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民居中“合而不同”的兩種構成形式

2017-03-04 13:09徐恒
人間 2016年33期
關鍵詞:傳統民居天井

摘要:合院和天井是中國傳統民居的兩種構圖形式,同屬漢文化圈,隨著文化的傳播,在各地又產生不同的變體。從文化背景、地理和氣候條件以及風土人情三個方面具體闡述合院與天井的不同。

關鍵詞:傳統民居;合而不同;合院;天井

中圖分類號:TU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1-0185-01

一、合院與天井

合院是中國傳統民居中的基本構成方式,集中分布于北方廣大地區,在南方也有少量出現。合院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建筑單體沿院落周邊布置,中軸對稱向心凝聚,正房體量較大為建筑構圖主體,強調縱向軸線,按需要串聯成多進的院子,坐北朝南。南方以天井院落為主要的民居形式,主要有徽州民居、湖南大屋、閩南大厝等。四周房屋聯結,中間圍合成天井,因其形似天然之井而得名。

合院和天井在圖形上是同構關系,它們既可以獨立存在于環境之中,也可以相互結合使用,“合而不同”強調的是以“合”作為主要構成形式,平面布局上有“外實內虛”的相似性。

二、合院和天井同宗同源的文化背景

歷史上幾次大的南北文化融合,雖各自對當地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但在主流文化上是相同的。在宗教文化上,長期受佛道儒三家文化的影響。

(一)“中庸”和“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

倫理道德在儒家文化中影響深遠,主導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主從、尊卑關系在院落的布局中有著充分體現。

不損不過、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反映在建筑布局上為規矩形態、方正對稱、左右平衡的構圖形式。

宣揚天人合一,強調等級分化、尊卑有別的倫理制度。合院建筑布局上以正房為尊、兩廂房次之、倒座為賓、其他房間為附。位于軸線正中的體量最大的建筑為正房,也稱堂屋,在功能上多用來舉行家庭禮儀、接待尊貴賓客等,為院落的構圖主體。天井院落中同樣有所體現,堂屋坐北朝南,居于軸線正中或居于十字軸線正中,堂屋面朝天井與廊道相連。

左尊右卑體現在東西廂房的使用情況上,“尊左的習俗反映在廂房上,就是東廂房的尺度略大于西廂房,東廂房住大兒子、三兒子,西廂房住二兒子、四兒子”。[1]北方合院更遵循傳統的倫理精神;南方天井院在表現上更加靈活一些,因地制宜,受制于當地的地形和環境,出現東西向軸線。

(二)“師法自然”的道家方法論。

在道家著作《老子》中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出了道家對待自然地態度:因地制宜,師法自然?!案黝惷窬有螒B構成中最主要的是建筑材料,鄉土民居就地取材,如山之木、原之土、灘之石、田之草等等,就使得幢幢民居宛如生長于大地,與自然環境成為一個有機整體?!盵2]建筑材質上主要為磚、木、土、石、瓦,多取自然之材,就地取材。北方民居在建筑色彩上多為材質本身的自然色,以及對自然材質加工產生的半自然色,多灰磚灰瓦、黃土垣墻。南方民居粉墻黛瓦,融于自然,又區別于自然,體現了人與自然對立統一的和諧關系。

合院民居重視院內綠化,常栽種植物花卉并在院內搭設涼棚和涼亭。因天井院受制于尺度限制,多采用栽種水生植物或采用盆栽方式。

三、自然地域環境不同導致合院和天井的空間性質差異

(一)合院與天井的空間性質不同。

空間性質不同受自然環境的直接影響。合院屬外部空間,由建筑圍合而成,空間秩序由室內到室外。天井院中天井是室內的外部空間,廳堂和廊道圍繞天井構成半開放的內部空間,成為室內向室外過渡的“灰空間”。

(二)合院和天井的作用不同。

合院和天井尺度不同。合院在空間范圍上可取百尺為形,天井則不過丈室。

合院和天井對待光照、降雨和通風的方式不同。北方寒冷冬季需求光照,炎熱夏季需求通風,合院在平面布局上坐北朝南,院落寬敞,納陰抱陽。天井院注重理水,四向排水,雨水通過天井的明溝與周邊水系相連,將水排出屋外。南方溫度高,注重防火,天井中常設蓄水缸或于內凹的庭院中蓄水,以實現防火、改善小氣候的作用。南方陽光強烈,著重防曬避暑,縱深、開口較小的天井有效的遮擋陽光。風水上說,生氣乃第一義,天井乃中心氣場,令居宅充滿活力。通過空氣循環的“拔風”效果改善空氣質量。

天井院是天然的壁壘。天井院的防御性更強,多樓房,外墻不開窗或開小窗。 “從建筑環境心理學來看,四周封閉實墻圍合的空間里,身在內天井的人們感覺非常安全,在充滿陽光的天井里又會感到很放松”。[3]

(三)合院和天井的構造方式不同。

抬梁式和穿斗式是中國傳統木構最為普遍的兩種方式。抬梁式木構架多用于北方地區,穿斗式廣泛應用于南方廣大地區。抬梁式結構出于北方冬季對雪負荷承載的考慮,需要開闊平坦的地理環境,采用大木構件,構成矩形的、獨立的建筑單體,由單體圍合成合院。穿斗式木構件構造相對簡單,用料小、取材容易,能夠適應山地丘陵等多種復雜地形。還可以按照需求混搭成“L"形、“冂”形、“口”字等多種復雜的單體建筑。

天井院在色彩上相對于北方具有自己獨特的詩意畫風,南方地區降水充沛、溫度適宜,外墻常涂白堊以防潮,形成了灰瓦白墻的建筑色彩,構成黑白灰、點線面的有機組合,成為青山綠水的水墨畫卷。

天井民居中屋頂多懸山式,以遮蔽雨水,保護墻體。合院民居建筑多以硬山式和卷棚作為主要屋頂形式,外墻為厚實的磚墻,屋頂前后出檐較短,在建筑立面上稍顯質譜、厚重。

四、天井和合院的空間序列不同

正對合院大門的為影壁墻,是合院里重要的組成部分,一方面影壁墻彰顯主人身份、代表美好的寓意;另一方面在構成空間序列上的轉折,增加空間的層次,保護室內隱私。天井院中也會出現迎門屏墻,以遮擋視線。合院中以垂花門來劃分前后院,采用全隔斷和實隔斷的方式,以實心墻體和垂花門隔絕前后院。在雙天井的天井院中,兩天井之間為室內開敞的廳堂,采用不隔斷和虛隔斷的方式,減少空間的浪費,產生了小中見大、強縱深感的空間效果。

在合院之間的結合上,多縱向發展,形成“日”字形、“目”字形等多進深的庭院。院落保持正南正北走向,不同人家之間院與院橫向相連。在天井院中情況各不相同,徽州建筑為例,同氏族之間可橫向、縱向結合成多進的天井院,組成一個大的建筑群組,不同氏族之間則為獨立的天井院,院與院之間以小巷相通,既有獨門獨戶,也出現了獨門多戶。云南一顆印民居多保持建筑的獨立性。在四川民居的天井院中,院與院之間無縫連接在一起,天井構成蜂窩狀。

參考文獻:

[1]王其鈞.中國民間住宅建筑[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1

[2]單德啟.中國民居[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13.12

[3]王小斌.徽州民居營造[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9

作者簡介:徐恒,四川大學藝術學院在讀研究生

猜你喜歡
傳統民居天井
學校的天井
一定要留個天井
一定要留個天井
一定要留個天井
雨天
日影
傳統民居裝飾在現代環藝設計中的應用
分析關中傳統民居屋頂裝飾藝術
城鎮化背景下“微山島”傳統民居保護研究探析
傳統民居裝飾在現代環境藝術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