相比,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自信心相對欠缺,學習動力不足。針以這一現象,教育工作者應以科學的教學評價開展對學困生進行學習自信心激發,對學習動力進行推動。在評價中,改變傳統的統一教學評價,以激勵性評價為主要評價原則,對學困生的微小進步進行認真肯定的評價,使學困生感受到充分的尊重。此外,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進行發掘,激發其個人主觀能動力。在評價過程中,要重視過程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的積極意義,淡化終結性評價,使學困生群體通過點滴的成就感與快樂感積累,提升數學學習效率。

結語:

初中數學學困生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要實現學困生轉化就要對其成因進行分析并在轉化過程中,針對學生具體情況,開展針對性的教學與評價,對學生的個性化素質與特殊性學習需求進行關注,增強教學的層次性與針對性。使每位學困生感覺自己被重視,重拾學習自信習,實現初中數學教學效率提升。

【參考文獻】

[1]季春鴻. 初中新課程下的數學學困生成因及轉化策略[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12:73+75.

[2]肖開敏. 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J]. 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下旬),2013,08:79.

[3]顧成華. 初中數學教學工作中有關學困生學習意識矯治問題的研究[J]. 新課程(中學),2014,04:74+76.

猜你喜歡
成因學困生初中數學
暈紋石成因解讀(上)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
翻譯實踐問題及成因
“酒”類語符兩個修辭場及其成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