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間盤突出癥:你們真的懂我嗎?

2017-03-10 17:13朱澤章
祝您健康 2017年3期
關鍵詞:病友臥床椎間盤

朱澤章

● 腰椎間盤突出癥最準確的定義是什么?

通常在老百姓看來,只要是腰疼就可以推斷為“腰椎間盤突出”了。門診也常有患者推開門就說:“醫生我椎間盤突出,給我治治吧”。事實上,通過醫生專業的診斷,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的腰痛明確是由腰椎間盤突出癥導致的,那么,究竟腰椎間盤突出癥最準確的定義是什么呢?這要從人體脊柱的解剖結構說起。

正常人的脊柱由24節椎體構成,它們就像一沓帽子一樣層層堆疊,彼此相連,形成一個骨性寶塔,一方面自下而上撐起人的軀干,另一方面保護自上而下穿行其中的脊髓和神經。這其中有5節椎體構成了我們的腰背部,這一段被稱作腰椎。腰椎作為人體軀干的中點,活動大、負重多,為人體運動的樞紐。脊柱單個椎體之間并不直接上下相連,之間夾著一個椎間盤。椎間盤的結構類似一個扁圓形的橡膠圈,周圍由堅韌的纖維環包繞,中央是膠狀的髓核,它的作用是協助脊柱運動,同時充當人體活動時的減震器。青春期后,人體各種組織出現退變,其中椎間盤的變化發生較早,主要變化是髓核脫水導致椎間盤失去其正常的彈性和張力,在此基礎上由于較重的外傷或多次反復的不明顯損傷(如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造成纖維環軟弱或破裂,位于其中的髓核即由該處突出入椎管,形成椎間盤突出。突出的髓核如刺激或壓迫到穿行于脊柱之間的脊髓或神經根,即可產生如腰腿串痛,下肢麻木等癥狀,如壓迫馬尾神經,則造成襠部麻木、大小便障礙等其他神經損害癥狀。因此,真正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應該是:① 腿痛大于腰痛,主要局限于坐骨神經或股神經支配區。② 腿部麻木、感覺異常,主要局限于下肢坐骨神經或股神經支配區。③ 一切使腦脊液壓力增高的動作,如咳嗽、噴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腿部串痛。④ 出現與臨床表現相符的影像學椎間盤突出診斷。不應把無癥狀、體征的影像學突出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癥,也不應籠統地將腰痛癥狀主觀地與影像學突出聯系起來。只有臨床表現和影像學表現統一,才能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癥。

● 保守治療的作用

在明確了什么是腰椎間盤突出癥后,大多數病友最關心的問題往往是怎么治,不做手術能治好嗎?雖然目前并沒有對腰椎間盤突出癥自然病程的相關研究,但大多數醫生均同意本病是一個自限性疾病,突出的椎間盤組織隨著時間推移通常會出現萎縮,大多數患者有自行緩解的趨勢,因此如果體檢時查出腰椎間盤突出,只要沒有癥狀,注意觀察隨訪就行了,大可不必憂心忡忡,反復求醫。而對于伴有相關臨床癥狀的腰椎間盤突出(尤其是輕、中度癥狀),也就是腰椎間盤突出癥,我們也主張應遵循階梯治療的策略,首先采取正規的保守治療。對此,我們總結出一套保守治療三聯方案。

1.絕對臥床:臥床是所有治療椎間盤突出癥的基礎治療方法,建議使用硬板床,早期急性期包括大小便都不要下床,這樣可以解除體重、肌力和外來負荷對椎間盤的壓力,一般于臥床3周后癥狀可明顯好轉。此時才可逐漸開始腰背肌鍛煉,并可在腰圍保護下起床活動。后期下床后繼續加強腰背肌鍛煉,逐漸取消使用腰圍。需要注意的是,不可長期使用腰圍而忽視腰腹部核心肌群的鍛煉,否則將使腰背肌肉失用性萎縮,失去腰背肌肉保護的腰椎以后將更易受損。

2.藥物治療:既往研究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疼痛癥狀的發病機制主要與突出的髓核對脊髓造成機械壓迫,引起化學性神經根炎癥相關,破裂椎間盤組織自身釋放的相關炎癥因子對神經的刺激也是造成根性疼痛的重要原因。因此,臨床上通常會對癥使用一些消炎鎮痛藥物幫助神經周圍炎癥的消退,結合脫水藥、激素類藥使受壓的神經根水腫消退,促進損傷的纖維環和椎間韌帶的修復。

3.物理治療:雖然目前醫學界尚無確實證據證明單純熱敷、牽引或脊柱推拿等物理治療方法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中的確切作用,但我們認為,通過相關物理治療,患者往往可以獲得明顯的臨床癥狀緩解,對短期改善生活質量,減輕心理負擔有明顯效果。因此,推薦有條件的病友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在正規理療機構進行物理治療。需要提醒的是,盡管保守治療方案無創、效費比高,但癥狀改善較緩慢,這對患者的依從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臨床上許多患者無論臥床、口服藥物還是功能鍛煉,經常有癥狀緩解便自行停止治療的現象。因此采取保守治療,尤其是對于首次發作的椎間盤突出癥病友,一定要嚴格遵循早期臥床、規律用藥、適量鍛煉和全程堅持的“四項基本原則”,這也是保守治療方案能夠徹底治愈腰椎間盤突出癥,避免再次復發的重要前提。

● 腰椎間盤突出癥什么時候需要手術?

經過系統的保守治療,絕大多數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受壓神經根的無菌性炎癥消退、粘連松解、壓迫部分或全部解除,從而使癥狀緩解或完全消失。然而仍有一部分病友癥狀持續或加重,這類患者往往病程遷延,突出的髓核很大(甚至鈣化),神經壓迫嚴重。對于這類患者,需手術解除神經的壓迫,否則神經將出現不可恢復性損害。目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手術治療是成熟、安全的,并發癥發生率較低,且手術能更快、更大程度地改善癥狀?,F有證據表明,早期手術介入患者術后康復更快,長期神經功能預后更好。

盡管臨床上治療的思路相對清晰,但生活中許多患者,特別是中度癥狀的患者,仍面臨這樣的困境:他們不愿意手術,但也不愿意接受無限期的保守治療,就是否應該繼續堅持保守治療還是轉為手術治療的問題猶豫不決,并認為缺乏客觀的界定指標。對此,我們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保守治療的恢復往往是在治療的早期,且患者最初的改善程度往往預示著患者良好的長期療效。反之,即最初恢復程度不顯著的患者即使無限期延長保守治療,后期也很難出現明顯的恢復。門診中,針對這一類猶豫的患者,我們設置了3個“止損點”指標。

1.麻不麻?會陰部或下肢的麻木往往是神經受損的表現,而神經的受損往往是“不可逆”的,往往會造成終身殘疾。

2.疼痛能不能忍?無法忍受的“腰腿痛”經長期系統的保守治療仍不能緩解,往往會導致抑郁、焦慮等精神或心理問題,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勞動能力喪失,相比非手術治療,手術通常能更快,更大程度地改善癥狀。

3.腿部力量如何,走路容不容易摔跤?觀察發現往往發生疼痛的肢體會變細無力,即肌肉萎縮。

以上三條紅線只要“逾越”其中一條,都建議盡快采取手術治療,否則隨著時間的延長,康復效果越來越糟,神經功能的預后也會越來越差。

猜你喜歡
病友臥床椎間盤
基于T2mapping成像的后纖維環與腰椎間盤突出相關性研究
家有臥床老人,如何預防壓瘡
牛繁殖、飼養、臥床精細管理七法
乙肝病友,遠離酒精
ProDisc-C人工頸椎間盤在頸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的臨床應用
保胎之糾結——絕對臥床還是適當運動
《病友之聲患者之音》征文通知
一次性營養袋在臥床患者洗頭中的巧用
“神經”病友
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治療急性頸椎間盤突出癥12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