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妙用

2017-03-02 22:35張成林
儷人·教師版 2016年20期
關鍵詞:分層教學運用初中數學

張成林

【摘要】俗話說:百人百性,沒有兩個人的性格是一樣的。學生的性格、智力、知識、經驗等各不相同,存在不同的差異性。在教學中,如果忽略這種差異性,就會導致一部分學生得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質量自然也會受影響。教學面對的是全體學生,教師要尊重和理性看待學生的差異性,做好教學工作,讓全體學生都所有進步和提高。

【關鍵詞】初中數學 分層教學 運用

俗話說:百人百性,沒有兩個人的性格是一樣的。同樣,在學習時,學生由于環境、智力、性格等因素的不同,導致其知識背景和接受程度也各不相同。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過,要因材施教。然而,目前教育主要采取大班教學的方式,班上學生比較多,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會忽略學生的差異性,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導致一些學生跟不上教學節奏,嚴重打擊的學生的自信心,導致厭學情緒嚴重。作為教師,有責任和義務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進步和提高。這就需要教師要尊重和理性看待學生存在的差異性,開展分層教學,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實現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以更加積極的心態去學習數學,提高課業學習水平。那么,在大班教學的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如何開展分層教學呢?

一、以全體學生為主,把握基本原則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常常會遇見這樣的情況,在一節課結束后,一些學生能夠完全掌握所學知識,甚至能舉一反三。然而,一部分學生卻仍舊一頭霧水,不知道如何解題,對數學學習充滿了畏懼;還有一部位學生覺得題太簡單,沒有任何挑戰性,自然也體會不到學習的成就感,學習的積極性自然也不會很高,對作業更是沒有興趣,長期下去,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嚴重下降。這都會加劇差生和優生的兩級分化現象。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正視學生存在的這種差異性,并通過各種手段,了解各個層次的學生的基本情況,合理劃分層次,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因材施教,開展不同的備課、作業設計和評價等,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達到最近發展區的目的。開展分層教學,就需要以全體學生為主,把握以下基本原則:

1、全體性原則:面對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

2、因材施教原則: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提供不同的教學方案、作業設計和評價,因材施教,分類指導每一個學生。

3、主體性原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個人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實現學習目的。

4、動態性原則:學生的學習不是靜態不變的,而是呈現出提高或者降低的動態變化,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域,讓每個層次的學生的"遞進"留有階梯。

二、分層教學的組建與實施

1、把學生進行分層

對學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識與能力差異”進行分析,根據學生的學習可能性水平將全班學生分為高、中、低即A、B、C三個層次.A層是拔尖的優等生,即能掌握課本內容,獨立完成習題,完成教師布置的復習參考題及補充題;B層是成績中等的學生,即能掌握課本內容,獨立完成練習,在教師的啟發下完成習題;C層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掌握課本基本內容,完成練習及部分簡單習題。

2、教學過程層次化

教師應在吃透教材、大綱的情況下,按照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好分層次教學的全過程,確定具體可行的教學目標,分清哪些屬于共同目標,哪些屬于層次目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有不同的要求。課堂教學中應采用:低起點,緩坡度,多層次立體化的彈性教學。為了能鼓勵全體學生都能參與課堂活動,使課堂充滿生機,教師應將有思維難度的問題讓A層的學生回答,簡單的問題優待C層的學生,適中的問題回答的機會讓給B層學生,這樣,每個層次的學生均等參與課堂活動,便于激活課堂。

3、課堂提問層次化

一堂課上得成功與否,在于是否能夠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否能夠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最大的收獲。因此,在實施分層教學時,要把基礎性的問題由C、B層的學生先回答,邏輯性強、難度大的問題則由A層次的學生回答,這樣可使提問具有普遍性和針對性,此外,大多數問題,教師都可以先提問層次低的學生,看他們能不能回答再問層次高的學生,以此來激勵各層次的競爭,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激發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學初二“函數的定義及應用”一課,在學生復習完相應的舊知識后,可設計如下一組問題:

(1)什么是“一個變量是另一個變量的函數”?

(2)函數中的兩個變量有什么特征和性質?

(3)函數的解析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4)你能舉出生活中多個服從函數的例子嗎?并求出它的解析式。

然后讓A組學生回答1、2題,B組學生回答3題,C組學生回答4題。通過提問分析,既復習了舊知識,充分揭示出概念的形成過程,又可調動各個層次學生的積極性,使全體學生在搞清概念的基礎上成功的體驗“突破難點”。課堂語言盡可能的簡潔、嚴謹而不失幽默,讓全體學生動口、動腦、動手,參與整個教學過程,從而活躍課堂氣氛,在快樂中學習。

4、評價分層

分層評價是實施分層教學的保證。如對C層采用表揚評價,尋找其閃光點,及時肯定他們的每一點進步,喚起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培養他們對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對B層的學生采取激勵性評價,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們積極向上;對A層的學生采用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更加嚴謹、謙虛,不斷超越自已。

總之,學生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及教師要客觀看待這種差異性。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改變過去一刀切的傳統教學模式,全面了解不同層次學生的情況,合理分層,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成長,,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姚紅菊;淺談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0(9)

[2]鄭國;淺談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14)

[3]王煒;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法淺談[J];數理化學習,2011(9)

[4]李嵐;淺談初中數學課堂分層教學法的實踐模式[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4(5)

猜你喜歡
分層教學運用初中數學
“贊賞發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如何通過分層教學打造高中化學高效課堂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分層教學在高中數學中的研究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
分層教學,兼顧全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