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視家園互動,盡力克服幼教“小學化”

2017-03-04 02:40田輝
成長·讀寫月刊 2017年1期
關鍵詞:家園互動小學化幼兒教育

田輝

【摘 要】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已經引起了國家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其危害性已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重視與反思。幼兒教育小學化,就是把幼兒當作小學生來教,過早傳授加減算數和拼音寫字等等,這不僅不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更不利于幼兒的身心發展。要想杜絕小學化傾向,必須發揮我們教育機構的權威性、專業性,帶領家長走出教育誤區。這需要以家園互動為載體,優化家園合作模式,共同鋪就幼兒健康成長的道路。

【關鍵詞】幼兒教育;小學化;家園互動

自古以來,父母對孩子都寄予殷切希望,現在尤為突出,為了不讓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珠心算、英語、鋼琴、舞蹈等培訓無所不及,家長們無不以幼兒算術快而準、識字多、才藝多為榮。為了迎合家長,有些幼兒園便用了低年級小學課程安排教學,過早地傳授小學學習內容,比如20以內的加減法,拼音,寫字,甚至珠心算等等,從而導致幼教小學化泛濫。

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做法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年齡特征,從根本上忽視了幼兒的生理及心理特點,剝奪了幼兒的童真童趣和游戲玩耍的權利,是對幼兒生理和心理的一種摧殘;忽視了幼兒主動性的發揮,扼殺了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的天性。過早地把小學的教學內容搬到幼兒園、采取單調的填鴨式授課方式,超越了幼兒身心發展水平,違背了幼兒認知規律,難以形成開朗、積極、樂觀、自強、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嚴重危害了幼兒的心理健康,結果使孩子還未正式開始學習,就已產生了厭學情緒。托馬斯·蘇德霍夫所說過“不要把孩子訓練成機器”,有些知識和技能在孩子成熟到一定程度時再給與是輕而易舉的事,刻意加速發展,會使孩子過早成熟,導致基礎不穩固,這種追求即時效應的方法是沒有后勁的。因此,我們必須迅速徹底地改變這一現狀。陳鶴琴先生說過:“幼稚教育是一種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須要兩方面合作才能充分發揮功效?!睘榇宋覀儼鸭覉@合作互動放在重要位置加以研究,取得了較好的收效。具體做法如下:

一、在去“小學化”中,始終保持發揮老師的主體作用

雖說去“小學化”,必須與家長達成共識,但關鍵要發揮老師自己的專業優勢,科學地教育孩子 ??茖W研究表明,大腦的左半球控制著身體的右側,包括語言邏輯、細節、理性等功能。大腦的右半球則控制著身體的左側,包括空間、音樂、藝術等功能,過早與單純的知識學習讓孩子的左腦得到發展,卻不能讓右腦得到發展,而只有左右腦平衡發展才能促進孩子全面發展。為此,我們幼兒園以培養孩子學會微笑、學會觀察、學會說話、學會交友、學會家務、學會感恩為目標,這既有利于孩子社會價值的認知以及社會交往技能和健康人格的發展,也讓幼兒的左右腦得到平衡發展。

例如經常有家長向我們反映“我的孩子膽量小,見到熟悉的人有時還躲躲閃閃”、“我家孩子很自私”、“我的孩子不肯喊人”等。幼兒園針對這一系列問題,結合《3-6歲學習與兒童發展指南》和幼兒園一日流程,開展了“文明禮儀值日生”活動、分享活動和“我是小歌手”活動及下午的“繪本廣播”。首先請部分反映比較強的家長帶孩子參與,活動要求孩子堅持每天7:50趕到幼兒園參加“文明禮儀”值日,用文明用語迎接新一天的開始;在晨間活動“我是小歌手”時,引導他(她)在全園小朋友面前大膽地唱出自己喜歡的歌曲;在下午的“繪本廣播”中,鼓勵小朋友講述自己喜歡的繪本;在分享活動中,鼓勵孩子與同伴學會合作與分享,讓他們知道分享的快樂,懂得感恩他人。

二、去小學化注重家園互動合作

搭建多種形式的家園互動平臺,開展多方位的家園活動,幫助老師和家長不斷修正和改進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對去“小學化”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家園互動中最受歡迎的是面談。針對面談時間家長多、幼兒多、教師少的情況,我們開設了網站、微家園管理平臺、班級微信平臺及“七色花”園報等。并且每個班級都有獨立的展示窗口,豐富的資源可以讓家長尋覓不同的育兒方式,滿足不同家長的需要;也使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家長之間的交流有了全新的方式?!盎印笔辜议L和老師、幼兒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影響、相互補充,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對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糾正有著重要的促使作用。

例如:教師及時將幼兒的活動情景上傳到園地的展示窗口,讓家長及時了解;各班級將孩子的繪畫、手工制作等作品拍成照片,傳到“班級相冊”中;教師撰寫的優秀教育心得、優秀教學活動方案等及時上傳,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了解教師的教育經驗;把幼兒園的特色活動用多種形式在各信息平臺中展示,讓家長了解;每月收集一些優秀的有關育兒和教育方面的文章上傳到網站或在園報上刊出,提升家長的育兒能力;我們還把主題鮮明的“七色花”園報送到家長手中,讓家長了解家園合作互動的好處,知道一些家園合作互動的方法和技巧,從而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減輕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阻力,營造和諧美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健康成長。

總之,學前教育“小學化”對孩子百害而無一利,但去除“小學化”必得是一個長久的話題。我們要不斷拓展和提高專業素養,充分利用家園互動,幫助家長提高認識,讓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讓家庭與幼兒園的教育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同步,不做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推手,讓孩子的身心健康茁壯地成長!

參考文獻:

[1]王青,《以社區為依托,建構家、園、社區共育平臺》,《學前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

[2]胡惠閔,《德國的家園合作實踐》,《幼兒教育》,2002年第6期.

[3]徐幀,《家園合作互動,做進幼兒發展》[J].學前教育.2010,11:49.

[4]張韻,《幼兒園家園合作現狀研究》[J].2009,3—5.

[5]2011年,教育部下發的《關于規范幼兒園保教工作,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的通知》.

猜你喜歡
家園互動小學化幼兒教育
如何有效利用游戲實施班級管理
“心”的實踐,新的收獲
積極家園互動共同干預幼兒逃避性行為的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