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互聯網對《西游記》的影響

2017-03-10 12:27金芬
青年時代 2017年4期
關鍵詞:改編利弊西游記

金芬

摘 要:21世紀是知識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互聯網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作為一個平臺,網絡對我國古典文學的發展與傳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一方面,網絡增加了古典文學作品的紙質銷量與電子書閱讀量;另一方面,通過互聯網,可以看到很多對名著作品如《西游記》的改編,作品的具體分析與各方面解讀以及網絡游戲,甚至不少惡搞之作等。在這其中就存在不忠于原著甚至扭曲原著的問題,這就折射出互聯網帶來的影響有利也有弊。

關鍵詞:互聯網;西游記;惡搞;利弊;改編

一、網上銷量與電子書

網絡對人文科學的一個最直接最明顯的影響,是為人文科學的文本傳播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和渠道。文學作品的更新,可以直接通過網絡傳達出來,人們不用去圖書館借閱,或書店購買,可以在網上購買最新的版本,或通過網絡直接獲取電子書,進行閱讀,方便快捷,同時人們可以把閱讀的感受和書籍的好壞反饋在網絡上。在網絡世界中,文學讀本的傳播與閱讀,就被深深地烙上了信息社會的印記。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都會使用網絡,參與到網絡世界中來,網絡就為大眾直接參與人文科學提供了便捷的途徑和廣闊的空間。例如當當網上的幾個版本來說,西游記(共兩冊)插圖典藏系列人民文學出版社,共20225條網購評論,其中好評20076條,中評128條,差評21條;四大名著兒童版—西游記湖南少兒出版社,共7592條網購評論,其中好評7457條,中評127條,差評8 條;彩色插圖注音兒童版—西游記中國戲劇出版社,共1006條網購評論,其中好評992條,中評11條,差評3條;西游記(上、下)—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白話美繪版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共19502條網購評論,其中好評19279條,中評211條,差評12條;西游記(青少年適讀版)中國紡織出版社,網購評論4444條,其中好評4407條,中評32,差評5條;西游記連環畫收藏本湖南美術出版社,網購評論1257條,其中好評1226條,中評27條,差評4條;西游記故事(英文版) journey to the west with the stone monkey 五洲傳播出版社,網購評論143條,好評140條,中評2條,差評1條。

只要你在當當網或亞馬遜上輸入西游記搜索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版本,在此只是截取了一星點,可以看到,網絡開拓了像《西游記》這種古典文學讀本的銷售渠道,讓不同的人買到各自所需的版本,增加了讀本的銷量,促進了經典文本一代又一代的傳播。在網站上購買書籍之后給出自己的評論,這里面就有好的表揚和壞的抱怨,通過網絡的反饋可以讓出版商有選擇地出版,讓《西游記》的不同版本更加精益求精和多元化,來滿足不同的受眾群體。網絡也為每一個受眾提供了無限的空間,在網上自由地批評,不需要任何人的審讀把關,而且可以匿名或化名發表看法,因此批評更加尖銳,更加有效。一些研究者在談到網絡對文學的影響時指出:“當網絡擺脫了審查制度和生產、傳播過程的經濟制約之后,‘創作屬于了更多的人。技術革命在這個意義上確實帶來了‘解放和‘自由?!熬W絡的自由、平等、共享、無功利等特征進一步解放了過去藝術自由當中的不自由,為文學更充分地享受自由、更自由地釀造自由精神的家園插上了自由的翅膀?!盵1]這也就是網絡對像《西游記》這樣的文學作品產生影響的一個方面。

二、對文本的改編

四大名著作為我國精品文學,歷來受到無數改編者的喜愛,很容易想到的就是網絡游戲,這一點會在下文中談到。網絡上,有人改編成童話故事,吸引無數小朋友讀者,有人改編一些搞笑視頻,有人編輯出西游記笑話大全,還有微博中會出現各種有關西游記四師徒的熱門話題。這既有積極的影響,讓我們的經典不至于過時,從人類啟蒙學習時就可以讀到經典文學與人物形象,使經典大眾化等,也有消極的影響,對經典進行一種惡搞,偏離了經典本身的內容和文化內涵。

(一)對文本的積極利用

在5068兒童網上有一則《西游記續—原創童話故事》,師徒四人西天取經帶回了電腦,故事里面還有機器人。這種改編就融入了現代科技成果,是一種新的創意。這樣的童話故事可以激發小朋友的想象力與思維。這似乎也就涉及到了如今發展得如火如荼的網絡文學,網絡文學加速了文學的趨俗化傾向。日常生活中的個體生命的存在與活動經常反映在網絡文學中,創造了真正意義上的大眾文化或消費文化。有的研究者把網絡文學比作西方的波普藝術:“在西方,波普藝術不僅指流行的、大眾的藝術,還指時尚的、前衛的乃至頹廢的藝術流派,如以罐頭、路牌、垃圾等實物嵌入畫面或雕塑品的流行藝術就叫波普藝術。網絡文學在當今社會的功能就像‘波普藝術—追求時尚化、大眾化、流行化和普及化?!盵2]《西游記》這樣的文學名著真正進入了人們的生活,這種積極的利用正是網絡帶來的影響,但隨著網絡的發展,過度利用可能就會產生消極影響了。

(二)對文本的惡搞

一方面,網絡上存在很多改編的搞笑視頻和笑話大全,主要是利用唐僧、悟空、八戒、沙僧四人的形象,偶爾也有白骨精。如當紅網絡原創歌曲西游記唐僧泡妞的搞笑視頻、東北方言版的西游記搞笑視頻、唐僧掃黃記、猴子坑爹記等,只要你去網上搜索就會出現大量的惡搞視頻,比比皆是。舉一個笑話例子:豬八戒取經之后去整容變成了一個特別帥氣的小伙子,然后他去酒吧找小姐喝酒,出來之后對那個小姐說:“你知道嗎?你知道我以前多磕磣嗎?我以前是豬八戒你知道嗎?”小姐看看他滿臉哭容地說:“二師兄,我是沙僧??!”像這樣的笑話那更是數不勝數了。雖然起到了笑話的作用,常說,笑一笑,十年少,難道不覺得在笑的過程中已經嚴重偏離了經典的味道了嗎?往往這種惡搞很受網友的歡迎與喜愛,這也是當今浮躁的社會存在的一大問題,值得深深反思。

另一方面,微博上會有很多關于西游記的現代熱門話題和段子。不用多說,如今微博的使用人數有多少,基本每個大學生都有微博,在微博里,大家都可以就熱門話題討論。像唐僧埋骨古剎、六小齡童救唐僧遺骨、唐僧騎白馬、孫悟空住院、孫悟空后人、最炫名著風等,前段時間還有唐僧的小三、“烽火戲豬猴”、地方官員眼中的“唐僧肉”。既有對當今社會的諷刺,也是對經典的惡搞,利用人物形象的某些性格和意義大說特說,嚴重影響名著在當今社會的真實意義,不能準確地體會人物形象的內涵。

(三)網絡上的西游游戲

古典文學名著是影響最大的網絡游戲改編文本,我國四大名著更受親睞,其中《西游記》改編的網絡游戲作品更是有數個版本。因此,列舉部分網游市場仍在運營的部分西游記題材改編的網游,按游戲畫面風格,3D版有口袋西游和創世西游;2D版有夢幻西游、大話西游2和3、大話西游外傳、西游Q記、西游記online、逍遙傳說、笑鬧天宮、快樂西游;Q版有夢幻西游、西游Q記、口袋西游、逍遙傳說、笑鬧天空、快樂西游;寫實版有大話西游2和3、大話西游外傳、西游記online、創世西游。按游戲打斗模式,回合制的有夢幻西游、大話西游2和3、大話西游外傳、西游Q記、逍遙傳說、笑鬧天空、創世西游;即時戰斗的有口袋西游、西游記online、快樂西游;原著情節呈現較強只有西游記online;其他的原著情節呈現都較弱。

其中網易游戲代表作“西游三部曲”在玩家心中成為回合制網游的一代經典。長久以來西游題材網游大都與原著故事情節脫離較遠,僅僅在NPC形象等找到西游記的影子,《西游記》的文化網游定位更是吸引了廣大玩家不少注意。它是由藍港在線耗時三年傾情打造的精品網游大作,自賀歲內測開啟以來,十天之內連續七次增開雙線萬人新服,成為2010年最火爆的網游新作。除了豐富的游戲玩法,游戲里神態迥異、個性鮮明的NPC也深受玩家喜愛。這些NPC或搞怪可愛、或窮兇極惡,豐富的人物性格、惟妙惟肖的人物造型,在提煉了83版電視劇《西游記》基礎上加以全新詮釋,讓人重拾兒時的經典回憶。但是從表格中可以看出的直接問題是:一般的游戲都是偏離原著情節的,這就完全背離了經典文學與文化的傳播方向。

從表格中可以看到,游戲模式都是打斗模式,玩家在虛擬世界中進行打斗,沉迷于游戲的人就有可能受其影響而真實打斗甚至犯罪,這種事情已有新聞報道,這就是網絡游戲帶來的危害?!段饔斡洝纷鳛橐徊可衲≌f,對于打斗、戰爭僅僅只是在文本中進行場面描寫,無論描寫得多么精彩都只有文字帶來的酣暢淋漓之感,不會出現實際真實的模仿打斗效果。一旦改編成網絡游戲,其消極作用就顯示出來了,也就沒有時間沒有興趣讀經典品名著了。

三、結論

中國四大名著,在產生的時代就產生了轟動效應,在后代的名聲更是經久不衰,無論是文本還是改編影視劇作,都是再版又再版,播出再播出,每年《西游記》電視劇在熒屏上是反復播放,受到男女老少的追捧,百看不厭。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絡也極大地影響到了古典文學的發展與傳播,如改編式傳播,網絡給改編文體提供了自由平臺,現代興起的電子媒介,影響著中國古代文學。網絡在這其中起到的是雙刃劍的作用,利用網絡積極傳播當然是提倡的,但對名著進行惡搞或不尊重原著的網絡游戲等就不免會產生消極作用。當網絡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的時候,我們應該看清楚它的實際作用,趨利避害,這樣才不會毀壞中國經典。

參考文獻:

[1] http://games.qq.com/a/20100125/000111.htm

[2]孟繁華.眾神狂歡:世紀之交的中國文化現象[M].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209).

[3]歐陽友權.互聯網對文學原點的譜系置換 人文前沿—網絡文學與數字文化[M].中南大學出版社,2005(17),(22).

猜你喜歡
改編利弊西游記
西游記
西游記
西游記
利弊怎么看
微型學習之利弊談
電子產品利弊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