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思考

2017-03-09 05:22□萬
美術文獻 2017年11期
關鍵詞:音樂教師教學

□萬 平

小學音樂生本課堂教學強調: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和“技能移植”,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體驗音樂、表現音樂和創造音樂的良好素質。隨著生本課堂改革的深化,從2016年春季開始,我縣的音樂教師一改傳統的教學方法,開始運用“三學小組”模式,引導學生相互合作學習,感受和體驗音樂、學習和表現音樂。然而,在下校聽課和組織教研活動中發現,有的音樂教師雖然理解了合作學習的理念,但在實際教學中卻存在一些誤區,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對“什么內容合作”“什么時機合作”“怎樣開展合作”把控不準。為此,有必要對合作學習進行再認識,對操作的實踐再思考。

一、合作學習的理論意義

合作學習是“在班級授課制背景下,按均衡編組的原則,把學生分成若干合作小組的基本形式,來促進學生的學習,共同達到學習目標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在學習群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兑魳氛n程標準》在目標實施的方法與過程中指出:“要充分利用音樂藝術的集體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庇纱丝梢?,音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不僅要實現學習方式方法的轉變,更要落實情感態度目標,即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合作學習強調在個人學習基礎上開展群體互助與合作。因此,教師要盡可能為每個學生提供表現自我、展示個性的機會,滿足學生個體發展的需要。在合作過程中,學生帶著自主的思維、自主的見解走進合作小組,并以極大的熱情探究問題,通過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因此,音樂合作學習是一種融自主、合作、探究于一體的學習方式。

在音樂教學中,要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必須具備五個要素:積極互賴。學生不僅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而且還要為合作小組其他同伴的學習負責,要有“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意識?;ハ啻龠M。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要互相鼓勵和支持,面對面的相互促進,彼此為取得進一步發展付出努力。個體責任。在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都必須承擔一定的任務,都是合作的主體,不能依附于他人而存在。技能學習。合作成員要學會一些技能,如交流、表現、溝通等,使彼此認可,相互信任,準確交流,實現高效合作。小組自評。合作小組應定期評價共同活動的情況,團結協作,并積極了解各自參與的情況,保持小組活動的有效性,實現合作的可延續性。

二、合作學習的實踐誤區

誤區一:不注重合作內容的價值性,合作學習“形式化”。

合作學習重形式輕內容的傾向明顯。具體表現為:教師在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內容過于簡單、粗淺,問題化、層次化的要求體現不充分,課堂上學生忙碌地創編、分組展演、評價等,問題的設置不是為了解決教學中的難點、疑點、知識點上,而是喧賓奪主。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既缺乏合作的興趣和動機,又不能產生對音樂的進一步的認知、體驗及共鳴,從小組討論到歸納總結,合作學習都流于形式,僅僅為了合作而合作。

誤區二:不注重合作學習的時效性,合作學習“走過場”。

合作學習圖熱鬧缺指導現象突出。一方面,合作學習中,教師缺乏具體指導,對學生放任自流。導致一部分學生討論積極,一部分學生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另一方面,學生獨立思考空間過小,缺乏主見。小組討論,往往優秀學生參與機會多,代表小組表現多,其它小組或學生則欠缺機會,缺乏平等的溝通與交流,組間缺乏深層的碰撞,優秀學生的想法和意見充斥小組當中,他們的意見被認為是標準答案。表面上熱熱鬧鬧,實際上是優等生擁有著絕對的話語權,合作學習仍然是“走走過場,裝裝樣子”,有其名而無其實。

三、合作學習的有效方法

1.把握有效合作的五個要素,組建合作小組。

一是有效分組。實踐證明,簡單隨意的分組必然影響合作學習的質量。根據有效合作學習的五個要素,可以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來分組,每組學生在學習能力、組織能力、性別、個性、興趣、特長等方面合理搭配,以此來保證組內成員的差異性、互補性和組間競爭的公平性。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把學生分成四個大組,每組學生中有的擅長歌曲演唱,有的喜歡舞蹈表演;有的活潑好動,有的文靜內秀;有的是優秀學生,有的是學困生,實行組內成員長短搭配,優劣結合。每個大組還可以分為三個小組和若干小小組。然后,在教學活動中根據合作學習的內容來確定合作的組別。

二是培養合作習慣。在平時下校聽課中,經常遇到這樣的情形:因為平時教學沒有很好地開展合作學習,所以在教師布置了合作學習任務后,學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措,還不時發出“哈哈”的笑聲,覺得新鮮有趣。因此,除了要向學生講明合作的要求外,還應堅持培養學生的合作習慣。如:聆聽(尊重與信任)、交流(理解與溝通)、協作(互助與競爭)、分享(體驗與反思)等習慣。事實告訴我們,這樣做很有必要,不僅能夠提高合作學習的實效,還能夠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團隊精神。

2.營造合作的時空環境,開展合作學習。

要從易到難開始。針對一些教師擔心在合作學習中課堂放了不易收回來的心理,我們提倡從小問題著手,從小小組合作開始逐步介入復雜的合作學習,由二人到四人再到七八人的合作,逐漸形成規范的、生動的小組合作。有這樣一個案例,在一年級的啟始課上,教師安排小小組以音樂的方式互問姓名,互相合作。隨即教師不動聲色地安排了音樂游戲《拉勾勾》,讓學生通過看生動形象的圖譜,由小小組創編表現二、三、四拍子的律動,結果學生發揮很好,創編了各種各樣的節奏律動。

要科學安排座位。在課堂教學的座位安排方面可以跳出傳統的“秧田式”結構,以小組為單位來安排座位,可以是半圓形、“U”字形、圓形等等,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選擇。這樣,既體現音樂課的美感又利于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空間。

要給予時間保障。教師不必要擔心合作過程會花去過多的時間,因為“磨刀不誤砍柴功”。

要保證學生主動參與、探究交流、發言補充、辯論表現的時間,讓學生在動腦、動口、動手的交互合作中找到感受、表現音樂的方式,這樣學生獲得的對音樂的體驗、對學習過程的體驗、對學習方式的感悟將深刻得多。

3.斟酌合作學習的內容,確立合作形式。

要根據內容確定時機。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不同的內容所需要交流合作的人數是不同的,有些內容只需兩人討論交流的合作,有些需要4至6人的小組合作,有些則需要更多學生的合作才能完成。作為音樂教師一定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來確定合作學習的形式。如在音樂教學的某一環節中需要學生交流聆聽音樂的感受時,只需小小組中兩人面對面的合作即可,既節時又有效;音樂表現、音樂創編領域的集體舞蹈、多人合唱、器樂合奏、創編歌曲、創編舞蹈等內容,則需要小組合作,而且也是課堂教學中一個單獨的教學環節;音樂與相關文化的學習、班級音樂會形式的音樂評價等方面就需要大組合作的形式來有效地完成,有時還會從課堂延伸到課外。要巧妙挖掘學生潛質。音樂合作是由音樂及音樂學習的特性決定的。事實上學生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教學資源,他們獲取教育的機會多、獲取信息渠道廣,教師應很好地利用這種財富、智慧、資源,創設相互啟發、相互幫助、相互交流、共同進步的氣氛,共同完成音樂實踐活動,從而促進學生間的合作學習。

例如,湘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第九課中的《螃蟹歌》,這是一首內涵豐富、活潑風趣、富有戲劇性又充滿生活氣息的西南地區的童謠。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培養學生能力,增強學生的音樂體驗,教師設計了“合作創編表演”環節:

(1)自由表演

各小組的小朋友在自己的位置上跟著旋律自由演唱歌曲,能創編自己喜歡的動作進行表演。

(2)小組評價

各小組成員互相評價,看哪些小朋友表演最好,并推出作為本組的小代表。

(3)上臺表演

各小組代表上臺隨著音樂表演,其他的孩子進行演唱。(教師提醒:要充分表現根據歌曲內容自己編排好的動作)

(4)為你“點贊”

孩子們互相討論選出表演最佳、最有特點、唱的最好的孩子,老師給予獎勵。

案例點評

此案例中的小組合作學習體現了教學活動中各動態因素的多邊互助。(1)自由表演:有利于學生人人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只要肯動腦,個個有機會,充分挖掘了每個學生的潛質,此為“獨學”;(2)小組評價:通過相互啟發,相互幫助,實現思維碰撞,資源共享,此為“對學”;(3)上臺表演:分層展示,既給優生展示的平臺,也給其他接受能力較慢的學生提升能力的機會,真正實現了人人參與,共同進步的目的,此為“群學”。(4)為你“點贊”:教師把評價的權利交給了學生,并從“表演最佳、最有特點、唱的最好”三個途徑入手,教會學生多樣式互評,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所以,案例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既盤活課堂,提高了學習效率,又促進管理方式、評價方式的轉變。小組學習很好地體現了新課改的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通過“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的合作學習方式,真正實現“水漲船高”: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得到了提高,反過來又促進幫助者的提升。

4.要師生互動展開合作。

美國教育學家多爾說過:教師在師生關系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師生互動可以采取兩種方式:一種是平等參與式。教師走下講臺,走進學生當中,與學生一起探討,一起表演,以一種相互接納,相互理解的民主平等方式,參與到學生的學習表演中,共同體驗學習過程的成功快樂。我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課例,教師與學生一起唱著歌,沉浸在音樂優美的情境當中,感受體驗著音樂的美,我們發現這時的學生表現出極其高漲的熱情。二是合作互補式。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為小組展示時充當伴奏或扮演其中的一員,學生也可以為教師的表演加入伴奏或伴舞。這樣的師生合作,既互相彌補了教學活動中教師或學生不能單獨完成任務的不足,也使學生體驗到與教師合作表現音樂的樂趣,滿足自我發展的需要。

5.注意合作學習中教師的作用,協調合作過程。

在合作學習中,教師不能放任自流地讓學生自己展開合作,合作的過程需要教師的正確指導與協調。因此,要做學生的“參謀”,不做“管家”。教師參與小組合作應積極給予合作小組適當的指導和幫助,及時扭轉小組內學生參與不均衡和小組長說了算的局面,有時還可以直接參與到小組的討論中去。

總之,教師切不可在學生討論的時候只站在講臺上看,一定要走到學生當中去,和他們一起參與討論,協調合作過程。

教師只要堅持這樣做,就能達到這種效果:組內學生對音樂的見解、個性、思維方式相互影響,每個組員越來越感到自身存在的價值,合作、探究的興趣愈來愈濃厚。相反,如果教師撒手不管,小組合作過程不僅容易偏離中心,還會出現與音樂主題無關的現象,這時的合作學習既費時又耗力,也丟失了合作的本質。

此外,要多認可激勵,少否定“攀比”。在小組合作、分組表現中,教師應善于從不同角度發現各組的優點,多給學生一些激勵,少給學生一些否定或組與組間誰好誰不好的評價。教師的評價要讓學生從側面間接地感受到自己與他人(組)的距離,認識到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歡
音樂教師教學
最美教師
微課讓高中數學教學更高效
教師如何說課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音樂
圓我教師夢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