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質量持續改進在呼吸科患者鼻導管氧療護理中的應用

2017-03-03 01:53吳炎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6年22期
關鍵詞:持續改進呼吸科護理質量

吳炎

【摘要】目的 探析質量持續改進在呼吸科患者鼻導管吸氧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科2014年2月~2015年5月開始在鼻導管吸氧治療中存在的問題,實施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對策,組織成立質量持續改進小組,進行現狀分析,發現問題,通過進行護士培訓、對患者實施針對性健康教育和改善舒適度、設計專項查檢表加強質控等措施改進氧療護理,對比實施前后的效果。結果 實施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后,護士操作不規范、氧流量不符合要求、濕化水未每日更換、濕化水未及時添加等4個問題發生率分別為5.76%、1.92%、0、1.92%,較改進前明顯下降,患者氧療教育覆蓋率、氧療知識知曉率、氧療依從性分別為100%、94.23%、96.15%,較改進前明顯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呼吸科患者鼻導管吸氧治療時進行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干預,可有效提高護理工作質量。

【關鍵詞】呼吸科;鼻導管吸氧;護理質量;持續改進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2..02

氧療護理質量直接影響到患者治療效果和疾病預后,我科開始對鼻導管吸氧患者采取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措施進行干預,獲得的效果較為理想,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氧療管理小組的成員需要具備以下條件:??乒ぷ鞒^5年、護理操作技能熟練、具有良好的溝通技巧、工作責任心強等,共包括N2護士3名、N3護士2名、N4護士1名在內的6名護理人員,組長由N4護士擔任,護士長總負責。在實施質量持續改進對策之前召開科室全體護士會議,讓全體人員在整個實施過程中全面參與。

1.2 問題分析

我科共有床位77張,收治病種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等為主,且80%以上是大于60歲的老年人,農村患者居多,進行鼻導管吸氧的患者數最多時達到50個以上。CQI小組于2014年2月份對科內58名吸氧患者進行了隨機質控,結合護理部、大科、病區的三級護理質控中關于氧療問題的反饋,分析主要存在問題如下:

1.2.1 護士方面

護理人員不能按規范進行操作,給氧前未詳細評估患者,給氧前不清潔鼻腔,未交待注意事項,濕化水及濕化瓶未能按規范更換。霧化吸入、停用無創呼吸機后不能及時將流量調節至患者病情所需的流量。護士??蒲惨暡坏轿?,意識不到巡視吸氧的情況,比如鼻腔、皮膚的情況,鼻導管是否脫出,氧流量是否符合病情需要及與濕化瓶上的記錄是否一致,氧療效果的判斷等。護理人員本身氧療知識缺乏,患者多,忙于給藥治療,健康教育不到位,未能使患者和家屬真正認識吸氧的目的、意義及注意

事項。

1.2.2 患者方面

我科老年患者及農村患者多,聽力下降,文化程度低,醫學知識缺乏,宣教難度大;患者及家屬認為自己喘息不厲害,可以不吸氧,病情好轉后,氧療幫助不大;部分患者認為長期吸氧會產生依賴性,多次住院患者,由于經濟原因加上認為氧療不是治療的方法,拒絕吸氧;鼻塞長時間插入,患者舒適感降低及不了解任意調節氧流量的危害,導致遵醫行為差。

1.2.3 管理方面

督查不到位(未使用專項督查表進行督查);實習生帶教不到位(如做霧化吸入后未及時降低氧流量);氧氣流量表有問題時未及時更換等。

1.3 改進方法

1.3.1 對護士進行培訓

加強氧療知識和護理安全教育,采用專題講座、多媒體授課和小講課、業余查閱文獻等形式,組織護士學習氧療的原理、分類、注意事項、監護內容及新進展,護士長通過定期檢查培訓手冊、不定期晨會提問等方式進行追蹤,操作培訓及考核采用實境法,注重做好低年資護士、輪轉護士及實習護士的帶教。學習護理“四巡視”知識,使每位護士掌握巡視的內容,特別是??蒲惨曋嘘P于氧療的內容,制定完善氧療巡視重點,設計“鼻導管給氧情況查檢表”,便于責任護士巡視時對照使用。

1.3.2 加強健康教育

在患者健康教育執行單中加入“氧療宣教”專欄,針對患者多數來源于農村、年齡大、聽力差等特點,編寫圖文并茂的彩冊,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責任護士反復進行針對性床邊一對一的健康教育,利用公休座談會和集體健康宣教的機會舉行氧療講座,通過多層次、多渠道的形式講解氧療的指征、作用、方法、時間和配合事項等,使患者了解吸氧對疾病康復的重要意義和注意事項,以消除患者的疑慮和誤解,同時重視家屬和護工的健康教育,取得家庭支持,提高氧療的依從性[1-2]。

1.3.3 改善患者舒適度

使用雙腔鼻導管,固定時松緊適宜,及時添加濕化液,將“每日更換濕化液”列入責任護士工作流程,引導護士執行規范,同時巡視病房時注意患者體位舒適度,指導患者每日用溫開水清潔鼻腔,主動詢問患者吸氧體驗,告知其氧療有效的指標內容,增加患者信心,改善其舒

適度。

1.3.4 加大質控力度

管理小組成員使用給氧情況查檢表每月定期專項檢查氧療護理工作,內容包括護士操作規范、巡視項目、濕化水的更換、患者教育等,護士長每日查房時重點檢查新患者及危重患者鼻導管給氧的護理質量,動員科內全體護士人人參與質控,隨時進行質控,將發現的問題登記到記錄單上,通過定期檢查、隨機檢查相互結合的方式進行督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為及時制定質量持續改進對策奠定良好的基礎。每月召開CQI小組會議,全面討論、分析發生問題的原因,根據問題探討針對性的完善對策,并全面實施[3],進入新的改進循環,推動氧療護理工作安全有序進行。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我科鼻導管吸氧患者在未實施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之前,護士操作不規范、氧流量不符合要求、濕化水未每日更換、濕化水未及時添加等4個最為突出的問題,在實施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后,均獲得有效改善。見表1。

3 討 論

在查找問題的基礎上首先組織護士培訓,從提高護士??茦I務水平著手,

要求護士不斷加強氧療相關知識學習,熟練掌握并將相關知識運用到臨床護理實踐中,促進了護士發揮潛能,形成了科室良好學習氛圍。

護理人員在實施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措施時,需要維持良好的護患關系,采用全方位的宣傳教育,能夠讓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療、護理工作的開展,從根本上提升患者鼻導管吸氧過程中氧療依從性以及氧療知識知曉率。不僅能使患者治療效果明顯提高,還能維持護患間和諧的關系。

在CQI的整個過程中,科室全體護士都有參與和配合,調動了每位護士的積極性,增強了護士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主動參與管理的意識,有效增強了科室凝聚力,使護士感受到自我成就的快樂,降低負性情緒,更積極主動為患者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

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的目的是使護理人員通過專業行為,最大程度地提高服務對象的滿意度,改進護理質量,保證患者安全,我科在鼻導管氧療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實踐中,規范了護士的職業行為,提高了患者的知識知曉率和治療依從性,確保了患者氧療安全,有效提升了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 楊 丹,徐玉蘭,韓 毅.運用PDCA循環降低持續氧療中氧管脫管率[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4,9(12):33-34.

[2] 周秀紅,周瑞媚,張偉珍,等.無水式鼻導管吸氧在降低患者肺部感染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05):90-91.

[3] 韓 慧.細節護理在氧療持續質量改進中的做法與體會[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05):63-64.

猜你喜歡
持續改進呼吸科護理質量
CBL教學模式在提高呼吸科教學質量中的應用探索
風雨中逆行的抗“疫”巾幗戰士——記呼吸科副主任張磊
前列腺增生患者護理中優質護理服務的應用意義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證護理效果研究
呼吸科與消化科對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認識的異同點
面向學習全過程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精益管理在國際物流服務企業的應用
開展等級醫院評審促進醫院內涵質量建設
PBL教學模式在八年制早期接觸臨床呼吸科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