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藝·慧”文化中優雅·智慧·幸福

2017-03-07 21:16張書獻
教書育人·校長參考 2017年2期
關鍵詞:機制理念體系

張書獻

為了響應廣東省東莞市“慧”教育戰略,打造與長安鎮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優質教育,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我校于2016-2020年期間,遵循“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整體推進,彰顯個性”辦學原則,及“古典與現代對接,傳承與創造融合”的辦學理念,積極開展“藝·慧”教育品牌創建活動。激發科學辦學活力,促進教育質量再提升,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優質教育,在文化陶冶中逐漸優雅、智慧、幸福。

一、“藝·慧”教育的內涵意蘊

“藝·慧”的“藝”,是對“花草樹木”般的學生的精心呵護,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精湛技能,是富于激情與想象力的創造性“樹人”實踐,是獨特而又美麗的智慧教育藝術;“藝·慧”的“慧”,指智慧教育文化背景下,在知性、理性、情感、實踐等層面生發的機智與智慧,包括智慧教育、智慧德育、智慧學校、智慧校園、智慧課程、智慧課堂、智慧教學、智慧教研、智慧教師、智慧學生、智慧圖書館等元素。

整而合之,“藝·慧”教育,即致力達到藝術境界的智慧教育,是一種富于知性之美與智慧之美的教育。學校創建“藝·慧”教育品牌,企望全面貫徹“藝·慧”教育理念,使每位教職員工將其內潛于心、外顯于表、落實于行,運用獨特、美麗、富于想象力、飽含創造性的“藝·慧”教育思想、理念、機制、策略、方式、方法等,創辦一所溢滿藝術氣息與智慧因子的學校,使每個學生逐漸變得優雅、智慧與幸福。

二、“藝·慧”教育的運行機制

創建“藝·慧”教育品牌,學校需結合區域文化與自身文化特色,立足學生個性發展、多元發展、全面發展與終身發展,逐步推進領導機制、文化機制、研究機制、培訓機制、考評機制、獎勵機制改革,才能確保進入良性發展、持續發展與跨越式發展,使學生在文化陶冶中逐漸優雅、智慧與幸福。

1.領導機制

建立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領導機制,是學校創建“藝·慧”教育品牌的可靠保障。創新領導組織機制,確保責任主體到位;健全督查考評機制,確保責任落實到位;完善獎優罰劣機制,確保工作推進到位。這樣,核心領導,統攬全局,議事決策,協調溝通;集體討論,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科學分工,細化目標,各盡其能,效率提升;各司其職,認真落實,分工合作,步調協同;制度完善,秩序井然,“藝·慧”教育,運作輕松。

2.文化機制

教育因文化而內涵豐富,文化因教育而提升價值。凡是進入教育的文化,都會被認定為優秀的、精粹的、適合的文化。在“藝·慧”教育理念引領下,學校應自覺引入適合發展需要的文化機制。如,建立統一標識的形象設計機制,從理念標識、行為標識到視覺標識,體現出鮮明的文化內涵與辦學特色;建立教育素養提升機制,組織廣大教職員工學習新思想、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新技能、新知識,生成特色文化素養。

3.研究機制

學校需建立“藝·慧”教育、教學、管理研究機制,形成一套日趨成熟、行之有效的教科研體系,打造一支智慧辦學、智慧教育、智慧教學、智慧管理、智慧研究的教科研隊伍,通過申報省總課題、市大課題、鎮小課題、校微課題,科學研究、開發、建設、實施系列特色課程,創造性地解決品牌建設中遇到的問題,致力營建突顯文化、藝術、生態、智慧、數字特色的校園,創辦以“生”為本、以“學”為根的文化型、藝術型、智慧型學校,生成辦學之美、教育之美、教學之美、管理之美、校園之美、教室之美、課堂之美、學生之美、學習之美等。

4.培訓機制

實施“藝·慧”教育,需建立規范完善的培訓機制,通過校本培訓、外出參觀、專家引領、學歷進修等方式,引領組建一支理念先進、技能精湛、結構合理、合作精誠的教科研團隊,脫穎而出一批智慧教育、教學、教研、管理人才,在實踐中探索“藝·慧”教育思想與理念、策略與方法,研究與之相匹配的智慧教育、教學、管理模式,促進特色教育文化的逐步形成,繼而創建智慧學校、構建智慧校園、塑造智慧教師、培育智慧人才。

5.考評機制

踐行“藝·慧”教育,學校需樹立“憑實績用干部,從實績看教師,以實績論獎懲”的考評理念,把“想工作”“能工作”“會工作”“多工作”“工作好”“工作強”“工作優”作為考核的標準,創建張弛有度、剛柔相濟、顯潛結合、長遠兼顧的考評機制,構建一套體現“藝·慧”教育理念的綜合考評體系,做到考評與干部調整、教師獎懲、年度考核一一掛鉤,使其真正成為辦學的“指揮棒”與“風向標”,引領廣大教職員工不斷地純正師表形象、豐富專業素養、激發智慧潛能、煥發工作活力、提升教育品位。

6.獎勵機制

創建“藝·慧”教育品牌,學校需做到“褒有根”“貶有據”“制度在先”“獎懲分明”,增強考核的導向與激勵功能,使廣大教職員工,會工作的有舞臺、想工作的有動力、工作強的有地位、工作好的有榮譽、工作差的有壓力、不工作的有危機,從而都能以陽光的心態,投入到品牌創建中去,創造出自強不息、生氣勃勃、百舸爭流、開拓創新的美好局面,創建一所富于文化、藝術、生態、智慧、數字特色的學校,一個彌散著文化氛圍、藝術氣息與智慧因子的校園。

三、“藝·慧”教育的實施策略

創建“藝·慧”教育品牌,需要完善學校管理體系、創建校園文化體系、重構課程教學體系、升級教研科研體系、健全教師發展體系、更新學生培養體系,致力建設“藝·慧”校園,全方位地引領學生追求優雅、智慧、幸福。

1.完善“藝·慧”學校管理體系

完善“藝·慧”學校管理體系,需用科學化、人文化、現代化的管理手段,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與人文情懷的“軟”管理相結合,不斷地凝聚全校師生,提升執行力,使學校的目標計劃體系、質量管理體系、業績考核體系日趨科學規范,教育教學管理的動力系統、實施系統、檢查系統、修正系統逐漸高效運轉,不斷地優化辦學理念、辦學目標、管理模式、隊伍建設、課程結構、育人環境,推動學校良性發展。

2.創建“藝·慧”校園文化體系

創建“藝·慧”校園文化體系,需構建理念系統,圍繞核心理念,設計?;?,譜寫校歌,擬定校訓,制定校風、教風、學風等;構建主題系統,圍繞辦學主題,設計雙語節日文化、課程文化、課堂文化、德育文化、制度文化、環境文化、行為文化、年級文化、班級文化;構建環境系統,整體規劃校園環境,重新命名建筑物、大樓、道路,設計課室、功能室、辦公室、閱覽室等;構建形象系統,設計文化長廊、藝術長廊、文化名人雕像畫像,做好電子屏幕、書籍、畫冊、卡片、網站、廣播站宣傳工作等。

3.重構“藝·慧”課程教學體系

學校需成立課程研發小組,從目標、結構、內容、實施、評價等方面,構建與“藝·慧”品牌相適配的課程教學體系。在有效實施基礎型課程的同時,全面開展拓展型、綜合型、實踐型課程。如,設置學科延伸類課程,通過研究、交流、合作、探索、發現、實踐、創造,培養學科興趣生、特長生;設置人文類課程,整合人文學科教師資源,通過中華經典誦讀、世界名著導讀、人文禮儀講座、演講辯論活動等,提升學生人文素養;設置藝體類課程,通過書畫創作、音樂欣賞、陽光體育、形體訓練等,增強學生身心健康與美的鑒賞能力;設置綜合類課程,整合“線”“紙”“泥”等資源,借助“社團”,設計系列“慧心”“慧眼”“慧齒”“慧指”活動等。

4.升級“藝·慧”教研科研體系

學校需升級教科研管理體系,構建多層次、多主體參與的課題研究體系,不斷優化研究機制、思路與隊伍,積極引領、激勵、指導教職員工管理研究、課程開發、教育研究、教學研究、評價研究、教師培訓等,增強教科研文化意識,提高教育實踐能力與學術研究水平,促進專業發展,從宏觀高度到微觀層面,貫徹落實“藝·慧”辦學理念,為發展提供持續不斷的動力與保障,助推品牌打造,形成品牌文化。

5.健全“藝·慧”教師發展體系

健全教師發展體系,學校需通過理念引領、平臺推動、制度保障、機制激勵、文化提升等方式,使“藝·慧”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不斷優化工作方式與方法,提升專業發展、教育教學、反思感悟、學習借鑒、教育科研能力。通過打造“教師書屋”,優化學習環境,豐富閱讀資源,汲取前沿內容。借助“三名”工程,分層培養提升,發揮輻射作用,促進教師成名。完善獎懲機制,增強激勵功能,相關獲獎發表,不遺余力慶功。這樣,就會逐漸出現“人人科學規劃發展,個個描繪美好藍圖”的教育改革局面。

6.更新“藝·慧”學生培養體系

學校應利用創建教育品牌的契機,從目標、理念、內容、方式等方面,著手更新以學生為主體的培養體系,使每一個學生漸漸成為“藝·慧”型孩子。學??芍攸c進行教育培養機制的創新與發展,憑借德育課程、課堂、社團等教育渠道,依托悅讀節、科技節、藝術節、體育節等系列活動,實現教育體系的連續性、互動性、交叉性、補充性、整合性,創造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全方位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與行為,使其生命涌動、心靈自由、身心和諧、品性美麗、追求卓越、蓬勃向上、智慧發展、陽光起航。

四、“藝·慧”教育的課程設置

設置“藝·慧”教育課程,需關注課程資源的豐富性、課程體系的開放性、課程結構的整合性、課程設置的靈活性,堅守以“必修課程為主,選修課程為輔”,以“實踐課程為體,綜合課程為翼”的原則?;A性課程,凸顯融合的思想,豐富課程內涵;拓展性課程,注重“綜合”與“實踐”,關注探索、發現與創新能力。以學科實踐活動、專業技能訓練、社團興趣活動等形式,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性、探究性、發現性、綜合性學習。

在“藝·慧”教育理念引領下,學校在智慧地實施基礎性課程的同時,可圍繞學生的語言——言語、邏輯——數理、視覺——空間、身體——動覺、音樂——節奏、交往——交流智、自知——自省、自然——觀察等智能,積極構建拓展性課程體系,用特色校本課程串起兒童的七彩生活,激發興趣與愛好,開發潛能與特長,在文化陶冶中逐漸優雅、智慧、幸福。

五、“藝·慧”教育的課堂特色

“藝·慧”課堂,彰顯著教學之美與學習之美,教師用知識、智慧與機智科學地整合課堂,切實有效地引領學生自主探究、實踐體驗、合作交流、積極發現、開拓創新;“藝·慧”課堂,富于參與性、體驗性、合作性、探究性、實踐性、整合性、生成性、人文性、審美性、藝術性、思辨性、智慧性;“藝·慧”課堂,學生訓練思維、交流語言、發掘潛能、生發智慧。

音樂課,想唱就唱、想奏就奏、想跳就跳;美術課,手工作坊、繪畫長廊、整合主題、藝術展墻;體育課,體音整合、體舞整合、體藝整合、體衛整合;電腦課,自主學習、勇于探索、學科整合、小組合作;科學課,教室即展覽館、活動館、創客室、制作室;語文課,微電影進課堂;英語課,微戲劇展風采;品德課,微表演進社區;綜合課,微主題顯能力……

一節節“藝·慧”課,以藝啟智、以慧健體、以藝養性、以慧樹人。廣大學生,以藝修身,以慧養心,在文化陶冶中漸漸變得優雅、智慧與幸福。

我們規劃著,努力著,期待著,收獲著。

(作者單位:廣東東莞市長安鎮中心小學)

猜你喜歡
機制理念體系
基于OBE理念的課堂教學改革
遵循課程理念,探尋專業成長之路
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
FTA中的環境協調機制
FTA中的環境協調機制
仁愛至和 篤行達慧——至和教育的理念體系與實踐體系構建
用心處事
皮革機制
“曲線運動”知識體系和方法指導
“三位一體”建體系 長治久安防哮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