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新縣生態文化建設探討

2017-03-06 13:41方永陽方向亮趙知維方達福
現代農業科技 2017年1期
關鍵詞:綠水青山

方永陽++方向亮++趙知維++方達福

摘要 介紹了依托“青山、綠水、濕地”三大資源,挖掘和開展陽新縣獨具特色的“江河湖庫山城”六型生態文化建設已初步形成格局概況。

關鍵詞 綠水青山;濕地資源;生態文化建設;湖北陽新

中圖分類號 F3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1-0268-02

黃石市陽新縣位于長江中游南岸、幕阜山北麓、湖北省東南部。境內峰巒疊翠,河湖交幟。父子山橫陳縣北,七峰山等10余座大山綿亙縣西、南邊界。西部擁有“千島”和“仙島”美名之稱的王英水庫與周邊兩縣市比鄰。富水河自西向東橫穿縣境,網湖等100余個大小湖泊星羅棋布。陽新縣地處北緯30°左右,擁有22個鎮(場、區)418個村,土地面積2 780 hm2,是一個農業大縣,構成了“多山之鄉、百湖之縣、富河連長江、濕地連成片”和“六山兩水兩分田”的美麗畫卷[1-2]。

近幾年,陽新縣在“生態建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綠色發展”的指導下,大力實施“生態立縣、產業強縣”戰略。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堅持綠色作為發展底色,持續打好“長江保護牌”“工業環保牌”“農業綠色牌”“旅游生態牌”“城市園林牌”等五牌。在大力實施“綠滿富川”工程中,深入推進全省林業示范縣、省級園林城市、省級生態縣、省級衛生城市和省級文明縣城的創建。目前,全縣已建成省級綠色示范村68個、市級以上生態鎮18個、市級以上生態村177個,全縣森林覆蓋率達39.3%。同時,陽新縣“十二五”轉型升級,農業總產值達70億元,是“十一五”末的2.66倍,年均增長21.63%;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5萬、1.0萬元,分別是“十一五”末的2.5、2.43倍[3-5]。

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指引下,在立足縣情“美麗畫卷”和打好“五牌”的基礎上,依托“青山、綠水、濕地”三大資源,挖掘和開展陽新獨具特色的“江河湖庫山城”生態文化建設已時不我待,以助力“轉型黃石·靈秀湖北——綠色引領未來”[6]。長江邊生態文化、富河農業生態文化、網湖濕地生態文化、王英庫區生態文化、黃石高山生態文化、城區園林生態文化等六型特色文化已初步形成格局。

1 歷史悠久的長江邊生態文化

在逾40 km的長江陽新段四鎮場,自古至今流傳著古老而神奇的江邊生態文化。從上游到下游主要有春湖“漁歌唱晚”,韋源口“順風船滯留看景”,東湖“摘棉歌”,三洲“神鬼故事”,花果“柑橘采摘歌”,黃顙口“玩龍燈”,菖湖灘“方家塆生態文化”,尖峯山“華佗廟看綠色景、問豐災年、喝生態水、抽健康簽、打喜事告、捉魚蝦樂”,王曙“玉堂春等王家祠堂文化戲”,半壁山“江邊斷巖古戰場景觀、郵電部五七干校旅游點”,富池“富池大閘、詩白風機(風力發電)、省級‘宜居村莊的金堡村和港下村景觀、甘寧公園和三月三廟會、上巢湖牡丹花展”等。

菖湖灘方家塆生態文化富含詩意。據老人講,本塆有“觀洋燈、看江沖(豚)、撈江魚、觀鳥飛、賞荷花、踩蓮藕、摘菱角、穿荷衣、打糍粑、喝雄酒、包棕子、賀樑禮、丟白粑、扎燈籠、打鼓樂、敬祖宗、送夜燈、打哦(夯)歌、致哀歌、唱道師、娘哭嫁、踢皮球、打毽子、掛兜肚、戴項鏈、連話鬧、甩刀槍、扭秧歌、踩高橋、劃龍船、舞蚌殼、玩龍燈、下土棋、猜筆劃、數星星、唱山歌、詞堂展、譜文化、地方戲、送龍舟(扎送瘟神紙船到圻州、陽邏)”等40種歷史文化傳承。雖然有些失傳,需廣大干群進一步挖掘、整理、發展、創新。至今,有不少名段還在被人們傳唱,如“哥呀,妹呀呵,妹送情郎去參軍嗯!……等哥回來再完婚呵!”(邊銹花枕頭、花兜肚、納鞋底邊唱);“踩喲吆龍船,喲喂喲,四個角喂,哎嗬咳,共產黨來了,約喂兒約,好生活呀,劃著!”;“菖湖灘,淹是淹,新鮮魚,白米飯”(贊揚政府1954年防汛救災)?!罢鎸嵉娜龂?,說幻的封神,只有西游笑死人”“讀書人喜聽梁山伯,愛玩人喜看玉堂春”“小孩望過年,大人望插田”等臨時編唱的打古說書及其“鄉賢”文化讓人陶醉[7]。

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廟會暨富池鎮民俗文化節在甘寧公園舉行,每年吸引著湖北、江蘇、安徽等3省沿江縣市游客4萬~5萬人,并帶動了當地經濟效益提升。廟會活動主要有吳王廟神像洗濯更衣、抬神像巡游、踏青游園、祭掃甘寧墓、唱大戲、民間歌舞表演、普施齋飯、搶彩球祈福等系列活動。2016年來自河南、廣東、廣西、江西等全國各地的1 000多名甘氏后裔,匯聚富池參加祭拜和座談活動,為甘寧文化的發揚繼承貢獻力量。2016年,還在園內,陽新縣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分別開展國家非遺項目“陽新布貼”的宣傳展示、圖書閱讀、新書推薦和陽新民風民俗圖片展、文物知識圖片展,讓人大開眼界、大飽眼福。該廟會已于2012年被省政府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種遺產被稱為無形文化遺產,被譽為歷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記憶的背影”。該活動在保護、傳承和發揚陽新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陽新江邊民俗生態文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是該縣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陽新采茶戲”“陽新布貼”之后又一個重要的地方文化品牌[8]。

2 效益顯著的富河農業園區生態文化

富水河源頭和兩岸的生態水文化、花文化、古文化及其農業園林生態文化是湖北、江西相鄰兩省獨具特色的景觀之一。藍天白云、碧水蕩漾、渾厚寬廣的富水水庫和雄偉大壩,庫邊的古老鳳棲洞,碩果累累的柑橘園,壩下2個省級“宜居村莊”示范項目的陽辛村、汪家垅村,星潭、梧塘兩村相鄰的萬畝油菜花海,縣級歷史文化名村的排市鎮下容村闞家塘古民居等,讓廣大游客大飽眼福,流連忘返。

經過多年開發、打造,富河農業園區生態文化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和長足進步,其重要標志是“陽新縣富河現代農業示范區”于2015年底被認定為黃石市唯一的“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該區于2014年3月動建,規劃面積1.1萬hm2,涉及富河沿線的軍墾農場、荊頭山農場、浮屠鎮、綜合農場。示范區以富河為紐帶,打造水、堤、路、橋、綠化、農業、人文結合的景觀帶以及玉堍村古民居和金澤村、軍墾七大隊“省級宜居村莊”點,重點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旅游觀光業。規劃建設十里湖都市農業園、金澤現代農業產業園、牧羊湖生態農業觀光園、北煞湖循環農業園、鐘家湖花果苗木產業園、軍墾農副產品加工物流園和石良山生態文化產業園。引領農業科技,享生態之美。隨著示范區精品農業、生態農業和觀光農業的發展,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初步顯現。2014年示范區實現總產值7.23億元,農民可支配收入達到 9 600元以上,園區企業安排農民工就業1 360人,年均收入3萬元;2015年接待游客6萬多人,實現農業旅游綜合收入4 000多萬元,被評為“全省鄉村旅游及旅游扶貧突出貢獻單位”[5]。

在軍墾農場鐘家湖花果苗木產業園內的五夫生態園,繼2015年“火龍果節”“葡萄節”之后,又于2016年3月初進行了“草莓采摘暨農業體驗活動”。3月18—20日還在逾200 hm2油菜花地、逾26.7 hm2桃花基地、逾13.3 hm2梨花基地舉辦了“三花節”。2016年8月舉辦第二屆中小學生作文比賽、第二屆攝影大賽、產品展示及拍賣會、親子游戲、詩歌朗誦、有獎問答活動等,還開展了“葡萄節”及其品嘗活動。這種免費向五湖四海的游客開放的形式,充分展示了將美食文化、群眾娛樂休閑文化與旅游文化等有機結合,加快推進了農業生態旅游和農村科普文化事業的發展[9]。

3 世人景仰的網湖濕地生態文化

網湖是陽新縣最大的湖。網湖濕地被列入“湖北網湖濕地”。為了保護網湖濕地,2001年6月陽新縣人民政府正式批準建立縣級網湖濕地自然保護區,2004年3月升格為市級自然保護區,2006年8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湖北網湖濕地位于長江中下游南岸、富水河下游,陽新縣東,距武漢市約147 km,距黃石市60 km??偯娣e20 495 hm2,其中核心區6 598 hm2,緩沖區2 106 hm2,實驗區11 791 hm2,涉及全縣8個鎮區、26個村和大隊[10]。

俯瞰長江,網湖濕地像是系在這條腰帶中間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是高低海拔(東西)物種的過渡地帶。因緊鄰我國鄱陽湖和洞庭湖兩大淡水湖,網湖濕地是澳大利亞—中國日本—北極鳥類遷徙路線的一個重要驛站,又是南北候鳥重要的補給站和休養所。濕地擁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是“濕地水禽遺傳基因保存庫”。全區有國家重點保護的植物5種、獸類2種、鳥類30種,省級重點保護動物62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水鳥12種。僅鳥類國家一級保護的就有白鶴、東方白鸛、黑鸛3種,二級保護的有白琵鷺、小天鵝、水白額雁等27種。東方白鸛、黑鸛、豆雁、小天鵝、白琵鷺、白額雁、鴻雁等水鳥種群數量達到或超過了全球飛遷線路上水鳥數量1%的標準,這一標準使網湖濕地具有國際重要意義,也因此在1999年被列入了《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劃》,2007年成為長江濕地網絡首批成員[10]。

保護區在生態保護上,濕地可容納4.6億m3水,是長江、富河重要的分洪區和調蓄區,維護著陽新地區的生態健康,網湖是不可替代的生態屏障,是“陽新之腎”。在發展生態旅游、生態漁業、有機農業等方面有重要的價值,每年可產生生態價值10億元。在社會服務上,是珍貴的天然課堂、教育陣地,是科學研究、陶冶情操、享受自然的絕佳之所。因此,規范的觀鳥旅游、學術交流、漁俗風情、科普旅游、學生暑期旅游以及開展“同在藍天下,人鳥共家園”的“愛鳥周”活動等,成為了“世人景仰和向往的網湖濕地生態文化”一大特征,也改變了“湖草肥田、養魚過年、網鳥賣錢”的舊局面[11]。

4 游人如織的王英庫區生態文化

地處陽新縣西的“游人如幟的王英水庫區內生態文化”多彩多姿:到王英、看仙島,坐游船、觀千島;天上看、白云飄,水下看、綠庫草;四周看、有小鳥,山上看、林果草;學生團、好熱鬧,外國客、忙拍照。旅游旺季更是景象萬千:走生態小路,吃生態米飯,喝生態清水,住生態白房;聽生態新戲,觀生態舞姿,辦生態婚禮,享生態健康??赐跗焦示?,聽將軍故事,受革命洗禮。王英鎮人民并不滿足于現狀,以新的發展理念統一思想,以精準扶貧、“兩區兩帶”為工作核心,以綠色農業、生態旅游為支點,在旅游開發和項目建設上下決心,全力打造“仙島湖庫區生態旅游風景區”生態畫廊新形象,“陽新縣仙島湖丹鳳第”旅游景點7個項目、“國際養生旅游度假區”投資8億元開始動工建設。同時,即將開發陽新、大冶、咸寧3個縣市覆蓋200多萬市民的“仙島湖一類水喝道嘴”,勾勒民生幸福路線工程[3-4]。

為推進仙島湖水庫景區綠色旅游生態文化提檔升級,王英鎮與水庫大壩下的三溪鎮聯合舉辦了“鄉村園博園”。這是繼2015年黃石(陽新)第二屆園博會“城東新區園博園”后的又一個園博工程,它位于王英河兩岸,丫吉山、石牛山之間。陽新鄉博園開工儀式于2016年4月10日舉行,總投資逾1億元,總規劃面積533.3 hm2。園區將打造6.7 hm2主體園區、建設6.7 hm2花海園區、6.7 hm2玫瑰園區、46.7 hm2彩色苗木種植區、6.7 hm2水果種植區以及12 km標準自行車道和游客接待中心;打造王英河兩岸生態景觀、園區路網、三溪鎮高橋村莊綠化示范村以及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王英鎮大田村清潭灣和三溪鎮木林村楓楊莊古村落。此外,陽新鄉博園將以綠色農業生產和保護自然生態環境資源為根本,建成集科技農業、景觀農業、休閑旅游農業于一體的現代生態農業園區,打造瓜果、花卉新技術和新品種的研發及推廣基地,成為湖北省鄂東地區乃至全國休閑農業示范點、農業旅游示范點、農村科普旅游示范點和4A級景區。

5 廣受贊譽的黃石高山生態文化

有著“黃石第一峰”稱號的陽新縣白沙鎮七峰山省級森林公園,海拔860 m,規劃面積3 533.3 hm2,森林覆蓋率86%。該山交通便利,資源豐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著太平天國古城墻等諸多名勝古跡和每年的“賞櫻節”活動、古廟佛教文化活動,已成為人們無比向往、廣泛贊譽的旅游勝地和陽新的生態畫廊名片之一[3-4]。七峰山生態旅游開發項目已投資3 000萬元,正在進一步開發打造。

七峰山的樹、竹及鳥類、獸類動物資源很多,其中最惹人喜愛的是植株高大、美麗壯觀、價值連城的3株古老野生銀杏樹(白果樹),其中550年、500年、100年以上樹齡的各1株,樹體可觀賞、遮蔭、休閑,果葉可食用、藥用[12]。全國500年樹齡以上的僅180株,屬候選“國樹”之一。全縣農村古樹一、二、三級共有2 889株,見證著歷史的變遷,見證著文明的進步,見證著生態文化的發展。從七峰山腳下南、北面的羅北口水庫、青山水庫及四周小徑或公路開始的登山運動,重新翻修月星村謙公詞的名人榜、學子榜、孝敬榜、好兒媳榜、圖書閱覽室、文化活動室、戲臺等本土特色鄉村文化,多年多次大面積種植和舉辦野菊花、牽?;ㄊ痉队斡[的省級“宜居村莊”平原村等,大大豐富了七峰山的生態旅游文化。

地處鄂東南、與江西省接壤、與幕阜山相融的木港、楓林、洋港、龍港四鎮高山生態文化更是精彩紛呈。木港鎮雙泉村“一村兩泉眼、泉水繞村流”惹人愛;木港牛湖洞旅游走廊正在開發中;木洋公路兩邊紅、黃、白的野花、油茶花姹紫嫣紅開滿山;楓林鎮勁牌酒文化和石田古驛景區2016年四季舉辦的“千畝油菜花節”“采蓮節”“桃花節”及其舉行的多姿多彩的生態文化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楓林“國師府”已完成修繕;楓林湖田村開建石佛泉洞洞穴漂流,寬630 m、長2.5 km,投資3億元,項目正在開發中;洋港鎮新農村建設成群新房點綴在綠水青山叢中的人文景觀別具一格;龍港鎮的龍港紅軍街、龍港紅色旅游區正在不斷完善和創新開發中[3-4]。

6 精彩紛呈的城區園林生態文化

自2011年正式啟動城東新區建設以來,陽新縣緊緊圍繞“打造黃石副中心、爭創山水園林城”目標,全力打好創建山水園林城市攻堅戰。目前,新區建設累計投入43億元,圖書館、文化館、“一區三園”景觀帶、“三縱兩橫”路網、蓮花湖大橋、園博園等23個重點項目已交付使用,教育城、明月灣大橋等20個在建項目全面啟動,一個占地15 km2的臨山環湖、水繞綠擁的園林新城區初顯雛形,為2016年9月舉辦的第七屆環中國國際公路自行車賽黃石(陽新)蓮花湖130 km賽道鋪就了新的綠色通道。賽事將成為陽新城市建設、文體發展的一座重要的里程豐碑,并將向海內外人士展示陽新優美風光和城市風采。

為了加速開展陽新縣城區園林生態文化建設,縣委、縣政府在原有的城區寶塔、廟宇、興國州古商城、湘鄂贛邊區鄂東南革命烈士陵園等生態景點基礎上,將湖邊的多塊黃金寶地建成了公園。如今,橋頭公園、蓮花湖景區、明月灣公園、馬蹄湖公園、園博園一字排開,全部免費向市民開放,不僅圓了市民們多年的美夢,也極大提升了城市品位。5年來,共投入園林綠化資金3億余元,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31.43%,綠化覆蓋率達36.0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9.02 m2 [3-4]。

2015年9月25日,持續1個月的黃石(陽新)第二屆園林園博會及其以后的燈展會,共接待游客136萬余人次,接待旅游團隊560多個,創旅游綜合收入3.8余億元,成功簽約重點項目38個,投資總額近150億元。開園期間,先后推出了國家級的非遺精品陽新采茶戲《布貼》展演、青年歌手電視大賽、集體婚禮、全國象棋聯賽、民俗表演、科普展示等特色精品節目,舉辦了詩詞楹聯書畫、攝影、非遺實物、根雕、盆景、名特優產品等展覽展銷和“生經高峰論壇”,實現了“天天有活動,周周有亮點”。園博會為鄉博會的推動與發展、為山清水秀的宜居之城與和諧,為多元生態文化的發展與建設起到了推動作用[12-13]。

7 參考文獻

[1] 方達福,方向亮,方永陽,等.鄂東南貧困山區陽新縣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湖北農業科學,2012,52(3):629-632.

[2] 方達福.山丘湖區種植業生產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以鄂東南貧困山區陽新縣為例[J].現代農業科技,2014(14):312-313.

[3] 彭書桃,陳曦,田城.綠水青山綠地,風景這邊獨好,陽新打造三張國家級生態名片[N].黃石日報,2016-03-25(1).

[4] 吳秋梅.致多元發展,旅游格局初成[N].楚天時報,2015-12-23(T17).

[5] 柯云峰.向能來,彭書桃.陽新“十二五”:轉型升級,插上騰飛翅膀[N].楚天時報,2015-12-13(T16).

[6] 曾麗妮.弘揚生態文化,推進綠色轉型,第三屆湖北生態文化論壇在黃石舉行[N].東楚晚報,2016-10-13(2).

[7] 何衛紅,樂明凱.讓鄉賢文化在農村落地生根[N].科技信息快報:湖北農業,2016-03-01(2).

[8] 柯云峰.五萬游客相約富池三月三廟會[N].楚天時報,2016-04-14(B2).

[9] 程猛.軍墾農場18日迎來首屆“三花節”[N].東楚晚報:今日陽新,2016-03-09(C2).

[10] 方向亮,董明鋒,方達福.關于完善湖北網湖濕地生態與農業生態的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15(5):291-293.

[11] 程猛.“愛鳥周”活動宣傳進校園[N].東楚晚報:今日陽新,2016-04-08(C7).

[12] 陳新保,馬國生,談云昌,等.陽新縣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現狀與分析[J].中國種業,2016(2):32-34.

[13] 涂豆豆,賀介飛.持續1個月,136萬人游園博會[N].東楚晚報,2015-10-26(2).

猜你喜歡
綠水青山
創新方法 用“綠水青山”贏未來
用清廉守護綠水青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精致課堂教學設計
清平樂·歸老
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植入學生心田
綠水青山
綠水青山變“生態銀行”
登天堂寨
走進綠水青山 聚焦退耕還林
精準扶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