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反思案例教學法在中職德育教學中的應用

2017-03-02 22:43鄔艷麗
儷人·教師版 2016年20期
關鍵詞:角色定位案例教學法德育

鄔艷麗

【摘要】國家《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指出:“教育教學改革是職業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實現職業教育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環節。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和技能型人才培養水平,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職業教育工作面臨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睘榇穗p鴨山市職業技術學校全員參與教育教學方法改革,積極探索改革的思路和方法,筆者作為成員之一在逐步探討、實踐案例教學法,并在學校舉行的專項匯報課上進行展示,雖然得到高度評價,但經過總結反思后,筆者覺得在德育課堂上運用案例教學法時應在以下幾方面加以注意。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 德育 角色定位

1教師角色的定位

案例教學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國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所倡導,當時是采取一種很獨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學,這些案例都是來自于商業管理的真實情境或事件,透過此種方式,有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討論,實施之后,頗具績效。老師講、學生聽,記筆記,寫作業,需要到最后的筆試測試時才知道,而且學到的都是死知識。而在案例教學中,教師始終是處于引領的位置,重視雙向交流。教師選取或制作案例后,學生主動地查閱各種他認為必要的理論知識.經過縝密地思考,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這一步應視為學生在能力上的升華。

2案例的界定及應用

所謂案例教學,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要求,組織學生對案例的調查、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和交流等活動,教給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道理,進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學生對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種特定的教學方法。而許多教師卻沒有理解透案例教學法的真正意義,只是單純的認為以個別案例為線索,提出問題來引導學生,混淆了案例和事例的概念和界限。如教師在講解“勞動者的權利與義務”一課時,就是在沒有弄清二者的概念與區別的情況下,簡單的理解后把一個事例作為案例在教學中加以應用。結果在授課中發現完全不符合案例教學的程序,教學效果非常不理想。認真反思后懂得事例是單純的對某一故事為例子進行描述,事件的原因結果一目了然,無需分析。而案例作為一種作品,大多是由三個部分組成:案例的背景、案例的展開和案例的總結。案例展開部分的寫作須突出三個要點:突出主要問題或主要任務;突出主要學習步驟;突出學習方式的轉變。忽視了案例,就是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中發生的典型事件,是圍繞事件而展開的故事,是對事件的描述。所以在教學中老師應走出事例既案例的誤區。教師要擺脫乏味教科書的編寫方式,盡其可能調動些文學手法和視頻記錄。讓學生在案例的閱讀、思考、分析、綜合討論中,建立起一套適合自己的完整而又嚴密的邏輯思維方法和思考問題的方式,以便于學生在校園內就能接觸并學習到大量的社會實際問題,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化。

3案例的形成過程與教學步驟

案例教學的教學效果主要取決于案例編撰的成功與否。作為核心,案例是師生運用教材中的一課或一節內容進行教學的典型實例。而我在教學中卻輕視了案例編撰這一重要環節,只是把教學所需事例進行了簡單的組合,學生剖析不出內在的本質,,結果教學效果不盡人意。經過反思,我確定案例的研制一般須經歷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案例策劃階段。主要任務是運用新的教學理念,正確進行教學設計。教學設計的首要工作是深入鉆研教材內容,深入了解本班學生的情況。其次是提出這次執教的教學目標。第三,確定教學思路。第四,設計教學工具。第二階段是案例展開階段。中心任務是放手發動學生、充分依靠學生來完成學習任務。要切實貫徹“以學定教”原則,靈活運用事先設計的教學方案;引導全班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引導學生采取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等學習方式;正確發揮任課教師的指導作用。第三階段是案例總結階段。主要任務是評析學生的學習效果,反思自己的教學理念,提煉教學經驗與教訓。要求任課教師把自己的認識水平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從而透過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找出規律性的東西來。第四階段是案例的撰寫、制作階段。撰寫案例應在占有大量材料和形成理性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經過起草、反復修改和定稿,案例便以作品即科研成果的形式正式誕生了。

經實踐并結合全國中等職業教育現場會精神和德育公開課學習后,筆者反思總結出案例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應囊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理清學生的問題:案例教學法的問題,最好由學生本身可能面臨的問題去找,然后教師利用案例去澄清其思慮。

(二)提供案例進行閱讀:案例呈現的方式可盡量多元化。

(三)指派工作:給學生作業或任務,搜集數據,才能讓討論更深入,老師要提供適當的方向,以便學生搜集。

(四)小組討論:學生可針對教師所提供的問題進行討論,并將討論結果整理以備發表小組意見。

(五)讓學生對個案角色有回應的機會:這個過程希望學生能做到分辨、響應、以便能理清問題,找出問題的癥結點。步驟結束后會呈現出各式各樣的解決方法,要讓學生有機會去評估各種方法的可行性,或可能造成的后果。為后續的課堂教學提供準備。在這個階段,可以讓學生總結,也可以教師自己總結,講明案例中的關鍵點,以及討論中存在的不足和長處。在總結中,要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論,強化以前討論的內容,提示后續案例,給參與者以鼓舞。

【參考文獻】

[1]郝琳. 反思性教學與教師專業發展的案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

[2]彭愛和. 網絡環境下的案例反思式教學探究[J]. 外語界,2009,01:64-70.

猜你喜歡
角色定位案例教學法德育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論足球教練員的角色定位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電視新聞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少兒節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與需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