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居民感知的古鎮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

2017-03-06 05:19鄭長懷
商情 2016年46期
關鍵詞:優化對策

鄭長懷

【摘要】古鎮旅游產品具有地方文化的特色性、民俗風情的原真性、歷史傳承的豐富性。古鎮旅游市場開發,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古鎮類旅游資源的保護與開發一直是旅游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安徽省三河古鎮為研究對象,文章分析了三河古鎮居民的旅游感知現狀,透視旅游開發在當地取得的效果,探討古鎮旅游發展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旅游優化對策。

【關鍵詞】三河鎮 旅游資源開發 優化對策

一、三河鎮的旅游現狀分析

(一)三河鎮的現狀

(1)古鎮旅游資源。三河古鎮地處安徽省肥西縣境內,位于巢湖之濱,距省會合肥40千米,面積72平方公里,人口8萬人。南與廬江縣接壤,西與舒城縣相鄰,素有“一步跨三縣,三縣聞雞鳴”之稱,是安徽16個著名大鎮之一。

世代更迭,歲月滄桑,給三河古鎮留下了豐富的文化底蘊和古跡遺產。三河古鎮以“八古”—古巷、古街、古橋、古城墻、古廟、古炮臺、古民宅、古茶樓聞名,這些都佐證和詮釋著三河的古老。主要景點有三縣橋、望月橋、鵲渚廊橋、萬年臺、 忠武閣、英王府等。

除此之外,三河古鎮的民俗文化也非常發達。三河的民俗文化不但融會四方,而且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地方特色。以廬劇為代表的戲曲文化,以賽龍舟、玩龍燈為代表的生活文化等都很有群眾基礎。每逢節慶活動期間,由于這些民間活動都有很強的親和力,吸引著許多當地居民和游客的參與。三河的飲食文化也歷史悠久,聲名遠播,主要有三河米餃、三河蝦糊、酥鴨元寶、八寶酥雞等名菜。

(2)古鎮旅游開發。自三河古鎮將旅游作為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實施旅游帶動、強鎮富民的戰略以后,三河古鎮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首先是加快旅游景點的建設,復建了6.3萬平方米的徽派建筑群,與古建筑連為一體,還建了游廊、亭閣、拱橋、萬年臺、牌坊、英王府照壁等景點,新開發了國公橋、楊振寧客居地、一人巷、朝陽門、劉秉璋古宅、李鴻章糧倉等一批很有觀賞價值的景點,新建了多處游船碼頭,邁出了三產旅游興鎮的第一步。其次,做好古鎮的旅游宣傳,編印三河旅游路線及旅游景點圖冊,在新聞媒體開辦宣傳專題,舉辦了“災后十年看三河”和“小南河三水貫通儀式”等活動。最后加強旅游的軟件建設。開設旅游中專班,培養旅游業人才;成立旅游公司,與省內外旅行社加強聯系,開通三河一日游旅游路線,規范旅游市場管理;搞好旅游產品、紀念品的開發和生產。

經過這些年的努力,三河古鎮的旅游業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從2010年以來,連續5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22%,財政收入年遞增21.2%,5年翻了近兩番,農民人均純收入13426元,城鎮化水平已達99%;2014年,全年接待游客243.3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9億元。旅游經濟方興未艾,千年古鎮,生態水鄉,2015年10月榮膺國家AAAAA級旅游風景區,目前,全鎮顯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政通人和、人民安居樂業的大好局面。古鎮三河也成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文明村鎮、全國環境優美鎮、全國首批綠色低碳重點小鎮、中國美食文化古鎮、中國生態文化示范基地、亞洲金旅獎-最具魅力鄉村旅游名鎮、中國最美鄉村(小鎮)100佳、全國首批美麗宜居小鎮、中國文化經濟活力城鎮、全國衛生鎮、第二批全國重點鎮、全國新型城鎮化示范鎮、中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

二、旅游開發現狀中環境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開發過程中旅游資源保護不力

雖然旅游業的發展增強了三河鎮居民及鎮政府的環境保護意識,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還是時常有破壞資源的情況發生。在前不久就有新聞報道說三河鎮一座建于清代的百年宅院被拆,同時消失的還有一棵上百年的梅花樹,而拆除這座宅院的目的只是為了在原址上建造住宅和商鋪。幾乎任何東西都是越新越好,卻唯獨古鎮旅游資源是越舊越有價值。那些歷史遺留下來的珍貴資源所遭受的任何人為的破壞,無論是從科研價值還是從經濟價值上來說,所產生的損失都是難以估量的。

(二)古鎮的開發規劃不夠合理,新建設破壞傳統風貌

一個旅游地最能吸引游人的是它原本所特有的風貌,而并非那些特別時尚的、與外界雷同的或人造的的景點,因為現在的人們已看慣了這些。只有最獨特的、本地所特有的風土民情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讓游人感覺不虛此行。

三河鎮古民居以明清建筑形式為主,但是一九九一年的洪水對三河民居的破壞很大。三河北大街全長2.5公里,其西街和東街現在還保留一些古代的青石路面,歲月在上面留下的痕跡還清晰可見??墒侵薪趾湍辖值那嗍访鎱s大部分都已被替換成新的現代青石條,留下了很明顯的人造古街的痕跡。原來古街兩邊的古民居是最能展現三河悠久歷史和自身特質的遺產,不知是什么原因,中街一段和南街被徹底地改造成皖南徽派建筑??墒腔张山ㄖ峭钅系貐^特有的建筑,而三河地處皖中丘陵地區,并不具備皖南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這樣做就有強硬嫁接的感覺。因此,三河古建筑的改造和恢復應以明清古民居為特色,從而再現三河建筑所特有的內涵以及三河原本的風貌。

(三)對文化資源開發的重視力度不夠

古鎮類旅游地的吸引力并不是完全來自它的文物古跡,還有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深厚的文化積淀,物質實體旅游資源和非物質文化資源的結合才能使旅游地產生最大的魅力和吸引力,才能讓游客回味悠長。

在三河過去的歷史文化中,最能體現三河真實內涵的有三河大捷和九一抗洪等。三河大捷的史實早已被選為中學歷史課本的內容,由此可見其重要性。雖然現在圍繞三河大捷已建有大捷門、英王府壁和恢復的一段古城墻,但有關太平軍英勇抗敵、三河居民如何支援太平軍的歷史場景卻是少之又少。關于三河古鎮居民九一抗洪的英勇事跡也沒有一個真正意義的形象載體。目前只有一座早已不被游人所重視的破舊人字形豐碑立在那里,而不能很好的展現那段英勇的歷史。

(四)缺乏必要的景點解說系統

一個完善的景區(點)解說系統,不僅能給游人以指示作用,還能給游人傳遞文化和知識,給人以美的享受。但是目前三河古鎮的解說系統卻很不完善,在一些景點沒有一個詳細的介紹,有的景點甚至沒有,在各個景點之間,也沒有相應的指示牌,游客只能靠問路或慢慢尋找才能找到自己想要去的景點。這就給游客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三、古鎮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的優化對策

(一)從內部入手,加強管理,做好規劃,挖掘資源,優化資源保護與開發

(1)在保護與開發過程中充分重視當地居民的利益。這條原則要求我們無論是開發旅游資源,還是保護旅游資源,還是其它任何事業,都要首先給資源所在的當地居民帶來實際的利益,并且要把他們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來考慮。

三河古鎮的居民世世代代在那里繁衍生息,他們的生活已經與這塊土地融為一體,而我們實施的古鎮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他們已經習慣了的生活和生產方式,很大程度上使他們失去了部分既得的利益,而這實際上就可以看作是他們為旅游資源的保護與開發所付出的“成本”。這就需要通過一定的方式來給予他們利益補償,特別是應該在古鎮旅游資源經營開發的過程中能夠使經營收益在政府、投資者和當地居民之間得到相對均衡、公平的分配。因此,在三河古鎮旅游資源的保護與開發過程中,我們首先也必須把當地居民的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來考慮。實際上,這也是我們的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政策能夠獲得當地居民認同和支持的必要前提。

但是,當地居民中只有一小部分居民在三河的旅游發展中獲得了收益;而且他們也認為在本地旅游開發中并非當地居民受益最大;認為三河鎮游客數量增多與個人收入增加之間關系很大的也只有一小部分。

當地的風俗民情也是游客游覽這類旅游地時所關注的一個方面,如果居民對游客的態度不友好或是不熱情的話,就會影響游客的旅游經歷,產生負面影響,使游客的重游率降低或做負面的宣傳,不利于旅游地的長遠發展,所以在旅游資源開發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重視當地居民的經濟利益。只有時居民在三河古鎮旅游資源的保護和開發中得到實惠,才能調動居民對古鎮資源保護和開發的積極性,這樣才能使三河古鎮得到長遠的發展。

對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來保護當地居民的利益。第一,對當地的居民進行教育和培訓,提高他們對古鎮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的認知程度,并通過培訓提高他們利用和借助旅游資源經營尋求自身發展的能力。第二,鼓勵當地居民擁有、經營和管理相關的經營設施和服務產品,最大限度地增加當地居民在這些行業的就業機會和參與空間。第三,盡量挖掘和利用當地居民所擁有的旅游資源,作為文化旅游資源的補充或成為其中的一部分。第四,增加游客在當地的購物機會。

(2)加大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由于人才在旅游業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對古鎮旅游一方面要加大人才的引進力度,把高素質的旅游專業人才吸引到旅游業的發展中來;另一方面要重視現有從業人員的定期培訓,從而使古鎮居民的整體素質得到有效提高。要使人力資源的管理做到制度化、科學化、系統化,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古鎮旅游發展各項決策和規劃的正確性、科學性,才能使古鎮旅游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工作有序進行。

(3)資源開發應注重觀賞性和參與性相結合。經驗表明,游覽風景名勝所得到的滿足只是暫時的。而深入了解一個地方的風土民情和現實生活所得到的滿足則是持久的。所以,讓游人參與當地的生活及各項活動更能激起游人的興趣,并可利用游客作口頭宣傳,從而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人。三河古鎮是一個以觀光旅游為主的旅游地,所以更應該注意這方面的問題。旅游開發應該讓游客在領略三河風貌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層次開發旅游項目,并要增加一些游客可親自參與其中的旅游項目,如廬劇表演、踩高蹺、玩龍燈等。通過游客的親身參與,能夠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以此來擴大三河的旅游客源。

(4)加大旅游資源保護力度。由于古鎮旅游資源的古老性和不可恢復性,所以一定要做好資源的保護工作。如果古鎮旅游資源破壞或消失了,那么古鎮旅游地也就喪失了其發展的最根本動力。因此,要發揮古鎮旅游資源的作用,首先要保持這些古建筑及其他遺跡的真實存在——不是以復制品、恢復建筑的形式存在,因為,只有真實的,才是最有價值的。

(5)深入挖掘和開發三河特色菜系。一地的飲食文化也是當地文化構成的一部分,也能成為吸引游客的旅游資源。三河古鎮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它匯南北菜系之長,集徽、川、淮揚菜之大成,形成了其獨特的風格,深受南北旅客的喜愛。如果能恢復三河以前繁榮的飲食文化,不僅能增強三河社區居民的親切感,更為重要的是能喚起游客的旅游期望,活躍旅游氛圍,創造互動性旅游產品。

(6)大力推廣當地民俗活動的開展。民俗是展現一個旅游地文化內涵的又一個重要方面。三河民俗融匯南北,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大力開展當地的各種節事活動,向游客展示地方民俗,與游客進行民俗活動的互動表演,可以豐富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增強旅游吸引力,延長游客的逗留時間,增加目的地旅游收入。

(二)加強與外部的聯系,提高知名度,擴大客源市場

(1)加大投入,不斷開拓旅游市場。對于三河古鎮,必須采取多種形式刺激和挖掘市場潛力,改變目前客源市場發育不足的現狀,才能使三河獲得長遠的發展。據合肥市旅游局對三河古鎮游客的分類:短線市場擴大,由周邊地市擴大到淮北和皖南一帶市縣;長線開始涉足;出現省內旅游連接,許多去黃山和九華山的游客返程時順便游覽三河;過境游客旅游;國外游客開始進入三河。

(2)區域聯合開發。三河古鎮的旅游容量較小,旅游規模也較小,由此導致旅游吸引力也相應較小,但是這并不代表沒有其發展的空間。三河古鎮有一個有利的條件,即處在成熟的旅游線路附近,有條件與發展比較成熟的合肥、巢湖、萬佛湖等景區進行區域聯合開發,借助成熟的旅游路線和客源市場,增加其旅游吸引力。

(3)與周邊大中小學聯系,作為春、秋游基地及歷史教育基地。三河古鎮有著三河大捷和九一抗洪的光榮歷史。三河古鎮還鄰近安徽省的教育中心合肥,在合肥有著二十多所大學及遍布全市的中小學,這些都是三河古鎮的潛在客源。三河古鎮可與這些學校主動進行聯系,依靠三河的資源和文化優勢,使三河成為這些學校的春、秋游基地和歷史教育基地,以此來擴大三河的客源和提高三河的知名度。

三河古鎮的旅游正日益發展,但是發展還不夠成熟,有許多地方還需要不斷完善。對于三河這樣的古鎮旅游地,做好資源的保護與開發是十分重要的,而在當地居民旅游感知的基礎上再對古鎮旅游資源的保護與開發措施進行改進和完善就會更有針對性,這也為古鎮旅游資源的保護與開發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考方向。

參考文獻:

[1]李娜,張捷.基于居民感知的旅游地民居建筑景觀變化研究—以九寨溝藏寨建筑景觀特色變化為例[J].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3).

[2]孫明權.三河鎮城鎮建設透析[N].中共合肥市委黨校學報,2013,(02).

[3]丁焰.千年古鎮,今又生輝—肥西縣三河鎮積極探索旅游強鎮之路[N].當代建設,2011,(06).

[4]吳莉婷.國內旅游地居民感知文獻研究[J].旅游縱覽, 2015,(06).

猜你喜歡
優化對策
我國高速公路監控系統存在的問題與改善對策
現代化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應用
中國網絡民主發展的現實困境及優化對策
關于發電廠員工激勵機制優化的探究
淺析當前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現狀及對策
戰略管理視角下企業內部風險控制
民營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優化研究
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優化問題簡析
嘉興市“五水共治”的金融支持優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