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教學中重塑學生信念

2017-03-02 00:18隋勇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42期
關鍵詞:資格信念事情

隋勇

習近平總書記說:長征永遠在路上。對于作為教師的我們來說,教育也是永遠在路上的。如果說長征是一種精神,那么這種精神一定是源于對革命必勝的堅定的信念。在這個“學生難,老師更難”的教育現狀中,重塑學生端正,積極的信念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我結合個人學習所得,努力幫助學生組建合理信念系統,讓學生在幸福中學習,并不斷提升他們的自信心以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一、“我有資格做個好學生”

信念是一個人對“事情應該是怎么樣的”或者“事情就是這樣的”的主觀判斷。作為兒童時期的他們,信念并未完全建立完善,很容易接受他人的灌輸。在教學中,我發現學生接受負面影響的往往要更多一些。比如,我班級的小龐就屬于這樣的人。他是一名聰明的孩子,卻在課堂上拿出一副蔫頭耷拉腦,坐姿懶散,甚至昏昏欲睡的樣子。我接觸了原班主任,在了解了他的具體情況之后,我主動邀請家長到學校。溝通過程中,我發現家長對于孩子的所有評價都是負面的否定的,沒有一句認可的話。我知道了:小龐基于原生家庭的影響,已經失去了成為好學生的資格。他正在按照周圍人所說的那些話去做——一個差生。于是,我開始實施“信念拯救計劃”:經常有意無意的找他聊天,想方設法取得他的信任,鼓勵他下課出去玩(以前的他除了體育課和上廁所幾乎不出教室)。批作業時,我會告訴他,這個方面不錯那個方面很好。課堂上偶有舉手,我都讓他發言,無論對錯,都給予正面的認可。有一天放學時,我主動找到他,告訴他:“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你就是一個好學生,你有資格成為一名很優秀的學生!你愿意嗎?”他看著我,眼睛里噙著淚花,使勁地點點頭。我給他留了一項作業,每天早晨,看著鏡子里的自己大聲說三遍:“我很優秀,我有資格做個好學生!”同時,我也及時的聯系了家長,取得他們的支持。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小龐真的進步了,就連科任老師都表揚他。我也經常收到他家長的微信,敘說孩子是如何向他們表達開心的事情。植入“我有資格做個好學生”的信念,我在其他學生的身上同樣使用,效果也是越來越好。

二、凡事都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在現實中,很多孩子有著減少自己擁有的選擇或者限制自己能力發揮的信念。很多學生都是在這種妨礙成長的信念中長大。小杜在無意中打碎了小劉的玻璃杯,可是她決絕賠償。于是,我找到她:“聽說你把小劉的玻璃杯打碎了,是有這么回事嗎?”她看著我淡淡地說:“是呀?”我等著她把話說完,誰知她說完了話就呆呆地看著我,沒有一絲愧疚之意?!芭?!”我若有所知地點點頭:“然后呢?”“沒有然后了!我不知道買什么樣子的,所以就沒有賠她?!彼碇睔鈮训恼f。我接著說:“事情已經發生了,杯子肯定無法還原了。我想知道你有什么更好的解決方法?你可以想一想再告訴我,好嗎?”這件事我暫時擱淺了,因為我覺察出她缺少解決問題的策略,這也是她朋友很少的原因。數學課上,我們正在學習連乘應用題。有一道題是這樣的:一個由小方積木組成的長方體,長十二塊,高四塊,寬兩塊,求一共有多少塊積木?不一會兒,學生舉起手來說:“用十二乘以四,再乘以二,就能算出一共多少塊?”我說:“你能把想法跟大家說說嗎?”他說:“先算正面有多少塊,再就能求出一共有多少了?!蔽艺f:“大家同意她的說法嗎?還有沒有其他方法?”沉思片刻,同學們陸續的舉手發言,有的說可以先算出頂面的塊數再算出整體的塊數,有的說先求出側面的塊數,再求一共有多少塊。我看了看正在積極思考的小杜,稍微停頓了一下,說:“有時候,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是可以從多個角度來解決的。當出現一件事情時,先不要著急處理,我們需要至少想出三種解決方案,挑選出你認為最可行的,然后再堅定的去做,結果往往就是你最想要的。大家想一想最近在你身上有沒有發生過一些需要處理的事情呢?也可以嘗試著用這種方法去解決?!蔽矣幸庾R地看看小杜,她也若有所思的看著我。下課了,她主動找到我,說:“老師,我讓爸爸給她買一個杯子吧!”我說:“好??!但我建議你自己去挑選?!彼α诵?。我追問道:“如果不賠她杯子會怎么樣?”她不好意思地說:“那樣我會失去一位朋友,還沒有禮貌,我還會受到同學的嘲笑,那多不好??!”我笑了,她懂我的意思?!胺彩露加懈玫慕鉀Q方法”這個信念已經深入學生們的心中??粗鴮W生們越來越開心的學習、游戲,我也是替他們高興。

三、“壞”事還可以這樣來看

都說“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而我卻不這樣認為。每件事的好與壞其實都是我們主觀賦予的意義。我認為,任何一件不好的事情的背后都有積極的正面意義,當我們把這些正面意義找出來時,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午休時間,小楊哭著鼻子找到了我,說某某同學用籃球把他打了。經過簡單地了解,我知道了事情的緣由。原來是他和同學們在一起打籃球時,沒有搶到籃球,還被別人投球時不小心砸到頭上了。疼痛加上委屈,讓他打不開郁悶的心結,于是跑來哭訴。午自習課上,我針對這件事情向學生發問:“你們是怎樣看待這件事的?”學生們眾說不一,大多數人認為投球的學生要給小楊道歉,還有,玩球時注意安全。我又問:“通過這件事情,你們能看到哪些正面的意義呢?”看到學生一臉不解的樣子,我又及時補上了一句:“也就是好處?”“???”學生們都在用懷疑的眼神看著我。我堅定的說:“大家認真想想,這件事會帶給我們哪些好的啟示呢?”學生們沉思片刻,陸續地舉起手來“可以提醒我們時刻保護自己”、“游戲時遵守規則”、“學會照顧他人”、“不能莽撞”、“學會理解他人”、“提高受挫能力”。我趕緊接上話說:“對咯!這些就是正面的意義。再說了,你們玩籃球就不讓籃球玩玩你們??!”我邊說邊向小楊望去。教室里笑聲一片,他也一掃之前的不悅。

每一個學生在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教師要想一個學生的真正改變,就必須改變他的信念系統。而信念是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經由各種體驗而產生的,所以,信念系統也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作為新時期,新形勢下的教師,我們也要及時調整完善個人信念系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才能更好的塑造學生健康、成功、快樂的信念。

猜你喜歡
資格信念事情
2023年,這四類考生擁有保送資格
為了信念
發光的信念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信念
第二道 川菜資格人
把事情寫具體
資格
背叛的資格
一級浪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