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淺析

2017-03-08 22:52廣西百色市平果縣第九小學黃紅日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17年19期
關鍵詞:課本日記寫作能力

廣西百色市平果縣第九小學 黃紅日

一、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根據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他們學習知識的內在動力和關鍵。因此,教師應注意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適合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認知水平、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選擇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文本材料,還應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閱讀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應創設寬松、愉悅的情境,以學生為主體,使其在入情入境的閱讀中深入理解文本。在閱讀之后,教師還應引導學生互動評讀,使他們快樂地學習,最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加強閱讀教學指導

(一)安排讀后感寫作,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教師為學生安排讀后感寫作主要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在閱讀結束后有感而發的完成寫作任務,促使學生能夠在寫作過程中較好的將自己內心情感的變化記錄下來,引導學生能夠將這一寫作方式逐漸養成一種閱讀習慣,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設計模仿寫作教學環節,培養學生寫作能力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作為學生寫作能力基礎的教學階段,教師可以采用模仿寫作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但在模仿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不能促使學生對模仿寫作產生過多的依賴性,應當引導學生對原作中作者的表達手法和文章結構進行有目的的仿寫。

(三)布置生活日記,累積學生寫作經驗

據了解,目前小學生在完成教師布置的日記作業時常常以走馬觀花的形式完成,導致日記成了“記流水賬”,絲毫不帶一點學生的情感色彩,這樣的日記作業即使安排得再多,也不能為學生累積寫作經驗,增加的只是學生厭煩日記作業的情緒。生活日記作為學生累積寫作經驗的途徑之一,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將生活日記建立在學生自身的情感基礎上,促使日記內容有質感。那么,為了讓學生寫作時能夠有基本的情感基礎,教師可以利用讀寫結合教學法,讓學生首先通過閱讀體驗情感,獲得情感,接著再引導學生將這些情感結合生活事跡寫在日記里,可以大大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

(四)激發學生想象力,提高學生寫作興趣

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適當的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對精彩的課文進行續寫。例如,在學習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凡卡》時,教師可以以“信”為寫作線索,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想象“當信被退回到鞋店后,鞋店老板是怎么對待凡卡”這樣一種場景,或者是讓學生對“當爺爺收到凡卡的信后,爺爺的舉動”進行聯想和續寫。

(五)聯系實際生活,豐富學生寫作素材

教育家陶知行曾說過:“無論寫作還是生活,都是講究真,才會真實?!苯處熢谡Z文教學中實行讀寫結合的閱讀教學時需要選擇一些符合實際生活的課文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雖然上文中提到關于“想象力續寫課文”的教學措施,但對于小學生來說,任何寫作都需要建立在較為穩固的語文基礎上,才能更好地發揮學生自身的特色。因此,與實際生活相連的閱讀教學對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是不可缺

三、有效地將探究性閱讀融合到語文教學中去

(一)不斷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

很多情況下,合理科學的評價機制決定了探究性閱讀教學的質量。從這個角度來講,建立健全科學的評價機制,有利于探究性閱讀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為此,教師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其一,積極借鑒先進教學工作者評價機制的制作方法、原則,并結合自身教學特點,制定相應的評價機制;其二,嚴格執行評價機制,遵循其步驟規范:分組學習-小組互評-小組自評-教師評價;其三,保證評價機制中權重的合理劃分,實現評價的公正性和科學性。

(二)積極鼓勵學生開展大量的課外閱讀

隨著社會對于閱讀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相應的就要強化小學閱讀教學工作的強度。對于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而言,僅僅依靠課本的教學內容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開展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閱讀,從而實現其視野的擴展和認知能力的提高。對此,教師可以采取以下幾方面的措施:其一,在課程結束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于課本人物、課本故事進行全面的了解,以圖書查閱、網絡查詢等收集方式,實現學生對于課本內容更加深刻的認識;其二,教師應積極將課外延伸內容融合到教學過程中去,以此激發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熱情;其三,教師還應積極組建班級的圖書館,為課外閱讀的開展創造堅實的物質基礎。

(三)高度重視閱讀與寫作之間的融合發展

從理論上來講,課本的閱讀是實現知識吸收、語言賞析、表達學習的過程,而寫作是知識釋放、語言表達、實踐操作的過程。只有保證吸收和釋放的平衡,才能夠真正實現閱讀能力的培養。從這個角度來講,教師應該積極探析如何將閱讀與寫作融合在一起。首先,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開展教學內容的中心思想的概括,激發學生寫作的基本意識;其次,教師要指導學生積極賞析課本教學的內容,從語言表達、表現方式、抒情手法等角度去分析課程內容,使學生對于基本的寫作元素有一定的理解;最后,教師還應積極開展課本內容的續寫活動,這樣不僅可以實現教學內容的鞏固,還能讓學生在熟悉的題材上去抒寫,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四)積極以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去實現教學

創設問題情境,是指以情境還原的方式,將教學過程中的內容再現出來,使學生能夠清晰地理解文章的基本情節。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利用合理的問題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詳細來講,在這方面教師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其一,以有趣、懸念的問題為引導,開始課程,此時往往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和聯想,從而實現學生閱讀興趣的提高;其二,以學生為主導,開展問題的探討,找到問題的合理答案,引導學生去探析文章內容;其三,注重情境創設的合理性,以角色扮演的身份實現教學工作的開展。

四、總結

總之,教師要通過不同的閱讀方式來提高學生對于文章的把握和理解,使學生能夠感受到閱讀的快樂。讓學生了解更多的語文常識和知識,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和語文成績的上升。

猜你喜歡
課本日記寫作能力
挖掘創造潛能,提高寫作能力
加強互動交流,提升寫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理論思考
精選課本題改編練習
精選課本題改編練習
成長日記
里約日記
成長日記
精選課本題改編練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