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文學在網絡環境下的傳播

2017-03-04 02:03劉子辰
成長·讀寫月刊 2017年1期
關鍵詞:碎片化閱讀網絡

劉子辰

【摘 要】互聯網大潮已經來臨,文學也不可能被束之高閣,文學的傳播也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ヂ摼W環境下信息的大量傳播,使碎片化閱讀成為普遍現象,每個人都被推送消息,網絡傳播的利與弊同時顯現。經過分析一些現象和案例,得出當前文學在網絡環境下傳播的內在變化,并對未來趨勢做出預測。

【關鍵詞】文學傳播;網絡;碎片化閱讀

一、網絡環境下的閱讀現狀

要談文學在網絡環境下的傳播,先從網絡環境下的閱讀現狀入手,由閱讀狀況反推傳播狀況。

(一)碎片化閱讀

分析網絡環境下的閱讀現狀,首先要明確網絡環境下的閱讀媒介是什么。在智能手機興起之前,網絡閱讀主要基于電腦終端,當智能手機興起之后,網絡閱讀主要是基于移動終端。此時,“信息爆炸”已經不只是一個宏觀的詞,在微觀層面上,每個人每時每刻都通過手機經受著信息爆炸的沖擊。其中,快速、簡短、大量、類型繁雜的閱讀接踵而來,這種閱讀便被稱之為“碎片化”閱讀。寬泛來說,傳統的報紙期刊也可以歸于這一類,但基于移動終端的碎片化閱讀將“碎”這一特質無限放大,以至于信息是碎的,閱讀時間是碎的,閱讀方式是碎的,閱讀體驗也是碎的。

(二)“無意識”的選擇——被推送

當碎片化閱讀成為常態時,由于信息量大、閱讀時注意力集中程度低,關于閱讀內容的選擇則會被部分代勞。最明顯的就是會受到各種各樣的“推送”,這種推送一般是基于個人的閱讀習慣,推送內容的質量良莠不齊。這種推送本身是為了提高用戶體驗而設計出來的,但也有一部分只是粗糙的宣傳,善于遴選的人能夠利用推送節約時間提高閱讀效率,而終日靠手機打發時間的人看到的則多為低質量的推送。

(三)放下手機

由上面兩點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網絡環境下的文學傳播途徑主要基于移動終端,也即聯網的智能手機一類;傳播特點是速度快、范圍廣、無界限、目標受眾被刻意劃分(主要通過程序算法的形式);傳播內容是便于快速閱讀、易看也易忘的;受眾幾乎是所有連上網的人。直觀來看,網絡上傳播的文學質量似乎差太多,那能不能放下手機,回歸經典呢?答案是經典可以回歸,手機卻無法放下。隨著互聯時代的來臨,手機已經成了另一個身份證,放下手機是不可能的,積極地面對新技術帶來的變革,使技術為我所用而非受其束縛,才是恰當的態度。

二、文學傳播的變與不變

在網絡環境下文學傳播的基本特點和大的形勢已經知道了,下面就某幾點討論其中的本質,探究變與不變的特點究竟在哪里。

(一)紙質本依然存在

即使現在的網絡環境使文學傳播有了巨大變革,但紙質本文學依然存在,為什么呢?有利可圖自然就會有人去做。某篇作品或某個作者在網絡上打開了知名度,然后出一本書,是自然而然的事;或者說主要是寫書,順便在網絡上做宣傳,吸引粉絲。就算作者不愿屈從與這種形式,也會有相關機構樂意代勞。文學的傳播媒介和方式變了,但其價值鏈沒有發生根本變化。

(二)知名作者走向臺前

在互聯網未誕生的時代,某個作家的粉絲想親眼與偶像見一面,恐怕是十分困難,但現在總能通過一些方法間接地“見到”自己崇拜的作者。這種客觀條件的改善大大加強了作者與讀者的聯系,使優秀文學的傳播更有溫度,添加了更充沛的感情在里面,這是互聯網為文學傳播帶來的福音,也是給廣大作者、讀者帶來的福音。

(三)立體式大范圍傳播

從載體來看,以往的文學傳播,主要是文字,最多再配上插圖,現在則是文字、圖像、聲音立體融合,甚至可以做出專門的說書音頻和電影般的宣傳視頻。從宣傳效果來看,理論上來說,一部作品的宣傳可以推送到每一個人面前,只要他連上網。這種近乎駭人的傳播能力是前所未見的,并且在未來將會進一步擴大。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網絡環境下,文學傳播的根本價值屬性是沒變的,但是其表現形式和表象特征是有變化的,總體來說是文學內容更豐富,品質差距更突出,傳播力度更強大。

三、案例分析

(一)網絡小說

20世紀末,隨著互聯網進入中國,網絡小說興起,文學網站也相應誕生,“起點中文網”便是其中一個巨頭,筆者也曾是該網站的粉絲。網絡小說發展到現在,其實也漸漸進入了一定的瓶頸,這個瓶頸便是寫的人太多,太多的話題都被寫爛了,出彩的內容很難再看到,就算還有層出不窮的新鮮題材,也將很快被復制消磨,看過上百部作品,記住的還是最早期的那幾部。網絡使得文學的門檻大大降低,也使得為了掙錢所作出的讓步越來越多,所謂 “低端”市場被極大限度的放大,影響了文學的整體水平。

(二)“雞湯”與“干貨”之爭

在微信上看文章時,經??吹絻蓚€詞:“雞湯”和“干貨”。毫無營養的雞湯喝了只會惡心,干之又干的干貨又實在無法下咽,那么,加了雞湯調味的干貨是不是最好了呢?是的,但又不完全是。有雞湯味的干貨確實在微信上最受歡迎,可如果僅從是雞湯還是干貨的角度來判斷文學,那就脫離了文學本來的樣子,文學的本質是表達,須知語言的簡練來自于感情的真摯,雞湯也好,干貨也好,其出發點更多的是宣傳,而非真正的表達。這一說法未必受到廣泛認可,但卻值得思索。

(三)“羅輯思維”——說書還是賣書

在自以為有“調性”的人群中,沒有人會不知道“羅輯思維”?!傲_輯思維”以說書的方式去賣書,“站著也能把錢掙了”,不得不佩服羅胖的眼光和實力?!傲_輯思維”有視頻,有“喜馬拉雅”APP的音頻,有微信商城,有天貓商城,把圖書售賣做成了品牌——“羅輯思維”獨家發售。在羨慕羅胖的同時也可以看到,僅從商業模式上來說,互聯網環境下的文學傳播找到了一條新路子,那還有沒有其他新路子呢?筆者相信是有的,讓我們拭目以待。

結論

互聯網的前進步伐沒有人可以阻擋,唯有積極應對,才能做出合理的反應。誠然,網絡環境給文學傳播帶來了不利的影響,但往后的趨勢將是規范化,就像網購也將對誠信要求越來越高。擁抱新環境,積極融合,才是文學工作者以后的出路。

參考文獻:

[1]韓嘯.微信公眾號:網絡文學傳播的新生態[J].新聞愛好者,2016,09:43-45.

[2]楊拓.電子媒介文學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1.

[3]陳曉潔.媒介環境學視閾下文學與媒介之關系研究[D].山東大學,2012.

猜你喜歡
碎片化閱讀網絡
數字時代下碎片化閱讀的利與弊
民辦高校大學生閱讀現狀及對策研究
計算機網絡管理技術探析
芻議計算機網絡信息化管理
油氣集輸系統信息化發展形勢展望
基于網絡的信息資源組織與評價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
基于網絡的中學閱讀指導
有聲讀物的發展現狀及其問題
碎片化閱讀時代廣播節目的生存與創新
碎片化閱讀對傳統閱讀方式的沖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