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多元評價方式的研究階段總結

2017-03-09 06:00□董
美術文獻 2017年11期
關鍵詞:桂林市課題音樂

□董 瑜

一、課題的提出

1.當前,音樂教育課程已成為素質教育的重要課程,而教學評價改革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音樂教師所關注的熱點問題。

長期以來,傳統的評價觀念根深蒂固,忽視人本主義。強調內容統一,標準統一,模式統一,為評價而評價。教師常用的方法往往是,學期末學生每人演唱一首歌曲或舉行一個班級音樂會,中高年級的學生再用閉卷的方式完成一張音樂樂理試卷。這樣的評價重結果,輕過程,側重音樂知識與技能。學生的個性發展與創造力的發揮也在死板的教學評價中消失殆盡。逐漸失去了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顯然這種“單一”的評價方法不能正確的反映學生音樂學習的狀況,與素質教育格格不入,與新課程理念背道而馳?!兑魳氛n程標準》的頒布與實施,對教學評價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教學評價應充分體現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精神,著眼于評價的教育激勵與改善的功能,體現出多元的評價方式。自20世紀下半葉以來,教育改革在全球范圍內表現出一種整體性和系統性的勢態,在這場全球性的教育改革中,一些發達國家對學生的學習評價的做法已普遍采用綜合和多元性評價方式。如:美、英、日等發達國家已普遍注重采用過程性評價方式;意大利的小學和初中的音樂課程考核已不用分數的形式給學生作出結論,而是由教師給出一個定性描述的評語。我國發達地區的課改實驗區近幾年已開始對音樂課堂教學評價方式的多元性進行探索,不再是“評價即考核”等舊的評價理念,而是注重對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習的方式、學習的能力和學習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綜合性評價,即對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必需具備的基本素質的發展性評價。學習評價已成為課改重要環節。目前,在我區辦學條件和教育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下,如何從素質教育要求出發,在以人為本、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基本原則下探索出一條適應不同層次需要的音樂課堂教學多元評價方式,尚待深入研究。

2.本課題來源于第一線的課堂教學實踐中亟須解決的實際問題,同時又回到教學第一線中進行實踐研究。

服務于課堂教學,采用邊實踐研究邊推廣的形式進行。因此,它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在現實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由于我國教育制度實行的是大班級教學,一個班四、五十個孩子,音樂老師一周一般要上六到八個班的課,甚至更多??上攵?,一個音樂教師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進行課堂管理而不是開展音樂活動。課題負責人從2015年開始教研員的工作,每學期下到各小學聽課調研,發現一個普遍現象——有85%的音樂課堂中沒有建立評價機制,教師的注意力只是單純地放在教學任務的達成上,而忽視了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由于沒有這種課堂評價機制,音樂課堂組織教學就相當困難,教學質量普遍較低,嚴重影響了素質教育的質量。為了充分利用音樂課堂教學這一空間,使學生樂學、會學、主動學,全面提高音樂教育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素質,促使學生完善人格的形成。特開展此課題研究工作。

二、研究的理論構思

⒈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為了達到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我們必須建立符合素質教育的評價與考試制度。

《綱要》明確將評價改革作為課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并提出了評價改革的方向。由此可見,評價不止是推進新課程的制度保障,其本身就是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

⒉本課題根據《音樂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評價應多著眼于教育、激勵和改善的功能。

通過科學的、形式多樣的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如:終結性評價方式、形成性評價方式、互評、自評及他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定性述評與定量測評的方式等),將學生、教師作為評價主體,調動學生積極性,使評價成為共同參與的活動,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激勵教師進取,及時調整和改善教學方式,提高音樂教學質量,推動音樂課程的建設和發展。

⒊人本主義對學生音樂學習評價的啟示。

六強調:強調發展的評價目標,強調學生自主化的評價,強調學生個體化的評價,強調情感化的評價關系,強調情感、態度等評價內容,強調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的對話。

⒋智力理論對音樂教學評價的啟示,智力開發成為評價的現實目標之一。

八提倡:提倡評價的情境性,提倡樂觀的評價觀,提倡評價內容的全面性,提倡評價的主體性,提倡評價方法的統整性,倡導評價多視角、多元化的方法論,倡導評價的反思、批判思維模式,提倡淡化評價鑒定、分等的功能。

三、本階段研究的主要內容

⒈桂林市五城區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現狀實施問卷調查及調研報告。

⒉制訂新的《桂林市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評價表》

⒊撰寫五個子課題的開題報告,制訂研究方案。

四、本階段研究的主要工作

1.組織課題的開題工作。

本課題于3月15日獲得立項為桂林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重點A類課題。課題組分別召開了多次課題中心組會議,研究、討論、部署開題工作,并于2016年4月16日在桂林市教科所開題。

2.加強學習,明確課題內容。

本課題立項之初,課題組成員對該課題理解不深,因此,學習課題相關理論是第一階段的首要任務,要使每個成員能深刻了解該課題各種相關知識,指導課題組成員在新形勢下,轉變教育觀念,以適應課堂教學多元評價方式的轉變,探索新的教學模式。

3.建立課題組例會制度。

堅持做到每周一次教研會,每月一次課題例會,總結前段實驗工作,安排下一步研究任務。并有會議記錄,加強課題資料的管理工作。

⒋建立課題資料庫。

課題組建立了課題文字資料庫,并且在網上申請了課題博客,用來存放課題文字、活動照片等資料,而且教師們可以利用這個網上空間來進行互動交流。

⒌完成對桂林市五城區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現狀實施問卷調查及調研報告。

課題組在桂林市五城區54所小學、117位專職和兼職音樂教師中做了一份調查問卷并形成調研報告。經過調研得出當前桂林市五城區音樂課堂教學評價方式情況如下:當問到是否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使用教材中的評價方式或采用自己設計的教學評價方式時,100%的老師的回答是肯定的。當問到采用的是那一種評價方式時,100%的老師都使用終結性評價方式,如:班級音樂會、個人才藝展示、試卷等評價方式;68.4%的老師使用過形成性評價方式,如:成長記錄袋、個人成長檔案;有0.15%的老師采用過互評、自評及他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有0.04%的老師采用過定性述評與定量測評的方式,如:積分制??梢?,絕大多數學校的音樂課堂評價形式較為單一,只重視非審美體驗(知識、技能等),而忽視審美體驗(聯想、創造、情感等),重視對教師知識傳授水平的一種評價,而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習的方式、學習的能力和學習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即對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必需具備的基本素質的發展,卻很少(幾乎沒有)進入“評價”的視野。

⒍制訂新的《桂林市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評價表》并在教學競賽活動中實踐。

課題組在本課題研究開始之初首要的任務是制訂新的《桂林市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評價表》,新評價表主要從教學目標、教學策略與方法、學生活動、教師素養四個維度來確定評價要素。新的評價表在2010年桂林市新三屆青年教師優質課競賽和小學音樂教學現場展示課選拔活動中試行,并展開了全市教師的研討活動,獲得了全體教師的一致的肯定。老師們認為新的課堂教學評價表定位準確、易操作、實踐性強。

⒎撰寫象山區“‘贊揚——交流——連續——充實’的課堂管理評價機制模式的研究”、秀峰區“新課程標準下《桂林市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評價表》的研究”、疊彩區“音樂學科定性描述性評語與定量測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的研究”、七星區“ 新課程標準下教師教學網絡日志的研究”及雁山區“新課程標準下教師教學和小學生音樂學習評價個案的研究”五個子課題的開題報告,制訂研究方案。

五、本階段研究的收獲與反思

⒈教師的評價觀從單一性質的評價向綜合性質評價的轉變。

音樂教師已經從單一的對音樂知識、技能的評價向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等綜合性評價的轉變。音樂是一門情感藝術,其教育效應主要體現在熏陶、感染、凈化、震驚、頓悟等情感層面上,所以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應是第一位的。音樂課本身具有非的語義性和不確定性使它具有不同于其他學科的特征,那就是體驗的學習方式。如果學生沒有親身參與和體驗,音樂是很難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所以學生學習音樂是一個體驗和參與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音樂學習的過程比學習結果更為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觀察、記錄和分析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客觀行為,考察學習過程與方法的有效性,對學生的音樂體驗與表現能力、探究的態度與能力、合作愿望、協調能力、交流表達能力等及時給予科學、公正的評價,這樣才能發現和發展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在發展中的要求。對于音樂教育來說,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是必要的。這既是人的整體素質中音樂素質的一種需要,同時也為學生進一步學習音樂奠定了基礎。因此,對知識與技能的評價也是必要的。在對知識技能評價時要改變以前單純的評價方法,把其放在具體的音樂實踐活動中,同情感態度、興趣等緊密聯系,并著重評價學習知識與獲得技能的方法與過程。

⒉初步構建“贊揚——交流——連續——充實”的課堂管理評價機制模式。

對于一個音樂老師來說你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進行課堂管理而不是開展音樂活動,或者說我們需要努力創造一種健康的課堂教學氛圍?!百潛P——溝通——連續——充實”模式的課堂管理評價機制是構建安全、健康、快樂的課堂氛圍的一條最快捷、最成功的途徑。運用這樣的模式來構建一種有效的、富有安全感的氛圍能讓學生在音樂教學中獲得積極的體驗。學生能夠學會評價音樂觀念,富有創造性地思考,以及解決問題。

“贊揚——交流——連續——充實”的課堂管理評價機制模式的基本教育過程是:

(1)贊揚。

師生之間一對一的聯系,常常充滿著贊揚,這是老師在課堂上樹立威望的強有力的手段。記住并稱呼學生的名字,關注其積極地行為,能夠收到令人驚喜的效果。贊揚學生主要是通過四個方面來達到目的:熟悉或表明對他們有興趣;鼓勵他們;描繪我們所觀察到的他們的行為;評價他們的表演。在課堂上要傾向于綜合各種表揚方式,描述他們的特殊行為表現,而盡量不使用這樣的評價語——“真不錯!”或“我很高興”、“我喜歡”。

(2)溝通。

溝通,是建立師生關系以及老師與家長關系的最好途徑。對于老師來說,放棄設法控制學生的念頭,轉而加強溝通,讓學生了解老師的期待和做人原則,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要說;“在你停止你的所作所為之前,我們的課不再上了,因為你的行為影響了全班同學”。你可以采用鄭重聲明的方式這么說;“當其他同學不再受到干擾時,我們歡迎你的加入”。這就是費和芬克的“愛與邏輯”觀,鼓勵老師采用“鄭重聲明”的方式和學生溝通交流,這種聲明方式的交流,是要試圖告訴學生,針對學生的不良行為,老師將如何處理,而不是要求學生怎么做。

(3)連續。

建立連續的、一貫性的教學常規,這些一貫性的教學秩序一旦建立起來,就有利于學生的管理并且節省時間。秩序是學生產生期待的基礎,它有利于老師引導而不是控制。一旦穩定的期待建立起來,老師的引導就變得容易多了,但如果一貫性的教學秩序和學生穩定的期待沒有建立的話,老師除了控制之外,很難有其他行之有效的辦法了。

(4)充實。

音樂,是我們成為音樂教師的理由,也是學生來到音樂教室的理由。豐富充實的音樂教學內容能成為一種強有力的動力和管理因素。要盡可能的減少教學空隙,別留下分散學生注意力的時間。每節課里教學內容越充實,音樂活動越豐富,學生的不良行為就越少,學生的收獲就越大。

⒊課題反思。

在課題研究中怎樣能通過科學的、形式多樣的、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將學生、教師作為評價主體,調動學生積極性,使評價成為共同參與的活動;怎樣給學生提供一個自我肯定、自我激勵、相互競爭的平臺,讓他們在這個持續的評價過程中強化好習慣,克服壞習慣。因此,采用何種方式來評價學生,就成為本課題研究的思考和研究的難點。

猜你喜歡
桂林市課題音樂
六點一百分
杧果布丁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桂林中學
百年輝煌擘畫未來——2021桂林市主題美術作品展作品選登
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
第一次寫課題
“十三五”醫改的新課題
音樂
“十三五”醫改的新課題
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