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政治的教學要求探析

2017-03-07 02:06楊旖旎
南北橋 2016年9期
關鍵詞:基本素養價值導向法律意識

楊旖旎

[摘要]隨著社會的全面發展,高中政治教學成為一項重要的教學科目,政治教學應該關注哪些教學內容來為社會培養優秀的人才成為當下的重要話題。

[關鍵詞]高中政治 價值導向 基本素養 法律意識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153

高中政治的教學在新課改中獲得了全面的發展,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法都在變化完善,但是很多教師發現實際上沒有很大的改觀,對于新課改提出的教學要求還有很多沒有實現,甚至仍然沒有脫離原先的教育怪圈,很多學生只是掌握了一些知識,而這個政治知識沒有成為學生的基本能力或者素養,所以我認為這種教育仍然不能算是成功的。政治教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不僅要實現學生的基本政治素養的建立,甚至還有更多詳細的、具體的教學目的和要求,以下我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一下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該實現哪些教學要求,才算真正為我國教育革新以及學生的持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首先,高中政治教學要對學生的價值導向進行引導和糾正。一個人想要在社會上立足就要具備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但是我們發現片面注重學生的成績的教育只會教出高分低素質的學生,學生的身心發展是否健康,內心需求是否得到滿足,性格發展是否健全我們都難以了解,這樣還算是教書育人嗎?所以教師應該在政治教學中對學生的基本價值導向進行建構,幫助學生正確積極地對待與他人的關系,甚至正確看待自己的人生。為了實現這一教學要求,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

1.通過案例引導學生,并對事件中的人物進行客觀正確的評價。學生在學校接觸的信息比較少,很難了解一些社會事件,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及時關注社會發展動態,把一些典型的事件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來,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讓學生進行價值判斷。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認真觀察學生的價值評價和依據,基本了解學生的價值觀,從而對其進行情感教育,也就是在政治教學中融入這樣一些基本的情感教育,這也是高中政治的教學要求之一,為社會培養健全的人才。

2.通過問題的設置來對學生的價值導向進行引導。高中政治教學被很多學生認為是洗腦,因為在政治課堂上空洞的要求和口號只會引起學生的反感,所以教師可以采取問題啟發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價值導向的建構。在問題的討論中使學生自覺認可正確積極的價值判斷,從而建立向上的正確價值觀,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健康價值導向。例如,在學習如何處理個人與集體的利益關系的時候,每個人作為個體都會不自覺地要兼顧自己的利益,但是不能兩全的時候到底該如何取舍。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如果我們的國家不存在了那么作為小家的我們還能夠生存嗎?因此學生會自覺建立完整的價值觀。

3.價值導向的引導還需要教師以身作則。因為教師是高中時期學生接觸比較緊密的成年人,教師的人文素養和政治素養以及價值觀直接對學生產生影響,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時刻對自己的價值觀以及價值導向進行反省,不斷提升自己的品格和素質,為學生樹立榜樣作用??傊?,價值導向是關鍵的教學要求,我們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全面發展的健康人才。

其次,關注學生基本素養的建構。學生的基本素養包括作為一個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那就是尊師重道,但是我們發現現在很多孩子的基本素質并不高,這一方面有家長的原因,因為工作繁忙而無法對孩子的發展進行全面關注和引導;另一方面也是學校教育的缺失。政治教學作為一項和公民的基本素養相關的學科教學不可能脫離這項教學要求而獨立存在,所以教師應該教會學生一些基本的做人原則,在今后的工作或者生活中能夠真正為他人服務,不危害社會,做一個好公民,既能保護自己的安全,又能為社會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1.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道德評價。也就是作為一名政治教師其責任并不是讓學生考高分,而是對孩子們的思想和道德進行教育,提高其基本素養。教師如果只關注學習好的孩子,那就會導致很多實際上品質優秀的孩子得不到關注而對其發展產生阻礙,但是教師如果多方面全方位評價學生,把學生的品質和道德責任感等都納入評價的范圍,這樣就能使好的精神和風氣得到樹立和發揚,從而帶動班級學生整體都關注自身的道德建構,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

2.基本素養的提升還需要教師多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來帶動學生素養的提升,因為如果只是喊口號或者要求學生在思想上做到,卻沒有實際的表現和應用,那么基本素養是很難持久的,但是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基本素養的形成與建構過程,會激發學生的自覺建構興趣與主動性,從而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假期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自愿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去一些公共場所進行志愿服務或者在孤兒院和敬老院為孤寡老人和幼兒進行義務服務,給他們帶去溫暖和歡樂,在奉獻中讓學生的基本素養得到提升。

3.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班級或者學校的學生來開展教學,例如學校每年評選道德模范,以身邊同學的事跡為例來激發學生的自我基本素養提升動力,這樣既具有說服力,又方便教學開展??傊?,學生的基本素養是作為一名學生應該注重提升和建設的內容,而政治教學本身就關系學生的素養建設,所以教師要充分調動一切積極手段來發展學生的基本人文素質。

再者,引導學生樹立法律意識是政治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新課改之后的教學要求,學生知法、懂法、用法是基本的公民素養,而單獨作為一項教學要求可見其重要性。近幾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卻沒有及時跟上導致青少年犯罪率并沒有降低,主要就是因為很多孩子并沒有法律意識,不懂得自己的行為是否觸犯法律,也有很多孩子因為不會使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益而受到傷害。所以政治教學的重要教學要求就是讓學生具有法律意識,遵法、守法、用法,做四有青年。

1.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嘗試為學生灌輸法律意識,遇到問題要懂得運用法律保護自己。2。在學校開展法律知識競賽,學校在題型的選擇上要以學生的切實生活以及在社會上可能遇到的問題為依據,展開競賽,提升學生的整體法律意識。3。運用法律意識分析社會現狀或者社會現象,讓學生對我國法律的性質和目的有充分的了解,感受法治國家的優越感,從而在今后的生活中使學生懂得運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總之,高中政治的教學要求始終圍繞學生的綜合發展為中心,既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又要學以致用,真正使政治和生活聯系在一起。

猜你喜歡
基本素養價值導向法律意識
融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宣傳與法律意識
電視法制節目的特點及主持人的基本素養
簡析公共政策制定過程
探討培養青少年法律意識的意義及途徑
《瑯琊榜》淺評
論公民法律意識對糾紛解決策略選擇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