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循身心特點 助推幼小銜接

2017-03-06 20:21楊晶
教學月刊·小學綜合 2017年1期
關鍵詞:幼小銜接道德與法治

楊晶

【摘 要】小學一年級是兒童品質和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暗赖屡c法治”微作業的科學設計和合理運用,可以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幼小銜接。具體來說,這類作業可以設計成邊“學”邊做作業、邊“做”邊做作業、邊“想”邊做作業三種形式。

【關鍵詞】幼小銜接 微作業 道德與法治

品德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一年級是兒童品質和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兜赖屡c法治》第一冊前兩個單元的主題是初入學的始業教育和對小學生活的適應教育。這些內容的有效落實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所處的校園環境,引領他們更快地從一個幼兒園的孩子轉變為一個真正的小學生。鑒于一年級新生在入學初出現的種種斷層,筆者一直在探索和思考著如何結合教材及《學習活動手冊》設計出既符合一年級學生身心特點,又能助推他們較快地完成幼小銜接的“輕負高質”的作業。在實踐與探索中,筆者提出了“微作業”這個概念。

所謂微作業,最簡單的理解就是少量作業,一般控制在10分鐘左右。當然作業雖“微”,但選題應符合具體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要求,可以是某個知識重點、難點的課內或課外作業,可在課堂內或課間完成,也可作為課外活動內容展開。

一、 邊“學”邊做作業:幫助學生盡早適應小學環境

(一)走近我們的校園

認識一樣事物,最好的辦法就是去親近它。一年級的學生對新學校里的一切都感到好奇,與其讓他們無頭蒼蠅似的亂摸索,還不如在品德課堂上做些引導,并適當地加入微作業加以鞏固。以《美麗的校園》第一課時為例,筆者設計了如下微作業(表1)。

對于一年級的新生來說,逐一的參觀,教師的講解,讓他們在一節課中對自己的新學校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而穿插在參觀教學中的兩個微作業的設計,一是考慮到一年級的學生識字不多,說一說校名,能夠加強他們對校名的印象;二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所見做出選擇,作業的難度就小了很多。

(二)走近我們的老師

有別于幼兒園時一個班兩個老師加一個阿姨的模式,進入小學后,學生接觸到的教師一下子多了很多。但他們只是對自己的語數老師和班主任能盡快地熟悉,而對于其他教師,由于接觸的機會有限,往往張冠李戴。如何讓學生較快地認識自己的老師,并主動去了解他們呢?在《老師,您好》一課,筆者為了讓學生能較快地記住不同學科的教師,又考慮到學生寫字的困難,就設計了這樣的微作業(表2)。

這樣的“邊學邊做作業”,既充分地利用了《學習活動手冊》,又減輕了學生的學業負擔。讓教師簽名,不僅是師生認識的機會,也是一次學生主動與老師交流的過程。9月底的公開課上,當筆者問道:教我們的有哪些老師?學生都能清楚地對號入座,甚至對每周只有一節課的地方課老師也能準確說出姓氏。在這樣短的時間內,學生能認清楚自己的任課教師,很大程度上有賴于這一課的“微作業”。

(三)走近我們的同學

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與同伴的關系會直接影響這個學生的人際關系。同伴之間的關系,比其他關系人要重要得多??涩F在的班級人數都在40以上,面對如此重要的關系網絡,如何讓學生在短時間內記住那么多人呢?于是《我喜歡我們班》一課中就有了這樣的微作業(表3)。

完成這樣的“同伴互助”式的微作業的前提,就是同學之間的交往。學生在完成這個微作業的過程中,既要清楚自己同學的一些信息,又要有一定的人際交往能力。類似微作業的布置,因為有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親密交流,因為需要他們之間進一步的認識,所以更有效地助推了一年級新生從幼兒到小學生的角色蛻變。

邊學邊做作業,作業中有學習,這種形式的微作業幫助一年級新生在較短的時間里對自己所處的校園,對身邊的老師和同學有了很好的認識,幫助他們解決了幼小銜接中學習環境的斷層和關系人的斷層問題,這也為他們日后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二、 邊“做”邊做作業:幫助學生逐步學會自我管理

《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特點是將講授、游戲、美工活動、動手制作等多種學習形式結合到品讀教學中來。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使兒童能在豐富、積極的學習中感受生活、學會生活。為此,在《道德與法治》上冊的前兩個單元,筆者結合幼小銜接工作設計了較多動手制作的微作業。

(一)學會喜愛

在踏入小學校園之前,學生眼中的校園都不一樣,在慢慢接觸后,他們看到的校園是一樣的,但印刻在他們心中的“校園”又是不一樣的。為了進一步讓學生感受到學校環境的美麗,并能喜歡新學校,在《美麗的校園》一課上完后,筆者讓學生完成微作業:畫一畫學校最美的地方。

不畫不知道,一畫嚇一跳,學生在短短一周里接受新知的能力令人驚喜。學生筆下的校園是那么美麗,而他們選擇美麗的落腳點又是那么不同:有鮮艷的塑膠跑道,有歡樂的音樂教室,有明亮的教室,有大氣的學校大門,有威嚴的國旗臺,還有充滿童趣的衛生間……從學生的作業中,看到了他們對學校的喜愛。

(二)學會感恩

幼兒園教師像父母般照料幼兒并參加到幼兒的各項生活活動中,師生之間形成了和諧、親密的氣氛。而小學教師的精力主要放在教學上,要求較嚴格,學習期望高,因此新入學的學生會感到壓力和生疏?!独蠋?,您好》一課教學時,在學生認識了教師的特征并感受到教師的愛心后,筆者布置了一個制作一張賀卡的微作業:讓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給自己的老師做一張節日賀卡。

在教師節賀卡的制作過程中,學生會回顧教師的各種付出,也能把自己真實的情感表達出來,這樣,他們對小學里的教師更增添了一份情感。

(三)學會自理

新入學學生的自理能力足以讓小學教師“崩潰”,就拿看似簡單的課程表來說,即使我們把課程表給了家長,在班級布告欄里貼了課程表,學生還是上完上一節,問下一節。所以《上學的一天》一課,筆者布置了學生和家長一起制作“水果課程表”的微作業。

用水果替代文字,學生制作起來喜歡,識記起來也方便。這一個微作業的布置后,班上很多學生都能自己提前準備好下一節課的學習用品,能干的孩子還能幫助其他學生。

(四)學會調控

一年級的學生很稚嫩,他們會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介意不休?!堵闊┦?,我不怕》一課,筆者布置給學生這樣一個微作業:讓學生畫一畫一天的學習生活中最想記錄的心情符號,并說說原因。記錄的過程就是學生自我緩沖的過程,他們有了思量的時間,有了反省的機會。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之后,其實很多問題就已經不是問題了。

這樣的微作業,學生很喜歡,做起來相對比較輕松。而這一類微作業因為需要家長的配合,在學生和家長一起配合的過程中,家長對自己孩子在學校的生活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能更好地促進幼小銜接工作的開展。

三、 邊“想”邊做作業 :幫助學生逐步學會正確思考

現代教育的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本,教師為輔,把話語權交給學生。兒童的模仿性強,可塑性大,且兒童時期是道德行為習慣形成的最佳時期,在此期間,如能選擇恰當的教育內容,采用優化的教育手段,就能達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蘇格拉底說過:“教育不是灌溉,而是點燃火焰!”特別是在品德課堂上,教師只需做好“拋磚”人,讓學生圍繞著教學內容去思考,去交流。

(一)自己思考式

《美麗的校園》第二課時,教學的重點就是“知道學校里要注意安全,能區分錯誤的行為”。這不僅是《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也是一名小學生在小學生活中必須掌握的安全知識。

在教學時,筆者呈現教材“小調查”的圖片,讓學生獨立思考:這樣做會造成怎樣的后果?學生通過以“觀察—假設—分析—發現”為主線的探究式學習,明確了校園生活要注意安全。之后,筆者給學生布置了課間微作業:發現身邊的校園“小小安全員”,夸夸他(她);找找身邊的“小危險”,勸勸他(她)。這樣的微作業,既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也讓學生寓教于樂,學得開心,懂得迅速,讓他們逐漸明白,在偌大的小學校園中,沒有了教師的全程關注,需要懂得保護自己,保護他人。

(二)同學交流式

《老師,您好》一課的教學,在“有困難,找老師”這一環節的教學時,筆者拋出問題:“你有什么困難時,會找老師幫忙?”問題一拋出,學生給的答案很多,有些困難確實是需要教師幫助才能解決,而有些困難,學生自己是能解決的。只不過,他們剛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還沒有能力去判斷哪些困難真的要求助教師。

所以,本課的難點就是引導學生在那么多困難中識別哪些困難一定要找教師幫助。筆者采用同伴互助式的學習方法,在課堂上給同桌兩人布置了微作業:一起想一想,哪些困難同學能幫忙,哪些困難一定要找老師幫忙?

雖說學生想法很天真,但在同伴的幫助下,他們的學習能力會變得強大,最終大部分學生理清了困難的解決方法。這樣的微作業不僅促進了同伴之間的交流,也能緩解一年級新生大事小事都愛找教師,始終把小學教師當成幼兒園教師的這一“大難題”。

(三)家長互動式

幼小銜接工作的順利完成,教師要做的事有很多,但如能得到家長的幫助,效果會更好?!段沂切W生》一課要求學生“調節好生物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一點,光靠教師在課堂上說教,沒有家長的配合很難達成。為了讓學生能盡快調節好生物鐘,盡量在晚上8點到8點半之間上床,筆者為學生設計了“早睡早起之星”這樣一個長期的微作業(表4)。

這個微作業從開學的第三周啟用,雖然讓家長們額外多了一個任務,但還是得到了大部分家長的支持。與此同時,學生的生物鐘調整也慢慢進入了正軌。

思考、交流,給學生留足空間,避免盲目的道德說教,讓學生在自己的思考、同伴的交流和家長的督促下,成功地完成從一名幼兒向一名小學生的蛻變。

課程標準為教學的整體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也引領我們提升了作業設計的理念?!暗赖屡c法治”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可以設計的作業很多,這些作業所發揮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在小學一年級設計一些助推幼小銜接工作的“微作業”,意義深遠,效果顯著。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閑林中心小學 310000)

猜你喜歡
幼小銜接道德與法治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教材研讀思考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幼兒園如何做好數學教育的幼小銜接
又看“幼小銜接”
簡談大班幼兒跳繩能力的培養
農村幼兒園“幼小銜接”的“五步走”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