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電編導專業實踐型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2017-03-10 12:30杜方偉
青年時代 2017年4期
關鍵詞:編導廣播電視改革

杜方偉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傳媒行業迅猛發展,數字時代全面來臨,以網絡為核心的新媒體集群發展迅速,世界進入數字化媒介生存時代。隨著2010年我國廣播電視數字技術推廣普及年的到來,衛星頻道和衛星節目將大幅增加,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播出對人才的需求量也將急劇增加,同時,影視產業化制作將進入規?;A段。廣播、電視、電影三大機構將對戲劇影視文學人才的需求將更多,人才的需求也更趨專業化、明細化。

廣播電視是目前社會最有效、最迅速、最豐富的大眾傳播媒介和主流媒體。從技術手段上,它集聲、光、電、色為一身;從藝術表現形式上,它融繪畫、音樂、舞蹈、書法、建筑、攝影、文學為一體;它以直觀多元性、多功能、全方位、綜合性等一系列優勢,強烈地沖擊傳統的文化形式和內容。目前,全國影視制作機構在體制、機制、運作方式上都在發生巨變,新的以廣播電視主流媒體為主導的社會化影視制作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社會越多元化,高科技迅猛發展,簡單知識結構已無法適應影視藝術發展的需求。擴大知識面,加強媒體人乃至全民的藝術素養,發揮高等院校的教育功能作用,是社會的要求,也是我們高等院校的責任。

一、廣電編導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人才培養著眼于文化產業和廣播電視發展的學科和產業前沿,積極把握廣播電視事業對人才的需求特點,致力于培養具有綜合素質、全局把握能力、專業精神、團隊意識的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為各級廣播電視傳媒機構輸送各類廣播電視節目的創作與制作人員、影響區域乃至全國傳媒文化產業發展的優秀編導人才。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畢業生應該具備扎實的知識基礎、完善的結構、嫻熟的應用能力和良好的素養。能夠從事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文藝節目、電視紀錄片、專題片、影視廣告的編導與制作;頻道、頻率與廣播電視欄目策劃;電視新聞、文藝類節目的出鏡采訪與主持;企事業單位大中型文藝晚會的策劃、編導;網絡視頻的編輯、制作與傳播;文化產業項目的創意;各類文化傳播公司組織活動的策劃等工作。能夠勝任主流廣播電視媒體、新媒體、文化教育、軍隊、傳媒公司、創意產業等企事業單位的創意、策劃、制作、傳播等工作。

二、廣電編導專業實踐性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廣電編導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總體目標是,通過調查、研究、總結、實踐,改革和創新現有編導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提高編導專業人才培養的水平,力圖在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培養“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一專多能”的專門人才的新路子。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必須從教學模式、課程體系、實踐教學體系等方面進行深入的改革。

(一)教學模式改革

經過深入調研,依據廣播電視行業人才需求的特點,同時遵循廣電編導教學規律,對課程教學模式進行了設計,形成了“教學內容模塊化”、“學習形式多樣化”、“競賽模式課程化”、“應用實踐專業化”的“教、學、賽、用”四位一體的課程教學模式。

該模式的實施,實現了教學相長、賽用互促的相互關聯,形成了教學為賽、用打下扎實基礎,賽、用經驗反過來又為教學提供案例和素材的良性循環。而且,還達到了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的效果,提高了學生綜合運用能力和水平。

(二)課程體系改革

課程體系改革按照“寬口徑、厚基礎、重實踐、強能力”的原則,在加強基礎課程教學,著重培養學生的文化觀和創意能力的同時,提高實踐教學課程所占比例,構建以實踐教學為主導的課程體系,實現模塊化教學。將理論教學與實訓、實踐教學緊密結合起來。

根據社會和媒體發展需要,不段調整完善課程體系的設計。繼續加強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增加選修課程。先后增設了《藝術表演類節目創作》、《影視節目策劃與創作》、《網絡新聞》、《網絡技術》、《新媒體概論》、《網絡傳播學》、《媒介經營管理》、《演播廳制作與應用》、《電視攝像應用》等新興專業課程。

(三)實踐教學體系改革

建立促進學生對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專業技能的學習,融合學生“采、編、播、攝、錄、演”六種能力培養為一體的校內外統一的實踐教學體系。在實踐教學建設上,充實實踐教學隊伍,加強實踐教學研究與改革,改善和充實實踐教學內容與體系,構建了“基礎實踐模塊,專業實踐模塊,綜合實踐模塊,創新實踐模塊”等“四模塊”的實踐教學體系。積極實施“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大課與小課相結合,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實訓與實習、實戰相結合,作業、作品與學科競賽、專業比賽相結合”的“五個結合”教學方式。

(四)積極搭建實踐教學平臺

加強校內實踐教學平臺的建設,重視校外實踐、實習、實訓平臺的開發。積極搭建校內和校外兩個教學平臺,拓展實踐教學渠道。在“臺院合作”辦學模式的基礎上,努力構建“工學結合”兩大平臺:一是以廣播電視藝術實驗教學中心和廣播站、星愿電視臺、影視創作聯合會、迅風紀錄片工作室、小劇場話劇等為代表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基本滿足學院校內實踐教學的需要。二是以電視臺、廣播電臺、報業集團、門戶網站、影視制作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校外合作企業。這些企事業單位已成為學生工學交替、頂崗實習及預就業基地。

整合校內資源,開發“第二課堂”活動。一是組建由專業教師與學生組成的創作實踐團體:“影視創作聯合會”、“迅風紀錄片工作室”和“動漫軟件開發工作室”。二是重視學生社團組織。學院共有分團委、學生會、青年志愿者協會、星愿劇組、藝術語言研究會、青春曲苑劇社、風行影視公社、廣播站等社團組織。上述創作實踐團體和學生社團組織,覆蓋面較大,在實踐教學改革中起到了有力的中堅作用。

(五)改革測評考核方式

改革教學評估體系,加強對“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三基”測試。改革考試形式,實行卷面測試與實際操作(作業)相結合,開卷考試與閉卷考試相結合。加強指導學生參加各類國家職業、專業資格證考試,引進社會評價機制。引進第三方的測評機制,雙方應依據社會需求制定統一的人才培養測評評價標準并依據階段分工確立教學規范,形成多向互動良性發展的人才培養統一體。

實行考試改革,改革考試內容和形式。把一次考試改為多次測評,學生考試成績由期末考試和平時實踐作品及課堂作業三部分構成。實踐性強的專業核心課程采取開卷考試的形式,試題更加靈活,重在考察學生分析綜合能力和理論應用與實踐的能力。

畢業設計改革。改變傳統的畢業論文的單一形式,要求編導專業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創作一部內容和形式符合專業要求、時長5至10分鐘的視頻作品,并根據作品寫出四千左右的編導創作闡述。

與此同時,還積極創新第三方測評機制。編導專業學生每年均參加學校組織的“三基測試”和校外媒體、企業的“第三方測評”,測評由媒體、校企合作單位和社會用人單位按專業要求對學生進行就業入門檻式測評。

總之,廣電編導專業實踐性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首先要堅持“品質+能力”的育人宗旨。繼續推行以“創新人才培養”和“優秀作品創作”為核心的專業特色發展戰略。其次要創新“校企合作,臺院合作”的形式,與相關行業、企事業單位建立更加廣泛的人才培養合作關系,探索實施“將課堂搬進企業,把項目帶進課堂”的教學模式。再次,要積極實現教學成果的有效轉化和人才孵化,將作業成為作品,讓作品成為產品,把學生推向“舞臺”,把“舞臺”搭在社會。只有這樣不斷努力,才能培養出具有綜合素質、全局把握能力、專業精神、團隊意識的創造性人才,為主流廣播電視傳媒機構、新媒體和社會文化產業建設群體輸送各類廣播影視節目的主創人員,能影響區域乃至全國廣播電視節目發展的優秀編導專業人才。

猜你喜歡
編導廣播電視改革
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導的創新與改進
改革之路
改革備忘
論行進旗舞編導與舞蹈編導的區別
周六廣播電視
周日廣播電視
周五廣播電視
周三廣播電視
改革創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