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計算機基礎課程在本科人才培養中的基礎性作用

2017-03-06 20:58寇衛利昌獻魏莉莉狄光智雪靜
計算機時代 2017年2期
關鍵詞:大學計算機基礎計算思維

寇衛利+昌獻+魏莉莉+狄光智+雪靜

摘 要: 針對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在高校教學中的地位不斷弱化的問題,分析了產生此現象的主要原因,從科學思維培養、教學內容設置、教學信息平臺建設和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四個關鍵方面給出了建議和對策。該研究對提升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在本科人才培養中的基礎性作用具有參考價值。

關鍵詞: 大學計算機基礎; 計算思維; 實踐動手能力; 本科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7)02-84-03

0 引言

計算機大大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因而成為大學生課堂的一門必修基礎課程。最初,由于計算機的功能有限而普及率很低,其應用范圍也不是很廣泛,因而本科生能夠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文字錄入、基本文稿編輯技術就已經能達到社會的基本需求。隨著計算機技術不斷向前發展,其應用領域擴大,尤其是圖形化界面軟件的出現。僅掌握計算機文字錄入和文稿編輯技術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基本需求,高級文本編輯、數據分析處理、電子文稿應用、多媒體技術成為本科人才培養的必修內容。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出現,網絡基礎及其應用也成為大學生的必修內容。以計算機軟件工具為主要教學內容的模式已經過時,計算機的基礎性作用受到了嚴重質疑,因而各高校大幅縮減計算機基礎課程授課學時。本研究試圖通過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平臺的改革來提升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在本科人才培養中的基礎性作用。

1 當前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為了尋求提升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在高校本科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基礎性支撐作用的解決方案,我們針對當前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及原因進行了深入剖析,這些問題主要涉及科學思維培養、教學內容設置、教學平臺建設和實踐能力培養四個方面。

1.1 注重技能訓練輕科學思維培養

當前的計算機教學主要以計算機軟件應用為主,沒有強調教學的基礎性,特別是科學思維的培養。比如教學內容大部分圍繞Office套件、Windows的操作技術進行工具應用教學。雖然這些軟件和操作對于學生未來的具體工作有幫助,但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以及中小學計算機課程的開設,這些教學內容已經不適合作為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因此,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應以培養科學思維能力為首要目標進行設置。

1.2 教學內容專業針對性不強

隨著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應用領域不斷擴大,應用差異性也越來越明顯。當前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模式不能滿足不同專業學生對于計算機基礎知識的不同需求。在計算機應用的初期,各個專業對于計算機的主要應用需求基本相同,比如文檔編輯、簡單的數據管理、處理與分析、研究成果交流與表達等,而當前每個專業都有大量的專門應用軟件和知識體系,且已非常復雜,有的甚至成為了一個專門的研究方向,例如生物信息學。因而,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專業針對性不強的主要原因是其教學內容沒有針對不同的專業進行細分,沒有針對不同的專業需求進行設置。比如藝術設計與生物學專業對于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技能的需求就有很大的區別。

1.3 教學沒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平臺

基于網絡學習環境的教學已經成為當前教學的新模式,云計算平臺和MOOC教學平臺的出現,實現了教育資源的網絡化,提高了教學資源的共享性,學生可以遠程進行課程的學習和練習,教師也可以遠程對學生進行輔導和監控,同時也保證了學生與教師的實時互動交流。而當前的教學還沒有充分利用這一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平臺,學生課后沒有了教師指導的現象較普遍,學生在自學和練習時遇到問題無法及時與教師、同學進行討論。

1.4 教學與考核在動手實踐能力方面的割裂

教學上雖然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以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培養,但是考核又主要采用傳統的考核方式,這種不一致性導致了學生對于實踐操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影響了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

2 提高計算機基礎課程在本科人才培養中基礎性作用的策略

2.1 加強計算思維能力培養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作為本科生的基礎性必修課,應該像物理、數學和化學一樣擔負起科學思維的培養任務??茖W思維是一切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的創新靈魂,科學思維包括推理思維、實證思維、計算思維。計算思維是運用計算機科學的基礎概念進行問題求解、系統設計以及人類行為理解等涵蓋計算機科學之廣度的一系列思維活動[1]。計算思維是計算機基礎課程應該培養的主要思維能力[2]。

2.2 面向專業的計算機課程設置

不同的專業對于計算機基礎知識和能力的需求具有明顯的差異性,需要針對不同的專業來設置有針對性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首先,到不同的學科調研,提煉出其主要的需求,形成詳細調研報告;其次,結合調研報告對不同專業的具體需求進行分析并且進行分類設置;最后,根據分類結果進行專業教學內容設置,并完善相關的教學文件和管理體系。

2.3 基于互聯網環境的創新教學模式

通過云計算、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等現代教學信息平臺將現場教學與互聯網教學無縫整合,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3-4]。我院主要采用的基本教學方法是:以網絡信息平臺為支撐,將教學文檔、教學要求、教學視頻等,通過互聯網在線共享給學生,學生可在任何地方通過電腦、手機、平板等移動終端設備進行學習和練習;同時開設了在線開放教學論壇,學生能夠在論壇中發表自己的意見、提出問題、解答問題、提出建議等互動學習,實現學習互動。

2.4 強調實踐能力的培養,提升計算機基礎教學的作用

2.4.1 增加實驗環節的比重

學生在計算機基礎課程設定的教學學時數內上機實踐,遠遠不能達到訓練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目標。因此,需考慮在不增加實踐課時的情況下,通過MOOC等現代開放信息平臺讓學生進行理論學習和上機實踐練習,這些平臺能夠為學生的操作步驟進行提示、自動判分、進度控制,使學生能夠在沒有教師輔導或者遠程輔導的情況下根據開放信息平臺的進階任務及反饋不斷練習,逐步提高實踐動手能力。

2.4.2 采用案例式教學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傳統的基于知識點的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的聯系不夠緊密。案例是基于實際工作的需求提取出來的關鍵應用,是解決這一矛盾的直接有效途徑之一。我院專門為學生編寫了《大學計算機基礎與計算思維實驗指導》教材,在電子文檔、電子表格、電子文稿三部分,設計了大量的案例供學生練習。例如電子文檔設計了畢業論文排版、期刊排版、公文排版等實際應用案例,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其實際綜合應用能力,從而支撐本科人才的培養目標。

2.4.3 通過信息平臺建設加強實踐能力考核

實踐動手能力是本科人才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基本素質[5]。隨著各高校對于學生實踐能力重視程度的增強,在教學中大大加強了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環節。然而,學生實踐能力卻沒有充分地在教學考核環節中體現出來。出現了教學環節與考核環節在實踐能力培養方面脫節的問題。而采用現代開放信息考試平臺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有效途徑。采用上機操作考核能夠實現教學與考核內容一致,可以增強學生參與實踐能力培養的積極性。

3 結束語

當前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學時已經被很多高校大幅度壓縮,高校出現了計算機教學工具論的觀點,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基礎性作用受到了挑戰。本研究分析并提出以計算機思維為導向,面向專業設置計算機基礎課程內容體系,采用現代教學模式與平臺(例如云課堂和MOOC),通過信息平臺建設增強學生實踐應用能力考核來提升大學計算機課程在本科人才培養中的基礎性作用。該方法已經在西南林業大2013-2016級的本科生教學中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Reference):

[1] 柳彥芳.計算思維與大學計算機基礎教育[J].中國大學教學,

2013.15(1):7-11

[2] 何欽銘,陸漢權,馮博琴.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核心任務是計算

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國大學教學,2010:5-9

[3] 王文禮.MOOC的發展及其對高等教育的影響[J].江蘇高教,

2013.2:53-57

[4] 王穎,張金磊,張寶輝.大規模網絡開放課程(MOOC)典型項

目特征分析及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4:67-75

[5] 龔維,丁彤,何穎等.關于如何培養高校理工科學生實踐動手

能力的探索與實踐[J].高等教育研究,2010.4:64-66

猜你喜歡
大學計算機基礎計算思維
微課在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中的應用研究
出彩《大學計算機基礎》課堂
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大學計算機教學改革探討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的研究
基于計算思維的軟件類研究生高級算法課程教學研究
基于計算思維程序設計的軍事案例研究
程序設計課程中計算思維和應用能力培養問題研究
算法的案例教學探析
淺談藝術專業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
新形勢下“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