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環保意識和行為培養

2017-03-08 22:52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洛浦街時代外灘加拿達幼兒園丘舒玫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17年19期
關鍵詞:行為習慣意識環境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洛浦街時代外灘加拿達幼兒園 丘舒玫

環境保護是一個越來越引起世人關注和重視的問題,而每天都生活在環境當中。作為環境中的一員,幼兒應當關注和了解它,并學會如何改造它,將來才能肩負起更多重要的責任。

一、優化環境 美化心靈

美好的環境造就的是美好的心靈,不良的環境造就的是不健康的心理,這已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共識,為此努力為幼兒創設一個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在環境創設中,始終緊緊抓住“以幼兒為本”這一原則,時時處處注重環境的育人性,為幼兒提供充分活動的機會。

教室環境創設可以增強幼兒對環境的了解,培養幼兒熱愛美化環境的情感。如我們用廢舊物布置環境,如把易拉罐裝飾成小汽車、高樓等。它們不僅美化環境而且節約資金又便于操作,幼兒對自己布置的環境有特殊的鐘愛和親切感,幼兒真正成了環境的主人。盡心盡職,努力為幼兒創設一個美的環境,美化幼兒的心靈。

二、組織教育、增強意識

(一)在各科教學中滲透環保意識

各科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其內容更為系統全面是知、情、意、行各層次的滲透,不同題材、不同教法有機而靈活的滲透,如活動“窗外的垃圾”通過觀察小動物亂丟垃圾的行為,引導幼兒來評價小動物的行為是否正確,從而鼓勵幼兒要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活動“樂音和噪音”通過讓幼兒來感知區別樂音和噪音,引導幼兒討論。

主題活動能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發展,也是滲透環保教育的一個重要突破口,活動《人與動物的關系》,我們首先根據主題確定目標,使幼兒認識、了解 動植物的名稱、作用。接著逐步讓幼兒掌握動植物與人的關系,并通過“可愛的小動物”“我喜歡的植物”“植物快長吧”“我的植物朋友”等系列活動。全面深入地落實環保計劃,在主題活動中,我們還利用游戲進行環保教育,在了解人與植物關系活動中,我讓部分幼兒扮棉花姐姐,還有部分幼兒表演大樹媽媽。為了使孩子有比較性的觀察,我們將保護動物和禁止捕殺動物的教育圖片分類粘貼出來,讓幼兒通過比較和分析來判斷是非,用優美的音樂和雜亂無章的噪音做比較,讓幼兒感受優美環境需要悅耳的音樂,我們還編排保護樹林與踐踏花草的情景,讓幼兒鄙視傷害環境的行為。增強他們判斷是非的能力,懂得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道理。

(二)在一日生活中滲透環保意識

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行為是一種不斷重復和強化,由不自覺轉化為自覺行為的過程,《綱要》指出: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應滲透于多種活動和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中。所以我們特別重視了日常生活中的環保教育。春天,我們在自然角飼養了小蝌蚪讓幼兒觀察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養蠶可以讓幼兒初步了解蠶蛹再變蛾和結繭的過程,于是我們在自然角中放了蠶,我們還將黃豆、綠豆等種子浸入水中讓它發芽,久而久之,不僅使孩子有了觀察的興趣,更是孩子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妙,從而激發幼兒探索、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春夏季節,幼兒園不免有些雜草,時而有蚊蟲叮咬小朋友,借此機會,我們向幼兒講雜草叢生的弊端,激發幼兒參與勞動的積極性,主動性,我們還利用課余組織幼兒清除雜草。由于人多力量大,雜草從生的地段一會兒變成了干干凈凈的活動場地,孩子們一邊勞動,還一邊高興地說“我們也是環保工人,我們也是環保小衛士”。環保意識的培養也是養成習慣的過程,平時我們時常提醒孩子要保持室內外衛生,教育孩子愛護公物,不搖椅子,不損壞圖書,不浪費水,懂得節約資源,在戶外活動時提醒幼兒愛護大型玩具,并認一些保護環境的標語牌,教育幼兒不攀登采花,不隨地吐痰,保持優美的環境。

三、指導行為,培養習慣

環保意識,作為一種社會態度和行為,它的養成不是靠簡單的說教就能形成的,它需要時間和環境的“潛移默化”。首先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做起。晨檢時在觀察了解幼兒身體健康情況的同時,督促檢查幼兒的儀表整潔,保持口腔臉部手部的清潔,手指甲是否修剪,手帕帶好了沒有來,時刻提醒幼兒。桌面游戲時。戶外活動時不損壞花草樹木,不隨地吐痰,不大小便,扔雜物。午睡時自己會脫衣褲襪并放置于固定的地方,起床后會疊被子、整理床鋪保持整潔。游戲活動時帶幼兒開展有關環保方面的游戲活動,如“保護小青蛙”“放飛蜻蜓”等。使幼兒了解有關道理,從而轉變自覺的行為習慣,發動幼兒收集廢舊物品,自制成玩具和裝飾品,他讓他們在自己參與的活動中養成有意識地收集廢舊物品的習慣,并從中享受到環保從我做起的樂趣。

四、家園聯系,提高效率

家庭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園同步教育是一種較好的教育手段。環保教育只有幼兒園與家庭共同配合才能達到的效果,由于家長的只是誰平,認識觀念,行為習慣各不相同,再通過幼兒園老師的宣傳指導下,統一認識,以取得教育的一致性后,對孩子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利用家園練習冊、家園園地,向家長宣傳環保意識教育內容,通過家長學校、宣傳資料使家長一方面了解幼兒園對幼兒環保教育的內容要求,另一方面也是讓家長學習有關知識的和技能,以便更好地在家庭中開展教育。比如學做家務活,幫大人掃地擦桌椅,拖地板,倒垃圾,整理物品等勞動,培養環保意識與行為習慣。要求家長多帶孩子接觸大自然,引導她們科學地看待和愛護自然界的生靈,使幼兒知道綠色植物對人類所產生的效果,土地資源喪失,是無聲無息的環境危機,淡水資源的緊缺,是由于對耗水量的增加和水污染的加劇,野生動物的消失對人類所產生的巨大的影響。請家長收集廢舊物品,讓幼兒進行分類和廢物利用,在家中要引導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會簡單的家務,如整理小房間倒垃圾等,從而培養幼兒具有較好的環保意識及行為習慣。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為了人類生存的環境不受污染的破壞,讓每個人從我做起,從娃娃做起。向幼兒傳授環保知識,啟發幼兒的環保意思,培養幼兒的環保習慣,強化的環保行為,提高幼兒的環境素質。環保育人,這條金光大道永無止境,為此環保教育作為一個研究主題,并將努力探索,爭取有更好的效果。

猜你喜歡
行為習慣意識環境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良好的行為習慣要從幼兒抓起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探討
體育課中留守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環境
增強“四個意識”發揮“四大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