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北疆植棉區機采棉品種篩選試驗

2017-03-10 20:38郭江平王新江王俊鐸梁亞軍吐爾遜江
棉花科學 2017年1期
關鍵詞:篩選

郭江平+王新江+王俊鐸+梁亞軍+吐爾遜江+莫明+龔照龍

摘要:通過征集在過去15年北疆棉區大面積主栽品種8份,在新疆瑪納斯試驗站進行機采棉品種篩選試驗,以篩選適宜北疆植棉區氣候及栽培管理條件下的早熟、優質、高產的機采棉品種。結果表明:新陸早57號和新陸早62號均生育期適中、霜前花率高、株型較緊湊、第一果枝高度較高、產量水平較高、纖維品質優良,適宜作北疆植棉區的機采棉品種應用。

關鍵詞:北疆植棉區;機采棉;適宜品種;篩選

中圖分類號:S562.0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143(2017)01-0037-04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7.01.009

0 引言

機采棉技術是一項降低棉花生產成本和提高棉花綜合效益最直接、最明顯,且已越來越成熟的技術。推廣機采棉是減輕職工勞動強度、提高職工收入的有效措施,是落實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改變落后生產方式和促進社會進步的具體體現。目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有75%以上的棉田實現機械化收獲,但地方上只有40%左右開始應用[1]。隨著機采棉技術在北疆植棉區的逐步推廣,選育適宜機械采收的棉花品種尤為重要[2]。因此,作者于2015年和2016年搜集近15年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的品種,在新疆農業科學院瑪納斯試驗站開展適宜機采棉品種篩選試驗,旨在篩選出適宜該地區種植的機采棉品種。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設在新疆農業科學院瑪納斯試驗站科研基地,該地土壤類型為壤土,肥力中上等均勻。供試棉花品種共8個,分別為新陸早36號(對照)、新陸早45號、新陸早48號、新陸早50號、新陸早52號、新陸早57號、新陸早60號、新陸早62號,分別用代號1~8。

1.2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重復3次,小區行長12.2 m,平均行距 0.43 m,4行區,株距10 cm,密度24.97萬株/hm2,小區面積20 m2,全試驗凈面積480 m2 。

1.3 田間管理

試驗地2015年于4月25日播種、2016年于4月20日播種,統一肥水管理。

1.4 調查記載與檢測

兩年均于9月5日調查株高、第一果枝離地面高度、果枝數、單株結鈴數、收獲株數。纖維樣品送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新疆烏魯木齊)進行檢測,各項目均取兩年(2015年和2016年)平均值進行分析。

暢開度是測定第四果枝第一個鈴,在第一果枝鈴吐絮時測定第四果枝第一個鈴的長度作為鈴長基數,第四果枝第一個鈴吐絮10天時測量鈴開口的直徑。暢開度=鈴半徑/鈴長;吐絮長度也是調查第四果枝第一鈴。莖稈堅韌度是采用田間進車,過車后5天調查棉株與地面的傾斜角。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期及長勢

從表1可看出,各品種的生育期在115~124天,差異不顯著。機采棉品種生育期要求在120天左右[3],除新陸早48號和新陸早50號距120天略遠外,其余品種均符合機采棉對生育期120天左右的要求。就生長勢和整齊度看,以新陸早60號和新陸早62號較好。

2.2 農藝性狀

機采棉品種要求株高65~75 cm,第一果枝高度18 cm以上,這樣才適合機械操作[3]。從表2可以看出,試驗各品種除新陸早52號的第一果枝高度偏低外不符合機采棉對第一果枝高度的要求,其余品種的株高和第一果枝高度均符合要求;各品種的果枝數7.6~9.5個/株,且有極顯著差異;各品種單株結鈴數4.4~5.3個/株,差異顯著;畝總鈴數以新陸早60號最高,新陸早52號最低。

2.3 產量性狀

從表3可以看出, 各品種單鈴重5.1~6.0 g,差異顯著;衣分均在40%以上。機采棉要求開花吐絮集中,霜前花率90%以上[3-5],各品種均符合要求。新陸早57號籽棉產量、皮棉產量最高,分別較對照(新陸早36號)增產16%和20.4%,新陸早60號、新陸早45號和新陸早62號的皮棉產量分別較對照增產12.5%、10.7%和7.3%。

2.4 纖維品質變化

噴施脫葉劑與不噴施脫葉劑對比發現,噴施的比不噴施的絨長降低0.4~2.1 mm;比強度降低0.7~1.5 cN/tex;新陸早52號整齊度上升0.8個百分點,其余下降0.2~3.1個百分點;馬克隆值變化無規律。說明噴施脫葉劑對棉花纖維品質影響很大,且整體下降。機采棉(噴施脫葉劑后)纖維品質要求絨長>29 mm,比強度>29 cN/tex,只有新陸早57號、新陸早60號和新陸早62號符合要求(見表4)。

2.5 機采棉所需性狀分析

機采棉新品種要求第一果枝高度在18 cm以上,開花吐絮集中,莖稈堅韌,株型較緊湊[6-8]。試驗只有新陸早52號不符合要求,其余品種均符合要求。根據兩年的試驗,作者認為還應以暢開度來反映吐絮通暢情況,表明品種是否適應機采。根據對第四果枝第1鈴的測定,將品種暢開度分為三級:Ⅰ級為夾殼,暢開度≤0.6;Ⅱ級為適中,暢開度為0.6~0.75;Ⅲ級為吐絮過暢,噴脫葉劑15天以上,有大風天氣棉絮纏在棉稈上,暢開度≥0.8。新陸早45號和新陸早57號屬于Ⅲ級,其余品種屬于Ⅱ級(見表5)。試驗品種機采過車后5天調查的棉稈與地面的傾斜角為82°~88°。

3 結論

綜合以上分析結果,新陸早57號和新陸早62號屬早熟品種,開花吐絮集中,霜前花率高,株型較緊湊,暢開度適中,具有較理想的株型結構,脫葉后纖維品質優良,產量較高,適合作為北疆植棉區的機采棉品種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向新,閆向輝,周亞立,等.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機采棉技術的試驗與推廣應用[J]. 農業機械,2012(9):168-170.

[2] 史加亮,李鳳瑞,王富建,等. 山東德州棉區機采棉品種篩選試驗[J]. 棉花科學,2015,37(5):42-45.

[3] 趙會薇. 機采棉品種選育現狀[J]. 中國種業,2013(9):18-19.

[4] 張山鷹. 新疆機采棉發展現狀及發展方向的思考[J]. 農業工程,2012(7):1-6.

[5] 葉偉,馬娟,楊濤. 新疆采棉機械化發展現狀及制約因素分析[J]. 新疆農機化,2012(4):42-45.

[6] 劉京濤,王秀芳,王濱杰,等. 噻本敵草隆脫葉劑對棉花脫葉、吐絮效果試驗[J]. 作物雜志,2012(4):141-143.

[7] 李雪源. 機采棉育種機采性狀選擇效果初報[J]. 中國棉花,1997(9):14-15.

[8] 操宇琳,肖水平,夏紹南,等. 鄱陽湖棉區棉花機械采收適宜品種篩選試驗[J]. 棉花科學,2015,37(4):60-62.

猜你喜歡
篩選
環境中產鐵載體真菌的篩選
拮抗黃芪根腐病菌的根際促生菌的室內篩選與鑒定
也談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與能力
馬鈴薯晚疫病防治農藥篩選試驗報告
水稻中后期病害藥劑篩選試驗初探
晉北豇豆新品種鑒定篩選與評價
不同西瓜嫁接砧木的篩選與研究
愛馬仕“篩選”顧客
核電廠電儀設備的老化評估篩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