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氧化碳性質復習 教學設計

2017-03-08 22:52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學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17年19期
關鍵詞:氫氧化鈉碳酸實驗設計

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學 高 苧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國家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10——2020)提出基礎教育階段要著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改革能力?!傲x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在教學中創設以實驗為主的科學探究活動,有助于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引導學生在觀察、實驗和交流研討中學習化學知識,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二、教學背景分析

1.學習內容分析

化學反應是物質的化學性質的具體體現。利用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為例,建立物質性質與反應的關聯,能夠讓學生進一步掌握二氧化碳性質的同時,以“驗證無明顯現象的化學反應是否發生”為探究點,幫助學生理清驗證化學反應的基本思路與方法。

作為重要物質的復習課,重點是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了解化學實驗是研究物質性質的重要方法和途徑,建立起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學習比較、分類等科學方法,體會由定性到定量解決問題的思維。只有掌握的正確的學習方法,知識才不會顯得零散無序,學習興趣和效率才會明顯提高。

2.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剛剛結束了化學課新課的學習,進入總復習階段。知識是零散的,思維是簡單跳躍的,答題是隨意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已經學習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等物理性質;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與堿溶液氫氧化鈉、氫氧化鈣反應等化學性質。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初步具備了基礎的化學概念和實驗知識。還沒有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學科素養。本節課希望從學生動手實驗、觀察現象描述與問題討論能力等方面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

3.教學方式及教學手段說明

本節課采用好奇心驅動,將學生的興趣轉化為學習動力。通過認知過程建構知識體系。

體驗和應用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自主學習。

鼓勵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體現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復習二氧化碳和水、氫氧化鈉、氫氧化鈣之間的反應。

(2)復習二氧化碳的相關性質和用途。

(3)多角度認識碳酸飲料。

2.過程與方法

(1)以二氧化碳和水反應實驗為載體,歸納證明無明顯現象的反應發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通過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實驗為載體,能從多角度設計實驗,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驗技能;

(3)通過對實驗的分析,培養定性與定量相結合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4)通過現象的描述、現象的比較形成概括、歸納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探究實驗提高對化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勤于思考、勇于創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以及合作精神;

(2)通過碳酸飲料的認識了解,增強學好化學、健康生活的生活態度。

(3)通過課堂學習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證據推理能力、實踐與創新能力、發展嚴謹、科學的態度及質疑精神。

教學重點:

(1)建構二氧化碳性質的知識體系。

(2)實驗設計的思路和方法形成。教學難點:

(1)實驗設計中干擾物的尋找及排除。

(2)證據推理能力的培養。

教學方法:

好奇心驅動,科學探究。

教學用具:

醫用注射器、井穴板、滴管、橡皮塞、雪碧、石蕊、酚酞、稀鹽酸、石灰水、氯化鈣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燒杯,PPT,視頻。

教學過程設計

(一)觀看視頻,引入課題

1.師播放視頻,提問:碳酸飲料除了引用外,還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哪些實際問題呢。

生觀看視頻,交流獲取的信息。設計意圖:好奇心驅動。

2.師播放視頻:碳酸飲料的妙用。

設計意圖:認識碳酸飲料。

實驗驅動,啟發思考

1.師:今天我們用碳酸飲料來制取二氧化碳。

生:碳酸飲料制取二氧化碳理論上可行。設計實驗裝置。檢驗注射器的氣密性。

設計意圖:了解實驗裝置設計的一般思路,培養實驗設計的能力。

2.師:(討論)如何能加快二氧化碳的逸出速率?為什么振蕩會加速二氧化碳的逸出?

生進行實驗,相互交流:振蕩過程體系內的溫度、壓強等因素發生改變。

設計意圖:在小組協作下完成設計,關注裝置細節,提高實驗設計能力。體驗裝置改進,觀察現象,形成知識。培養從實驗獲取信息的意識。明確引起變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小結:

1.二氧化碳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隨壓強的減小而降低。

2.性質決定變化;性質決定制??;性質決定儲存。

(二)實驗驅動,啟發思考

1.師組織進行二氧化碳與水、氫氧化鈣、氫氧化鈉反應實驗。

生進行實驗操作。

設計意圖:認識設計對比實驗時要控制變量。

2.師:實驗過程中看到了什么現象?得到怎樣的結論。(組織交流)

設計意圖:形成準確描述實驗現象的方法。

小結:二氧化碳的性質: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

(三)示例啟發,設計方案

1.師:上述實驗現象為什么不能得出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結論?如何設計實驗證明二氧化碳與水反應。

(生討論交流)

師出示PPT:介紹原型實驗,簡化原型實驗。

生驗證二氧化碳與水反應。

設計意圖:產生認知沖突,形成設計無現象變化驗證實驗的一般方法。

2.師:上述實驗為什么能得出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反應?還有其他的方法證明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嗎?

(生討論交流)

設計意圖:明確定量實驗可以驗證結論。用已有思路解決新的問題。

小結:通過定量比較消耗二氧化碳的體積不同,證明反應發生。

3.師出示PPT: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實驗

生設計實驗方案(質疑:是否需要排除干擾?)

4.師生交流:上述現象能否說明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

生討論,并進行實驗。

設計意圖:設計實驗要考慮干擾因素。

(四)反思實驗,形成方法

師總結:無明顯現象的化學反應證明實驗設計方法:

1.前無后有。(二氧化碳與水反應)

2.前有后無。(氫氧化鈉與鹽酸的反應)

3.定量比較。(注意排除體系內物質的干擾。)

學生談解決無現象實驗設計問題的思維方法。

設計意圖:形成無現象實驗設計問題的思維模式。

(五)課堂回顧,暢談收獲

五、結語

通過本節課的實施,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很好地解決了復習課不枯燥,將知識點復習的同時得以提升,提高做綜合實驗題的能力,寓教于樂。學生對碳酸飲料有了更深的認識,明確要適量飲用,增強了學生的生活素養。

猜你喜歡
氫氧化鈉碳酸實驗設計
廢棄混凝土碳酸化再生利用技術進展
不同的溫度
有趣的放大鏡
氫氧化鈉變質的探究
冒泡的可樂
哪個涼得快?
無字天書
“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知識梳理
碳酸根基水鋁鈣石的制備及其在PVC中的應用研究
氫氧化鈉變質知多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