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農村非政府組織的發展研究

2017-03-06 05:13王應中
商情 2016年46期
關鍵詞:研究發展

王應中

【摘要】當前,農村非政府組織蓬勃發展,并在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起積極作用。但是,中國農村非政府組織發展相對滯后,影響農村社會的持續、穩定發展。因此,大力發展農村非政府組織是勢在必行的。

【關鍵詞】農村非政府組織 發展 研究

一、非政府組織

非政府組織是英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的意譯,英文縮寫NGO。20世紀80年代以來,人們在各種場合越來越多地提及非政府組織(NGO)與非營利組織(NPO),把非政府組織與非營利組織看作在公共管理領域作用日益重要的新興組織形式。

2014年12月2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審議境外非政府組織管理法草案。草案規定了境外非政府組織在中國境內設立代表機構和開展一次性臨時活動的申請登記許可程序,還明確了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

改革開放后,農村非政府組織蓬勃發展,并在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起積極作用。它不但促進農民與政府溝通與合作,而且提高農民的市場競爭力和互助合作的積極性。目前,中國農村非政府組織發展相對滯后,影響農村社會的持續、穩定發展。因此,大力發展農村非政府組織是勢在必行的。

二、我國農村非政府組織的現狀

據資料統計,當前我國已登記和未登記的鄉村兩級的民間組織至少有300萬個以上,占全國民間組織總數的2/3以上。這些民間力量參與農村服務,致力于發展農村經濟,發展鄉村公益事業,極大改善農村社會,深受農民歡迎。盡管中國已擁有數百萬的農村非政府組織,但相對于9億農民的人口基數來說,數量偏少。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我國農村非政府組織發展極其艱難,其潛力很難得以充分發揮。因此,分析我國非政府組織現狀,促進非政府組織健康發展是十分必要的。我國農村非政府組織現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經費和人才難以保障,人均擁有量不足。農村非政府組織由于其性質特征的非營利性與公益性表明其與城市非正政府組織或經濟型組織不同,它基本得不到政府的財政撥款或企業的捐款,差不多全部費用都需要由本村村民自行解決,這使相當一部分的農村非政府組織規模偏小,經費來源沒有可靠保障。

(2)農民組織意識不強,成員素質不高。相對于一些大名鼎鼎的城市非政府組織或民間社團來說,農村非政府組織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草根組織,前者的組織成員大多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社會精英人才,而農村非政府組織的成員則基本是當地農民,很少受過高等教育。教育水平的落后使其成員無法運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服務于新農村建設,不利于組織自身的建設,成員也就不能根據組織運行狀況來改善組織管理,創新組織制度形式,這些嚴重地制約了農村非政府組織的發展和創新。

(3)我國非政府組織資金來源渠道單一。我國非政府組織從成立的初始階段到發展階段,依靠的最主要的資金來源是政府,是國家財政的資助,資金來源渠道十分單一。雖然也有其他的方式獲得發展資金,但最為主要的、支柱性的資金來源是政府。有數據顯示,在我國非政府組織資金和收入來源當中,政府這一單項資金來源所占比重超過一半以上。政府以各種形式資助合法非政府組織,補貼、撥款、稅收優惠等使得政府資金對非政府組織的發展產生越來越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非政府組織也越來越依賴政府的支助。這種資金來源渠道單一的現狀不利于我國非政府組織加強獨立性和自主性的建設。?

(4)我國非政府組織運作的體制機制不健全。我國非政府組織一方面面臨著嚴格的準入門檻限制,在成為合法、正式團體的道路上關卡重重;另一方面,那些已經成為合法非政府組織的團體,政府又疏于對它們進行嚴格的管理和監督,評估機制、監督機制、信息公開機制等都不完善、不健全??梢哉f,我國非政府組織的發展和運行處于一面不予認可一面又放任自流的尷尬境地。

三、對策建議

(1)發展農村經濟,提高其生存基礎。經濟系統是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其發展狀況決定著社會各上層建筑的發展狀況。農村經濟的自主性發展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生產發展、生活寬?!被疽蟮膬仍谛灾螚l件,是新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內在源泉?!鞍l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經濟發展才能帶動農村的社會發展。由此可以說經濟是農村非政府組織存在的基礎。

(2)培養農民組織意識,提高成員綜合素質。首先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強農村非政府組織的政策宣傳。同時,注重吸引優秀人才參與農村非政府組織的建設,并要要加強對農村非政府組織成員的培訓,組織的領導者也可以請來一些專家對成員進行集體的教導,定期推薦給農民一些有教育意義的書,以此彌補其未受過高等教育的不足。

(3)農民在發展農村非政府組織中的責任。首先,農民要自立自強,而不是依賴政府來創辦農村非政府組織,也只有農民自己創辦的組織才能真正反映農民的利益要求。農民按自己組建、自己管理、自己受益的原則創建的農村非政府組織更貼近農民。組織具體事務的管理由農民操作,充分體現農民主人翁地位,才能充分發揮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其次,政府要充分認識農村非政府組織,而不是將其與西方國家的利益集團對等起來。因為中國農村非政府組織是當前農民作為弱勢群體聯合互助的組織,不是對政府施壓,與政府談判的組織。

(4)政府要建立健全有關非政府組織的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規。目前,中國對非政府組織實施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單位雙重許可的管理體制。非政府組織多為非營利性質,主管部門在不能收取任何費用的情況下,卻要承擔行政管理責任,這就使得許多主管單位不愿主動為非政府組織背負各種風險。此外,還需要完善《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及相關法律,保證農村非政府組織相關法律法規得到落實。其次,農村非政府組織要主動與政府合作。農村非政府組織必須依法成立,接受政府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監督,協同政府進行鄉村治理,發動農民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為取得政府的信任和支持,農村非政府組織必須有所作為,通過各種形式與政府溝通。

參考文獻:

[1]俞可平.中國農村民間組織與治理的變遷.載于:中國公民社會的興起與治理的變遷[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2] 林梅湘.中國農村非政府組織的作用和發展[J].新西部,2007,(18).

猜你喜歡
研究發展
公司研究
誰說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國FDI和OFDI對CO2排放影響的比較研究
我國FDI和OFDI對CO2排放影響的比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對周期函數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與應用
區域發展篇
圖說共享發展
圖說協調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