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動態生成 演繹課堂精彩

2017-03-02 20:55陳奕靚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46期
關鍵詞:動態生成體驗建構

陳奕靚

摘 要:一個真實的課堂才是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動態生成”的教學新理念正是追求課堂的真實性,更關注學生——這個資源的重要提供者的發展,做到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在教學中,只有真正做到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才能讓我們的數學課堂始終充滿真實與活力,在不斷的“生成”中綻放美麗!

關鍵詞:動態生成 交往互動 體驗 建構 發展

“人的本質是一種生命的存在,促進人的生命的成長和發展成了新的教育理念的核心內容之一?!薄皠討B生成”的教學新理念正是讓師生雙方在學習活動中相互啟迪,共同研究與成長,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師生互動。[1]

一、創設情境,激活思維

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應當適當的創設各種形式的情境進行教學,可以把認知與情感、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教與學、指導與非指導等因素加以協調、平衡與整合,讓學生們快樂地學習數學、體驗數學、感受數學。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時,新課伊始,在“尊重兒童文化”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我利用課件,把無味的學生學具的分發創設成圣誕老人送禮物的情境,并讓圣誕老人始終伴隨著同學們學習,聽著快樂的音樂,看著喜歡的動畫,學生們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我吸引住了,從而激勵了學生利用這些禮物自己獲得新知的愿望,學生在這樣快樂的氛圍中自然愿意積極思考,也唯有這樣才能產生多種教學資源,促進“生成”。[2]

二、促進交流,體驗成敗

“教學的本質是交往互動。交往是主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活動?!睂W生在交流過程中闡述觀點,會對其他同學產生影響:認同了,相互理解;有爭議,相互溝通;有問題,引發探究,實現人與人、人與教材、人與媒體之間的多次“對話”。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時,我首先出示圖形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讓學生比較他們的面積大小,從而引起學生認知沖突。在復習了長方形面積的計算之后,我提出“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該怎樣計算呢?”隨后請大家任意使用圣誕禮物(學具),分四人小組操作討論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多少?這時為學生創新火花的閃現提供了時間和空間,他們在合作交流中運用遷移規律的多種方法求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實踐證明,合作交流可以充分利用學生中的優勢學習資源,給每個學生的個性成長提供了舞臺,使學生個性潛能得到充分發揮的同時還達到了思維互補的效果。[3]

三、拓寬空間,自主建構

《數學課程標準》特別提出了“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而數學活動應是學生自己建構數學知識的活動?!痹谶@個活動過程中,學生與教材及教師產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數學知識、技能與能力,發展了情感態度和思維品質。因此,只有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活動體驗的空間,才能使他們的思維在一個廣闊的空間自由馳騁,才能激發他們主動參與到知識的構建中來,才能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也才能達到師生共識、共享、共進,實現共同發展。[4]

1.提供充分思考的空間

為學生提供足夠的空間,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盡量給學生提供充分思考的空間,允許學生自由思考。如在《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教學中,我在學生可以算出較小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后,設計這樣一個情境:在圣誕老人介紹下,我根據我們廬山的地域特色,利用多媒體演示由廬山地圖抽象出平行四邊形。質疑“如果求這么大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你會用什么方法?” 隨后再次給學生創造思考的空間,“你認為計算它的面積需要哪些條件呢?”這樣的設計,使學生積極地感知學習對象,活躍了學生的創造思維。[5]

2.創設多樣的體驗活動

為學生提供足夠的空間,“還需要教師重視學生的經驗,設計各種各樣的體驗活動,使學生在生活發展區內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展露自己的獨特思維。如在《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的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了這樣一個模擬游戲環節——剪拼大擂臺:通過提問“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邊形都可以轉化成與它面積相等的長方形呢?”引導學生們動手實驗、自己研究。在此過程中我還讓動作快的同學將自己的作品貼在黑板的兩邊,這使學生在寬松的學習環境中,通過自己動手轉化,實現用數學方法探索新知的過程。[6]

四、捕捉精彩,綻放美麗

“生成”對應于“預設”,盡管在課前的設計中,教師對學生可能出現的一些情況作了設想,然而我們所面對的畢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學生,他們有自己的知識基礎、思考方式,有些情況并非我們可以主觀臆測的,當課堂中出現這樣或那樣始料未及的“小插曲”時,就需要教師能冷靜應對,巧妙地捕捉其中的“亮點”資源,并靈活地調整教學進程,如在《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一課中,我在課前預設中認為學生在多次充分實踐的基礎上一定能說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X高,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卻提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邊長X邊長,這時我急中生智,讓學生自由組合,以辯論賽的形式互相辯論驗證自己的想法。這一過程中我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形成人人參與的網絡式互動,通過生生互動的方式引導學生在辯論、評論他人作品的同時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如“怎樣剪?為什么一定要沿著高剪?”;發現有價值的結論,如“轉化前后的圖形形狀變了,面積沒變”等等,在解決難點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及評價能力。實際上,這個辯論會的指向并不在公式的本身,而在于發現公式的推導過程上,將學生的思維聚集在探究的方法上。整個設計是一個由學生親自參與的充滿豐富、生動的思維活動過程。

當然,我們強調動態生成的課堂教學并不是不要課前預設,而是強調為生成而預設,強調在教學過程中不能過多地關注自己的“教”,而應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 總之,在教學中,只有真正做到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才能讓我們的數學課堂始終充滿真實與活力,在不斷的“生成”中綻放美麗!

參考文獻

[1]馬彥平、楊再鵬等《新課程校長手冊》,新華出版社

[2]朱慕菊等《走進新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馮克誠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4]張行濤、周衛勇《新課程教學法》,中國輕工業出版社葉堯城、

[5]向鶴梅等《數學課程標準教師讀本》,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小學教學研究第273期

[6]朱慕菊等《走進新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猜你喜歡
動態生成體驗建構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作論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建構游戲玩不夠
基于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策略探微
品德課堂“動態生成”資源的運用策略
體驗視角下文化旅游產品深度開發研究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立足生活,挖掘習作的豐富素材
緊抓十進制 建構數的認知體系——以《億以內數的認識》例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