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及其當代啟示

2017-03-06 05:14陳敏
商情 2016年46期
關鍵詞:生態觀啟示馬克思主義

陳敏

【摘要】本文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分析了對當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即要注重提高公民的生態文明意識,倡導綠色消費,合理運用科學技術和建立生態制度。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 生態觀 啟示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環境污染、資源短缺等生態問題成為影響我國社會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命健康的不可忽視的因素。我國的生態環境問題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之中。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我黨建設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因此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生態思想,可以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啟示和指導。

一、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基本內涵

馬克思沒有明確提出過生態思想,其生態思想內含于人與自然的關系和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中。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經典著作中蘊含了豐富的生態思想。

(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

在馬克思看來,人起源于自然界,人類本身是自然界長期演化的產物,與自然有著不可分割的血肉聯系,是“現實的、有形體的、站在穩固的地球上呼吸著一切自然力的人”。自然界也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自然對于人類的生存繁衍而言,具有基礎性和前提性的作用。自然界是人類的生命之源、衣食之源,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必需之物,不僅提供了人的肉體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資料,還為人類提供了促進自身發展的生產資料,比如,魚、肉、蛋、蔬菜、陽光、水、空氣、礦產、森林等。人要依靠自然才能生存和發展,任何時候都不可能脫離自然的生存環境和自然提供的生產生活資料而存活下去,就是說,“自然是人們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不斷交往的、人的身體”。雖然人類是以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存在,依賴于自然界,但是人并不是消極無為的,人是自然界中具有意識的特殊一員,同其他自然存在物具有本質的區別。人類對自然具有主觀能動性,可以能動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勞動實踐是人類同自然界其他生物的區別特點,是人類與自然界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紐帶,通過勞動從自然獲得物質生產生活資料,能夠認識自然,并且在實踐活動中利用和改造自然界。馬克思認為人類在能動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同時,要尊重自然規律,接受自然規律的制約而不能凌駕于自然之上。人類絕不能不顧及自然界的客觀規律毫無節制地開發大自然,“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每一次勝利,起初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卻發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最初的結果又消除了?!比祟愒诟脑熳匀坏倪^程中要按客觀規律辦事,違背自然規律就要遭到大自然的懲罰。例如,水土流失、氣候變暖、土地荒漠化、霧霾天氣等現象?!安灰詡ゴ蟮淖匀灰幝蔀橐罁娜祟愑媱?,只會帶來災難”。

(二)資本主義制度是生態危機的根源

馬克思批判性地掀開了資本主義偽善的面紗,使資本主義制度的本來面目暴露于陽光中。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本質是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有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始終以追逐剩余價值、追逐高額利潤為最終目的,對于造成的生態環境的破壞熟視無睹, 必然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資本對剩余價值和高額利潤的貪婪追求使其大肆向自然攫取和掠奪,手段無所不用其極。西班牙農場主為了獲取種植咖啡的肥料,在古巴山坡上焚燒森林,以致后來熱帶的大雨沖毀了缺乏森林保護的沃土。為了降低成本,取得利益最大化,資本家往往不惜犧牲生態環境,將廢氣、廢水等有毒有害物質肆意排放到公共空間中,破壞人的生存環境,造成環境惡化、資源枯竭和生態失衡,導致人與自然的沖突,成為全球生態危機的罪魁禍首。資本主義生產在破壞人類生存的外部環境的同時,也摧殘著工人的身體健康和精神生活。馬克思曾這樣描述了資本主義制度下的人與生態關系的現實問題:骯臟成了人的生活要素,破壞生態環境,造成生態的荒蕪成了這個社會的必然追求。馬克思更深層次的指出了揚棄資本主義制度對于緩解及根除全球性生態危機的重要性,資本主義制度是生態危機爆發的根源,資本主義制度的長期存在,勢必會加重生態危機,造成環境惡化,制約整個人類歷史的發展。

(三)社會主義是消解生態危機、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唯一出路

人與人的社會關系是人與自然關系的基礎,人類的自身矛盾和解了,才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解。只有用一種嶄新的合理的制度——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人類才能實現人與生態的真正的和諧統一,才能真正實現生態文明。要對整個社會制度進行徹底的變革,建立起和諧的社會制度,是根本緩解人與自然緊張關系的重要途徑。 “社會化的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將合理地調節他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把它置于他們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讓它作為盲目的力量來統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無愧于和最適合于他們的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進行這種物質變換”。共產主義社會是人和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真正“和解”的社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唯一出路就是對資本主義制度進行變革,以社會主義制度取代資本主義制度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掃除最大的障礙。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越早消滅、共產主義越早到來,過度生產和過度消費才能被消除,生態問題才能隨之消失。

二、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當代啟示

“馬克思的思想( ‘幽靈) 總是保持著通向幾乎所有問題的出場路徑”。實踐證明,馬克思生態思想不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上的理念,更是指導人類生產實踐的方法。所以,在面對生態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從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中尋找解決生態問題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一)注重提高公民的生態文明意識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只有具有了生態文明意識,才能自覺形成生態文明建設的行動。近年來我國公民的生態文明意識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對生態保護的重要性和環境污染的危害性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很多人掌握了一定的環保相關知識,但是相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仍存在大量環保意識淡薄的人,他們更為關注個人的利益,而把環保視為與己無關的事情。因此,需要大力發展生態文明教育,提高公民的生態文明意識和生態道德水平。加強生態文明教育,當下最為關鍵的是要充分利用媒體,通過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網絡等各種媒體進行大力宣傳,讓廣大人民群眾更為清晰地認識到環境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并增加保護環境的相關知識,將綠色生態理念滲透到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抓好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環節,引導孩子熱愛自然,從小事做起,不亂扔垃圾,節約每一張紙、每一支筆、每一滴水、每一度電,將環境保護方面的知識作為基礎教育的必備知識,納入各級學校的教育規劃。

(二)倡導綠色消費

人與自然關系的協調離不開綠色生活方式的倡導和綠色消費理念的形成?!熬G色消費”即可持續消費,是一種適度節制的、節儉的、健康的、無污染的消費,能夠減少和避免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馬克思認為,人類在與自然界進行物質上的交換時,必須考慮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和諧,以維護和實現自然界對于人類的生態環境價值。在非綠色生活方式的引導下,災害重生、環境污染、資源匱乏、生態退化等一系列生態問題接踵而來,對人們的生存和發展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綠色生活方式要求人們從自然界中索取自然資源和占用環境空間之時,應該避免無休止的對自然資源的索取和向自然環境拋棄廢物,給自然界造成不必要的負擔。要在社會中樹立節儉風氣,倡導綠色消費,反對盲目攀比。無止境的物質財富追求,將消耗大量不必要的自然資源與能源,產生更多的污染和廢棄物,結果是人為物所累,不僅沒有增加自由,反而成了物質的奴隸。所以,提倡適度消費、綠色消費,可以從源頭上扼制環境污染。

(三)合理運用科學技術

人口多、資源缺乏、生態形勢嚴峻,是制約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自然現狀的特殊國情是短期內很難改變的,但生產的效率以及資源的利用率卻可以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斷提高??茖W技術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科技發展水平決定著生產工具的發展水平,科技越發展,生產工具越先進,對自然資源的利用率越高,因此,生態危機的解決離不開科技的發展,另一方面,科技也會帶來對生態自然的破壞。必須正確認識科學技術的作用,既不能把我們目前遇到的環境問題和困擾都歸罪于科學技術,也應看到濫用科學技術所造成的嚴重后果。馬克思認為:在實現“人類同自然和解”方面,科學技術是可以有所作為的。在《資本論》中馬克思這樣論述:“化學的每一個進步不僅增加有用物質的數量和已知物質的用途,從而隨著資本的增大擴大投資領域。同時它還教人們把生產過程和消費過程中的廢料投回到再生產過程的循環中去,從而無需預先支出資本,就能創造新的資本材料?!币虢鉀Q生態危機,沒有科技的參與和支持,是不可想象的。要大力發展綠色科學技術上來。要把創新意識、創新理念融入到發展綠色科學技術上來??萍紕撔虏粌H會帶來經濟效益,也能帶來生態效益。新能源的開發、新材料的運用、排污設備的改善都是科技創新帶來的成果。要使企業、民眾、特別是科研工作者認識到綠色科技創新所能帶來的生態效益,樹立起綠色技術創新意識,實現綠色技術創新,促進綠色發展。

(四)建立生態制度

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法律、制度來保障。建設生態文明,做到可持續發展,第一要務是要建立健全生態法治體系。要依靠立法,完善法律,在生態問題上確立明確的法律依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用強制手段杜絕和懲罰破壞生態平衡的違法行為。改革幵放以來,我國各級部門都增強了生態文明意識,并加大了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力度。要從嚴進行生態保護執法工作,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法律保障。要加強制度建設,各部門和企業制度中應建立合適的生態制度,促使單位人員生態行為的形成,發展生態文化。

猜你喜歡
生態觀啟示馬克思主義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品德與社會課堂中學生人際交往價值取向的培養
《反杜林論》中的生態觀及其當代價值
淺論中學生物教學中的“三生觀”教育
淺析生態社會主義的生態觀
國外跨境電子商務稅收發展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論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在聯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